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 村庄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集体单位用地和个人的宅基地均拥有相应的集体土地所有权。()12. 土地登记只对国有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登记。()13. 土地登记的审核批准,是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根据登记人员的调查结果和审核意见,决定对申请登记的土地产权是否准予登记的法律程序。()14. 地籍资料是地籍档案的前身和来源,地籍档案是地籍资料的归宿。()15. 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地籍档案同其他土地管理档案一起应分别由国务院和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在业务上受国家和地方县级以上同级档案
2、主管部门的指导。()16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第16条的规定,地籍档案与其他各类土地管理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存、长期保存和短期保存三种。()17地籍档案的鉴定工作就是对地籍档案的保存价值的鉴定。()18 地籍档案标准化的内容包括地籍资料的标准化和案卷组织的标准化两方面的内容。()19、 我国个人不能取得土地所有权。(V )20、 土地使用权抵押时,在抵押期间的地上新增建构筑物也随之抵押。(21、 地籍管理是指国家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经济状况和建立地籍图簿册而实行的一系列工作措施 体系。(V)土地登记可分为变更登记和总登记。(X)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权属争议案件的调查和
3、调解工作, 报上级人民政府作岀处理决定。(X)地籍最早是为征税而建立的一种田赋清册或簿册。(V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22、23、的,24、25、对需要依法作岀决定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一)判断题1. 在地籍管理中形成的野外调查、测量或勘丈的记录,计算数据和成果检查验收、技术鉴定材料, 以及土地权属调查、台账、证明文据、协议书、原由书、仲裁书和存根等,都要整理归档。2. 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3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 是地籍管理的基础。()()4. 依
4、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5. 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项内容。()6. 我国土地登记的分区主要是按自然区划分管辖区的。()7 .土地登记按其不同特点可以分为初始土地登记和日常土地登记两种形式。()8. 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格等情况记 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于土地的合法权益的 一项重要法律制度。()9. 变更土地登记的连续性是由于一宗地的变更,会涉及周围众多宗地的变化,当一宗地进行变更登记时,相邻宗地土地登记资料中的四至说明等相关内容必须随之变更。()10. 土
5、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宗地位置、界线、权属和使用状况等调查。C )。的土地仍为集体所有。(X)26、 土地初始登记的通告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布。(X27、国有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28、土地证式样由国土资源部统一制定。(V )正确 :3 4 5 7 8 10 14 15 16 17 18错误 :1 2 6 9 11 12 13(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地籍按功能分类的是 ()。A .税收地籍B .产权地籍C.多用途地籍 D .常规地籍2下列 ()不属于地籍管理的内容。A .土地调查 B .土地登记C. 土地统计 D .土地规划()个。3城镇土地分类以用途
6、为依据,全国城镇土地分为一级类和二级类的个数分别是A . 10 和 26B . 12 和 24C . 12 和 24 D . 10 和 24 4地籍调查的基本单位是 ()。A .县B .一宗地C .省D .某一级别土地 5下列属于土地自然要素调查的是 ()。A 交通状况调查 B 地形调查C.供水设施调查 D 能源调查()。6下列属于土地的社会经济条件调查的是A .水资源调查 B .劳动力调查 C.特种土宜调查 D .植被调查7地籍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核实宗地的权属和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状 况,通过 () 获得宗地界址点的平面位置、宗地形状及其面积的准确数据,为土地登记、核发 土地
7、权属证书奠定基础。()。A .土地登记B .地籍测量C. 土地统计D .地籍档案 8我国土地的基本登记机关是A 县级人民政府 B 乡镇人民政府C. 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D .省级土地行政管主管部门9土地登记以 ()为基本单元。A .户B .宗地C.使用者D .街区10初始土地登记开始, 土地登记机关采用一定的形式如公告、通知等,说明申请登记匿的 范围、对象和地点。土地登记是按照 ()进行的。A .用途不同划分后 B. 土地面积的大小C.行政辖区D .登记时间先后()。11下列不可以作为我国土地登记土地权利主体的是A .国有土地使用者 B.集体土地所有者C.村委会D .他项权利者 12初始登记
8、的基本环节是 ()。C .注册登记 D .颁发证书()为单位,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各类用地的面积、分布A 地籍调查 B 土地权属审核 1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是以 和利用状况。县 D 省()颁发。A 宗地 B 某一级别土地 C 14土地证书是要根据土地登记卡填写。土地证书由土地管理部门填写, A 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 B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D.以上答案都不对15现阶段国家土地统计报表由 () 种报表组成。A 10B 12C 15 D 1816国家土地统计报表分为 ()和定期报表两类。A 月报 B 季报 C 年报 D 周报17土地统计报表每年的截止日期是 ()。
9、A9 月 30 日 B10 月 31 日 C11 月 30 日 D12 月 31 日 18地籍档案的鉴定工作就是对地籍档案 () 的鉴定。A 使用价值 B 保存价值 C 真实性 D 完整状况 19 () 是地籍档案管理的起点,是地籍档案管理的首要环节。A 档案的收集 B 地籍档案的整理()规定办理。C 地籍档案的分类 D 地籍档案的立卷 20闲置土地依法处置后土地权属和土地用途发生变化应依照A 土地权属登记 B 土地初始登记C 土地变更登记 D 土地抵押登记()21 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中采用二级分类体系,包括一级类和二级类的数量分别是 个。A . 8 和 48B. 8 和 46C. 10
10、 和 46 D . 10 和 4822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第16 条规定,凡在 ()年内具有查考、利用、凭证作用的档案应长期保存。A . 1020年B . 2030年C. 3040年D. 3050年1-5:D D D B B6-10: B B C B C 11-15: C B C B C 16-22: C B B A C B D一、单项选择题(共 60 题)l. 地籍在我国历史悠久 , 古代主要为政府登记土地作为 (A) 的簿册。A. 征收田赋依据B. 征税登记C. 课税对象D. 课税对象登记D )。2 国家对各项地籍管理工作所做的各项规范化政策、法律规定、称(A.地籍调查规程B .土
11、地登记规则C. 土地确权规定D .地籍制度3地籍管理是国家为获得( C )而采取的一系列地政措施。A.地籍图片B.地籍卡C.地籍资料D.地籍表册4. 确定土地产权的法律手段是A. 权属调查B 土地登记C. 地籍测量D 土地统计5. 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 ( D )。A. 地块B. 县C. 村和街道D. 宗地6地籍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 _ C 两部分工作。A.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B .土地条件调查C.地籍测量D. 土地登记C _ 个。7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一级地类共有 A10B6 C8 D7 8无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地类应确定为(A.旱地B 水浇地C.望天田D
12、灌溉水田9. 初始权属调查是调查人员对 ( C )某一行政辖区内申请登记的全部宗地进行全面现场调查, 以核实宗地的权属 , 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状况。A. 村及村以上B. 乡及乡以上C. 县及县以上D 省及省以上10. 初始地籍调查时 , 调查人员应将每一宗地勾绘到工作用图上 , 并对街道或地籍街坊按 ( D ) 顺序 统一预编宗地号。A. 从西到东、从南到北B.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C. 从东到西、从北到南D. 从西到东、从北到南11. 下列 ( B )内容不属于初始地籍测量。B.界址调查D .界址点测量A.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C.面积量算( C )。12. 地籍测量的核心是B
13、.面积汇总统计D .绘制宗地图)为重点,实地无论有无明显界线,都必须查明、测量界址点线A. GPS 控制测量C.地籍细部测量13. 地籍测量以测定 ( B 并标定于地籍图上。A.宗地B .界址C. 界址点D. 界址线14. 初始地籍测量是指在 ( A )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A 初始权属调查B 初始面积量算C 初始土地登记D初始土地统计B )。15. 地籍测量与普通地形测量比较,不要重点测量的要素是(A.重要地物B.等高线C. 土地权属界线D 河流16. GPS定位技术在测绘中已经得到应用和普及, 近年来推岀的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我们 又称为(B ) 实时动态定位技术。ATRKB. RT
14、KC. KTRD. TKR( A )。17. 当控制网外业观测结束后,即可进行控制网平差计算工作,计算步骤为坐标计算;数据整理;成果输岀;边长改化;归档A. B.C.D18. 测定界址点的是地籍细部测量的核心工作,下列(D )方法在测定界址点中不太采用。A. 极坐标法B.距离交会法C.角度交会法D . GPS法19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 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距离允许误差为 ( A )厘米。A ±10B ±5C±7.5D±1520. 变更地籍测量宗地面积变更应当采取 ( B
15、)原则。A .新计算值代替旧计算值B.高精度代替低精度C .产权人择优原则D .量算面积代替测量面积21. 地籍图上表示建筑物时,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 .非永久性建筑物如棚、简易房可舍去B .附属建筑物如不落地的阳台、雨篷及台阶等可舍去C .建筑物的细部如墙外砖柱等或较小的装饰性细部可舍去D .大单位大面积的台阶、有柱的雨篷可舍去22. 一般在地籍图上不用注记的地籍号是( A )。 A .区县编号 B .街道号C 街坊号D.宗地号23. 基本地籍图分幅编号按图幅 ( C )坐标数编码。A .东北角B.东南角C .西南角D.西北角( A )。24. 在地籍图上地籍号以分式表示,其中分母表示A 地
16、类号B.宗地号C 面积D.界址点号25. 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勘丈,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 毫米。A. ±0.4B. ±0.3C. ±0.5D.±0.7 26. ( B )是土地证书的附图,是处理土地权属问题时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A 地籍图B.宗地图C .宗地草图D .房产图( C )。27. 在地籍图上量取求积所需元素或直接在地籍图上量取图形面积的方法叫做A 坐标面积计算法B.解析法C 图解法D.图解坐标法)。)。28. 有一个三角形宗地,界址点坐标分别为J1(3,1)、J2(7,1)、J3(3,4),三角形 宗地的面积为
17、(A. 10B. 6C. 7.5D. 3029. 有一矩形宗地,宗地界址点J1(7, 1), J2(3,4),界址边长J2J3=12 , J2J4=13 ,宗地的面积为 A. 60B. 156C. 78D. 3030. 在土地征用或征收、土地出让或转让时,一般采用( A )法计算宗地面积。B 图解坐标D.方格网两次量算的较差公式中的系数是(C )。B . 0.0025A .解析法C 求积仪31图上面积量算,A 0.00025C . 0.000332.某权利人拥有的建筑面积为 总面积 3247 平方米。A . 459.36 平方米 C . 40.46 平方米 34.某市建成区面积D1200146
18、 平方米,本栋建筑物占地面积 1032 平方米,本栋建筑 物建筑 该权利人分摊基地面积为 ( B )。B 46.40 平方米 D 495.36 平方米100 平方千米,建筑总面积 4000 万平方米,建筑占地总面积 500 万平方米。该 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城镇建筑密度为 ( D )。A8B0.4C 0.125D0.0535下面选项中,需要重新进行界址调查的是 A 继承土地使用权 B. 交换土地使用权 C. 城市改造拆迁D 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D )。36有关地籍编号的变更的相关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有街坊A 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除行政区划变化引起宗地档案的变更外,所有地籍号不变更 B 当行政界线
19、区划变化引起宗地地籍号变更后, 应利用变更后的街道、街坊编号取代原街道、( C )。编号C 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无论宗地分割或合并,原宗地号一律不得再用D 分割后的各宗地,以原编号加支号顺序排列,数宗地合并后的宗地号,以原宗地号中的最大宗 地号加支号表示37变更地籍调查时,对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其宗地草图上应加盖(C )字样的印章。A.作废”B.变化”C.变更”D.初始”,直接应用原测量结果38 .以下哪种宗地变更情况除特殊需要外,原则上可以不进行变更地籍测量( C ) 。A 宗地分割B 调整边界新增界址点C .宗地合并且没有增设界址点D .新增宗地B 用途改变D 设定他项权利 ( C ) 的
20、基础上进行。B.地籍调查39. 以下哪种情况涉及宗地号的变更 ?( C )A .产权变更C .宗地形状改变40. 变更地籍测量是在A 权属调查B.地籍调查C 变更权属调查D 变更地籍调查41 .对于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其检查距离与原勘测距离较差允许误差为( B )cm 。A.±7.5B.±10C.±5D.±15( C ) 倍。42. 采用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时,界址点点位允许误差是点位中误差得A. 1B. 1.5C. 2D. 2.5( C )cm 。43. 对于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其点位允许误差为A. ±
21、5B. ±7.5C.±10D.±1544、采用解析法检测 4 个界址点坐标,检测精度与原测精度相同,原坐标依次为:J1(1150.25 ,2116.36), J2(1170.38, 2148.27 ), J3(1262.46, 2237.54), J4(1282.91 , 2252.85 ),检测坐标依次为:J1 (1150.22,2116.31 ),J2 (1170.32,2148.25 ),J3 (1262.50,2237.56 ),J4 (1282.99,2252.89) ,本次检测界址点点位中误差为(B )。A±3.6cmB ±4.7c
22、mC±5.6cmD±6.6cm45.当宗地面积大于 2000m2 时,其同一宗地两次面积测算值之差的限差为A . < 1/100B.v 1 /150C.v 1/200D . < 1/30046( B ) 应随宗地变更而随时更改。A 地籍铅笔原图B 地籍二底图C 铅笔原图蓝晒图D 铅笔原图复印图47当一幅图内或一个街坊宗地变更面积超过 ( C )时,应重新测绘地籍图。A1/4B1/3C1/2D3/4( B )。48在变更地籍测量时,无论变更宗地界址是否发生变化,都应当重新绘制A 宗地草图B.宗地图C 地籍图D 二底图49在宗地图变更时,原宗地图处理方法是A 直接在
23、原宗地图上划改,继续使用B 复制原宗地图保存,直接在原宗地图上划改C 原宗地图不得划改,加盖 变更”字样印章保存D 复制原宗地图,在复制宗地图上划改50城镇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实行 ( C )。A 一检一验制B 二检一验制( C )。C .三检一验制D .三检二验制51 地籍调查成果的直接应用是指需要应用的部门从地籍管理部门依照法律程序获取 用。A .没有加工过的地籍信息C经过初始加工的地籍信息52土地勘测定界与土地审批的关系是B.加工过的地籍信息D 经过多次加工的地籍信息A 土地勘测定界是用地项目审批的重要环节,是用地审批的重要依据B 土地勘测定界是土地审批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C土地勘测定界
24、是土地审批的前提D 土地审批是土地勘测定界的前提53 .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一般不应小于(B )。A . 1 : 50000B.1:2000C. 1 : 5000D.1:1000054. 城市批次用地的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一般用(C )作为工作底图。A 宗地图B 宗地草图C.地籍图D 地形图55. 大型工程用地,例如水库库区、大型线状工程等的土地勘测定界可以采用A .专题地图B.行政区划图C 宗地图D 航片与地形图相结合56. ( C )是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的核心。A土地条件调查B土地利用现状调查C 权属调查和地类调绘D 边界确定57 宗地分割及调整边界测量放样数据一般不含A 极坐标法
25、放样数据B 长度交会法放样数据C.轴坐标法放样数据D .截距法放样数据58 放样新增界址点P的坐标为(100.32 , 200.69 ),临近的控制点A的坐标为(临近的界址点B的坐标为(120.00 , 251.23 ), 和B到P的长度分别为(A )为自己所)作为工作底图。计算边长作为距离交会法放样数量,则156.56 , 169.20 ),A至q P的长度A. 99.03m63.66mC. 64.46m63.66mB. 99.03mD. 63.0m(三)多项选择题地籍是记载土地的()等基本状况的簿册。位置与界址B.数量与质量c 权属关系D.A.2.A.地籍的功能包括()和地籍的多目标服务功
26、能。 地籍的税收功能B.地籍的产权保护功能C.3.A.4.A.B.C.D.64.46m62.3m用途地籍的土地正常交易维护功能D.地籍的土地管理功能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土地调查B. 土地登记C. 土地统计D.地籍档案管理地籍管理必须遵循()基本原则。地籍管理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法规制度实施保证地籍资料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现实性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保证地籍资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5.下列属于土地条件调查的是A.气候调查B.地形调查C.()。能源调查D.地质调查6. 地籍调查包括()。地籍测量D.环境调查A. 土地调查B.权属调查C.7. 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
27、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它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B. 土地用途调查A.C.地籍调查D. 土地条件调查8.A.地籍调查按其区域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两大部分。 建设用地地籍调查B.农村地籍调查C.9.A.耕地地籍调查D.城镇地籍调查 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等调查。 宗地位置B.界线C.权属D.用途10. 土地登记的特点包括()、完整性和连续性。A.统一性B.强制性c 惟一性D.可信性11. 土地登记的基本原则是()A.依法原则B.公示原则C.申请原则D.审查原则12. 土地代理登记的类型包括A.委托代理B.法定代理C.()。指定代理D.协助代理()。13变更土地登记与初始
28、土地登记相比,有如下几个特点A.分散性和个别性B.经常性和及时性C.连带性D.普遍性和整体性 14 下列()方式需要进行变更登记。A. 土地征用B.企业兼并C. 土地使用权转让D.依法继承土地使用权15. 土地登记的权属审核分为()几个阶段。A.初审B.审核C.公告D.批准()。16. 土地证书由土地管理部门填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土地证书包括A.国有土地使用证B.集体土地所有证C.集体土地使用证D.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17. 土地登记,依照我国土地法律的规定,主要开展()土地登记。A.国有土地所有权B.国有土地使用权C.集体土地所有权D.集体土地使用权 18按照土地登记原则的规定,土地登记
29、申请人在办理初始土地登记申请时,应向土地登记机关 提交的文件资料为()。A.土地登记申请表B.申请人身份证明C. 土地权属来源证明D.地上物权属证明19. 土地统计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即()。A. 土地统计工作B. 土地统计资料C. 土地统计报告D. 土地统计科学20.土地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权属和利用状况。A. 土地的类型B. 土地的面积C. 土地的质量D. 土地的分布21 .现阶段国家土地统计报表按内容来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土地的()及其变更等情况的土地情况统计资料,另一类是反映土地管理机构的情况的。A.利用B.数量C.地质状况D.权属22 .地籍档案归档前的整理工作包括()。A
30、.为地籍资料建立卡片B .对地籍资料进行鉴别C.将地籍资料组成保管单位 D.对保管单位进行编目23.地籍档案管理是指以地籍档案为对象所进行的收集、整理归档、鉴定()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A.保管B .统计C .利用D.开发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以维护地籍档案的(),便于社会各方面有效利用。A.完整B.准确C.系统D.安全25.地籍档案统计是以()的形式,反映地籍档案及地籍档案工作的有关情况。A.图件B.表册C.文字D.数字26.地籍档案统计的基本内容包括()。A.库存总藏量统计B.案卷质量统计C.年归档量统计D.档案利用情况统计27 般来说
31、,档案提供利用的方式主要有A.原始型服务模式B.传统型服务模式()。C.机械型服务模式D.智力型服务模式多项选择答案: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CD, 6 BC, 7 ACD, 8 BD, 9 ABCD, 10 ABCD, 11ABCD, 12 ABC, 13 ABC, 14 ABCD, 15 ABCD, 16 ABCD, 17 BCD, 18 ABCD, 19 ABD, 20ABCD, 21 ABD, 22 BCD, 23 ABC, 24 ABCD, 25 BD, 26 ABCD, 27 BCD二、多项选择题1. 地籍的特点包括(ABDE )A.空
32、间性 B.法律性 C.复杂性 D.连续性 E.精确性2. 我国目前主要是根据土地 (ABCD )综合分类A. 土地用途的差异B.利用的方式C.经营的特点D.覆盖的特征E. 土地的等级3. 以下哪些图件可作为初始地籍调查的工作用图(ABCD)。E.4.A.A.大比例尺地形图B.放大尺寸的航片C.草绘宗地位置关系图D. 旧的地籍图原始尺寸的航片宗地权属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要对(AB )的内容一致性进行调查、核实。 土地实际用途B.批准用途C. 土地原用途D.申请书上填写用途E. 土地转变用途5. 地籍编号的原则包括 ( ACDE ) 。A. 适应性B. 多样性C. 统一性D. 实用性E. 可更新性
33、6. 以下对指界人缺席或不签字的处理 , 正确的是 ( AC ) 。如一方缺席 ,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如一方缺席 ,其宗地界线由调查人员根据现状及地方习惯确定如双方缺席 ,其宗地界线由调查人员根据现状及地方习惯确定如双方缺席 ,违约缺席者对调查结果有异议的 , 须在收到调查结果之日起 ,30 日内重新提出划界申A.B.C.D. 请。E. 如双方缺席 , 调查人员须重新确定指界日期并通知双方指界人 7.界址认定的要求有 ( ABCD ) 。A. 单位使用的土地须法人代表指界 , 并出具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及本人身份证明B. 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 , 应共同委托代表指界 , 委
34、托代理人指界时应出具指界委托 书及本人身份证明C. 经双方认定的界址 , 必须由双方指界人共同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 ; 只由本宗地指界人指界的 , 本宗地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即可D. 土地使用者已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 ,对少批多用的 ,宗地界线按批准用地界线确定E. 土地使用者已有建设用地批多用少的情况,通常按照批准用地的界限进行调查 8宗地草图的绘制要求有 ( BCD ) 。A. 数字、注记、字头向南、向东书写,斜线字头垂直B. 宗地使用者名称注记在宗地内C. 界址边长注记在界址线外D. 建筑物边长在内E. 所有边长都必须实地丈量,不得涂改、复制9. 地籍调查表的填表要求有 ( AC
35、D ) 。A. 表中内容填写处原则上不得空项B. 表中填写项目不得涂改 ,每一处只许划改一次 ,并在划改处盖章 ,以示负责 ; 全表划改超过三处时 ,整 个表作废C. 填写时 , 需要使用蓝黑墨水 , 字迹工整、清晰、整洁D. 不得使用谐音字、国家未批准的简化字或缩写名称E. 地籍调查表按一宗地一个土地使用者填写 的独有和共有情况 10地籍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包括技术设计、A.选点B .埋设标石C.观测11. 关于地籍图根导线布设的几点特殊规定有A. 当导线长度小于允许长度的闭合差的检查B. 当单导线中的边长短于lOmC. 当单导线中的边长短于lOm,共有宗地也是填写一份调查表,但在说明栏中说明各
36、自( ABCD ) 等步骤。D 平差 E 制图 ( AD ) 。13 时,只要求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小于 13cm ,而不作导线相对时,必须作导线角度闭合差检查时,可用该导线的边长及方位作为起算数据布设低一级导线或支点D. 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但这时导线全长绝对闭 合差不得大于 ±22cmE. 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相对闭合差:一、二级 地籍图根导线均不得大于 15OOO12. 基本地籍图图幅规格大小一般为 ( AD )的矩形图幅。A. 50cm X50cmB. 45cm X45cmC. 40cm
37、X40cmD. 40cm X50cmE. 60cm X50cm( ACDE ) 。13. 宗地面积量算中共有使用权宗地应计算土地面积的项目有A .共有使用权面积、即宗地总面积B .建筑占地面积,即基底面积C 权利人用地面积,即各权利人应拥有的土地面积D .分摊基底面积,即各权利人应分摊到的基底面积E.分摊公用面积,印各权利人应分摊到的除基底面积以外的土地面积14. 变更权属调查的特点是 ( ABDE )。A .针对性强B .政策性强C .调查范围大D .发生频繁E .任务急15. 14-2 号宗地与 6 号宗地合并 ,则编号为 ();如 14-2 号宗地与 21 号宗地合并,则编号为 ( AC
38、 )。143B. 15 1A.C.61D. 7E.21116.)情况下,需要重新绘制宗地草图。B .测算数据错误D .产权人变更下列 ( ABCEA .原测距精度低C .注记错误E.宗地分割17. 变更地籍测量的特点有A .区域分散、范围小C 通常需要布设大面积的控制网E .任务急,通常由一个作业组一次性完成18. 提交的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资料主要包括A .初始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C .初始地籍调查工作报告E.地籍测量草图资料19. 界址桩的设置应该注意 ( ABCEA 界址之间的距离,直线最长为B .曲折线的主要转折点埋桩C 如果项目用地范围行政隶属不同,应在用地界线与行政界线交点上加设界址桩D
39、 基本农田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不必加设界址桩E.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分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应加设界址桩20. 土地勘测定界面积量算时应该注意 ( ABCD )等基本点。A. 图上面积量算要考虑图纸变形的影响B .图上两次独立进行的面积量算较差限差:0.0003M倍根号PC 几何图形法计算面积的误差应满足: v2.04ml倍根号PD. 图上面积量算应遵循分级量算,按比例平差,逐级汇总的原则E. 与实地相符的原则( ABDE )。B.测量精度要求高D .利用原地籍图作为基础图件( ABCD ) 。B .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总结D 初始地籍调查的土地权属成果及地籍测量成果) 几个基本点。150m四名词、简答、问答第一章:1. 什么是地籍?什么是地籍管理?2. 地籍分类有几种?他们之间有什么实质上区别?3. 陈述地籍与国家的关系?地籍在国家管理中起什么作用?4. 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有几项?是什么?各自得任务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5. 概述地籍管理的性质?6. 地籍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7. 我国地籍管理可划分成几个历史阶段?各有什么特点?8. 为什么说地籍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第二章1. 概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概念和开展的历史背景。2.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任务和内容是什么?3. 勾绘出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