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资料欢迎阅读校园文化建设的一般方法与途径探究【摘要】校园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 动手能力,掌握多种技能,又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组织管 理能力。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 视校园文化建设。【关键词】校园文化 育人 方法 途径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 体空间,以校园精神悬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培 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 而学校以德育实践为主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 让 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一、整
2、体规划静态校园文化,彰显校园文化内涵静态校园文化可以表现在校园的整体布局和规划上,独具匠心的 场馆建设上,主体建筑的特色和风格上,花草树木的别致上,飘扬的 校旗,醒目的校训,还有牌匾、题词、标语、宣传窗、校规、制度、 雕塑、景观、师生作品展、道路楼房命名、荣誉室、校徽、校花、校 牌、校歌、校服,等等。校园静态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校园的力量和形象。其设计需要融入艺术色彩,突出浓厚的文化背景,按照艺术风格营造和谐 统一的校园自然环境。校园环境的规划与布局、场地的设计与划分、雕梁画栋的亭台楼 阁等,都必须运用美学科学进行。校园自然环境总体构想有超前意识, 力求达到目前称一流,长期不落后,使校园
3、局部与整体保持气脉贯通, 韵味连绵,功能相配。教学区体现一个“静”的基调,生活区体现一 个“洁”的格调,文化活动区体现一个“雅”的情调。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规划和布局中, 严格遵循整体性原则,统一 性原则,全局性原则,让每一个布局,都能反映出学校独特的文化品 质和审美情趣。“让墙壁也会说话”,不等于乱张贴,无章可循,而是 有规划、有序列,有教育的主题。既达到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又达 到色彩怡人,美观大方,各具特色,成为学生向往的学习圣地,成为 培养学生创新发展和动手操作的好场所。二、科学定位动态校园文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的一个生态系统,其动态的环境是在教育实 践的过程中形成的,
4、是通过校园的主体活动展示的文化形态的总和。 在校园的动态环境因素中,学校为提倡者,教师为主导者,学生为活 动主体,三者协调发展,在校园的动态环境中发挥了最佳的作用。由 活动形成的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的动态表现, 也是精神文化的具体表 现,是学生的主要场所的校园内,其活动环境的创建是素质教育必须 解决的重要问题,是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学校传统文化建设。建立学校的文化传统,确立学校重大集 会的时间,开展主题教育,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端午节、中秋节 等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一次集会一个主题,进行一个方面的教育, 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全面发展。定期表彰奖励“文明班级”“优秀学生干部”
5、“优秀少先队员” “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优秀 辅导员”“先进工作者”,给有进步的学生发进步奖,鼓励学生立志成 才。丰富学校的课余生活,创办宣传橱窗,反映校风校纪,表扬先进 典型事例,定期更换。创办校刊,将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学 生的优秀作文等进行排版编印,下发各班传阅。设立校园之声广播站,成立广播组,各班学生每周投稿,选优定 期播音,弘扬校园文化的主旋律。设立阅报栏、宣传栏、黑板报等, 每班至少订有一种报纸,每周更换。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看一份报 纸,看一本好书,会唱一首好歌,会说一句格言。学校图书室每日开 放,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图书,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使学生对书的爱好 成为首要爱
6、好。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组建篮球、绘画、手工制作、合唱等 兴趣小组,分组定期开展活动,专人辅导,让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发 展。三、潜心研究校园文化谋略,注意克服弊病学校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注意是“自己的”,这一点要界定清楚, 这实质上是告诉我们,学校特色与文化是源于校本、教本、生本的,是被教师、学生认同的,是能让学校师生受益,能促进学校发展的东 西。学校必须有自己的校园文化,但这文化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 不仅仅是张贴在墙上的那些文字符号, 写在纸张上冷冰冰的文字,而 是根植于师生头脑、折射于师生言行、渗透于课堂教学、蕴含在学校 课程的东西,是引领学校发展、师生成长的思想。一句话,学校文化 生
7、于学校,利在师生。学校特色与文化建设两者是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的。学校领导班 子要思考、挖掘,更要去践行。学校有文化,但如果得不到践行,师 生不能受到正面引导、没有从中受益,或者说学校处处不能彰显、事 事不能体现、人人身上没有表现,则不是学校特色,亦不是真正的学 校文化。学校特色与文化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因而学校特色与 文化建设永远在实践探索的路上,作为校长要不断思考、研究、实践、 总结,要在学校特色与文化建设上引领学校师生群策群力打造出别具 一格的学校特色,建设人文丰富的学校文化。四、牢记使命,让学校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基地“弘扬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学校应力求把传统文化教育渗 透到
8、教育教学之中,并结合各科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 活动。真正用传统文化精神哺育青少年,培养他们宏阔的视野、博大 的情怀、独立弘毅的人格精神。只有具备了这种人格精神的一代人或 几代人,才能担当起自己经历的时代风雨,完成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要将更多的传统文化纳入教育体系, 把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三生教 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深入持久地开展,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品牌。如华池县教育局 按照“一校一品牌” “一校一特色”的总体思路,编写了魅力华池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红色小游戏等地方课程,组织实施了
9、 “七 个一百工程”(教唱100首名歌;观看100部爱国影片;欣赏100部名 曲;鉴赏100部名画、阅读100部经典名著、学习100个伟人故事; 演绎100部课本剧),通过多种措施进行经典诵读,开展丰富多彩的 文化传承活动于是,”完美教室、阳光体育、红色教育、书香翰 墨”等文化传承活动靓彩纷呈。在实践中,柔远初中创新教育方式,探索开发了“人文熏陶、 意志砥砺、习惯养成、技能提高”人文浸润序列活动方案,使弘扬传统文化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书本上,而是采取更加生动活泼的形 式,引导学生开展诵读、学习琴棋书画、排练小品剧、唱诗文歌曲以 及推动“非遗”项目进校园等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让 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接触、用心感知。这样寓教于乐,学生不仅 能认知传统文化,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向心力、扩散力,让学校真正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基地。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它综合反映了学校综合学 校的实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和主要 措施。只要我们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建设一个追求发展的优质校园文化为契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浙江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福建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6年新余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6国家管网集团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精练)
- 2026国网甘肃省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工程技术创新公司(国家管网集团造价管理中心)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6年三门峡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6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培优)
- 2026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华中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汉字竹子的课件
- 社区智慧化服务系统实施方案
- 双硫化体系的实验剖析与橡胶体系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
- 光与声探究课件
- 云南烟草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餐饮店长综合素质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国际贸易新形态:市场采购模式的经济溢出效应研究
- 磷矿采矿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电气采购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手术室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与管理
- DB42∕T 2211.1-2024 《明厨亮灶建设技术指南 第1部分:场所建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