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献综述收稿日期:2006-07-07;修回日期:2006-07-13作者简介:潘海邦(1975-,男,助教,住院医师,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的教学与临床工作。中医药治疗小儿疝气研究概述潘海邦,吴国泰,王 波(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治则、遣方用药和针灸治疗等方面,综述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疝气的概况,以期为小儿疝气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关键词:小儿疝气;内治;外治;综述中图分类号:R269.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297(200703-0053-03 小儿疝气是腹腔内脏器或组织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
2、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向体表突出的疝即为腹外疝,其内容物多为小肠。腹外疝又以腹股沟疝多见。小儿疝气多为腹股沟斜疝,发病原因主要为患儿先天性鞘状突未闭或闭锁不全形成孔隙,腹壁肌肉发育不全和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形成的薄弱和缺损使局部防御能力下降,当小儿哭闹使腹内压增高时腹内容物自此向体表突出而发本病。该病多发生在2岁以内,患儿出生后第一次啼哭时即可出现,有时在出生后几个月发病。临床表现为啼哭、坠胀感、触痛及腹股沟或阴囊肿块,但不妨碍活动。在站立、哭闹或用力时肿物出现或增大;平卧、睡眠后肿物变小或消失,用手轻轻向上挤压可使肿物还纳腹腔1。本病属于祖国医学 狐疝!范围
3、,现将近10年来有关研究资料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疝气一证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医宗金鉴 卷五十四 疝证门#认为 诸疝厥阴任脉病胎症多因禀赋病!。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失健运,中气虚弱,气虚下陷,提举无力所致。儒门事亲 疝本肝经宜通勿塞状十九#论 疝!时谈到: 或小儿亦有此病,俗曰疝气,得于父已年老,或年少多病,阴痿精怯,强力入房,因而有子,胎中病也。!也指出本病与先天禀赋不足有关。医学入门 疝气#指出: 气疝上连肾腧,下及阴囊,得于嚎哭忿怒之郁而胀,或劳役坐马,致核肿胀。!得出本病的发生与气机不畅及劳累有关。王冰在素问 大奇论#注中曰: 疝者寒气凝结之所为也。!诸病源候论#说:
4、疝者痛也。!类经#曰: 疝者前阴少腹之病男女五脏皆有之。!也就是说小儿疝气因先天不足、本藏虚弱,复因外感风邪、内食生冷或卧湿地寒邪凝滞而成;或因寒邪湿热郁中,复被寒邪束于外,邪气乘虚流入厥阴,阴阳失和,气滞不行,经脉阻塞牵引睾丸少腹绞痛2。1020次,伴呕吐。部分有发热、腹胀。半数左右患儿有轻至中度脱水或电解质紊乱1。大多症状较轻,少数婴儿症状严重甚至死亡。祖国医学认为患本病的婴幼儿脾常不足,脾胃虚弱,感受寒湿暑热之邪,或饮食过量致宿食停滞而引起脾胃失调。因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精微。脾胃受伤,则饮食的消化、吸收、输布发生障碍,致使清浊不分。胃气主降,脾气主升。升降失常,混杂而下,并走大肠而形
5、成腹泻。脾虚湿盛是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选用足三里654 2穴位注射,健脾和胃,补益中气,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当胃肠平滑肌痉挛时可使其松弛,当胃肠蠕动减弱时可使其增强2,同时能增强机体杀灭大肠杆菌和灭活病毒作用。654 2为胆碱能阻滞药,可使平滑肌明显松弛,抑制胃肠蠕动和腺体分泌3。本法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腹泻,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且简单易行、经济方便,尤其适用基层医院,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李齐岳,苏景学.儿科学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80.2丘茂良.针灸学M .第5版.上海:上海医学出版社,1986:35.3杨宝峰.药理学M
6、.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79.%53%2中医药治疗2.1内治法王瑞如3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小儿疝气,治疗组服用基本方:黄芪、升麻各5g,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柴胡、川楝子、荔枝核、台乌、鸡内金各3g,每日1剂,水煎2次,分多次频服。15d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采用疝带或绷带压住内环,防止肿胀物掉下突出。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9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根据治疝必先治气!之要诀,李永平4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组方:黄芪12g,红参4g,白术6g,炙甘草、升麻、当归、柴胡、黄芩各3g,白芍、枳实各5g,益智仁、金樱子、芡实各8g,口服治疗小儿气虚血虚型斜疝
7、,药中病机,获得满意效果。姬承武等5用中药温中提升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直疝100例,治疗组方药为:沉香、乌药、小茴香、肉桂各6g,吴茱萸3g,川楝子6g,荔枝核9g,升麻3g,橘核9g,水煎,1日4次口服,疗程5月。对照组采用疝气带固定。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6%、2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吉庆等6以疏肝行气、散寒止痛为大法,自拟消疝汤(乌药、小茴香、川楝子各3 8g,沉香、荔枝核、甘草各24g加减治疗6月 3岁小儿疝气15例,偏气疝者(即小儿生气哭闹后出现加木香、香附;偏寒疝(如小儿禀赋不足,腹壁薄弱,或因咳嗽、便秘而致患儿阴囊湿疹、四肢不温者加干姜、肉桂;痛甚者加延
8、胡索、白芍。结果有效率达93%。曾锟鋘7用自拟黄芪升麻汤治疗212岁小儿疝气37例,方药组成:红参510g、黄芪1040g、升麻520g、台乌520g、川楝子510g、猪小肠2050g,疗效满意。汪青霞8将白芥子用于111岁小儿疝气中水疝的治疗,确有奇效,在基本方(青皮5g、枳壳5g、茯苓6g、泽泻6g、吴茱萸6g、川楝子6g、桂枝6g、荔枝核6g的基础上加白芥子812g, 10d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加白芥子后疗效提高,疗程缩短。基本方药行气通络、利湿散结,辅以白芥子辛温散寒,去皮里膜外之痰,收到显著疗效。2.2 外治法于翠敏10根据天台乌药散!之意,减高良姜、槟榔,加吴茱萸、延胡索、橘核、
9、升麻、柴胡、枳壳组方,共研细末,为1次量,装入6c m&8c m长方形布袋中,置于神阙穴处,外用绷带绕腹数周固定,3d换1次。治愈幼儿疝气20例,总有效率达100%。童明明11采用丁香粉、肉桂粉各2g,生姜3g,四季葱白5根,食盐5g,布包外敷脐部,每天换药1次,10d为1个疗程,治疗脐疝效果明显。黄殿宏等12用枳壳、乌梅、川楝子、石榴皮、小茴香、肉桂、吴茱萸各9g,制膏外用,治疗小儿疝气5例,全部治愈。刘学平等13以舒肝理气、散寒止痛、提升中气为治则,用中药疝气治疗袋(黄芪、升麻、沉香、小茴香、川楝子、吴茱萸、延胡索、冰片等治疗腹股沟斜疝325例,取得良好疗效,总有效率97.15%。
10、针对本病气虚下陷、寒邪凝滞,吴旺社14用中药外压迫法治疗儿童疝气961例。组方:川芎、枳壳各3g,吴茱萸、升麻、小茴香、肉桂各6g,橘核、荔枝核、葫芦巴、乌药、木香各9g,上药共研细末,装小布袋中呈鸭蛋状,压迫疝环处,腹带固定,3月为1个疗程。对不同种类疝的治疗,总有效率可达73.1%100%,尤其适用于外科手术后复发性疝气,方法简便,易于操作,无不良反应。戴玲15自制疝气兜加中药治疗小儿疝气25例,选药黄芪、柴胡、党参、升麻、当归、吴茱萸、大茴香、小茴香各等分,研末过筛,装入疝气兜,经佩戴两年后,25例患儿指诊皮下环闭合,随访310年,无1例复发。莎仁格日勒16等发挥民族医药特色和优势,采用
11、%54 %当玛、金石榴、广木香等治疗凉性斜疝;采用野猪炭、希吉德等消食化滞;继用沙参、沙棘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从各方面缓解疝气症状,疗效明显。邹汉茂17通过中医辨证施治,采用金潼鸳鸯汤加减(金橘根、白术、乌药、升麻、橘核、荔枝核各6g,潼蒺藜、当归、党参各10g口服,疝气袋(升麻、当归、小茴香、丁香、吴茱萸、橘核、刺猬皮各12g研末装袋局部压迫疝门,独角莲、鸡舌膏药外贴,三联疗法治疗小儿疝气296例,取得可喜效果,总有效率达96.7%。2.3 针灸治疗陶洪轩18采用针刺方法治疗8月11岁小儿疝气25例,辨证为寒滞厥阴者针刺大敦、太冲、三阴交,用泻法,得气即拔针,不按针孔;关元穴留针510m i
12、n,用补法,针后加灸。辨证为湿邪积聚者针刺大敦、三阴交、四满、水分,用泻法,留针3 5m i n;关元穴捻转补法,进针得气即出针,不灸。患儿均在针后按摩其疝侧包块,直至消失,再以绷带加压包扎疝部,直至痊愈,每天针刺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d。治疗3个疗程,各型总有效率分别为77.8%和100%。武光录等19采用针刺大敦、三阴交、归来等穴位,配合隔蒜灸治疗疝气,疗效优于手术疗法。黄紫堂20采用穴位灸配合敷药治疗男性婴幼儿疝气154例,取双侧大敦、中封、太冲、三阴交、阴陵泉。用艾条燃着的一端靠近穴位熏灼,灸时见其下肢掣动,应移至另一穴位,每穴灸23遍,10d 为1个疗程。灸后敷药,取吴茱
13、萸、川楝子、小茴香50g,研末,用时取药末30g,加面粉6g、水适量,调匀成糊状,摊于纱布上,贴于脐下气海至中极部位,固定,每2日换1次,5次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达94.1%。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解小会等21取穴于肝脉和任脉用艾灸,以大敦、三角灸为主穴。证属寒者,加温补关元、神阙以培元阳、解寒凝;证属湿热疝者,运用疾去其火的泻法,艾灸膈俞以活血、三焦俞以行气;证属狐疝者,加足三里、提托以温补中阳,升举下陷之气。黄铜盘22、张效存23用类似之法治疗斜疝,效果斐然。参考文献: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7-409.2韦绪怀.中西医临床外科学M
14、.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330-331.3王瑞如.补中益气汤治疗小儿疝气J.江西中医药,1999,30(5:34-35.4李永平.小儿疝气治验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4,18(4:55.5姬承武,李庆升,裴振玉.温中提升法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3(16:416.6吉庆,王芳.消疝汤治疗小儿疝气15例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6(2:28.7曾锟鋘.黄芪升麻汤治疗疝气37例小结J.江西中医药,1996,(增刊:107.8汪青霞.白芥子在小儿疝气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0,2(1:42.9张宽智.香附蜀椒散外敷治疗小儿疝气J.
15、中医外治杂志,1997,6(2:73-74.10于翠敏.中药外敷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20例报告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6,10(3:41.11童明明.中药外敷治疗小儿疝气J.浙江中医杂志,1998,9:393.12黄殿宏,常建民.升提散治疗小儿疝气5例J.新中医,1996,4:50-51.13刘学平,安全会,张考元.中药疝气治疗袋治疗腹股沟疝325例疗效观察J.武警医学,1998,9(11:644-645.14吴旺社.中药外压迫法治疗儿童疝气961例J.中医外治杂志,1999,8(2:13-14.15戴玲.疝气兜加中药治疗小儿疝气J.邯郸医学院学报,2000,13(1:20.16莎仁格日勒,周改兰,乌邓.蒙药配合疝气带治疗婴幼儿斜疝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7,3(增刊:45. 17邹汉茂.中医药三联疗法治疗小儿疝气296例J.陕西中医,1997,18(8:353.18陶洪轩.针刺为主治疗小儿疝气25例J.中国针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装设计方案及施工计划
- 北京车位租金合同范本
- 公司正式合同补充协议
- 制作沙发套合同协议书
- 协议子女的离婚协议书
- 可乐机设备租赁协议书
- 合同房屋买卖三方协议
- 办公场所绿化合同范本
- 农资代理合同协议范本
- 厂家批量采购合同范本
- 2023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竞赛题库(汇总)
- GJB9001C-2017国军标标准培训讲义
- 《妇产科学课件:宫颈癌的筛查与防治》
- 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年)征
- GA/T 2060-2023法庭科学毛发中甲基苯丙胺等11种毒品及代谢物检验液相色谱-质谱法
- 工程监理大纲监理方案服务方案
- C型钢检验报告
- 主体结构验收方案(示范文本)
- 八年级美术PPT课件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作品介绍 《向日葵》《吃土豆的人》《割耳朵后的自画像》
- GB/T 3390.1-2013手动套筒扳手套筒
- 多功能注氧仪说明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