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影响小梅山母猪繁殖性能因素的探讨畜牧兽医专接本08 学生姓名:李威 指导老师:吴井生摘要:充分发挥小梅山猪的优良繁殖性能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梅山母 猪在胎次方面,第4胎产仔数最高(16.05 ±.83),第13胎最低(11.22 ±.59)。20日龄 窝重的变化波动很大,第 4胎之后各胎次之间存在很明显的差异,第13胎最低(24.21 ±.78);妊娠期方面,妊娠期为112d的与114c、115d、116d均差异显著(P<0.05), 与113d和117d差异不显著(P>0.05);活仔数方面,116d与112d、117d差异显著(P&l
2、t;0.05), 与其他妊娠期差异不显著(P>0.05);与配公猪方面,产仔数、活仔数和初生窝重三性状 中,各与配公猪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配种季节方面,秋季与冬季在五个性状上 均差异显著(P<0.05)。秋季与春、夏两季在产仔数、活仔数两性状上差异不显著(P>0.05), 而在初生窝重、断奶仔猪数和 20日龄窝重三性状上差异显著(P<0.05)。关键词:小梅山母猪;胎次;与配公猪;配种季节;妊娠期;产仔数;产仔活数;断奶 仔猪数;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Discussi on on the factors affect ing small Meish
3、a n sowreproductive performa neeStude nt:Li WeiTutor:Wu Jin gshe ng Abstract:Give full play to the small Meishan pig's excellent reproductive performanee in swine in dustry in our country has importa nt sig nifica nee to the developme nt of.Small meisha n sow in parity, fourth litter the highest
4、 number ( 16.05 1.83), thirtee nth fetal minimum (11.22 坐.59).20 day litter weight changesfluctuate greatly, fourth fetal after each parity between exist obvious differences, thirteenth fetal minimum ( 24.21 4.78); Pregnancy, gestation for 112d and 114d, 115d, 116dwere sig nifica ntly differe nt ( P
5、 < 0.05 ), and 113d and 117d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ee ( P > 0.05 ) ; Alive piglets, 116dand 112d, 117d had significant differe nee ( P < 0.05 ), and other preg nancy did not show sig ni fica nt differe nee ( P > 0.05 ) With the boar, litter size, nu mber of live born and litter wei
6、ght at birth in three characters, each with the boars are no sig ni fica nt differe nee ( P > 0.05 ) ; Breedi ng seas on, autu mn and win ter in five traits were sig nifica ntly differe nt ( P < 0.05 ). I n autu mn and spri ng, summer two seasonin litter size, live pups several characters have
7、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 P > 0.05 ), whereas in the litter weight at birth, weaning piglets and litter weight on day 20 of three traits sig nifica ntly ( P < 0.05 ).Key words:small Meishan sows; parity ; and combining the boa; breeding season gestation period; number of litter; litter liv
8、e for ; weaning piglets live number numbe; litter weight at birth, ; 20 day litter weight.综述养猪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关乎我国总体经济和人民生活的稳定。虽然 近年来农业经济占整体经济的比重持续减少,但农业经济与我国整体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联系紧密,尤其是养猪产业。比如,2011年,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9月份全国猪 肉价格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0%,这给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影响我国经济的平稳增 长,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必须要稳定猪肉价格, 保持养猪业的长期稳定。国
9、家再次出台相应措施,如:能繁母猪补贴等补贴政策,以提高 广大养殖户的养猪积极性,促使猪肉价格下降。因此,我国必须保持养猪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防止猪肉及格的大起大落,这样 才能维持国民经济的稳定,也是保障市场供应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是发展现代 畜牧业、建设新农村的需要,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要促进和维持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除了国家出台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宏观调 控以外,提高养猪产业中母猪的繁殖力是工作的重点!选择高产品种是提高母猪的繁殖 力的有效措施。我国的太湖猪是世界上繁殖力最高、产仔数最多的猪种,经产母猪平均 产仔16头以上,最高纪录产过42头。小梅山猪是太湖猪中的重要类群,具有体
10、型小 而紧凑细致、性情温顺、繁殖力高、肉质好、抗病力强、杂种优势明显等特点和特性1315。 充分利用小梅山猪的优良繁殖性能,采取科学有效的育种方法,通过建立完整的杂交繁 育体系,提供经遗传改良的优良杂种猪,实现优质、高效的养猪生产是实现我国养猪业 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影响小梅山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充分发挥小梅山猪 的优良繁殖性能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生猪的生产能力 和小梅山猪的品种保护。1. 小梅山猪的种质特性简介1.1小梅山猪的体型外貌简介小梅山猪体型较小,身体紧凑细致,头较小,耳中大下垂,面部狭而清秀,嘴筒较 长,额面皱纹浅而少,肋骨多为14对,背腰平直,
11、臀部丰满,四肢结实,管围平均为14cm左右。被毛以黑毛为主,四肢及鼻吻被毛白色(部分腹白),俗称“四脚白” 610。 1.2小梅山猪其它种质特性简介高繁殖力是小梅山猪的优良种质特性之一 13。小梅山猪以其皮薄、早熟、泌乳力 强、使用年限长和肉质鲜美而闻名,性情温顺,行动敏捷,母性好,产仔数多,护仔性 强。小梅山猪乳头多,平均 9对以上,最多可达21个。小梅山猪性成熟早,产仔多, 经产母猪平均产活仔数14头以上,死胎少,育成成活率高。丁利军、吴井生等对江苏 省小梅山猪育种中心纯种小梅山猪的繁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头胎总产仔数达到(13.57 ±.70)头,头胎平均产活仔数达(12.75
12、±.23)头;2胎及2胎以上平均总产仔 数达(14.09 ±.17)头,2胎及2胎以上平均产活仔数达(13.39 ±.92)头。育肥期日增 重小梅山猪为324.4g。8-12胎的小梅山猪窝产仔数仍在15头以上。小梅山公猪六月龄 平均体重为49.29kg左右,母猪六月龄平均体重为 33.98kg左右,成年猪体重约120kg 左右。小梅山猪的胴体瘦肉率已经由原来的 43%上升到46.3%比中梅山猪高5个百分点, 多汁而口味好,肌肉内脂肪含量较高,无PSE猪和肉质不良现象10。2. 小梅山猪的产地分布小梅山猪原产于太湖排水干道浏河两岸一带。主要分布于上海市的嘉定县、青浦
13、县 东部、宝山县西部,江苏省的太仓、昆山、海门、如东、江浦等市,还有南京雨花区2。位于镇江句容市的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小梅山育种中心是目前小梅山猪的重要保种 机构。江苏省太仓市种猪场、江苏省锡山市种猪场、上海市嘉定区种猪场等国家级、省 级重点种猪场也是小梅山猪的保种中心10。3. 小梅山猪的类群划分我国地方猪种分为六大类型,即华北型、华南型、江海型、西南型、华中型、高原 型5。江海型的代表猪种有太湖猪、虹桥猪、姜曲海猪、阳新猪等12。1973年,中国猪种编写组经与江苏、浙江、上海有关部门和专家共同商定,将太湖流域同种异名的 梅山猪、二花脸猪、枫泾猪、嘉兴黑猪、米猪、沙乌头猪统称为太湖猪。具有繁
14、殖力高、 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等突出优点的梅山猪是太湖猪中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品系。梅山猪类 群又由于杂交方式和群众爱好不同,形成了略有差异的类型,即大梅山、中梅山、小梅 山猪三种类型。所以,小梅山猪从属于我国地方猪种 -江海型-太湖猪品种-梅山猪品 系23。根据农业气候的特征,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区。气候 上的过渡性特征,导致农作物、林木种类以及畜牧业等一般都兼有南北之利,对南北生 物的引种、驯化很有利。这一代人口较密,工农业发达,交通方便,在经济上的要求较 为复杂多样化,因此对猪种的分布选育的干预较多,尤其长江下游和沿海地区更为突出。 我国猪种类型划分时曾将这里的猪种归属
15、华北华中过渡型,其后因地处长江两岸,靠东 海之滨,又改称江海型 。4. 小梅山猪的形成与发展4.1小梅山猪的形成小梅山猪是太湖猪的一个类群,小梅山猪的形成历史是伴随着太湖猪的形成与发展 的。太湖猪的各个类群都是由长江下游地区太湖流域和部分沿海区各地含有大花脸猪血 统的猪种与属于华北型的淮猪血统的猪种,随着人们的迁移和交往,相邻猪种间进行杂 交和杂种之间以及杂种与亲本之间的回交等各种杂交方式,加上人们的选种爱好而形成的,后又依据母猪繁殖中心和苗猪集散地加以命名 。以太湖排水干道-浏河两岸为母 猪繁殖中心的猪种被称为“梅山猪”3,梅山猪类群又由于杂交方式和群众爱好不同,形成了略有差异的类型,即大梅
16、山、中梅山、小梅山猪三种类型 。在考察大花脸猪头骨时,发现其鼻骨相对较短,泪骨呈狭长的四边形,枕骨位置亦 较垂直,与华中型著相同。此外,从额部的皱纹来看,大花脸猪也比较特殊,虽然横行 和纵行皱纹并存,但横行的皱纹深而发展成皱褶,几乎遮住眼睛。大花脸猪的毛色复杂, 除全黑以外,也有全白和黑白花的,而与只有单纯黑色的华北型不同。归纳这些,可以 说大花脸猪是太湖地区一个古老的华中型猪种。大花脸猪的头颈大,嘴短而微凹,耳厚且大而下垂,几乎将整个头部遮住,耳尖超 过嘴角,颈粗短,垂肉发达,背腰宽而长,四肢稍高,乳头粗大,呈葫芦形,多在10对以上。大花脸猪可分为三个类型:青旸猪、大胳猪和南通白猪。其中,大
17、胳猪又称“大 胳伙”原产于太仓的浏河两岸,与小梅山猪同为一个产地,属于同一类型。另外,大 胳猪个体较小,毛色以黑灰为主,其四肢下部也为白色,也有“四脚白”之称。梅山猪 的四肢末端也为白色5。大胳猪的头宽而微凹,额部皱纹多而深,产仔较多,平均11头以上。这也与梅山猪的品种特征相似。所以,梅山猪很有可能含有大花脸猪的基因。随着经济的交往,含有大花脸猪与含有华北型的淮猪血统的猪种发生杂交,渐渐受 到人们的欢迎。随着人们的迁移和交往,相邻猪种间进行杂交和杂种之间以及杂种与亲 本之间的回交等各种杂交方式,加上人们的选种爱好而形成如今的太湖猪中的各个类 群,梅山猪即是太湖猪的类群之一。梅山猪类群又由于杂交
18、方式和群众爱好不同,形成 了略有差异的类型,及大梅山、中梅山、小梅山猪三种类型3 6。4.2小梅山猪的发展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的东部,地处北纬31 °3",东经121°5",属于堆积平原,地势平坦,河流纵横。饲养梅山猪的浏河两岸,以黄潮泥和潮汐泥为主,海拔 3.4-4.2m,年平均气温157C,年平均最高气温 27.9C,年平均最低气温3.3C ;年平均降 水1077mm,全年无霜期223d,全年日照2115h,雨天130.2d。梅山猪的原产地属于亚热 带与暖温带的季风气候,雨水充沛,水陆交通发达,物产丰富,商业繁荣,是鱼米之乡。 浏河两岸土地肥沃
19、,盛产大米、蔬菜、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得天独厚的地理环 境,为饲养梅山猪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黑龙江农垦系统曾在上世纪70年代从上海引进梅山母猪82头、公猪8头。根据二 元杂种母猪137窝产仔的生产成绩比较,含有梅山猪血统的母猪平均每窝产仔比含有当 地猪血统的多2.43头,多育成仔猪3.36头2。江苏徐州地区也于70年代引入梅山母猪, 培养梅?淮二元母猪产仔数比社会饲养地方母猪高1.03头。到了 70年代末期,小梅山猪一度濒临灭绝,仅在江苏省太仓市水网乡村有少量饲 养,公猪非常少,血统狭窄,个体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且不少与中梅山猪混杂,生产 性能不稳定11。为了保护纯种小梅山猪资源,促进小
20、梅山猪的选育,1986年,江苏省畜牧总站正式 立题,由盛志廉教授和陈鸿钊研究员主持,太仓市种畜场和江苏省句容农校(现在为江 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参与,进行了小梅山猪近交系的选育和利用研究。此项研究,打破了常规,大胆采用全同胞、半同胞进行交配的方法,经过5个世代的选育,最终形成种质纯优、体型小而紧凑细致、繁殖力高、杂种优势明显的小梅山猪近交系。这一研 究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挽救了濒临灭绝的小梅山猪,并且为小梅山猪的推广打下坚实 的基础。在江苏省畜牧局、太仓种猪场、句容农校、上海市嘉定种猪场等单位的积极研 究和推广下,将小梅山猪种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优秀地方猪种资源,甚至在一些原有猪 种混杂、生
21、产性能不稳定、杂种优势不明显的地区进一步发展成为当家猪种。在随后的 生产实践中,小梅山猪在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0法国在1979年引进梅山猪,1990年7月向国际宣布“嘉梅兰”合成系猪培育成功 °法国引进小梅山猪后,有关专家认为,在产仔数方面可以加快育种步伐 20年。他们认为,含1/2梅山血统的母猪,性成熟早(至少提前一个月),省料(每年至少减少精饲 料1000kg),尤其是繁殖力高(每年断乳的仔猪数要增加 5-8头),降低了断乳仔猪饲养 成本(每头节约40-60法朗)。法国的研究表明,含梅山猪猪血统的杂种猪,尤其是肉 猪前期的生长速度比较快,但后期生长速度减慢
22、,这与梅山猪早熟性能有关°日本、英国分别于1986、1987年从我国引进小梅山猪。美国也于 1989年3月,引 进了小梅山。到目前,弓I入小梅山猪的国家还有加拿大、匈牙利、朝鲜、泰国、罗马尼 亚等国,在这些国家均获得好评,提高了各国肉猪的生产,也促进了各国在猪种研究方 面的进步。梅山猪已经在台湾省畜产试验所繁殖成功。该所系通过日本东京农业大学于 1994年7月引进的,至V 1995年8月初,经2次繁殖,已展现出纯种 梅山猪”的特性° 所以,小梅山猪也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养猪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目前,小梅山猪在江苏省南通、徐州、镇江、南京等地尚存兰5万余头,上海市存栏不足30
23、00头,有些地区种源混杂,生产性能下降等问题趋于严重。1995年,江苏省句容农校小梅山猪育种中心成立,立项对小梅山猪进行保护,1997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 种猪场,自1999至今,多次立项对小梅山猪的育种和综合利用进行研究,促进了小梅 山猪品种资源的有效保护,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除了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小 梅山猪育种中心(前身为江苏省句容农校)之外,江苏省太仓市种猪场、江苏省锡山市 种猪场、上海市嘉定区种猪场等国家级、省级重点种猪场均对小梅山猪进行立项保护, 保障了小梅山猪品种资源的安全°梅山猪是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的19个品种之一,后又被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列入世界畜禽
24、品种资源保护名录°5. 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母猪繁殖性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母猪的品种、年龄,母猪初配日龄与体重、 胎次、妊娠期、配种季节、配种时间、断奶时间、与配公猪的繁殖性能、断奶后的发情 时间、哺乳母猪的饲养水平、饲养管理、环境等因素。在生产上,胎次、妊娠期、配种 季节、与配公猪四个因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较大 15 °正文本试验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小梅山猪育种中心 2006年1月-2011年6月纯种 小梅山母猪为材料,对母猪的生产实绩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胎次、与配公猪、配种季节、 妊娠期对母猪产仔数、产仔活数、断奶仔猪数、初生窝重及 20日龄窝重等繁殖性状的 影
25、响。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此研究所用材料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小梅山猪育种中心2006年1月-2011年6月的纯种小梅山母猪繁殖资料、与配小梅山公猪资料。1.2方法利用Excel数据处理软件(单因子反差分析法),以与配公猪、配种季节(3-5月为 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妊娠期为单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并进行各性状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对胎次采用图表分析,根据表型值的大小分析对胎 次小梅山母猪产仔数、产仔活数、断奶仔猪数、初生窝重及20日龄窝重5个繁殖性状的影响。2. 结果与分析2.1胎次对小梅山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分析表1胎次对小梅山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单位:头
26、、头/窝、kg/窝胎次N产仔数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仔猪数20日龄窝重12011.25 ±.059.60 ±.486.16 1.527.65 1.3124.623.6621513.20 ±.049.89 ±.367.70 1.9910.13 1.7332.825.9832015.00 ±.3011.4 ±.508.61 1.7310.65 1.6933.845.0742116.05 ±.8311.29 ±078.25 2.1910.86 2.5934.567.7351615.56 ±.3112.5 2.509
27、.37 1.9312.25 2.3238.61&3462114.43 ±.5411.05 2:548.23 1.8810.90 2.2834.547.0772314.22 ±.8311.91 2:438.76 1.6711.30 2.4435.797.2681914.11 ±.8110.68 3.427.89 2.409.79 2.2831.29&7191614.63 ±.4711.56 3.038.46 1.9310.50 2.0333.39&34101413.86 ±.389.64 2.277.10 1.618.93
28、 1.8228.595.13111614.00 ±.2510.38 2.197.61 1.719.25 1.9129.184.63121214.25 ±.3010.58 2.717.79 1.959.91 2.2731.54&5413911.22 ±.598.11 2.676.07 1.837.33 1.6724.214.7814411.50 ±.089.75 1.717.48 1.468.00 0.8225.762.67胎次+产仔数数断奶仔猪胎次T-初生窝亠20日龄 窝重图1小梅山母猪不同胎次产仔数、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变化图2小梅山母赭不同胎次
29、仔猪初生窝重、R日龄窝重变化由表1和图1可知,从表型值来看,该育种中心小梅山母猪群第3-5胎产仔数达到高峰,第4胎产仔数最高(16.05 ±.83),第13胎最低(11.22 ±.59)。从第6胎开始, 产仔数下降,第10胎产仔数下降较明显(13.86 ±.38)。第10胎以后小梅山猪的产仔数 整体呈下降明显,这为生产上对小梅山猪母猪的利用和合理规划猪群提供了参考。第5胎活仔数达到峰值(12.5 ±.50),第10胎的活仔数较低(9.64 ±.27),与前后 胎次活仔数有明显波动。断奶仔猪数随活仔数的变化而变化。初生窝重在第5胎时最高(9.37
30、 ±.93),之后开始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第13胎 最低(6.07 ±.83)。20日龄窝重在第5胎达到高峰(38.61 ±.34)。由图1可以看出,20 日龄窝重的变化波动很大,第4胎之后各胎次之间存在很明显的差异。2.2妊娠期对小梅山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分析表2妊娠期对小梅山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单位:d、头、头/胎、kg/窝妊娠 期N产仔数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仔猪数20日龄窝重11220a15.45 ±.16a11.60 ±.19a8.51 ±.31a10.45 2.2833.436.82a11316ab14.88 ±.06
31、ab11.31 ±.55a8.40 ±.66a10.63 2.4533.877.46a1149114.12 ±.78bab10.59 ±.847.85 2.00aba10.16 2.3332.506.87a11553bc13.62 ±.61ab10.83 ±.74ab7.89 2.09ab9.96 2.6731.697.74a1163812.84 ±.35c9.74 ±.67b7.08 2.07b9.00 2.22b28.576.48b1171714.35 ±.73aba11.35 ±.32a8
32、.37 1.82a10.53 2.1233.396.60a注:标不同小写字母的为差异显著(P<0.05),标相同小写字母的为差异不显著(P>0.05 ),以下同。经方差分析和SSR法多重比较,在产仔数方面,妊娠期为112d的与114d 115d、116d 均差异显著(P<0.05),与 113d 和 117d 差异不显著(P>0.05)。113d 与 115d、116d 差 异显著(P<0.05),与其它妊娠期差异不显著(P>0.05)。115d与116d差异不显著(P>0.05), 与其他妊娠期差异显著(P<0.05)。活仔数方面,116d与1
33、12d、117d差异显著(P<0.05), 与其他妊娠期差异不显著(P>0.05)。初生窝方面,116d与112d 113d和117d差异显著 (P<0.05),与其他妊娠期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仔猪数方面,115d与116d差异不显 著(P>0.05),与其它妊娠期差异显著(P<0.05)。20日龄窝重方面,除116d之外,其他妊 娠期均为差异不显著(P>0.05)。从表型值上看,在五个性状上,112d最高,116d最低。2.3与配公猪对小梅山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分析表3与配公猪对小梅山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单位:头、头/窝、kg/窝与配公猪N产
34、仔数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仔猪数20日龄窝重10013914.152.3711.282.678.34 土.83ab10.54 2.58ab33.36 7.9613233214.252.4110.382.437.75 土.859.94 2.15a31.83 6.46a37234514.132.3810.763.018.07 2.201011 =2.56ab32.50 7.26ab41232214.093.5210.913.348.07 2.2710.14 2.55abab32.47 7.4843514113.802.8410.513.207.52 2.269.76 2.51ab30.96 7.39a
35、bT1913.471.3910.162.177.37 土.619.16 1.57b29.18 4.51b由表3可知,与公猪T交配的母猪五个繁殖性状的表型值均为最低,其次是与种猪“4351 ”交配的母猪。产仔数、活仔数和初生窝重三性状中,各与配公猪之间均差异不 显著(P>0.05)。在断奶仔猪数性状和 20日龄窝重上,与配公猪1323与T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公猪均为差异不显著(P>0.05)。与配公猪耳号为“ 1001 ”的母猪在初生 窝重、断奶仔猪数、20日龄窝重三性状上表型值最大(分别为 14.15 ±.37、11.28 ±.67、 8.34
36、 ±.83)。2.4配种季节对小梅山猪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分析表4配种季节对小梅山猪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单位:头、头/窝、kg/窝配种季节N产仔数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仔猪数20日龄窝重春5014.16 ±.64abab11.08 ±93a8.28 ±.04a10.60 2.4333.827.55a夏5514.22 ±.67abab10.35 ±747.70 2.02aca10.04 2.4331.957.09a秋8913.38 ±.50b10.25 2.75b7.40 2.01bc9.24 2.26b29.566.58b冬4414
37、.82 ±.30a11.41 ±76a8.35 1.97a10.70 1.95334.105.63a由表4可知,冬季小梅山母猪的繁殖性能最高,其次是春季。这与赵青等16(2002) 的研究结果相符。在五个繁殖性状中,秋季的表型值最小。秋季与冬季在五个性状上均 差异显著(P<0.05)。秋季与春、夏两季在产仔数、活仔数两性状上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初生窝重、断奶仔猪数和 20日龄窝重三性状上差异显著(P<0.05)。3. 讨论3.1胎次对小梅山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小梅山母猪在3-9胎的产仔数比较稳定,在第3-5胎产仔数最佳。第10胎产仔数明 显下降。
38、第10胎以后小梅山猪的产仔数下降明显,这为生产上对小梅山猪母猪的利用 和合理规划猪群提供了参考。第5胎活仔数达到峰值(12.5 ±.50)。第10胎的活仔数较 低(9.64 ±.27),与前后胎次活仔数有明显波动。初生窝重和断奶仔猪数的变化与活仔 数的变化呈正相关。另外,在第1胎,五个繁殖性状值均与第4胎有很大差距。据资料 介绍,青年母猪(1-2胎)的排卵数显著低于成年母猪16,尤其是头两次排卵,这很可能 是小梅山母猪头胎产仔数低的重要原因。综合分析以上情况,主要是由于成年母猪(3-6胎)的繁殖性能优良,而青年母猪的繁殖性能还处于不断完善阶段,老年母猪(第 7胎 以后)繁殖
39、性能迅速下降17,这与黄银花18等(1999)的报道结果相符,即青年或老年 母猪繁殖性能较差,而青壮年母猪(3-6胎)为最佳。20日龄窝重在第5胎最高。第10、11胎下降明显,但在第12胎达到一个次高峰, 第13胎之后又有明显下降,这可能与饲养管理有关。3.2妊娠期对小梅山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妊娠期在112d-114d对小梅山母猪的繁殖性能影响不大。 妊娠期达到115d、116d时各性状值均较低,但妊娠期为117d时,各性状值又有比115d 和116d高,说明该育种中心可能在母猪妊娠期内的管理做的不到位。3.3与配公猪对小梅山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种公猪的品质对母猪繁殖性能的
40、影响很明显。公猪T是该小梅山猪育种中心从江苏太仓市引入的一头小梅山纯种公猪,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此种猪的繁殖力不高,当然, 也不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种猪“ 4351 ”的繁殖力也不高。3.4配种季节对小梅山猪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冬季小梅山母猪的繁殖性能最高,说明各季节中以冬季配种最好。相反,在秋季配 种的母猪各性状值最小,说明在秋季配种对小梅山母猪的繁殖性能有很大影响因为江苏 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小梅山猪育种中心所在地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在气温上,夏秋两季的气温差别不大,尤其是夏末和秋初,温湿度都较高,不利于配种。一般来说,母猪 的配种气温应当在15C以下,15C以上配种,随着气温的升高产仔数减少,当气温达到 31C时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互联网产业风险管理与合规体系建设报告
- 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的社区参与路径研究报告
- 物理法则的现代应用试题及答案
- 社交电商裂变营销:从内容营销到社群运营的全面解析
- 维保考试题及答案
- 科技互联网行业人工智能算法优化与性能提升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仓储物流系统智能化改造成果鉴定报告
-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改进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数学一诊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比赛题库及解析(共八套)
- 防汛安全培训课件
- 关于临期商品的处理管理办法
- 新能源全面入市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136号文政策解读
- 2025消防业务理论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机关财务报销制度和流程
- DB12-T1196-2023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水幕电影制作合同
- 交通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深度研究
- 儿科感染性疾病
- 公司科学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