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手术持续改进_第1页
四月份手术持续改进_第2页
四月份手术持续改进_第3页
四月份手术持续改进_第4页
四月份手术持续改进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月份手术病例检查分析汇总、持续改进一、计划阶段(P):手术病例检查作为二甲复审检查的重点之一,关系到外科工作重点的多 方面。全力做好手术的分级管理、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有利于 手术安全的管控,利于年轻医生手术技巧、经验培养的有序进行,利于医师 业务阶梯的形成。指标控制目标:.手术病例质控率80%.手术同意书 术前患者本人签字(印章)率95%.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医师资格分 级授权管理制度执行率90%.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正确执行率90%.围 手术期管理制度执行率90%.手术部位正确标识率90%计划通过条形图、 饼图、折线图等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对比,用鱼骨图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情况 进行分

2、析;以柏拉图对 80%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后期将重点监测、控制督导。二、执行阶段(D):成立手术质量控制监管小组,科主任为组长,为手术质量控制第一责任 人。本次检查采取全面覆盖、后期回顾性检查;调取 4月份所有手术病例38 例。执行方式:.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安全意识;.重视人员培训,规范核查流程; .严格执行手术部位标识制度;.规范手术安全核查表记录方法;.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三、检查阶段(C):本次手术病例全部进行质控,4月份手术病例38例,质控38例,质控率 100%科室手术病例不算太多,数据量不大,建议后期继续全部质控;根据 手术分级管理、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术前病例讨论 记录

3、、术前患者确认制度、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手术安全核查 制度等执行情况分析:手术分级管理HI级手术21%I级手术47% II级手术32%.1级手术18例,占% II级手术12例,占% III 级手术8例,占21%按照 医师资格分级管理制度,所 有级别手术术者均符合手术 级别或者高于手术级别,达 标率100%未发现术者级别 不符合、低于手术级别;.切口分类:I类切口 26例,占% II类切口 9例,占% III类切口 3 例,占%其中甲类愈合37例,占%乙类愈合1例,占%手术按切口分类三类切口8%II类切口24%I类切口68% '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13/26)50% ; II类切口抗菌

4、药物使用 率:(8/9)% ; III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3/3)100%。其中按照抗菌药物 应用指导原则规定,I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30%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正确执行率:(33/38)%其中5例手术安全核查 表医生术后未及时签字,术后必须立即签字,未签字说明手术信息核对、病 人信息核对不到位、不准确、不及时。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执行率:(29/38)76%;其中1例为手术签字只有家属签字,无授权委托书或患者本人签字、 印章或手印;3例为急诊手术,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检查未及时出报告、 粘贴;1例违反院感、手术原则,同一病人先行II类切口手术再做I类切口 手术,虽切口愈合良好,未造成任何后果

5、,但一旦发生问题则属原则性问题; 4例为术前小结术者未签名,只有患者及家属签名,出院时再补签的情况! .手术部位标识率:(31/38)%,正确标识率:(20/31)%,手术部位正确 标识率:%其中很多为随便在手术方位上表示一下,简单马虎,并未就手术、主要原因为术前病例讨论制度4 .术前病例讨论制度执行率为0, 月制定、5月份才开始执行,之前所 要求的为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我院属于综合性二甲医院,所 设科室较多,但鉴于硬件设施、人员 条件和病源特点限制,未能分出细化 的二级分科。所以科室内外科病人包 括骨外科、普外科、脑外科、胸外科 及泌外科等。其中普外手术15例, 占%骨外手术20例,占%泌

6、外手术 3例,占%. .所有手术中,平均术前天,术后手术分科分类占比泌外手术8%普外手术39%骨外手术53%>6天,有些手术属非急诊手术而做急诊手术,这样容易因为术前准备不及时、不充分,存在安全隐患;再有就是 术后时间较长,有些病人术后长期住院、占床,不仅降低了病床使用率,而 且浪费医保资金,导致辅助用药时间较长。四、处置阶段(A):1.手术分级管理、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执行率必须>90%,这样才能保证手术风险减小到最低。否则一旦出现任何事情,都会是原 则性问题,后果会很严重。但是科室也必须有细致的带教制度,没有好的带 教制度,年轻医生的培训教育跟不上去,医院的手术、医疗水

7、平就更不上去, 这也涉及到了三级医生查房制度方面;分级是为了更好的管理,为了规范诊 疗工作,也是为了更好的培训年轻医生技术力量;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 50%,还包括 I 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时限过长、 使用药物分线过高、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分线高及抗菌药物使 用不规范等情况,我们已在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记录本中关于 4 月份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已进行了分析。但其中 1 例病例存在严重缺陷,应全科通 报批评: 1例违反院感、手术原则,同一病人先行 II 类切口手术再做 I 类切 口手术,虽切口愈合良好,未造成任何后果,但一旦发生问题则属原则性问 题;下个月目标是 I 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

8、物比率 <40%;治疗性使用抗菌 药物病原微生物送检率 >30%;3.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正确执行率: (33/38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执行率: (29/38)76% 。手术同意书术前患者本人签字(印章)率: (37/38)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第三十三条规定:“施行手术、特殊 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 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 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 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 批准后实施”。其他情况

9、一律必须患者本人签字,不会写字或因特殊情况签 不了字的,可以代写名字后按手印确认。非上述情况未签字的,容易产生医 疗纠纷,患者任何时候都可以否定医生手术的合理性,所有此项指标为硬性 固定,必须达标,否则后果主管医生自负!其中一例为患者年龄较大,不会 写字,家属已代签字,但未签授权委托书、未按手印确认!以后应注意避免, 要定期对新进引进人员进行培训指导。下个月目标为: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正 确执行率: 90%,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执行率: 90%。手术同意书术前患者本人 签字(印章)率: 95%。任何一项未达标,都很容易导致医疗纠纷,且均为原 则性缺陷,应予以改正。4. 手术部位标识率: (31/38)% ,正确标识率: (20/31)% ,手术部位正确 标识率: %。手术部位一旦出现错误或存在瑕疵,都容易导致严重错误、甚至 医疗事故,手术部位标识制度执行不到位,说明术者、主管医师术前并未就 手术、患者体质、病情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分析。这种情况就容易出现重大失误,一旦有突发情况会手足无措,未有预备方式方案。拟 下个月目标:手术部位标识率: 90%,正确标识率: 90%,手术部位正确标识 率: 80%。5. 术前病例讨论制度执行率为 0,主要原因为术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