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物质的量及其计算(高三一轮复习学案教案、习题)_第1页
第五讲物质的量及其计算(高三一轮复习学案教案、习题)_第2页
第五讲物质的量及其计算(高三一轮复习学案教案、习题)_第3页
第五讲物质的量及其计算(高三一轮复习学案教案、习题)_第4页
第五讲物质的量及其计算(高三一轮复习学案教案、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共十八讲) 车琳专题讲座 第五讲物质的量及其计算 第五讲物质的量及其计算主讲人 车琳(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高考考点1、掌握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阿伏加德罗常数等概念,2、熟练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3、熟练掌握较复杂运算的解题技巧本讲序列一、物质的量及摩尔的基本概念【阅读议点】1、什么是物质的量: 它和微粒间的关系是 2、摩尔质量是指: 其单位是: 它与物质的量间的关系是 : 在数值上等于: 【知识点拨】1、什么是微观物质?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2、如何理解物质的量? 例:一滴水就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可见,我们能感觉到的物质总是大量的微粒成堆、成堆的出现的或者

2、聚集的,为此在化工生产、或有关的理论计算中,用“个”为单位来计算微粒数目,显得数目过于庞大,使我们的计算很不方便。显然用“个”为单位,来记其数,就不适应了,哪怎么办呢?这就迫使化学家寻找新的单位,赋予新的物理量来度量。用什么物理量呢?71年10月有41个国家参加的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上通过用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来度量、物质的微粒数目,并且单位用新的名词“摩尔”作单位。物质的量(单位:摩尔) 字面释义: (微粒数目) (堆量)即“物质的量”反映“微粒数目”的量,“摩尔”拉丁文愿意为“堆量”的含义(即用“一堆”、“一堆”的方法来度量)。用“堆量”来度量,那这“一堆”的基准是什么呢?我们得选择一个

3、基准,请同学们看看书,书上是怎么选择的呢?以12克碳 为基准 微粒数目(即物质的量)(大单位:1堆量)所含碳原子数 确切的微粒个数:称为阿伏加得罗常数(NA) :测得近似等于6.02 X 1023个(大数据,小单位)感悟: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多大? (1)、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超乎寻常的庞大!假设全国有10亿人,数一数0012Kg12C原子的个数,每人每天每秒钟数一个(要求不吃不睡),就要数2000万年之久!(2)、 计算题:已知2X104粒稻谷为一斤,每人每年需用稻谷600斤,将6.02x1023粒稻谷平均分给13亿人,则每人分得的稻谷可用多少年呢?请大家算算要用多少个100吨的粮库来储藏?(参考结

4、果:每人分得的稻谷可用4X107年(四千万年),要用1.5X1014个100吨粮仓来贮藏的结果,可见“ 6.02X1023”是一个多庞大的数值!)可见微观世界微粒数目多地数不胜数,显然用“个”为单位,来记其数,就显得单位太小、数据太大!会对我们的计算和定量研究物质产生许多麻烦!显然用“个”为单位就不方便和不适应了,那怎么办呢?这就迫使化学家寻找新的单位,赋予新的物理量来度量。哪用什么物理量呢?国际上统一用“物质的量”为物理量,且其单位用“摩尔”哪“物质的量”原来是用来表征物质什么属性的物理量呢?物质的量:表明组成物质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其单位为摩尔(符号:mol)“物质的量”是国际上7个基本

5、定义量之一的物理量即用来研究“一定量物质中含有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为物质的量,其国际单位是摩尔 显然1摩尔物质不仅表明了所具有的微粒数目,而且成了可以称量的物质但是摩尔它有一定的使用范围。适用范围: 注意:(1)“物质的量”是专用名词,这四个字不能简化或增添任何字。(2)“摩尔”摩尔是一种单位,简称“摩”,符号“mole”。(3)“每摩尔物质”指1摩任何物质 (4)“阿伏加德罗常数”1摩物质中含有的微粒数目。(5)“微粒”指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或由它们组合的集合体。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具体数值:基准数:12克碳12碳原子数近似值:6.021023注意:阿伏加德罗常数不等于 6

6、.021023【问题讨论】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 任何纯净物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B在1000C时,1molO2中约含有6.021023个微粒。A 1mol任何物质中都含有约6.021023个微粒。B 在40C 时,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水分子,其水的体积为18 ml.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H2O分子中含有NA个微粒。 B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克。C.28克CO与44克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之比为1:1D.摩尔是一个物理量。【针对检测】1m g某气体含有N个分子,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m / N Bm /MA CNm /NA DNA m /N2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

7、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6.021023CO2个分子,其物质的量是0.1摩尔.B.1molH2O.所含有的电子数为8NA.C.1molNa做还原剂时可提供2 NA.个电子.D.1摩尔的氦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1molO2的质量为32 g/mol.2molH2O的摩尔质量是1molH2O摩尔质量的2倍.硫酸的摩尔质量等于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4.已知1克氧气中含有x个氧分子,下列数值与阿佛常数的值最接近的是( )A. x /16 B.x /32 C.16x D.32x5.物质的量相同,且都由分子组成的不同物质,一定具有相同的

8、( )A.分子数 B.原子数 C.电子数 D.质量6.对相同质量的SO2与SO3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含氧原子个数比为2:3. B.含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C. .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5. D. 含硫原子个数比为1:1.二、 气体摩尔体积【阅读议点】(一)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与 有关,其中,若所含的微粒数相同时,固体(液体)的体积大小主要由 来决定,气体的体积大小主要由 来决定。(二) 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是 。用 表示,单位是 。2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指 。【知识点拨】1、如何理解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它是气体摩尔体积的特例。注意:(1)状态;

9、, (2)状况: ,(3)定量: , (4)数值: 。2、什么是阿佛加德罗定律?以及还能得出哪些推论?3、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有哪些方法?【问题讨论】1在标况下,等体积的下列气体质量最大的是( )A.Cl 2 B.H2 C.O2 D.CO22.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和氮气,具有相同的( )A.质量 B.密度 C.摩尔质量 D.分子数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气体A和气体B,已知B的体积大于A,则它们的摩尔质量的关系是( )A.MAMB B. MAMB C. MA=MB D.不能确定4.a g某气体含有b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a /b B. b/ a C. aNA/b D.bN

10、A/a5. 同温同压下质量相等同的下列气体,所占的体积最大是( )A.NH3 B.HCl C.CH4 D.CO26.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是( )A.22.4bc/aNA B.22.4ab/cNA C.22.4ac/bNA D.22.4b/acNA7.在标况下,相同体积的CO与CO2,具有相同的( )A.原子个数 B.氧原子数C. 质量 D.碳原子数8在同温同压下,与2克氢气体积相同的氯气的质量是 克,它们所含的分子数 ,它们密度之比为 。三、物质的量浓度【阅读议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1物质的量浓度是 ,单位是 。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区别:物质的

11、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定 义溶质表示溶液表示计算公式单位相互换算关系注意:(1)同一溶液,无论取出多少 , 与 不变,但所含溶质的多少发生了改变。(2)浓溶液在稀释为稀溶液时,溶液中所含的 不变。3、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换算关系;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粒子数N0气体体积(标况)V溶液体积V(二)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1主要的仪器有: 。2配制的主要步骤有: 。【知识点拨】1、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间怎样换算?2、将浓度为90和10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混合后其浓度是否等于原溶液浓度的算术平均值?3、如何配制100ml 1mol/L的NaCI溶液?请写出操作步骤和主要仪器的名称。3有关溶液配

12、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1)天平的砝码生锈: (2)溶解时烧杯未用水洗涤。(3)转液时,有部分溶液溅出。 (4)容量瓶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0C。(5)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6)定容时俯视刻度线。(7)容量瓶用水洗净后,未烘干。 (8)摇匀时有少量的水溅出,再加水定容。请将以上误差分析中造成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偏大的是 ,(填序号,以下相同),偏小的是 ,无影响的是 。【问题讨论】1在标准状况下,将a L HCl气体溶于1000克水中,得到的溶液的密度为b g/ml,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2配制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问需要密度为1.84 g/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

13、酸的体积为 ml.3.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为S克,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p g/ml,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玻璃棒 C.胶头滴管 D.试管5.下列操作可能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A移液时,有部分溶液溅出. B未将溶解的烧杯和玻璃棒洗涤C定溶时,加入水至刻度线以下2-3cm处,不再加水D溶解溶质时,有部分溶质未溶解完.6.使用胆矾配制0.1mol/L的硫酸铜溶液,正确的操作是( )A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16克溶解在1L水中B称取胆矾25克溶解在1L水中.C将25克胆矾溶于水后,

14、再稀释为1L溶液D将16克胆矾溶于水后,再稀释为1L溶液.7.实验室欲配制100ml2mol/LKOH溶液,试问:(1) 用不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 200ml容量瓶 C.量筒 D.胶头滴管 E. 100ml容量瓶 F.玻璃棒(2)配制时应称取KOH 克.下列的操作的顺序是 .(及字母填写)A.冷却 B.称量 C.洗涤 D.定容 E.溶解 F.摇匀 G.转移(3)若用200ml 0.5mol/L H2SO4溶液与上述所配制的溶液反应完全后,在反应后混合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的颜色为 .8.计算:在标况下,将500 L HCl气体溶于是1 L水中(水的密度为1 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15、1.09 g/ml,求这种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各为多少?【知识点拨】四、化学计算解题技巧与思路分析1、差量法(1)、原理:对于任意一个化学反应,涉及到各物质的数量间,一般都有一定的关系.如任取两种物质的物理量,分别为x,y. 当x 值增大或减小时,y也成比例地变化.且x与y的差值也呈相应变化.数学表达式为:(2)、注意: x、y可表示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等,因而差量可指质量之差(m)物质的量之差(n)或气体体积之差(V)等. 分清“差量”是增还是减.在较复杂的情况,存在多个反应,可能差量的增减方向并不一致,这就要取其代数和.若方向相同,则总差量等于各个分差量之和. 正确分析形

16、成差量的原因,找出对应的根据方程式得出的“理论差量”是差量法解题的关键.(3)、优点:只与反应前后相应的差量有关,不必追究各成分在反应前和后具体的量.能更深刻地抓住本质,提高思维能力.例1.有NaCl和KCl的混合物25g,溶于水形成溶液,加入1000g 7.14%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滤出沉淀,再向混合物加入100g Cu片,过一段时间取出(反应完全),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1.52g,求原混合物中NaCl和KCl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例2取一定量的CuO粉末与0.5L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一根50g铁棒插入上述溶液中,至铁棒质量不再变化时,铁棒增重0.24g. 并收集到224mL气体(标

17、准状况)。求此CuO粉末的质量。 2、十字交叉法十字交叉法是快速求解二元混合问题的一种常见的有效方法若a1、a2分别表示某二元混合物中的两种组分A、B的量,为a1、a2的加权平均值而非算术平均值,则nA/nB为二元 (1)混合体系中的A和B的组成比则:A a1 a2 B a2 a1, 二元混合物凡能满足下列关系的均可用以上方法 a1nAa2nB(nAnB)或 a1a2 a1A%a2B% (2)(1)、加权平均值和算术平均值有何区别?以上(2)中表示的均为加权平均值,其中A%100%,B%100%1A%.A%、B% 即a1、a2在计算时所占的权重,为加权平均值若为算术平均值,则.显然,只有当A%

18、B%50% 时,一般是不相等的,不仅与a1、a2有关,更与各自在混合物中的权重有关 (2)、表示什么量之比?不少学生滥用十字交叉法,但交叉出的是什么量之比却模糊不清,有些不符合加权平均计算关系式的问题,乱用十字交叉法,势必导致错误结果表示什么量之比,要视参加交叉的a1、a2、的意义而定,a1、a2、的量纲中分母是何种物理量,就是该物理量之比在不同的情况,它可以是物质的量之比、气体体积之比、质量之比、原子个数比等3.宜用范围(1)根据二元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求两元的物质的量之比若为气体也即体积之比(此类情况最为熟悉,不再赘述)(2)根据只含2种同位素的元素的平均原子量,求两种同位素原子的个数比或

19、物质的量之比或在自然界中的百分含量(也称作丰度)为何直接求出的不是质量之比或体积之比呢?元素的平均原子量在数值上等于原子的平均摩尔质量,与平均分子量同理MAA%MBB%.其中:nA/nB的求法即可用十字交叉法 MA MB MB MA 是何种物理量之比,只需找出M的量纲,其分母为mol,故是物质的量之比,不可能为质量之比或原子的体积之比1o 若题目要求两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之比,可先用十字交叉法求出物质的量之比后,再分别乘以各原子的摩尔质量2o 若提供的是两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分数A%、B%, 要求元素的平均原子量,则可用如下列关系直接求解. g/mol例 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已知B元素的原子量为

20、10.80下列对B元素中的质量分数的判断正确的是( ).等于20% .略大于20% .略小于20% .等于80% (3)同种溶质不同质量分数(A%、B%)的溶液混合而成质量分数为C%的溶液,求所取溶液的质量之比mA:mB.根据混合前后溶质质量守恒,得mAA%mBB%(mAmB)C%或 C%.该式满足十字交叉法加权平均关系 A% (BC)% C% B% (CA)% 注意:用十字交叉法求出只能是两种溶液质量的质量比,不能是体积之比(4)根据两种有机物形成混合物的平均组成,来求两种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可选用平均C原子数或平均H原子数、平均O原子数来求解(此类情况在有机计算中已作叙述)(5)有关反应热

21、的问题例 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l)571.6KJ C3H8(g)5O2(g)3CO2(g)4H2O(l)2220.0KJ.实验测得H2、C3H8混合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C3H8的体积比是( ).1:3 .3:1 .1:4 .1:1 (6)结合有关反应的计算例 有1.5L的C2H4和C2H2组成的混合气体,恰好能与同条件下的2.7L的H2完全加成生成乙烷,则原混合气体中C2H4、C2H2的体积比为( ).1:1 .1:2 .1:4 .4:1例2 Li2CO3和BaCO3的混合物与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量与等质量的

22、CaCO3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所消耗盐酸的量相等则混合粉末中Li2CO3和BaCO3的质量之比为( ).3:5 .5:3 .7:5 .5:7例 Na、Al混合物0.2 mol溶于足量盐酸,产生H2 3.136mL(标况下),求Na、Al的物质的量之比3、守恒法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金钥匙”.运用守恒法可在纷纭复杂的背景中,迅速寻找关系,提高解题速度和精确度.在过去的各章节复习中也多次提及.在此再作几例分析.例1、将a L H2和Cl2的混合气体点燃发生反应后,全部通入含b mol的NaOH的热溶液中,气体恰好全被吸收,NaOH无剩余,测得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

23、Cl、ClO、ClO3,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9:1:1,则原混合气体中所含Cl2的物质的量为( ) A. mol B. mol C. (ab)mol D. ()mol例2 有一块Al、Fe合金,将其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在空气中静置,当红褐色沉淀不再增加时,将沉淀滤出并充分灼烧,得到的残留物恰好与原来的合金质量相等,则此合金中Al的质量分数为( )A. 22.2 B. 30 C. 75.5 D. 80.6例3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NH3和b molNO2,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生成N2和 H2O,则反应完全后,容器中的N原子和O原子的个数比是 (A) a b (

24、B) (ab)2b (C) (a2b) (3ab) (D)(3a4b)8b例4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将其产物溶于50mL1.8mol/L稀盐酸中, 再加入20mL0.9moL/LNaOH溶液以中和多余的酸, 然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使氨全部逸出, 经测定氨的质量为0.102g。求镁带的质量。 4、终态求解法涉及到多个反应的复杂问题,若按部就班去循规蹈矩计算,势必费时费力且一般过程越多,计算出错的几乎越大终态求解法即是一种不管过程只注重最终(或中间某个)状态时物质的组成,列出各物质间量的关系,从而快速求解例 将NaOH、MgCl2、AlCl33种固体的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得到悬浊液向该悬浊液

25、中逐滴加入5 mol/L的盐酸,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则原混合物中含NaOH mol,含MgCl2 mol,含AlCl3 mol.P点的体积为 mL.例 由Fe、FeO、Fe2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 2 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448mL气体(标况),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 ).22.4g .5.6g .11.2g .无法计算全章综合检测一、选择题1、(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物质的量)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错误的是( )(A)摩尔质量g/mol (B)气体摩尔体

26、积L/mol(C)溶解度g/100g (D)密度g/cm32、(2007年高考广东理基,NA)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mol重水含有NA个D2O分子(B)1 g氢气含有NA个H2分子(C)2 mol钠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NA个H2分子(D)22.4 L水含有NA个H2O分子3(2007年高考广东化学卷,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8 g O3气体含有6.021023个O3分子(B)常温常压下,4.6 g NO2气体含有1.811023个NO2分子(C)0.5 molL1 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2(D)标准状况下,33.6 L H2O

27、含有9.031023个H2O分子4、(2007年高考江苏卷,NA)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B)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6.021023(C)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6.021023(D)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6.021023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11.2 L的甲烷气体含有甲烷分子数为0.5NA个(B)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个(C

28、)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钠离子数为0.1NA个(D)5.6 g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失去电子数为0.3NA个6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A(B)在0 ,101 kPa时,22.4 L氢气中含有NA个氢原子(C)14 g氮气中含有7NA个电子(D)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7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3NA(B)7 g Cn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A(C)18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A(

29、D)1 L 0.5 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 数目为0.5NA8(2007年高考理综重庆卷,NA)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N2和O3混合气与等体积的N2所含原子数相等(B)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3)和羟基(OH)所含电子数相等(C)常温常压下28 g CO与22.4 L O2所含分子数相等(D)16g CH4与18 g NH4 所含质子数相等9(2007年高考海南化学卷,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

30、体积为22.4 L(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10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 (B)p(O2)p(Ne)p(H2)(C)p(H2)p(O2)p(Ne) (D)p(H2)p(Ne)p(O2)11(2007年高考理综宁夏卷,物质的量)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 (B)7:1 (C)7:8 (D)8:712(2007年高考海南化学卷,

31、物质的量浓度)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 mol H2SO4、y 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molL1为( )(A)(y2x)/a (B)(yx)/a (C)(2y2x)/a (D)(2y4x)/a13、 某固体氢氧化钾样品含7.55%的水份和4.32%的K2CO3,将a g样品与b mL 1 mol/L盐酸反应,再用c mol/L KOH溶液恰好中和剩余的盐酸若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所得固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为( ).0.8ag .0.07

32、45bg .0.0375cg .无法计算14、0.25molCa(OH)2跟0.3molH3PO4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得到CaHPO4和Ca(H2PO4)2,则这两种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21 C12D4115、由KCl和KBr组成的混合物,取2.00g样品制成水溶液,加入足量的硝酸后,再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沉淀完全后过滤,得到干燥的卤化银的质量如四个选项所示,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A3.06gB3.36g C3.66g D3.96g16、有Na2CO3和K2CO3的混合物2.44g,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反应后得到CaCO3沉淀2.00 g,混合物中Na2CO

33、3和K2CO3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12 C13D1417、靛青的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如下:C73.3,H3.8,N10.7,O12.2。由此可知靛青的最简式为( ) AC8H5NO BC2H2NO CC6H4NO DC7H4NO18、把50mL70HNO3(密度为1.40g/cm3)加水稀释配成7mol/L稀HNO3(密度为1.26g/cm3)。则所加水的体积为( ) A50mLB50mL C50 mLD无法确定19、1L标准状况下的某气态烃与一定量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bL,冷却到标准状况下则气体体积变为aL。则用a、b表示该烃分子中碳、氢的

34、原子个数比为 ( )Aab Ba(a-h) Ca(b-2a) Da2(b-a)20、室温时pH=a的醋酸溶液与pH=b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度可以表示为( ) A10(a+b-12) B10(a+b-14)C10(16-a-b) D10(14-a-b)21、在滴有甲基橙试剂的50mL0.05mol/L的一元强酸溶液中,滴入 0.1mol/L的烧碱溶液,当滴至橙色刚好变为黄色时,所用烧碱溶液的体积为( ) A大于25mL B小于25mL C等于25mL D无法确定22、将0.1mol下列物质分别溶于1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总数最多的是( )

35、ANa2SBBa(OH)2 CNa2SO4 DNaHSO428、30时,某硫酸铜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无论是加入25g蓝矾还是蒸发掉55g水后,均可得到饱和溶液。则30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 )A25g B35g C45g D55g29、把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加入90g水中,最后过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有0.5mol电子发生转移,则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16.53 B19.70C31.01 D33.030、将100 g浓度为18mol/L,密度为g/cm3的浓硫酸注入到一定量的水中稀释成9mol/L的硫酸,则水的体积为( ) A小于100mL B等于100mL C大于100mL D无法确定

36、31、28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浓硝酸完全反应,放出的气体与2.24 L的O2(标准状况)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完全吸收,则合金中Cu与A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12 C21 D无法计算32、托盘天平两端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内盛4mol/L的盐酸溶液50mL,调节至天平指针指向标尺中央。分别向烧杯中加入下列各种物质,反应完毕天平仍为平衡的是( )A6.5gFe和0.1molZn B0.1mol Fe和0.1molZnC0.1molFe和5.6gZn D0.1molNa和0.1molMg33、在3BrF3+5H2O=Br2+HBrO3+O2+9HF化学反应中,若有10.8g水被氧化,则

37、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是( ) A0.4mol B0.6mol C0.8molD1.0mol34、标准状况下,11.2 L由甲烷、甲醛、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相同状况下CO215.68L,混合气体中乙烷所占体积分数为( ) A80B60 C40D2038、一定量某物质的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2a,当加入等体积的水稀释后,其质量分数小于0.1a,则原溶液的密度( ) A大于水的密度 B等于水的密度C小于水的密度 D无法确定39、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此反应中

38、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5B113 C31D41二、非选择题40、硝酸工业尾气中NO、NO2被NaOH溶液吸收的主要反应为:2NO2+2NaOH=NaNO2+NaNO3+H2O,NO2+NO+2NaOH=2NaNO2+H2O。若用纯碱溶液处理尾气,反应类似,生成NaNO2、NaNO3,同时放出CO2。(1)现有标准状况下aLNO2(其中N2O4的体积分数为20)和bLNO的混合气体恰好被200mLNa2CO3溶液完全吸收,则a、b应满足的关系是_,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molL-1。(2)若有标准状况下氮氧化物的混合气体2.016L恰好与1molL-1的Na2CO3溶液50mL完全反应,且生成的NaNO2与Na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混合气体中N2O4与NO2的体积比为_。趣味阅读水,究竟该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