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核心教程课后答案完整版(第二版学生版)_第1页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课后答案完整版(第二版学生版)_第2页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课后答案完整版(第二版学生版)_第3页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课后答案完整版(第二版学生版)_第4页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课后答案完整版(第二版学生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参考答案、概念题题号12345678选项DCBAADcc题号910111213141516选项BBABccDB1 .答:(D)热力学能是状态的单值函数,其绝对值无法测量。2 .答:(C)气体膨胀对外作功,热力学能下降。3 .答:(B)大气对系统作功,热力学能升高。4 .答:(A)过程(1)中,系统要对外作功,相变所吸的热较多。5 .答:(A)对冰箱作的电功全转化为热了。6 .答:(D)热力学能是能量的一种,符合能量守衡定律,在孤立系统中热力学能保持不变 。而烙虽然 有能量单位,但它不是能量,不符合能量守衡定律。例如,在绝热钢瓶里发生一个放热的气相反应 ,AH 可能回大

2、于零。7 .答:(C)对于理想气体而言,内能仅仅是温度的单值函数,经真空绝热膨胀后,内能不变,因此体系 温度不变。8 .答:(C)由气体状态方程 pVm= RT+bp可知此实际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 ,经真空绝热膨胀 后,内能不变,因此体系温度不变(状态方程中无压力校正项,说明该气体膨胀时,不需克服分子间引 力,所以恒温膨胀时,热力学能不变)。9 .答:(B)式适用于不作非膨胀功的等压过程。10 . (B) 1.40= - , Cv = 5 RCp= 7 R ,这是双原子分子的特征。52211 .答:(A)反应进度*包=2迎=1 molv 212 .答:(B) AngRT一项来源于 (pV)

3、 一项,若假定气体是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时 (pV)就等于 AngRTo13 .答:(C)在标准态下,有稳定单质生成1mol物质B产生的热效应为该物质 B的摩尔生成焰;在标 准态下,1mol 物质 B完全燃烧产生的热效应为该物质 B燃烧焰,故有 fHm(H2。,l)=Hm(H2, g)。14 .答:(C)根据标准摩尔生成焰定义,规定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焰为零。碳的稳定单质制定为石墨。15 .答:(D)石墨(C)的标准摩尔燃烧焰就是二氧化碳的标准摩尔生成焰,为-393.4 kJ - m-Ol,金刚石的标准摩尔燃烧焰就是金刚石(C)燃烧为二氧化碳的摩尔反应焰变,等于二氧化碳的标准摩尔生成焰减去金

4、刚石的标准摩尔 生成焰,所以金刚石的标 准摩尔生 成焰就等于-393.4 kJ - mo-1(-395.3kJ - m-O)= 1.9 kJ-1 mol16 .答:由气体状态方程 pVm= RT+bp可知此实际气体的内能与压力和体积无关,则此实际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三、习题1. (1) 一系统的热力学能增加了 100kJ ,从环境吸收了 40kJ的热,计算系统与环境的功的交换 量;(2)如果该系统在膨胀过程中对环境做了 20kJ的功,同时吸收了 20kJ的热,计算系统热力学能的 变化值。解: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 W + Q,即有:(1 ) W = AU-Q = 10040 = 60k

5、J(2) AU= W + Q = -20 + 20 = 02.在300 K时,有10 mol理想气体,始态压力为1000 kPa 。计算在等温下,下列三个过程做膨 胀功:(1)在100 kPa压力下体积胀大1 dm 3 ;(2)在100 kPa压力下,气体膨胀到压力也等于100 kPa ;(3)等温可逆膨胀到气体的压力等于100 kPa 。nRT解: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nRT,即有:pnnRTV(1) W = - peW= - pe(V2 Vi)W = - 100 X 10X 1 X -30= -100J.W = - peav= -pe(V2-V1)= - p2(n 依丁 ) = -

6、 nRT 1 -p2 Ip2p1 p1 )100X 300族-(1000=-22.45 kJW = - 10 X 8.314V2 nRTln =V1p1V2=-nRTlnp2(3) w = - p pdV =-1000X 3001 X= -57.43 kJ100W = - 10 X 8.314,计算1 mol理想气体在下列四个过程中所做的膨胀功。已知始、终态体积3.在373 K恒温条件下分别为25 dm 3和100 dm 3 o(1)向真空膨胀;(2)等温可逆膨胀;(3)在外压恒定为气体终态压力下膨胀;(4)先外压恒定为体积等于 50 dm 3时气体的平衡压力下膨胀,当膨胀到50 dm 3以后

7、,再在外压 等于100 dm 3时气体的平衡压力下膨胀。试比较四个过程的功,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解:(1)向真空膨胀,外压为零,所以W2 =0(2)等温可逆膨胀V125W1 =nRTln 1=1 mol 8.314 J mo1K373 K In 一 =-4299 JV2100(3)恒外压膨胀nRTW3 = -Pe(V2 -V1) = -P2(V2 -V1) = -(V2 -M)411 mol &314 Jm。13 K 373 K(0.1 _0.025)m3 )-2326 J0.1 m%2)-432)V2V3(4)分两步恒外压膨胀W4 二一Pe,1(V2-V1)-Pe,2(V3-V2)=V

8、1V22550nRT( -1 -1) =nRT( -2) - -nRTV2V350 10044=-1 mol 8.314 J mol K 373 K =-3101 J说明作功与过程有关,系统与环境压差越小,膨胀次数越多,做的功也越大。14.在373K和101.325kPa 时,有1glH 2O经(I)等温、等压可逆气化;(2)在恒温373K的真 空箱中突然气化,都变为同温、同压的H2O (g) 0分别计算两个过程的 Q、W、U和H的值。已知水 的气化热2259J g-1 ,可以忽略液态水的体积。解:(1 )水在同温同压条件下的蒸发Q p= AH = m AvapHm = 1 义 2259 =

9、2.26kJm1W = - pVg = - ngRT = RT = - X 8.314 X 373 = 72.3JMH2018U = Q + W = 2259 172.3 = 2.09 kJ(2)在真空箱中,pe = 0 ,故川=0U、AH为状态函数,即只要最终状态相同,则数值相等,即有:H = 2.26kJ AU = Q =2.09 kJ1-20.在标准压力和298K 时,H2 (g)与O2(g)的反应为:H2 (g) + O2(g) = H2O(g)。2设参与反应的物质均可作为理想气体处理,已知ZkfHmjHzO, g )=-241.82kJ.mol,它们的标准等压摩尔热容(设 与温度无关

10、)分别为Cm(H2, g尸28.82J,K,,mol,1. 11.1Cm(O2, g)=29.36J K mol , Cm (H2O, g )=33.58J K mol 。试计算:298K 时的标准摩尔反应焰变 ArHm(298 K)和热力学能变化ArUm(298 K) ; ( 2) 498K时的标准摩尔反应焰变Hm (498 K) 0一1 一一解:(1)H2 g 计一O2 g =H20 g2H信298K )=4Hm(H2。,g )=-241.82 kJ mol:rHf 298K = “Um 298K vgRTU? 298K )f rHm 298K - VgRT=-241.82 - 1 -1

11、-0.5 8.314 298 10”1=-240.58 kJ mol二二498K 口(2) &Hm1498K )=A,H-(298K )+ fMC2dT298K二498K 二二1 口=rHnT(298K )+J.|CpR(H2O, g)Cp:m(H2, g);Cp,m(O2, g)dT298K2=-241.82 +(33.58-28.82- 0.5 X 29.36 ) >498-298 ) X 101=243.80 kJ mol、概念题题号12345678选项CaBDBCDC题号910111213141516选项DDDaaBBB1 .答:(C)理想气体等温膨胀,体积增加,燧增加,

12、但要从环境吸热,故环境燧减少。2 .答:(A)封闭系统绝热不可逆过程,婿增加。3 .答:(B)因为钢瓶恒容,并与外界无功和热的交换,所以能量守衡,4U = 0。4 .答:(D)等温、等压、不作非膨胀功的可逆相变,Gibbs自由能不变。5 .答:(B)因为 Q=0, W=0 ,即4U=0 ,则体系温度不变,可设置为等温膨胀过程,Qr=-Wr=V 一 _ V2nRTln ,即 AS =nRln 。VI Vi6 .答:(C)绝热可逆过程是衡婿过程,Qr= 0故AS = 07 .答:(D)相当于摩尔等压热容与摩尔等容热容之比。8 .答:(C)系统始态与终态都相同,所有热力学状态函数的变量也都相同,与变

13、化途径无关。9 .答:(D)根据 dG=Vdp-SdT ,即 dG=Vdp。10 .答:(D)隔离系统的U, V不变。11 .答:(D)因为Gt, p=0 ,本过程的始态、终态与可逆相变化的始态、终态相同。12 .答:(A)状态方程中无压力校正项,说明该气体膨胀时,不需克服分子间引力,所以恒温膨胀时, 热力学能不变。13 .答:(A)这就是把Helmholtz 自由能称为功函的原因。14 .答:(B)完整晶体通常指只有一种排列方式,根据燧的本质可得到,在0K时,完整晶体的燧等于零。15 .答:(B)因为 AA = -Wr <0, &G =0Qp =AH >0 , AU =Q

14、p +Wr 一 H - G ”,一,一,一一,一 一16 .答:(B) AS = 适用于等温、非体积功为零的任何封闭体系或孤立体系,本过程只有T(B)满足此条件。三、习题2.试计算以下过程的解热.(1) 5mol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容条件下由448K冷却到298K ;学习参考(2) 3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条件下由300K加热到600K解:(1 )双原子理想气体 Cv,m=一7R , Cp, m= Cv, m+ R= - R2等容条件下,W = 0 ,即有AU=QvT2nCv, mdTS=QVTT2nCv, mT2 dT = - nRInTi55 8.314 In 2298=-4

15、2.4J -"!448(2)单原子理想气体Cv, m=Cp, m= Cv,m+ R=等压条件下,即有AH =QdpT2nCp,mdTT2 nCpdT = -nRln2T2Ti5=-3 8.314 In2600=43.2 J 3005.有2mol单原子理想气体由始态 500kPa 、323K加热到终态1000kPa 、 3733K 。试计算此气体的婿变 。解:理想气体的p、V、T变化设置过程如下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过程:即有:4U=a H=0 ,则有Qr=- W=nRTIn V2 = nRTIn gP2C Qr rS1 = nRInTp1 =2 X 8.314 X In500- = -11

16、.52 J KP21000理想气体等压可逆过程Qp -H1T2:&= =r= nCp, m fdT =nCp, mIn 三 IIITc 5 .373S= 2 - 8.314 In =5.98 J2323AS = AS1 + AS2 = -11.52+5.98 = -5.54 J K6.在600K时,有物质的量为nmoI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由始态100kPa、122dm 3反抗50 kPa的外压,等温膨胀到50kPa 。试计算:(1) AU> AH>终态彳积V2以及如果过程是可逆过程的热Qr和功Wr;(2)如果过程是不可逆过程的热Qi和功Wi;(3) ASsys> AS

17、sur 和 Sso。解:(1 )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膨胀过程:即有:U=z H =0 o P1V1=p2V2V2100 122P250=244dm3V2P1Qr=- Wr= nRTIn = nRTIn -V1P2=p1V1lnP1P2100=100 122ln=8.46kJ50(2)理想气体等温恒外压过程 :U=4H=0。Q1=- W1 =PeAV = Pe (V2-V1) = 50 X10X310(244-122 ) X 113 = 6.10 kJ c Qr(3) ASsys - Q1SSur =T8.45 1031=28.17 J 个3006.10 103=-20.33 J -1300Sso

18、=/-Ssys +心ur = 28.17 - 20.33 = 7.84J11. 1mol 理想气体在273 K 等温地从 1000 kPa膨胀到100 kPa ,如果膨胀是可逆的,试计算此过程的Q , W以及气体的4U , H, AS, AG, AA 。解: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膨胀,AT = 0 , AU = 0 , AH =0V2W = -nRTIn 一V1P2100=nRTIn =1 8.314 273 In = -5.23 kJP11000Q = - W = 5.23 kJQrAS =T5.23 1031=19.16 J -1-K273G = A - -TS =W = -5.23 kJ13.

19、 1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始态为273 K ,压力为p。分别经下列三种可逆变化,其Gibbs自由能的变化值各为多少?(1)恒温下压力加倍(2)恒压下体积加倍(3)恒容下压力加倍假定在273 K , p不,该气体的摩尔靖为100 J K1 mH。解:(1)恒压下体积加倍,T2 = 2T) , AG = AH - TS);T2 一5H =CdT -R(T2 -T1)=T12T2T1-8.314 J mol" K " 273 K=5.674 kJ 2c T , T2 , 5 .,因为.:S = nCD m In - =1 mol 一 8.314 J molT12K,In 2=

20、14.41 J K J1,S2:s =114.4 J K 所以G = ;H -(T2S2 -T1S1) =5.674 kJ -(2 273 114.4 -273 100) J= -29.488 kJ(2)AG =nRT ln 比=1 mol 父8.314 J mol,Kx273 K Mln2 =1.573 kJ Pi1(3)恒容下压力加倍,T2 = 2Tl.3 =nCVmlnT2 =1 mol - 8.314 J mol J K J ln 2=8.644 J KT12S2 =G S =108.6 J K 所以G i :H (T2s2 -T1S1) =5.674 kJ -(2 273 108.6

21、 -273 100) J= -26.320 kJ$18.苯在正常沸点 353 K下的&apH : =30.77 kJ - mlol今将353 K和标准压力下的 1mol C 6H6 向真空等温汽化为同温、同压的苯蒸气(设为理想气体)。(1)求算在此过程中苯吸收的热量Q与做的功 W ;(2)求苯的摩尔汽化婿 AapS*及摩尔汽化Gibbs自由能&apG *;(3)求环境的婿变除环;(4)应用有关原理判断上述过程是否为不可逆过程?解:(1) 真空7化W = 0Q 二U -, H - :(pV)二H - nRT_1_1_-30.77 kJ -1 mol 8.314 J mol 1 K

22、 1 353 K = 27.835 kJ(2)设液态苯在同温、同压下可逆蒸发为气,这是可逆相变,AG=0S =QR =-vapOm丁二 vapHm 30.77 kJ mol ' c c1353 K(3)系统的不可逆热效应,对环境来说可以看作是可逆的vapS(环)-27.835 kJ mol 44二-78.9 J K353 K=87.2 J K mol(4)用燧判据来判断过程的可逆性S(隔离尸AvapSm十AS(环)=8.3 J K A > 0所以,原过程为不可逆过程第四章多组分热力学1 .答:(C)运用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V =nAVA +nBVB)。2 .答:(A)偏摩尔量定义

23、。X2X-nB3 .答:(B)广义的化学式:(-UnB)S,V,nC(C -B)-HnB) S,p,nC(C -B)=(nBT,V,nc(C=B):G:nB)T ,p,nC(C-B)、概念题题号12345678选项CABCBDBB题号9101112131415选项BDCAACD4.5.答:(C)用Roult定律算出总蒸气压,再把A的蒸气压除以总蒸气压。PA yA -PpaXa133.24 0.5 2= pAxApBxB =pAxApB 1 -xA =133.24 0.5 66.62 1 -0.5 =99.93kPa99.93答:(B)化学势是偏摩尔Gibbs自由能,是强度性质,与混合物的总体积

24、无关,而与混合物的浓度有 关。第一份的浓度低于第二份的浓度 ,故化学势小。6 .答:(D)纯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和化学势比稀溶液中的大,加入溶质后,稀溶液的凝固点会下降。7 .答:(B)根据Henry定律,当平衡压力相同时,Henry常数大的溶解量反而小。8 .答:(B)用Roult定律算出总蒸气压,再把B的蒸气压除以总蒸气压。9 .答:(B)用Roult定律算出总蒸气压,再把B的蒸气压除以总蒸气压。10 .答:(D)化学势是偏摩尔Gibbs自由能,是强度性质,与混合物的总体积无关,而与混合物的浓度有关。两份的浓度相同,故化学势相等。11 .答:(C)压力大于正常相变化的压力,压力增大有利于冰的

25、融化,冰的化学势大于水的化学势 。12 .答:(A)稀溶液的依数性只与粒子数有关,而与粒子的性质无关。B杯内溶入NaCl, NaCl解离,其粒子数几乎是A杯中的两倍,B杯的凝固点下降得多,所以A杯先结冰。13 .答:(A)纯水的饱和蒸气压大于糖水,纯水不断蒸发,蒸气在含糖水的A杯中不断凝聚,所以A杯 液面高于B杯。14 .答:(C)混凝土中加入少量盐类后,凝固点下降,防止混凝土结冰而影响质量15 .答:(D)盐碱地中含盐量高,水在植物中的化学势大于在盐碱地中的化学势,水分会从植物向土壤渗透,使农作物长势不良。三、习题6. 293 K时,苯(A)的蒸气压是13.332 kPa ,辛烷(B)的蒸气

26、压为2.6664 kPa ,现将1 mol辛烷溶于4 mol苯中,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试计算:(1)系统的总蒸气压;(2)系统的气相组成;(3)将(2)中的气相完全冷凝至气液平衡时,气相组成如何解:(1 )=Pa Pb =PaXaPbXb41=13.332 2.6664 =11.199 kPa(2)Pa yA -PPaXa13.332 0.8 =0.952411.199_ PbyB 一PPbXb2.6664 0.2=0.0476 或yB =1yA =10.9524=0.047611.199,B 丫(3)将上述气相完全冷凝至气液平衡时,新液相组成与上述气相组成相同xA = yA XB = y B

27、p总=Pa Pb = PaxAb PBXb=13.332 0.9524 2.6664 0.0476 = 12.8243kPa气相组成/ PayA 二 一P/PaXa13.332 0.952412.824= 0.9901yB =1 yA =1 0.9901 = 0.00997.液体A和B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把组成为yA=0.40的二元蒸气混合物放入一带有活塞的气缸中进 行恒温压缩。已知该温度时pA和pB分别为40530Pa和121590Pa 。(1)计算刚开始出现液相时的蒸气总压;(2)求A和B的液态混合物在上述温度和101 325 Pa下沸腾时液相的组成。解:(1) pB = pyBp =

28、Pb / yB = pBxb / Vb =121 590Xb / 0.606p - pA pB - PaXa , pB XB - pA(1'Xb),pBxB = pA ( pB -pA ) XB=140 530 + (121 59040 530)xb 】Pa©联立,©两式,解得:xb =0.3333p = 67543.8 Pa(2) 101 325 =40530 + (121590-40530) xbXb =0.750Xa =0.2509. 298 K和标准压力下,将2mol苯与3mol甲苯混合,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求该过程的 Q、W、mixV、 Amix U&g

29、t; A mix H > AmixS、 AmixA 和 Amix G o解:根据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mix V = 0Qp= Amix H = 0Amix W = AmixU = 0mixS - -Rx nBln XbB一_2 _ 3)= 8.314" 2ln +5ln 155; 11= 27.98JKmol:mix A = mixG = RT (nA In XanB In Xb)_23=RT 121n3ln-55=-8.34kJ mol 工15.在298K时,将22.2g 非挥发不解离的溶质 B溶解于1.0kg纯水中,测得该稀溶液的密度p=1.01 X彳(kg - m3 0已

30、知溶质B的摩尔质量 MB=0.111kg-m。|水的沸点上升常数kb=0.52K kg mol-1。试计算:(1)该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值“);(2)该稀溶液的渗透压。nBmB解:(1)因为 At =hmB =kb-B-=kbmA Mb mA-22.2=0.52 =0.104K0.111 103 1.0、/ m(2) V =一PmA mB 0.0222 1.01.01 103=1.012 10-m3nBCb =VmB22.2M bV - 0.111 103 1.012 10,= 1.98M102mol m-3_2_ _二=cbRT =1.98 108.314 298 =489.6kPa,液态B的A

31、的摩尔分20. 300 K时,液体A和液体B形成非理想的液态混合物。已知液态A的蒸气压为37338 Pa 蒸气压为22656 Pa。当2 mol A 和2 mol B 混合后,液面上蒸气压为 50663 Pa ,在蒸气中 数为0.60 o假定蒸气为理想气体。(1)求溶液中A和B的活度;(2)求溶液中A和B的活度系数;(3)求A和B的混合Gibbs自由能 AmaxG。解:(1 )以纯液态A和B为标准态aAPa _ PyA*-PaP50663 Pa 0.6037 338 Pa=0.814aB 3 a 50663 Pa 0.4。=0.894 pB p 22 660 Pa_曳Xa0.8140.5= 1

32、.628aB0.894Xb0.5= 1.788(3)mixG =(2a2b)-(2 Ja .2b)= 2RT lnaA 2RTln aB= 2RT(ln aA In aB)_ _ _.14 _ _=2 8.314 J K mol 300 K ln(0.814 0.894) =-1585.5 J mol第五章1 .答:(C)。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要用等温、等压且不做非膨胀功的条件下 rmG的变化值,而不 能用rmiG的值。除非该反应是在标准压力下进行,则rmOG反应能逆向自发进行。或者rmG是一个绝对值很大的负值,改变压力商也不可能改变rmG的符号,则rmG也小于零,这时可以估计反 应能自发正

33、向进行。2 .答:(B)。根据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对数项中用B/pp表示,在化学反应等温式中,对数项中 是压力商pQ,达平衡时,是平衡时的压力商,所以标准平衡常数是 pK,相应的Gibbs自由能的变化值为 rmG。3 .答:(c)0nnG与标准平衡常数pk的关系式为rmlnpGRTK ,要使IpK ,则miOG 。 从已知的关系式,解得4093 KT 。要使反应在标准压力下能自发正向进行,rmG必须小于零,所 以,根据已知的关系式,反应温度必须低于409.3 K o4 .答:(A)。有一个可以作为判据的化学反应等温式为rm,()lnlnTpppGRTKR TQ如果若ppkq> ,则r

34、nirOOTpG反应可自发向右正向进行。这个反应的pQ值为1010 0-0210050 pQpQ远小于pK的值,所以反应自发向右进行。5 .答:(A)。因为容器的体积有限,43NHHCO(s)都是过量的,在相同温度下,两密闭容器中的分解压力 相同。6 .答:(D)。温度对平衡的影响情况,要用van ' t Hof公式判断,要根据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来决定提 高温度对平衡有利还是不利,而用rmG不好确定。7 .答:(C)。实际气体化学势的标准态与理想气体是一样的,其标准态化学势仅是温度的函数 ,所以标准平衡常数也是温度的函数,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8 .答:(C)。第二个方程是第一个方

35、程的逆过程 ,标准平衡常数是第一个方程的倒数 。而第二个方程式 的计量系数是第一个方程的一半 ,则标准平衡常数应开1/2次方,所以12 12ll(2)2(l)0.25ppKK9 .答:(b)0 因为 rmlnGRTK , rmOG <, InORTK依>。10 .答:(C)。增加系统的总压,虽然不改变标准平衡常数,但是对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有利,能使产物的比例增加。这里只有(C)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11 . (D) o因为温度不变,所以标准平衡常数也不变。这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充入一定量的 惰性气体2N(g),相当于起了降压的作用,所以转化率会提高。12 .答:(C)。

36、虽然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氮气,应对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有利 ,但是因为在密闭刚性容器中,体积不变,则压力也相应增加,使压力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的比值不变,所以解离度亦不变。13 .答:(B)。升高温度,可以使吸热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14 .答:(C)。因为是等温反应,所以rmrm rm GHTSrnimi rm HG TS31123743298(1613)10 kJmol 285.79 kJ mol因为假定 FmOpC ,所以rmH和rmS的值不随温度而变,则 rmrm rm (398K)398KGH Si i i 285.79 kjm qI398K(1633 JKrnol)1220.80 kJm

37、ol第六章相平衡、概念题题号12345678选项ACCBCDCA题号9101112131415选项ABCBBDD1 .答:(A)反应有三个物种,一个平衡条件,所以组分数为2,有2相共存,根据相律,自由度为2。2 .答:(C)反应有S=6 , R=4 ,所以组分数为2. 根据相律,f = C- P +1 ,则有3相共存。3 .答:(C)共有3个物种,无平衡条件,所以组分数为2。有2相共存,已指定压力,根据相律,条件 自由度为2。4 .答:(B)系统的组分数为2,已指定温度,根据相律,条件自由度为零时得最多可以共存的相数为3。现在已指定有水蒸气存在,所以,可能有共存的含水盐只能有2种。5 .答:(

38、C)可以画一张单组分系统相图的草图,(C)所描述的条件只能落在气相区,所以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6 .答:(D)临界温度是指在这个温度之上,不能用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所以只有在临界温度时用降 低温度的方法使之液化。7 .答:(C)因为凝聚相转变为蒸气时总是吸热的,根据Clausius-Clapeyron 方程,等式右方为正值,等式左方也必定为正值,所以)p随T之升高而变大。8 .答:(A)恒沸混合物不是化合物,其沸点和组成都会随着外压的改变而改变。9 .答:(A)接近于理想的液体混合物不会生成恒沸混合物。10 .答:(B)画一单组分系统草图,当三相点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时,在25 c和大气压力下

39、处于气相 区,所以固体会升华。11 .答:(C)在临界点时,气-液界面消失,只有一个相。其余三个点是两相或三相共存。12 .答:(B)升华热是汽化热与熔化热之和。13 .答:(B)反应有S=6 , (2) + (3) = (1)故R=2 ,物浓度条件限制,所以组分数为4,且Kp,3 =KFi/Kp,2 存14 .答:(D) f = 2 , C=1 故 R=2 ,根据相律有:P = C +2- f = 1+2-2=115 .答:(D)系统的组分数为2, P =3,已指定压力,根据相律,条件自由度为零,则体系组成恒定, 由于一相是冰,一'相是NaCO 3水溶液。所以,共存的含水盐只能 Na

40、CO 3 10HO。三、习题5.结霜后的早晨冷而干燥,在-5 ,当大气中的水蒸气分压降至266.6 Pa时,霜会变为水蒸气吗?若要使霜不升华,水蒸气的分压要有多大?已知水的三相点:273.16 K , 611 Pa ,水的 “apHm (273.16K ) = 45.05 kJ-1 molAusHm (273.16 K) = 6.01 kJ-1mo设相变时摩尔焰变在此温度区间内是常数。解:冰的摩尔升华始等于摩尔熔化给加摩尔汽化给1.sub Hm = Nap Hm+ &us H m= 45.05+6.01 =51.06 kJ, mol根据 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2

41、68 K时冰的饱和蒸气压lnp2510601 _ 1611 8.314 273 268计算得再268 K (-5C)时冰的蒸气压为401.6 Pa ,而水蒸气分压为 266.6 Pa ,所以这时霜要升华当水蒸气分压等于或大于401.8 Pa时,霜可以存在8. CO2的固态和液态的蒸气压,分别由以下两个方程给出lgPPs ="986 一噤lg=9.729 -874KT计算:(1)二氧化碳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2)二氧化碳在三相点的熔化焰和熔化婿解:(1)在三相点时,固态和液态的蒸气压相等,ps= Pl ,即11.986解得三相点温度,T = 215.3 K代入任一蒸气压与温度的方程式,计

42、算三相点时的压力P二相占1360Kp (三相点)=466.9 kPalg=11.986=5.6692< Pa J215.3K2 2 )根据Clausius-Clapeyron 方程的一般积分式式中C是积分常数。对照题中所给的方程,从固体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式,可计算得到二氧化碳的摩尔升华焰,从液体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式,可计算得到二氧化碳的摩尔蒸发焰:s- sub H m2.303R=1360 K_i1 10bHm=2.303 1360 K 8.314 J mol K =26.04 kJ mol需:874 K _11_1vapHm =2.303 874 K 8.314 J moF K-=

43、16.73 kJ mol一摩尔熔化焰等于摩尔升华焰减去摩尔蒸发焰*usHm=;:vapHm - ;:subHm_1二(26.04 -16.73) kJ mol =9.31 kJ mol:fusS =3sHm 9310 J molTf215.3 K= 43.2 J molK,二、概念题第七章化学反应动力学1.答:(D)基元反应可以用质量作用定律写出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另外,只有基元反应才能讲分子数。2.答:(D)根据其速率系数 k=0.25 ( mol -1D -11的单位可知n =1- (-1) =2。3.答:(C)1 一 51根据ln= kt可知y =所用时间是y =所用

44、时间的2倍,故反应为一级反应1 -y934.答:(C)这反应符合起始物浓度相等的二级反应的特点,半衰期与起始物浓度成反比5.答:(C). ln 2. a0. ._11_根据 t1/2 =和 ln = kt ,则有 at = a0 =父 8 = 0.5g 。kat16166.答:(C)零级反应的半衰期与起始物浓度成正比对气相反应7.答:(A)在等容条件下,在数值上也不完全相等,对凝聚相反应,两者差 RT;2RT, n是气相反应物的系数和Ea =小力5 +RT(凝聚相反应)Ea=A;Um+2RT (有气相参与的反应8.答:(D)对于一般化学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一般增大9. 答:k2D ) 根

45、据 Arrhenius 经验公式 ln=k1Ea1.012Ea =T T 1 Rln RT210.答:(B)延长反应时间既不能改变反应速率系数,又不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所以不能改变获得B11.答:(C)平行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不等于组成平行反应的两个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之和12.答:(B)根据Arrhenius 经验公式k =AexpEaRT ,则:EaEa, 2k = Aexp RT = 2A 2exp RT且1/2A1exp RTEa,4= 2A2A11/2、2A4exp RT 2A4JexpRT1Ea = Ea,21 Ea,1 - Ea, 413.答:(D)根据简单的硬球碰撞模型,只有互撞分子的

46、相对平动能在联心线上的分量超过阈能艮时,这时的碰撞才是有效的14.答:(D)根据有效碰撞理论有 q 3-Ec/RT-83.68 10 /8.314 300-15=e , q=e=2.69父 10 。15 .答:(B)有的分子碰撞的激烈程度单从能量角度考虑已经可以引发反应,但是由于空间的位阻效应,能量不能传递到要破裂的化学键上,所以反映仍不能发生,使校正因子P小于1。16 .答:(C)凝聚相反应的活化焰比活化能小一个RT。17.答:(C)-23kBT 1.38 10500h 6.626 1013 -1之 10 S O18 .答:(C) NO参与了破坏臭氧的反应,但反应前后本身没有变化,起了催化剂

47、的作用。19 .答:(C)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速率,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但是它不能改变平衡的组成 。20 .答:(D)根据光化学反应的特征,(D)不符合其特征。三、习题3.已知物质A的分解反应是一级反应,当A起始浓度为0.1 mol - -d时,分解20%的A需时50min ,试计算:(1)计算反应的速率系数k(2)计算该反应的半衰期t 1(3)计算起始浓度为 0.02 mol -dm寸分解20%所需的时间。1 解:(1)因为是一级反应,则有ln= kt °1 -y1111工 k = ln=ln=4.46 10 mint 1 - y 50min 1 -0.2(2) 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

48、应物的起始浓度无关. ln2ln2号/ t1 = =飞1 =155.4 min2 k 4.46 10 min(3)对于一级反应,各种转化率所需时间都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无关,所以,只要转化率相同,所需时间也相同,故与(1)的答案相同,也是50 min 。7. 298 K时,乙酸乙酯与 NaOH的皂化作用,反应的速率常数为 6.36 dm 3 - mOl min,若起始时酯和碱的浓度均为 0.02 mol - dm-3,试求10 min后酯的水解分数。解法1 :是一个反应物起始浓度相等的二级反应,它的速率方程和速率系数的表示式分别为:dxt a(a -x)一 二k2(a -x) dt把 t = 1

49、0 min , a = 0.02 mol dm-3 , k2= 6.36 dm 3 - mol - mM代入上式,得:3 . x = 0.0112 mol , dmx 0.011210 min后酯的水解分数为一=0.56a 0.02解法2:是一个反应物起始浓度相等的二级反应,它的速率方程和速率系数的表示式分别为:-y = k2at把 t = 10 min , a = 0.02 mol - dm-3 , k2= 6.36 dm 3 - mol min代入上式,得:y= 56%18.某一级反应,40 C时完成20% 需15min ,已知其活化能为 100 kJ mol ,若要使反应在15 min内

50、能完成50%,问反应温度控制在多少?解:对于一级反应,已知反应完成 20%所需的时间,就可以从它的积分式求出速率系数1111k1 = ln = ln =0.0149mint 1 -y 15min 1 -0.2对于一级反应,已知半衰期(完成50%所需的时间),就可以计算该温度下的速率系数 ln 20.6931k2 = = = 0.0462 mint1215min在Arrhenius的定积分公式中,T2成了唯一的未知数,0.0462 100 103, 11、1n()0.01498.314 313 T2所以,反应温度应控制在323 K 。第八章电化学1 .答:(A)第二类导体是离子导体,温度升高,离

51、子水合程度下降,溶液粘度下降,电阻变小。2 .答:(D)用Faraday定律计算可得。3 .答:(D)电导率随溶液的浓度增加而增加,但是摩尔电导率随溶液的浓度增加而减小。4 .答:(B) Am= k/c k=K Cell /R同一电导池的电导池常数相同,代入彳导Am (1) /Am (2)=5 : 1。5 .答:(B)相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氢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其次是氢氧根离子,因为它们是通过氢键导 电。钾离子的水合程度小,摩尔电导率比钠离子大。6 .答:(C) CaCl2的摩尔电导率等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代数和。7 .答:(A)按Debye-Huckel 极限定律,离子强度越大,平均活度系

52、数越小。这里KCl的离子强度 最小,所以平均活度系数最大。8 .答:(C)两个电极反应中的 Cl-离子刚好消去,所以与电池的电动势无关。9 .答:(C)用对消法测定电池的电动势时,电路中几乎无电流通过,所得电位降可以近似作为可逆电池的电动势。10 .答:(B)电池电动势为负值,表明该电池是非自发电池,不能正向进行,而能逆向进行。11 .答:(D)电池反应达平衡,Gibbs自由能的变化值为零,所以电动势 E也必等于零。12 .答:(C)/=4-T区 可逆放出的热量为 TAS,等于-100 J ,电池能放电,工必定小于零,所 以国必须小于-100 J 。13 .答:(B)因为Qr=TiS,与(B)式相同。14 .答:(C)氢-氧燃料电池只要两种气体的压力相同,电动势就相等,与溶液的pH值无关。因为电动势的计算公式中没有离子浓度项。15 .答:(C)两个电池的电池反应相同,Gibbs自由能的变化值相同,但是电子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