经济学(信管)教学大纲_第1页
经济学(信管)教学大纲_第2页
经济学(信管)教学大纲_第3页
经济学(信管)教学大纲_第4页
经济学(信管)教学大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0731016课程英文名称:Economics课程总学时:40 讲课: 40 实验: 0 上机: 0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年 6 月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问题的理论基础,该课程被国家教委定为高校财经专业的必修课之一。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经济学最基础的理论和方法。由于经济学这门课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覆盖了经济学有关专业的各门课程,因此,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为进一步学习经济类其它相关课程准备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2、(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 熟练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2. 了解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体系。3. 能运用经济学中简单的图形及数学模型等分析工具。4. 初步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三)实施说明对于为非经济学专业学生开设的经济学课程而言,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力求运用大量的图形和事例将深奥的经济学理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介绍给学生。同时选用的教材和教学大纲的执行应以文字论述为主,避免使用深奥复杂的数学模型。由于经济学课程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内容非常深广,在有限的学时安排中不能全部讲授。因此作为入门的专业基础课,在保证课程理论框架完整的前提下

3、,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和基本方法。授课中尽可能结合最新发生的一些现实经济现象,采用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另外 , 各专业学习经济学的目的和侧重点不同, 应针对专业特色进行讲授。(四)对先修课的要求高等数学(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1. 针对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各部分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习题操练与讲解。2. 根据教材每个章节后的习题内容,在该章节教授完毕后,集中进行习题讲解,具体学时根据习题量确定。(六)课程考核方式1. 考核方式:考试2. 考核目标:重点考核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

4、同时也考查学生对经济现象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 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七)参考书目:1 .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 8 版) , 尹伯成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2 .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二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西方经济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二、中文摘要经济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它主要介绍稀缺资源如何选择和有效利用的问 题。该课程共分为两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告诉学生经济学的基 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5、以及如何运用经济学的思维和方法解释一些经济现象的原因。三、课程学时分配表序号教学内容学时讲课实验上机1第1章:西方经济学导言222第2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552.1需求与需求父动112.2供给与供给变动112.3均衡价格决定112.4弹性理论223第3章:消费者行为理论443.1基数效应论223.2序数效应论224第4章:生产理论444.14.2企业及其目标 生产函数114.3短期生产函数114.4长期生产囱数114.5规模报酬115第5章:成本理论226第6章: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666.1市场类型划分26.2完全竞争市场26.3完全垄断市场27第7章:国民收入核算228第8章:国民收入决

6、定理论558.1两部门均衡及其乘数228.2三部门均衡及其乘数228.3潜在国民收入及缺口119第9章: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2210第10章: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与实践5510.1IS-LM模型概述210.2财政政策及其效果110.3货币政策及其效果110.4配合使用及实践应用111第11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2212全书总结与辅导答疑11合计4040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章:西方经济学导言(2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2讲课:2 实验:0上机:01.1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具体内容:1) 稀缺性与经济学的产生;2) 机会成本;3) 生产可能性边界;4)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2 西方

7、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具体内容:1)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2) 理性人假设重点稀缺性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方法论难点机会成本的含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关系 第2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5学时) 总学时(单位:学时):5讲课:5 实验:0上机:02.1 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具体内容:1) 需求的概念;2) 需求定律;3) 影响需求的因素;4)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2.2 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具体内容:1) 供给的概念;2)供给定律;3) 影响供给的因素;4)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2.3 均衡价格 具体内容:1)均衡价格的决定;2)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3)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2.4

8、 需求弹性理论 具体内容:1) 弹性的概念;2) 需求价格弹性;重点需求量与需求的决定;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均衡价格的决定;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弹性的含义与计算难点需求与供给是如何决定价格的;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第 3 章:消费者行为理论(4 学时)总学时 ( 单位:学时):4 讲课 :4 实验 :0 上机 :03.1 基数效用论具体内容:1) 效用与边际效用;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 消费者均衡3.2 序数效用论具体内容:1)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区别;2) 无差异曲线;3) 预算线及其移动;4) 消费者均衡重 点: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

9、衡的条件;预算线的含义与变动;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难 点:消费者在某些约束条件之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用无差异曲线法说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第 4 章:生产理论(4 学时)总学时 ( 单位:学时):4 讲课 :4 实验 :0 上机 :04.1 企业及其目标具体内容:1) 企业及其组织形式;2) 企业经营目标4.2 生产函数具体内容:1) 生产和生产函数;2) 短期与长期4.3 短期生产函数具体内容:1) TP、 AP、 MP;2) 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3) 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4.4 长期生产函数具体内容:1) 等产量线、2) 等成本线、3) 生产要素组合4.5 规模报酬具体内容:1) 规模报

10、酬含义;2) 规模报酬变动重 点: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规模报酬的含义;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等成本线的含义与变动难 点: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选择;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与规模报酬之间的区别第 5 章:成本理论(2 学时)总学时 ( 单位:学时):2 讲课 :2 实验 :0 上机 :05.1 成本和成本函数具体内容:1) 几种成本概念;2) 成本函数5.2 短期成本具体内容:1)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与总成本;2) AFC、 AVC、 AC、 MC;重点: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与相互关系难点:短期成本的图形变化关系与应用第 6 章: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6 学时)总学时 (

11、单位:学时):6 讲课 :6 实验 :0 上机 :06.1 有关厂商行为的几个概念具体内容:1) 市场及其类型;2) 厂商与行业;3) 厂商收益;4) 利润及其最大化6.2 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具体内容:1)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2) 短期均衡;6.3 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具体内容:1) 垄断的特点与条件;2) 完全垄断市场的均衡情况6.4 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概述重 点: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垄断形成的条件;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难 点: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短期均衡分析第 7 章:国民收入核算(2 学时 )总学时( 单位:学时):2 讲课

12、:2 实验 :0 上机 :07.1 GDP 的内涵具体内容:1) GDP勺定义;2) GDP勺基本理解;3) GDP勺局限性7.2 GDP核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体内容:1) 核算的基本原理;2) 收入法;3) 支出法;4) 其他国民收入指标7.3 国民收入循环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具体内容:1)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2) 浴水原理重点:GDP的内涵与应用难点:核算GDP勺方法与统计第 8 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5 学时 )总学时( 单位:学时):5 讲课 :5 实验 :0 上机 :08.1 两部门均衡及其乘数具体内容:1) 最简单的经济体系假设;2) 均衡概念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4)

13、 45 度模型;5)乘数原理8.2 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具体内容:1) 政府的收入与支出;2)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3) 三部门乘数8.3 潜在国民收入与缺口具体内容:1) 潜在国民收入;2) 膨胀缺口与紧缩缺口重点:两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各种乘数难点:乘数的推导与应用第 9 章: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2 学时)总学时 ( 单位:学时):2 讲课 :2 实验 :0 上机 :09.1 货币和货币供给具体内容:1) 货币及其职能;2) 货币的统计口径;3) 银行体系;4) 银行信用创造9.2 货币的需求具体内容:1) 影响货币需求因素;2) 货币需求函数9.3 货币市场均衡重点: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与货币函数构造难点:货币市场的均衡第 10 章: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与实践(5 学时)总学时 ( 单位:学时):5 讲课 :5 实验 :0 上机 :010.1 IS-LM 模型概述具体内容:1) IS与LM曲线的推导;2) IS-LM 模型;10.2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具体内容:3) 财政政策定义;4) 自动稳定器;5) 挤出效用;10.3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具体内容:1) 货币政策定义;2)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10.4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具体内容:1) 政策选择和需求结构;2) 四种混合使用的形式与应用重点: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分析难点:理论与我国实践相结合,根据经济形势选择适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