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干预作用_第1页
通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干预作用_第2页
通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干预作用_第3页
通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干预作用_第4页
通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干预作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干预作用    关键词:通腑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呼吸力学;胃肠激素?Effect of Catharsis Method on the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of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Induced by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HI Zhan?li,FANG Kun,LI Guo?hui, LI Zhi?hui,SHU Wei?feng (Intensive Ca

2、re Unit,Zheji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Hangzhou 310003,Zhe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atharsis method on the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of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induced by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Method

3、s: Thos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 group(n=50)and comparison group(n=30). The experiment period is 28 days.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including mechanica ventilation method) was used in two groups, and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ere added the Tongfu Pingchuan decoction fo

4、r each day. Such values as Oxygenation index and pulmonary compliance were compared before therapy, on the 3rd and 7th day after therapy and after offline.Meanwhile, the Changes of motilin and Gastrin in blood plasma were compared before therapy, on the 5th and after offline. ?Results:? Compared wit

5、h the comparison group,the pulmonary compliance of the experiment group were improved rapidly 3 days later(?P?Key words:catharsis metho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spiratory failure, breathing dynamics;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收稿日期:2009-11-14 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7CA110) 作者简介:石占利(

6、1977-),男,河南焦作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中西医结合危重病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机械通气目前已经成为COPD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措施。但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如何尽快改善患者气道顺应性及氧合状况,实现尽早脱机,仍然是目前医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中医药在本研究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通腑立法,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09年5月入住本院ICU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80例,进行有

7、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标准参照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制定的COPD诊治指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6582岁。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638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反映疾病危重程度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CHE )评分等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1)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机械通气及对症支持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进行肠内营养);(2)解痉平喘:氨茶碱250mg静点,每日1次;静滴甲基强的松龙5天,80m

8、g/次,1次/12h;(3)抗感染:头孢派酮-舒巴坦针2.0,加生理盐水100mL静点,1次/12h,并根据药敏试验进行调整,继发真菌感染者抗真菌治疗;(4)祛痰:沐舒坦针75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点,1次/12h。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通腑平喘汤(主要成分有生大黄,瓜蒌皮,杏仁,桃仁,苏子,莱菔子,枳实,甘草等),每日1剂,煎汁200mL,分2次鼻饲;对照组同时予温开水200mL,分2次鼻饲。        1.3 观测指标 Cs(mL/cmH?2O)=VT/(Plateau-PEEP);Cdyn(mL/

9、cmH?2O)=VT/(Pmax-PEEP)? R?E=(PIP-PEEP)/PEF(PEF:呼气峰流速) 1.4 机械通气策略? 所有患者均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导管内径为女性7?0mm,男性7.5mm。应用PB840型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所有患者平卧位,记录呼吸力学参数前予以静脉注射咪唑安定针10mg,保持患者处于镇静状态,Ransay评分23级2,通气模式为定容型通气(VCV),吸入潮气量(V?T)10mL/Kg,恒定吸气流速为30L/min,吸气末暂停时间(Pause time)为0.5s,通气频率(RR)为12次/min,呼气末正压(PEEP)为5cmH?2O。持续通气10min后,在患

10、者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条件下,每隔1min监测1次通气的PIP、Pplat,并计算Cst、Cdyn、R?E,共5次,取其平均值作为统计数据。 1.5 呼吸机脱机标准3? (1)感染控制;(2)一般情况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包括血压、心率等正常范围;(3)足够的咳痰能力;(4)动脉血pH值为7.307.55, PO?2>60mmHg,FiO?21.6 试验周期 ? 28天。治疗终点:28天内死亡或不能脱机。 1.7 统计方法? 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 SPSS 11.5软件统计。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条件的采用t检验;不符合上述条件的数据,进行秩和检验或对

11、数转换后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理论值<5时用确切概率法,取双侧检验。以?P?<0.05(显著性)或?P?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和肺顺应性的比较 ? 氧合指数和动态顺应性方面,治疗前及治疗3天后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第7天后试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静态顺应性方面,3天后试验组患者改善明显(P<0.05),且7天时疗效更显著(P表1 两组患者前后氧合指数和肺顺应性的变化 组别?n? PaO?2/FiO?2 Cdyn(mL/cmHO) Cst(mL/cmHO) 治疗7天44296.47±29.20 51.89±11.2

12、855.89±12.33 注: PaO?2为动脉血氧分压,PaCO?2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1;*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2.2 两组患者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比较? 胃泌素方面,治疗前和脱机时无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在治疗5天时浓度明显降低(?P?<0.01);胃动素方面,治疗5天后,试验组的浓度较对照组也显著增高(?P?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变化 组别n胃泌素(pg/mL)胃动素(pg/mL) 治疗5天44103.54±25.98418.67±31.51 注: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

13、<0.01;*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3 讨 论?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炎症异常反应有关。本课题在前期研究4的基础上,依据“肺与大肠相表里”及“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以通腑立法对COPD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进一步 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改善患者气道顺应性和氧合状况。? 胃泌素和胃动素是与人类胃肠功能关系密切的两种重要激素。胃泌素由胃窦及十二指肠近端黏膜中的G细胞分泌,具有促进肽和胃酸分泌、刺激胃肠运动、胃窦收缩和消化道黏膜生长等生理作用。本课题研究发现,患者早期胃泌素水平较脱机(症情显著改善)

14、时升高,这可能也与缺血缺氧等应激因素有关;经过治疗,试验组胃泌素水平下降明显,由此也可以推测通腑法不仅可以改善胃肠动力,而且可以抑制胃酸分泌,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本课题研究还发现,胃泌素和胃动素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呈现互补现象,说明二者在调节机体胃肠动力方面存在关联。故此,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应该注重尽早改善胃肠动力,在驱除病因的基础上可以使用胃动素激动剂或胃肠动力药物;同时注重加强制酸治疗,防止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        胃动素的生理作用是影响胃肠道消化间期的运动,对于胃运动、胃电活动及肠道运动都有明显的

15、促进作用5。相关研究6证实,胃动素通过作用于胃肠平滑肌细胞的特异性受体增加胞内CAMP水平,使细胞内钙离子从微粒体中释放,诱发胃肠平滑肌收缩。本研究发现,COPD呼吸衰竭患者前期血浆胃动素水平比赵英恒等7提供的正常人群明显增高正常人群空腹(316.59±80)ng/L,可能与机体存在的应激状态有关。相关动物实验6认为,机体感染处于应激状态,以及低氧和高碳酸血症,使胃腔内H? 产生逆向扩散,释放组织胺致胃酸分泌增加,酸化十二指肠液,从而引起胃动素释放。后期对照组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较前显著下降,造成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再次证实了上述观点;而试验组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则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通

16、腑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帮助患者尽早实现肠内营养支持,增加机体呼吸肌肉力量及免疫能力;同时,胃肠动力的改善亦有利于胃肠道黏膜的保护,防治菌群移位,减少肺部二重感染的几率。? 综上所述,“胃肠动力-呼吸动力”是通腑法的重要作用途径。 参考文献 1 Tobin MJ .Respiratory monitoringJ.JAMA,1990,246:244-251. 2 Ramsay MAE,Savege TM,Simpson BRJ,et al.Controlled sedation with alpaxalone alphadoloneJ.British Medical Journal,1974,2:656-659. 3 肖旭.呼吸机撤离指标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04,25(3):302-303. 4 方堃,石占利,李国辉,等.通腑平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的作用及靶向探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81-83. 5 Yang M,F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