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空中华西村空中华西村工程外框架工程外框架液压爬架体系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液压爬架体系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20082008 年年 5 5 月月目目 录录一一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3 3二二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3 3三三 爬架的介绍与选型爬架的介绍与选型 .3 3四四 施工流程及安装周期施工流程及安装周期 .5 5五五 设备的安装步骤设备的安装步骤 .6 6六六 架体的爬升工艺架体的爬升工艺 .6 6七七 爬架的安全保护系统及安全防护措施爬架的安全保护系统及安全防护措施 .7 7八八 架体搭设的检查、验收、使用和维护架体搭设的检查、验收、使用和维护 .9 9九九
2、 架体在各阶段的安全注意事项及技术要求架体在各阶段的安全注意事项及技术要求 .1010十十 设计计算设计计算 .1616十一十一 附件附件 .2828一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空中华西村工程,建筑高度 328 米,地下 2 层,地上 72 层,标准层层高为 3800mm,地上结构局部层高有7600mm、6200mm、5800mm、5600mm、5000mm、4116mm、3805mm、3484mm、3100mm。二 设计依据序号名称编号1空中华西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180420003形状和位置的未注公差GB/T118419964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3、/T3766-20015碳钢焊条GB/T511719956钢材质量标准GB/T891819967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19948标牌GB/T1330619919 低压电器标准GB/T14048.1199310高处作业吊篮GB191552003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314工程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JB/T59369115 建筑机械与设备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G/T5012199216建筑机械与设备用油液固体污染清洁度分级JG/T5035199317建筑机械与设备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JG
4、/T5082.119961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1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建【2000】230 号的通知 三 爬架的介绍与选型1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选用液压爬架,液压爬架型号为JFY50,作为外框架钢结构施工和高层其它工种作业的操作架。2 、根据本工程的标准层平面图和现场实际情况,共布置了 72 个爬架附墙机位,这些机位共分为 24 组架体(即 24 个爬升单元) ,两附墙点之间跨距为 3m。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布置图。3 、爬架覆盖五个层高
5、,主承力点以上为两个半层高,主承力点以下为两个半层高,架体共有 7 层操作平台,从上至下分别为:上三层为焊接操作平台,中间两层为爬升操作平台,下两层为拆卸及清理维护平台(详见爬架立面示意图) 。4 、架体爬升时为分段或整体爬升,最多可实现 3 点同步顶升。5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需要,为本工程配置 72 套液压顶升系统,电控装置安置在泵站附近,每个控制箱可控制 46 个泵站,爬升完毕后应将泵站和控制箱盖好封严,做好防碰和防潮措施。6 、爬架的主要技术和性能参数(1)名称:JFY50 型液压爬架(2)架体系统:两附着点间架体支承跨度:6m架体高度:18.7m架体宽度:0.9m步距: 1.5m步数:
6、 13作业层数及施工荷载: 3 层同时作业时2KN/(3)电控液压升降系统额定压力:16Mpa油缸行程:500mm伸出速度:500mm/min额定推力:50KN双缸同步误差:12mm架体升降型式:单跨、多跨、整体架体升降操作方式:手控、自控(4)同步升降和监控荷载的控制措施:每个油缸上安有位移传感器,在控制箱内设有同步控制器,当同步误差大于 12mm 时,动作快的油缸将停止工作,待与其他油缸动作一致时才继续工作;荷载的监控靠油缸上的溢流阀控制,出厂前给油缸设置一个额定压力,当架体荷载不符合要求时,油缸内液压油将从溢流阀留出,油缸停止工作。(5)爬升机构爬升机构具有自动导向、液压升降、自动复位的
7、锁定机构,能够实现架体与导轨互爬的功能。(6)安全装置防坠落装置下坠制动距离:130KN防倾装置导向间距: 2.2mm四 施工流程及安装周期1 、本工程爬架在现场的施工采用的施工工艺流程图示如下:安装附墙座支架将出厂前组装好的导轨和主框架吊装穿过附墙装置插上插板,用螺栓将主框架间的侧片连接铺主平台及操作平台脚手板安装上支撑架、用螺栓将上支撑架侧片连接铺上三层焊接操作平台脚手板根据现场施工要求爬升架体爬架的施工(安装)流程图2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爬架定于在地上 5 层开始安装。3 、安装时需要架子工 25 人及塔吊配合安装,本工程的安装周期为 5 天,具体安装时间分配为:安装附墙装置: 0
8、.5 天地面组装: 0.5 天塔吊吊装: 1.5 天铺脚手板及绑脚手架管:1.5 天挂安全网: 0.5 天安装同步控制系统:0.5 天五 设备的安装步骤1 、安装完钢柱间的横向钢梁后,在横向钢梁处安装附墙装置。2 、在出厂前将主承力架、导轨及上下爬升箱组装一起,现场用塔吊吊至附墙装置内,并插上插板。3 、当主框架都组装完毕后,组装两主框架之间的连接侧片,用 M12 的螺栓(此螺栓受力主要是抗剪,并有平垫和弹簧垫圈保险,使用单螺母即可)连接两附墙点间的侧片。4 、铺主平台脚手板。5 、在地面将悬臂架及侧片组装完毕,整体对其进行吊装。6 、铺上三层焊接操作平台的脚手板。7 、铺架体下两层平台的脚手
9、板。8 、挂安全网,安装液压爬升系统(液压顶升系统,油缸安装在导轨旁上下爬升箱之间,液压泵站和控制箱放置在油缸所在机位旁边的操作平台上,不使用状态要将泵站和控制箱用盖板盖好,做好防潮、防尘、防砸等工作) 。9 、附加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按双排脚手架的搭设要求进行搭设,大横杆上下间距1.5 米,竖向钢管的水平间距为 1.5 米,铺设平台的小横杆间距为 0.9 米,铺设脚手板厚度为 5cm,并设挡脚板,架体最外侧应加剪刀撑。六 架体的爬升工艺1 、安装附墙装置和 H 型导轨的爬升按要求在钢柱间的横向钢梁处安装附墙装置,并操作液压升降装置,将 H 型导轨爬升到上一层的附墙装置上。2 、架体的爬升当 H
10、型导轨爬升到位后,再操作电控液压升降装置,将架体爬升到上一层的附墙装置上,此时可利用爬架的操作平台对钢柱进行维护。 (重复上述爬升工艺)3 、架体的防护架体爬升到位后,对相邻两架体的空隙进行维护,在端头部位加设护身栏及用密目安全网封严。4 、爬升进度根据结构施工要求提升爬架,每层爬架提升时间约为 5 小时。七 爬架的安全保护系统及安全防护措施1 、爬升机构的安全保护(1)液压爬架的爬升机构,主要由带有爬升踏步块和导向板的 H 型导轨与附着其上的上下爬升箱和液压油缸等组成,并通过上爬升箱上端的连接轴与爬架的竖向主承力架连成为整体。上下爬升箱内均设有能够自动导向的凸轮摆块(人字形摆块或承力块)和联
11、动式导向轮。(2)导轨或架体爬升时,启动油泵,通过油缸的伸缩,上下爬升箱内的凸轮摆块和导向轮就自动沿着 H 型导轨表面的导向板和踏步块变换方向、自动导向、自动复位与自动锁定,从而达到架体的爬升。(3)爬升箱中的凸轮摆块能够自动导向与复位,在实际升降过程中始终有一个爬升箱内的承力块交替地支撑在导轨踏步块上,实质上它既是升降机构也是防坠机构。2 、钢绞线锚夹具式的防坠装置防坠装置上端的固定端,安装在导轨的上端部;防坠装置的锁紧端,安装在主承力架的主梁 U 形挂座上;预应力钢绞线一端锚固在防坠装置上端的固定端内,另一端从防坠装置下端的锁紧端(紧固端)内穿过。在架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即施工作业的工况下,要
12、旋紧紧固端的螺母使紧固端内的钢铰线夹片与钢铰线处于锁紧状态;当导轨爬升到位后开始爬升架体,架体在爬升过程中,紧固端的螺母处于松驰状态,当出现架体下坠即架体原本是在上升过程中而突然相对于导轨而下降(下坠)时,锁紧端内的弹簧会自动推动钢铰线夹片并将其楔紧,从而使架体立刻停止其下坠而达到防坠落的目的,如下图所示:爬架防坠装置示意图3 、防倾装置说明:150H 型导轨始终穿过两个附墙装置,附墙装置既有防倾覆功能,同时在主承力点的附墙装置内有一个锁定板,它控制了导轨的倾斜间距;架体通过上下爬升箱抱住导轨,在架体爬升和固定状态下,爬升箱都对架体有防倾作用。4 、架体与墙体的防护及架体间的防护(1)在爬架水
13、平梁架上绑小横杆,在小横杆上铺设脚手板,通过小横杆控制脚手板离横向钢梁的防护距离,要求脚手板离横向钢梁的距离均应小于 100mm。(2)各单独独立的架体在搭设的过程中留有 100mm 的空隙,以保证单独架体的爬升。为安全防护,在相邻架体的空隙处铺设翻板,当架体爬升时将翻板翻开,架体爬升到位后,应立即将翻板铺好,并用安全网将各独立架体连接好。 (翻板制作说明:翻板可用胶皮或折页等制作,其一端钉在靠近空隙的脚手板上,另一端钉在翻板上)5 、爬架各操作平台的连接在铺设架体各平台时,在每个独立的架体中部的水平位置中间留 700700mm 的洞,用钢管向下层平台搭设梯子,将各平台连接,使架体上下有一个通
14、道,在各平台洞口处用翻板将洞口封好。6 、爬架与塔吊位置及附着的关系爬架的机位布置应躲开塔吊位置,架体与塔吊标准节之间留有一定距离,架体与塔吊不发生冲突。塔吊的附着与架体的关系见“本工程特点与难点分析” 。7 、分段位置架体的防护由于架体是分段分片爬升,在每个架体端口的各个平台的相对标高 1200mm 处都应加设一道护身栏杆,并设踢脚板,以防止人员和物料的坠落。8 、爬架与卸料平台位置的关系卸料平台是在架体下方,如有干涉只需要将挂架拆除,也不影响架体的爬升和使用,防护方法与塔吊位置附着时的处理方法同。9 、爬架的防雷在结构施工中,架体的高度始终低于塔吊高度,如需加置防雷措施,应用导线将架体与结
15、构的玻璃幕墙埋件相连,以达到防雷作用。10 、爬架和结构抗倾覆拉杆采用 48 脚手管,用扣件锁紧,拉杆间距 3m。八 架体搭设的检查、验收、使用和维护1 、爬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应符合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表 4-11 及其他相关规定要求。2 、爬架进入施工现场同时应出具产品合格证书。3 、安装后的扣件螺栓必须拧紧,不得有松动、滑移,螺栓必须露出螺母 3 扣,螺栓端头必须带垫板。4 、严格把好验收关,搭设过程中的架子,每次轮流向上搭设一个施工流程必须由主管单元组织、项目副经理(技术) 、技术、安全、搭设班组、专业责任师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上人使用,架子未经检查、验收,除架
16、子工外,严禁其他人员攀登。验收合格的架子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需局部拆改时,要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同意,由架子工操作。5 、项目部技术、安全负责人必须根据爬架施工方案的要求,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必须严格按操作要求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6 、卸荷措施和架子分段完成后,应分层由项目副经理(技术) 、安全、技术、施工等有关人员,按项目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单,合格后方可使用。7 、外架搭好后,要派专人管理,未经安全部门同意,不得改动。8 、本工程外架主要为维护架和通道。因此架子上的施工荷载应严格按照技术参数要求进行控制,零散材料不宜放置在架体上,防止发生坠落事故。9 、外脚手架实行立网全封
17、闭。外挂安全网要与架子拉平,网边系牢,两网接头严密,不准随风飘。10 、架子不准有任何活动材料,如扣件、废脚手板、活动钢管、钢筋等。11 、应设专人负责对脚手架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12 、检查保修项目(1)各主节点处诸杆件的安装,卸荷斜拉杆等的构造是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2)扣件螺栓是否松动;(3)脚手架立杆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高度的 1/200,且不大于 70mm;(4)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13 、在下列情况下,必须对脚手架进行检查:(1)在六级大风与大雨后;(2)雨雪后上架前要有防滑措施。14 、荷载试验:该批次产品已通过检验,可见相关检验报告,现场做荷载试验的方法是:在架体三层
18、平台上均匀放置 2KN/m2的物料,24 小时后检查架体的变形量。九 架体在各阶段的安全注意事项及技术要求1 、爬架安装、拆卸、操作人员要求及注意事项(1)安装由专业人员负责技术指导,项目部组织专业施工人员和爬架提供厂家共同进行安装。 (2)从事作业人员必须年满 18 岁,两眼视力均不低于 1.0、无色盲、无听觉障碍,无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眩晕和突发性昏厥等疾病,无其它疾病和生理缺陷。(3)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熟悉本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酒后作业和作业中玩笑戏闹。(4)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工具使用完要放在工具套
19、内。(5)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教育,考核、体检合格,持证上岗。任何人不得安排未经培训的无证人员上岗作业。现场施工人员,都要自觉遵守国家和施工现场制订的各种安全技术规程和制度。(6)施工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操作规程进行。(7)严格按照规定,保证安全用电。(8)认真做好班前班后的安全检查和交接工作。有权拒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指令。(9)在施工过程中,有关各方都要注意对架体各部件的保护工作。2 、安装的注意事项及技术要求(1)爬架在安装前应根据专项施工方案要求,配备合格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并对有关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安装前必须根据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检查所有运往现场的零
20、部件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后方可安装使用。(3)准确安装好爬架附墙装置,是确保顺利爬升的重要环节,应严格控制附墙装置在横梁上的左右位置,位置偏差小于 5mm。(4)正常情况下,当钢柱间横向钢梁焊接完毕后,即可在横向钢梁指定位置处安装附墙装置。用力拧紧螺母达到 6080N.m 的扭矩。(5)在出厂前事先按要求,将 H 型导轨、上下爬升箱和主框架组装在一起,现场在塔吊的配合下,将其吊装插挂在附墙装置上。然后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吊装就位架体的水平梁架、竖向支撑架、安全防护系统、液压爬升装置、防坠落装置等零部件。(6)爬架上所有零部件的连接螺栓、销轴、锁紧钩及楔板必须拧紧和锁定到位,并用弹簧垫圈、弹簧销
21、或开口销定位保险。经常插、拔的零件要用细钢丝拴牢。(7)架体支承跨度的布置,不能超过液压油缸的顶升能力。两附墙点直线布置不应大于 6.6m,折线或曲线布置不能大于 5.4m。(8)架体的悬挑长度,整体式爬架不得大于 1/2 水平支承跨度或 3 米,单片式架体不应大于 1/4 水平支承跨度。(9)水平梁架及主框架在两相邻附着支承装置处的高差应不大于 20mm。(10)主框架的防倾、导向装置垂直偏差应不大于 5或 30mm。(11)搭设物料平台必须将其荷载独立传递给工程结构。在使用工况下,应有可靠措施保证物料平台荷载不传递给架体。(12)当水平梁架不能连续设置时,局部可采用脚手架杆件进行连接,但其
22、长度不能大于 2m,并且必须采取加强措施,确保其连接刚度和强度不低于水平梁架的结构。三角架或主框架、水平梁架的各节点中,各杆件的轴线应汇交于一点。(13)悬挑端应以竖向主框架为中心,成对设置对称斜拉杆,其水平夹角应不小于45。(14)主承力点以上的架体高度为悬臂端,应在爬架正常使用阶段将悬臂端的中间位置与结构进行刚性拉接固定,以减少风荷载对架体的影响,拉接水平间距不大于 3米。附加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按双排脚手架的搭设要求进行搭设,在每一作业层架体外侧必须设置上、下两道防护栏杆(上杆高度 1.2m,下杆高度 0.6m)和挡脚板(高度180mm) ,竖向钢管的水平间距为 1.5 米(要将整个架体上下
23、通连) ,铺设平台的小横杆间距为 0.9 米,铺设脚手板厚度为 5cm;架体外立面必须沿全高设置剪刀撑,剪刀撑的跨度不得大于 6.0m;其水平夹角为 4560,并应将三角架或主框架、架体水平、悬挑梁架和构架连成一体。架体升降时主平台和底层脚手板最内侧与墙体之间设置可折起的翻板构造,保持架体底层脚手板与建筑物表面在升降过程中和正常使用时的间隙,防止物料坠落。(15)在爬架的水平梁架上绑小横杆,在小横杆上铺设脚手板,通过小横杆控制脚手板离钢梁的防护距离,要求脚手板离钢梁的距离均应小于 100mm,并用翻板对结构面与架体空隙间进行防护。(16)搭设架体各平台时,在每组架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水平梁架中间
24、位置留700700mm 的开口,用钢管向下层平台搭设梯子,将各平台连接,以使架体上下形成一个通道,在各平台开口处用翻板将洞口封好,并在洞口处设警示标志。(17)爬架安装到位后,为保证施工安全,应及时按有关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铺设脚手板及安全网。铺设脚手板时应考虑架体单元体之间爬升时留有 100mm 左右的间隙,并设置翻板结构,以防止爬升时相互碰撞。架体的底层和外围侧面,以及爬升时的架体开口端的各平台相应位置都应加一道护身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安全网进行全封闭防护,爬升时严禁进行其他作业(与爬升无关的) 。(18)所有的竖向钢管、小横杆的搭设都必须通过扣件与架体的水平、悬挑梁架进行刚性固定。(1
25、9)严禁在夜间进行架体的安装和搭设工作。(20)爬架安装完毕后,应由设备所有单位与安装使用单位的有关人员(包括负责生产、技术、安全的相关人员) ,共同对安装完的爬架进行安装检查验收,双方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投入使用。3 、架体在结构施工阶段的操作要点:(1)结构施工时,爬架施工荷载(限两层同时作业)小于 3KN,与爬架无关的其它东西均不应在脚手架上堆放,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不允许超载。(2)五级(含五级)以上大风应停止作业,大风前须检查架体悬臂端拉接状态是否符合要求,大风后要对架体做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冬天下雪后应清除积雪并经检查后方可使用。(3)非爬架专职操作人员不得随便搬动、拆卸、操作
26、爬架上的各种零配件和电气、液压等装备。(4)爬架专职操作人员在爬架的使用阶段应经常(每日至少两次)巡视、检查和维护爬架的各个连接部位;确保爬架的各部位按要求进行附着固定。(5)在爬架上进行施工作业的其他人员如发现爬架有异常情况时,应随时通报爬架专职操作人员进行及时处理。(6)每施工 3 层或施工进度较慢及施工暂时停滞时每个月都应对导轨、主梁、调节支腿、防坠装置等进行保养,以保证架体的正常使用。4 、架体在爬升阶段的操作要点(1)在爬升开始前,应对架体系统作全面检查,拆除所有障碍物,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爬升。(2)专职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爬升作业的操作程序规定和技术要求。(3)施工期间应确保防坠
27、、防倾装置必须灵敏、可靠、有效,电控液压爬升系统应操作平稳、安全可靠,超载保护和爬升同步的功能。(4)爬升时,架体上不允许堆放与爬升无关的杂物。(5)爬升时严禁操作人员停留在架体上,特殊情况确实需要上人的,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6)爬升导轨时,必须将主框架插挂在附着装置上,通过操作电控液压爬升装置将导轨爬升到上一层的附着装置上。(7)爬升架体时,应拔出主框架与附着装置的锁定板,用电控液压爬升装置将架体爬升到上一层的附着装置上,再将主框架插挂在附着装置上。(8)爬升过程中应实行统一指挥、规范指令,爬升指令只能由一人下达,但当有异常情况出现时,任何人均可立即发出停止指令。(9)爬升到位后,
28、必须及时按使用状态要求进行附着固定。在没有完成架体固定工作之前,施工人员不得擅自离岗或下班,未办交付使用手续的,不得投入使用。(10)遇五级(含五级)以上大风、大雨、大雪、浓雾和雷雨等恶劣天气时,禁止进行爬升和拆卸作业,夜间禁止进行爬升作业。(11)正在进行爬升作业的架体下面,严禁有人进入施工现场,并应设专人负责监护。5 、爬架拆除顺序流程图清理架体上杂物,拆除脚手板及架体上所有活动易掉落的物件操作液压系统将导轨提升至架体上方吊至地面,拆除上下爬升箱拆除下两层附墙装置将主框架整体吊至地面拆解分类摆放,组织运输运离现场将架体的悬臂端即上支撑架部位与主框架的螺栓连接解开整体吊至地面拆解按机位编号,
29、顺时针方向依次拆除6 、拆除过程中的安全要求注意事项:(1)爬架的拆卸工作须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操作规定的有关要求进行。(2)拆除工作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爬架的拆除必须经项目部生产经理或总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行。(3)爬架拆除属于高空特种作业,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症或视力不够以及不适合高空作业的,不得从事登高拆除作业。(4)操作人员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同时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定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制度,不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操作人员将安全带系于墙体在台仓外一侧的墙体施工钢管操作
30、架上,防止爬架拆除过程中本身失稳造成坠落事故。(5)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必须着装灵便(紧身紧袖) ,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和安全带,穿防滑鞋。作业时精力要集中,团结协作,统一指挥。不得“走过挡”和跳跃架子,严禁打闹玩笑,酒后上班。(6)拆除过程中,应指派一个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工人担任指挥,负责拆除工作的全部安全作业。(7)拆除架体前划定作业区域范围,并设警戒标识,与拆除架体无关的人员禁止进入。拆除架体时应有可靠的防止人员与物料坠落的措施,严禁抛扔物料。(8)架体拆除时应:拆杆和放杆时必须由 23 人协同操作,拆除大横杆时,应由站在中间的人将杆件顺下传递,下方人员接到杆件拿稳拿
31、牢后,上方人员才准松手,严禁往下乱扔脚手料具。(9)遇四级(含四级)以上大风和雨雪天气、浓雾和雷雨天气时,禁止进行架体的拆除工作,并预先采取加固架体的措施。(10)禁止夜间进行爬架的拆除工作。(11)拆除工作因故不连续时,应对未拆除部分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12)拆除架体时有管线阻碍不得任意割移,同时要注意扣件崩扣,避免踩在滑动的杆件上操作。(13)拆除架体时螺丝扣必须从钢管上拆除,不准螺丝扣在被拆下的钢管上。(14)拆除架体的人员应配备工具套,手上拿钢管时,不准同时拿扳手,工具用后必须放在工具套内。拆下来的各种配件要随拆、随清、随运、分类、分堆、分规格码放整齐,要有防水措施,以防雨后生锈。(
32、15)拆除中途不得换人,如更换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十 设计计算(一)计算机仿真计算及(一)计算机仿真计算及 ansysansys 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1、附墙装置计算分析附墙装置有限元计算分析图1XYZ -566667.239E+07.534E+07.829E+07.112E+08.142E+08.171E+08.201E+08.230E+08.260E+08ELEMENTSPRES-NORM1MNMXXYZ 0.183E+08.367E+08.550E+08.733E+08.917E+08.110E+09.128E+09.147E+09.165E+09NODAL SOLUTIONS
33、TEP=2SUB =1TIME=2SEQV (AVG)DMX =.401E-03SMN =63638SMX =.318E+091XYZ AREASTYPE NUM1MNMXXYZ -.654E-03-.521E-03-.387E-03-.253E-03-.119E-03.144E-04.148E-03.282E-03.416E-03.549E-03NODAL SOLUTIONSUB =1TIME=1UZ (AVG)RSYS=0DMX =.001207SMN =-.654E-03SMX =.549E-03 1MNMXXYZ -.634E-04.626E-04.189E-03.315E-03.44
34、1E-03.567E-03.693E-03.819E-03.945E-03.001071NODAL SOLUTIONSUB =1TIME=1UX (AVG)RSYS=0DMX =.001207SMN =-.634E-04SMX =.001071 1MNMXXYZ -.271E-03-.219E-03-.168E-03-.116E-03-.643E-04-.125E-04.392E-04.909E-04.143E-03.194E-03NODAL SOLUTIONSTEP=2SUB =1TIME=2UZ (AVG)RSYS=0DMX =.401E-03SMN =-.271E-03SMX =.194
35、E-031MNMXXYZ -.352E-04.746E-05.501E-04.927E-04.135E-03.178E-03.221E-03.263E-03.306E-03.348E-03NODAL SOLUTIONSTEP=2SUB =1TIME=2UX (AVG)RSYS=0DMX =.401E-03SMN =-.352E-04SMX =.348E-032、爬架架体计算分析架体有限元计算分析图1XYZ 1XYZ ELEMENTSUFACELPRES-NORM2001XYZ ELEMENTSUFACELPRES-NORM8001XYZ ELEMENTS1MNMXXYZ 1XYZ 1XYZ -
36、.016394-.015418-.014442-.013466-.01249-.011513-.010537-.009561-.008585-.007609NODAL SOLUTIONSTEP=1SUB =1TIME=1UY (AVG)RSYS=0DMX =.065117SMN =-.016394SMX =-.0076091XYZ -.019988-.017767-.015546-.013325-.011104-.008883-.006663-.004442-.0022210NODAL SOLUTIONSTEP=1SUB =1TIME=1UY (AVG)RSYS=0DMX =.457726SM
37、N =-.0199881XYZ (二)液压爬架附墙装置螺栓强度验算、主框架验算二)液压爬架附墙装置螺栓强度验算、主框架验算一、 基本条件1. 升降爬架相邻附墙装置水平间距:3000mm 2. 楼层层高(上下穿墙螺栓间距):3800mm3. 爬架外侧立面安全防护网面积:A=318.7m=56.1m25. 作业层数及施工荷载:3 层2KN/(使用工况) ,2层0.5KN/(升降工况) 。二、 载荷1 . 恒荷载标准值:GK(爬架装置、动力设备等)主承力架及架体系统自重:GK1=25.02KN附墙装置自重:GK2=0.66KNH 型导轨自重:GK3=3.2KN脚手板自重:GK4=10.9KN液压系统
38、自重:GK5=1.27 KN恒荷载标准值:GK=(GK1GK2GK3GK4+GK5)=(25.020.663.210.91.27)=41.05KN(使用工况)Gk=Gk1+Gk4+Gk5=25.02+10.9+1.27=37.2KN(升降工况)2. 施工活荷载标准值:QK结构施工楼三层同时作业:QK=25.2KN3. 风荷载标准值:WK取基本风压值:=0.7UsUz=0.70.783.120.35=0.6KN/m2kw0w按 300m 高空,基本风压值取 0.35KN/m2作用在爬架上层外侧立面安全防护网的风载荷标准值:WK2WK=(39.4)=17KNkw4. 永久载荷分项系数:G =1.2
39、5. 可变载荷分项系数:Q=1.4三、 附墙点 A、B 处反力1爬架使用工况:(1). 取垂直力平衡 V1=0 得V1=1.2GK+1.4QK=1.241.05+1.431.3=93.08KN(2). 对 B 点取矩:FA=(1/3800) 93.08980+1.4179400)=(1/3800) 314938.4=82.9KN2爬架升降工况: (1). 取垂直力平衡 V1=0 得V1=1.2Gk+1.4Qk=1.237.2+1.45.18=51.9KN(2). 对 B 点取矩:FA=(1/3800) 51.9980+1.4179400=(1/3800) 274582=72.3KN四、悬臂架及
40、与主框架连接处的螺栓强度验算(爬架使用工况)1.作用在爬架上部悬臂架外侧立面防护网表面的总风荷载KNWF174 . 9302.验算连接处的螺栓受力计算连接处采用 8 条 M1660 性能等级为 4.8 级的螺栓连接,每条螺栓的保证荷载为 48.7KN,单侧有效作用 4 条合计为 P448.7194.8KN. 风荷载对连接处产生的拉力为: )(8 .194116806. 05 . 517符合要求KNKNRC五、主框架的计算:(使用工况)主承力架受力情况:PC =PD=1.2GK+1.4QK/2=46.54KN对 A 点取矩得:MA=0KNFFPPBBDC2 .223545)806434(434对
41、 B 点取矩得:MB=0KNFFPPAADC2 .223545)806434(434对 D 点取矩得:MD=0KNRRFPAABC1 .93)806434(35458061、主框架 H 型钢水平梁的强度验算:H 型钢的型号:HW150150710mmH 型钢水平梁 C 断面处的最大弯矩:NmmRMAC4124330043400931434H 型钢水平梁 C 断面除的抗弯强度:22/215/6 .186100022141243300mmNmmN2、主承力架外斜撑杆方钢的稳定性验算:方钢管:80804 所受的最大轴向压力:KNRE6 .5154.4622.22222/205/61100747.11
42、72. 0100051.6mmNmmN3、主框架前立柱方钢管的强度验算:方钢管:1001005所受的最大轴向压力:KNPC54.4622/205/4 .25100356.18100054.46mmNmmN4、主框架下部顶墙调节丝杠的强度验算: 丝杠抗拉强度:222/205/3 .45)225(100022.2mmNmmN十一 附件附 1 爬架平面布置图(见 CAD 图)附 2 爬架立面示意图(见 CAD 图)附 3 爬架安装示意流程图(见 CAD 图)附 4 爬架工序示意流程图(见 CAD 图)附 5 爬架拆除示意流程图(见 CAD 图)附 6 爬架安装验收记录表附 7 爬架爬升批准通知书附
43、8 爬架爬升前检查记录表附 9 爬架爬升后检查记录表附附 6 6 爬架安装验收记录表爬架安装验收记录表工程名称: 验收机位位置及数量: 序号检查项目验 收 内 容技 术 要 求检查方法与工具检查结果1附墙装置穿墙螺栓孔位偏差。穿墙螺栓与附墙座和固定套的安装情况。附墙装置与 H 型导轨和三角形承力架的安装情况。孔位偏差10mm。内墙面上应安装垫板和双螺母,螺杆应露出螺母 3 扣以上,并用力拧紧。应插上锁定板,H 型导轨挂勾在附墙装置的承力板上。钢卷尺目测和扭力扳手目测2爬升机构导轨和上爬升箱的安装情况。爬升箱。上爬升箱内的承力块下爪部位应支撑在导轨的方形踏块上平面。上、下爬升箱内的定位销、限位器
44、、导向板、承力块等组装件应转动灵活,定位正确可靠。目测或手感目测和用手搬动3防倾、防坠装置H 型导轨的垂直度和挠度。爬升箱与 H 型导轨的间隙。防坠装置是否齐全。防坠装置是否有效。导轨的垂直度为 5/1000 或30mm,工作状态中的最大挠度应小于 1/500 或 6.6mm。防倾装置的导向间隙应小于5mm。防坠装置每个机位设置一套。防坠装置必须灵敏、可靠、其下坠制动距离不得大于 50mm。吊线和钢卷尺目测和钢卷尺目测模拟试验和钢卷尺。序号检查项目验 收 内 容技 术 要 求检查方法与工具检查结果4电气控制和液压升降系统电气控制操作情况。电气系统接线情况。液压系统工作情况。液压系统的超载和安全保护。油缸不同步时的调节功能。电控系统工作正常、灵敏可靠。电气接线应牢固、电缆接头绝缘可靠,电路应有漏电和接地保护。液压系统工作正常可靠。升降平稳、二缸同步误差不超过 2%或 12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强镇建设资金申请:2025年产业升级与转型策略报告
- 牧童遥课件教学课件
- 农业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及2025年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估报告
- 安全教育培训课程讲师课件
-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模式2025:绿色建筑与城市污水处理实践报告
- 安全教育培训讲师介绍课件
- 美容护肤品牌营销
- 会议开场白及安排范本
- 文化行业政策报告与市场分析
- 绿色矿山建设2025年:尾矿资源化利用与生态修复策略报告
- 乡村调解员课件
- 2025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
- 体重管理宣教课件
- 美术培训学期课件
- 厂房居间协议书范本
- 市场摆渡车管理制度
- 联想集团绩效管理制度
- 《我也有自己的光芒》(2024年四川内江中考满分作文22篇附审题指导)
- 甘肃传统文化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气垫船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CJ/T 322-2010水处理用臭氧发生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