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数教学设计_第1页
复数教学设计_第2页
复数教学设计_第3页
复数教学设计_第4页
复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推理与证明、算法初步、复数【教材分析】算法初步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第一章的内容,推理与证明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2)第二章的内容,复数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2)第三章的内容。其中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程序框图、复数的相关概念及计算相对简单,故复习的时候将这三章放在一起。【学情分析】在目前小班化形势下,学生已经分组并要求进行捆绑评价。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完了高中所有课程,对推理、算法初步、复数掌握较好,在本阶段需重点复习数学归纳法。【教学环境分析】根据本节内容程序框图比较多的特点,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程序框图用多

2、媒体展示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含义,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循环.能力目标:培养类比推理和转化能力思想。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中的美感,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习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复数、程序框图、数学归纳法教教学难点】数学归纳法【教学过程】1、教师布置并批改导学案(导学案附在后面)。学生完成并上交导学案(完成1-4,8-28题),准备展示用的白板。2、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评价导学案完成情况。为优秀小组、优秀个人进行加分和鼓励。2、

3、幻灯片展示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概念,复数的概念以及四则运算法则。二、新课讲解(一)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1 .观察下列各式:a+b=1,a2+b2=3,a3+b3=4,a4+b4=7,a5+b5=11,则a10+b10等于()A.28B.76C.123D.1992 .(2015济南模拟)有一个奇数组成的数阵排列如下:1371321591523111725192729则第30行从左到右第3个数是3.在RtAABC中,AB±AC,ADBC于D,求证:3=义十ADAB1占,那么在四面体ABCD中,类比上述结论,你能得到怎样的AC猜想,并说明理由.,一、,1、,n+24.数列an的刖n项和记为S

4、n,已知a1=1,an+1=Sn(nN*).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2)Sn+1=4an.学生活动:四个小组成员用小白板展示并讲解1-4题。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归纳鹤庆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设计意图】区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1)合情推理的过程概括为从具体问题出发一观察、分析、比较、联想一归纳、类比|一|提出猜想(2)演绎推理是从一般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的结论的推理方法,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常用的一般模式是三段论.数学问题的证明主要通过演绎推理来进行.(二)数学归纳法(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工+ , + J+2X4 4X6 6X82n (2n+ 2)4 (n+

5、1) (“' N )'教师活动:讲解第7题,示范数学归纳法的书写步骤。设计意图:回顾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一些等式时的关键点:关键在于“先看项”,弄清等式两边的构成规律,等式的两边各有多少项,项的多少与n的取值是否有关,由 n =k到n=k+1时等式的两边变化的项,然后正确写出归纳证明的步骤,使问题得以证明.(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6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切大于1的自然数n1不等式1 + 3,11+5 .1+舟咛均成立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第8题。教师活动:巡视并提示、指导存在问题的小组。【设计意图】回顾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一些等式时的关键点:关键是由n=k时

6、命题成立证n=k+1时命题也成立,在归纳假设使用后可运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等来加以证明,充分应用基本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等放缩技巧,使问题得以简化.(3)归纳一一猜想一一证明7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an+:T,且an>0,nCN*.2an(1)求a!a2,a3,并猜想an的通项公式;(2)证明通项公式的正确性.学生活动:由一个学生板书,其他学生自主完成。【设计意图】归纳一猜想一证明”的模式,是不完全归纳法与数学归纳法综合应用的解题模式,这种方法在解决探索性问题、存在性问题时起着重要作用,它的模式是先由合情推理发现结论,然后经逻辑推理证明结论的正确性.(三)

7、算法框图8 .(2014杭州质量检测)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不大于37,则输入的整数i的最大值为()A.3B.4C.5D.6第11题第12题()3 B . s>-54D. s>二D . an= 2n 19 .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k=10,则该算法的功能是()A.计算数列21的前10项和B.计算数列2广1的前9项和C.计算数列2nT的前10项和D.计算数列2n1的前9项和10. (2014重庆卷)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k的值为6,则判断框内可填入的条件是1A.s>27C-s>1011. (2014陕西卷)根据下边框图,对大于2的整

8、数N,输出的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an=2nB.an=2(n1)C.an=2n若输入n的值为9,则输出S的值为3A.851B.8C.212. (2014新课标全国n卷)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x,t均为2,则输出的S=()A.4B.5C.613. (2015天津十二区县重点中学联考)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是4,则判断框内m的取值范围是()A.(2,6B.(6,12C.(12,20D.(2,20)14. (2014湖北卷)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15.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出S=3,那么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16.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

9、0的概率为(17. 利用如图所示算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打印一系列点,则打印的点在圆x2+y2=10内的个数为()A.2B.3C.4D.5(Wi第16题第17题(四)复数18. 设z=3+i,则|z|=()1+i19 .(人教A选彳2-2P129B1改编)已知(1+2i)z=4+3i,则z=20 .设i是虚数单位.若复数a式(aCR)是纯虚数,则a的值为()A. 3 B. 1C. 1 D. 33+bi一21 若=a+bi(a,bCR),贝Ua+b=.'1-i(1+i)322 .(2014新课标全国I卷)不一=()(1i)B. 1+iC. 1- i123 .(2015合肥质量检测)已知复数

10、z=-2i,则n7的虚部为()A.2i5B.5C*ii为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24 .(2015武汉调研)若复数(m25m+6)+(m23m)i(m为实数,m=25 .(2014南京、盐城模拟)已知复数Z1=-2+i,Z2=a+2i(i为虚数单位,aCR).若Z1Z2为实数,则a的值为.26 .复数(3+i)m(2+i)对应的点在第三象限内,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27 .设f(n)=产+F(nCN*),则集合f(n)中元素的个数为()1 i1十iA.1B.2C.3D,无数个i+i2+i3+i201428. (2015岳阳一中检测)已知复数z=-,则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三、课时小结学生活

11、动:总结数学归纳法的步骤、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教师活动:强调重点并适当补充。四、布置作业(导学案拓展与提升部分)29. 图1是某地区参加2014年高考的学生身高的条形统计图,从左至右的各条形图表示的学生人数依次记为Ai,A2,A3,,A10(如A2表示身高(单位:cm)在150,155)内的学生人数,图2是图1中统计身高在一定范围内学生人数的一个算法程序框图.现要统计身高在160,180)内的学生人数,那么流程图中判断框内整数k的值为.30. (2014四川卷)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x,yCR,那么输出的S的最大值为()A.0B.1C.2D.331. 设函数f(x)=ln(1+x),g(x)=xf'(x),x>0,其中f'x)是f(x)的导函数.令gl(x)=g(x),gn+1(x)=g(gn(x),nCN*,求gn(x)的表达式.32. (2014重庆卷)设a1=1,an+1=Ya22an+2+b(nCN*).(1)若b=1,求a2,a3及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若b=1,问:是否存在实数C使得a2n<C<a2n+1对所有【设计意图】29、30、31为必做,32为选作。既巩固新知识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出自由发展的空间,不甘落后的同学也会主动探究。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