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母婴安全工程在农村地区实施效果的微观评价_第1页
广西母婴安全工程在农村地区实施效果的微观评价_第2页
广西母婴安全工程在农村地区实施效果的微观评价_第3页
广西母婴安全工程在农村地区实施效果的微观评价_第4页
广西母婴安全工程在农村地区实施效果的微观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西母婴安全工程在农村地区实施效果的微观评价厉传琳陈荔丽黎健钱序陈英耀【摘要】目的揭示广西母婴安全工程在农村地区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广西农村地区抽取12个样本县,通过信函调查收集20032006年各样本县县、乡两级接产机构各类资源投入和服务产出信息,运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的方法比较相关指标的纵向变化。结果县、乡两级接产机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投入和临床诊疗、群体保健、业务指导服务的产出2006年与2003年相比,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关键词】政策效果评价;县产科急救中心;乡镇卫生院;住院分娩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n Maternal and

2、Child Safety Project in rural area ofGuangxi Autonomous Region:From a micro point of view/Li Chuanlin, Chen Lili, Li Jian, 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09,16(1):79-83Abstract Objective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ternal and Child Safety Project . Method 12 counties and 24 townships

3、 were chosen conveniently in Guangxi.Information about all kinds of resource inputs and service outputs of county level and township level institutions were collected through mail surve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 of data distribution, paired t-test or paired rank-sum test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4、longitudinal change. OutcomeCompared with 2003, inputs on human resources, material resources,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outputs on clinical services, population health care services and technical training services increased in 2006. Key words policy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County-level Emergency Obs

5、tetric & Neonatal Care Centers;townshiphospitals;institutional deliveryFirst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FudanUniversity,Shanghai, 200032,China1 前言广西母婴安全工程的第2周期始于2003年,其干预重点是通过加强县、乡两级接产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的目标。本研究以县、乡两级接产机构为研究对象,以20032006年为研究时段,研究各类资源投入和服务产出的变化情况,从微观角

6、度揭示政策干预的效果。2 对象与方法2.1 样本点的选择和样本代表性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从广西所辖75个县(民族自治县、县级市)中选择12个。方便抽样先以行政区划作为分层依据,在县、民族自治县、县级市中,按照比例进行抽取,共抽取9个县、2个民族自治县和1个县级市。然后,以经济状况为分层依据,在各类行政单位中选择经济状况较好和较差的单位各半。最后,考虑到广西地势分布的特点,在入选的样本中兼顾了山地和丘陵地区。同时,在12个样本县中,以与县产科急救中心的距离远近作为分层变量,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距离远和距离近的乡镇卫生院各1家,共24家乡镇卫生院纳入研究。通过在样本县开展信函调查来收集相关信息。信

7、函调查对象包括:(1)县妇幼卫生系统,共12个;(2)县产科急救中心,共12家;(3)接产乡镇卫生院,共24家。由于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策略,因此有必要检验样本的代表性。通过广西卫生厅妇社处协调,根据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保健部提供12个样本县2002年和2006年孕产保健情况调查表(中国卫生统计调查制度卫统46表)包含的全部指标信息,计算2002年和2006年各指标的样本均数,与全区75县2年相关指标的均数(即总体均数)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样本县的抽样有代表性。广西2006年曾对全区内提供接产服务的1 122家乡镇卫生院进表1样本县产科急救中心2003年和20

8、06年人力资源数量比较的配对t检验 项目2003年2006年20032006年均数标准差均数标准差均数标准差tp产科医生数8.252.2 信函问卷设计和信函调查的组织信函问卷是根据研究目的、政策干预内容,结合文献评阅结果设计的。信函调查由课题组组织,自治区卫生厅妇社处和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配合完成,重点关注各类资源投入和各类服务产出。问卷包括3份,即县妇幼卫生系统调查表,由县卫生局相关处室、县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填写;县产科急救中心调查表,由县产科急救中心所在机构(如县医院、县中医院或县妇幼保健院)的妇产科、妇幼保健专员负责填写;乡镇卫生院调查表,由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专员负责填写。2.3 数据录入和分

9、析信函问卷收集的信息用Epidata 3.10软件录入,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检验,用非实验设计中未设对照的干预前后测试设计来分析相关指标的纵向变化情况。对2003年和2006年各指标进行集中趋势比较,若差值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选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反之,则选用配对秩和检验方法。3 结果本研究主要从微观角度,通过纵向比较揭示政策的实施在农村地区的效果。以2003年为干预基线,2006年为评价终点,比较2个时点的差异。3.1 资源投入的变化项目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增长率(%)实有床位数(张)拥有情况。县级产科急救中心用于诊疗和抢救孕产妇和新生儿的设备

10、,2006年与2003年相比,配备增加,尤其是新生儿抢救领域的设备,从无到有,体现出政策实施的效果。配对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产床、中心供氧设备、胎儿监护仪、新生儿保温箱、红外线辐射婴儿抢救台及新生儿喉镜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3)24家乡镇卫生院产科房屋和床位情况。表6显示了24家乡镇卫生院20032006年房屋和床位情况。从表6可知,产科床位数的增长与机构床位总数的增长比例接近,产科业务用房面积的增长约4倍于机构业务用房面积的增长,即产科建设是乡镇卫生院建设的主要内容。配对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产科业务用房面积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Z=-2.803,P0.005)。配对t检验结果

11、显示,机构床位总数、产科床位数、机构业务用房面积的增长均有统计学意义。(4)24家乡镇卫生院产科设备拥有情况。配对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乡镇卫生院的产床、婴儿床、婴儿磅秤、多普勒胎心仪、胎心监护仪、骨盆测量器、紫外线灯、低压电动吸引器、吸痰器、新生儿喉镜、新生儿复苏囊、新生儿抢救台、制氧机及救护车数量的增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4家乡镇卫生院财力资源。4年来,乡镇卫生院财政拨款增长了28.43,固定资产总额增长了26.09。配对t检验显示,24家乡镇卫生院的财政拨款和固定资产总额2006年与2003年相比,增长均有统计学意义(t-2.96,P0.007;t-3.95,P0.

12、001)。3.2 县、乡两级机构服务量比较4 讨论4.1 资源投入变化的政策含义在政策干预的策略中并无直接涉及产科人力资源数量的规定,人力资源数量和结构领域的干预策略主要关注满足服务提供的要求,积极推进"能力建设"。乡镇卫生院产科医生数的增加和学历结构的改善,是由于乡镇卫生院原有人力资源配置无法满足政策实施后服务需求的增加,属于被动性改善。从人力资源来看,短期内通过业务培训来改善服务提供者的业务能力是可取的策略。专家到基层蹲点指导、下级机构医务人员到上级机构观摩或进修、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是开展业务培训的主要模式。这些策略有很强针对性,对提高妇幼人员的技能有一定作用。但

13、立足长远,应从人力资源的总量和结构上进行提升。通过政策倾斜和其他引导策略,吸引具有较高学历和职称的人员到农村、基层工作;通过与东部地区建立共建结对关系,定期邀请东部地区业务骨干支援农村和基层机构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和进修相关制度,为在职人员提供提升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机会。改善县、乡两级产、儿科基础设施建设是政策实施的主要策略。从政策实施的效果来看,截至2006年,县、乡两级接产机构的基础设备和抢救设备已经有了显著改善,设备配置任务基本完成,但这并不等于添置的设备能就发挥期望的作用。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对相关医务人员应加强开展各类设备使用的培训活动,以期达到合理、有效使用的目的,充分

14、发挥各类物力投入的功效。同时,对各级接产机构相关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了解各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及其他设备的需求情况,这也是各地妇幼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关注的问题。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设备配置的目的不在于改善硬件配置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提供服务,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财力投入来看,政策实施为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带来的收益主要体现在房屋和硬件设施的配置上,并没有大量额外的资金注入;而对于乡镇卫生院来论,政策实施则为其提供了资金和硬件设施上的双重扶持。该结果预示着政策实施已经对部分乡镇卫生院产生了积极作用。另外,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在没有增加财政拨款的前提下,仍实现了服务提供量的显著增加,提示政策的实

15、施提高了机构的运营效率,使各类资源的利用趋于合理。4.2 服务产出评价结果的政策含义基层妇幼卫生系统是实施初级妇幼卫生保健的组织保障。县乡两级接产机构提供的服务包括临床诊疗服务(门诊和接产服务)、群体性保健服务(如孕妇学校)以及各级业务指导活动。 从临床诊疗服务来看,2006年与2003年相比,县级接产机构的产科门诊和接产量的增加都有统计学意义,体现了政策实施有利于改善服务提供。在县级接产机构中,剖宫产数增幅大于阴道分娩数,提示在政策干预下,更多高危病例通过有效的转运机制被送到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处置;乡级接产机构在政策干预下,产科门诊量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基层机构产前检查服务提供量显著增加。

16、孕妇接受产科门诊服务,将对其未来利用住院分娩服务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县、乡两级接产机构的服务量比较来看,乡级机构接产量的增加幅度低于县级机构,可能是受资源配置的约束。孕妇学校是孕产期保健知识宣教的平台,是基层妇幼卫生系统重要的群体保健服务形式。开展孕妇学校的目的在于帮助孕妇了解必需的知识,掌握必需的技能,从而确保能够采纳正确的行为方式,改善服务利用,最终改善健康结局。本研究将孕妇学校的开展情况作为衡量县、乡两级接产机构开展群体保健服务的过程指标。样本县2006年全县孕妇学校参训人数比2003年增加有统计学意义,体现出县、乡两级接产机构在群体保健领域的服务产出。业务培训是县产科急救中心/县妇保院

17、对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对村保健员进行技术指导的主要途径,也是下一级妇幼卫生人员提升业务能力的主要渠道。加强对乡镇卫生院人员的业务培训将提升其业务能力,有利于改善产科门诊和接产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进而达到改善系统结果和健康结果的目的,与政策目标相吻合。同时,村妇幼卫生人员作为农村基层妇幼卫生系统最基层的服务人员和妇幼卫生系统与农村居民发生联系的第一接触点,其业务能力的改善将对需方知识水平、服务利用、健康结局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理应成为政策关注的焦点。农村基层妇幼卫生系统业务培训的模式为县对乡,乡对村实施。20032006年间,样本县乡镇妇幼卫生人员接受培训的人次数增加有统计学意义,但村级妇幼卫生

18、人员接受培训的人次数增加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本研究中,20032006年间,样本县无统计学意义。在政策背景下,村级妇幼卫生人员接受业务培训的人次数并未发生显著增加,原因有2个方面,一是培训服务的提供方,即乡镇卫生院将绝大部分资源投向了临床诊疗和群体保健服务,致力于改善系统结果和健康结果水平,而忽视了村级妇幼卫生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二是培训服务的需方,即村级妇幼卫生人员群体不稳定、组织欠规范、人数不足,因而培训的人次数也就无显著增加。村级妇幼卫生人员应得到政策的更大关注。4.3 小结根据Avedis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Structure-Process-Outcome)评价模型的阐述1-3,对于资源投入的评价可以被认为是结构评价,而对于服务产出的评价可以被认定为是过程评价。结构评价是对医疗服务质量评价的一种间接手段。从本研究结果来看,结构指标容易测量,但结构特征对服务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