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计总说明_第1页
消防设计总说明_第2页
消防设计总说明_第3页
消防设计总说明_第4页
消防设计总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仅供个人参考1.1设计依据1. 1. 1相关部门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1.1. 2各专业户提资料;1.1. 3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条例、规定和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For pers 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4) 消防安全标志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50/202-2004For pers 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2、not for commercial use1. 2设计内容及原则1. 2. 1设计内容本工程设计范围内,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和暖通等各专业的消防设计。For pers 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1. 2. 2设计原则贯彻“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根据每幢建筑物的消防特征,正确定性,分别采 用不同的消防方式,以满足国家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1. 3工程概述For pers 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3、use本工程是厂房。本工程共有2个子项目,各子项建筑物的消防特征见下表:表1.3-1项目建筑物消防特征一览表For项目建筑性质层数建筑高度建筑面积防火分耐火等灭火器配置场所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pers 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 cial use总图编 号名称_*/*(m)(m2)类级火灾种类危险等级11号车间厂房1F7. 612000一类一类22号车间厂房1F7. 62000一类一类注:建筑高度为消防计算高度,即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处的室外地坪到主要使用房间屋面 板板面或檐口的咼度。1. 4总图消防1. 4.1防

4、火间距在总体布局方面,各建筑物之间相互间距均符合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1. 4. 2消防车道厂区的周围,均设有环形消防车道。1. 4. 3消防扑救面(登高面)和扑救场地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留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直接落地的扑救面(扑救面),并在此范围内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在此范围的室外,还设置了净深大于或等于1518米的消防扑救场地;在此范围内设有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 设置任何架空线缆和其他影响消防车通行及扑救的障碍物;此范围内也设有设置室外停车位 (详见消防总平面布置图) 。144 对消防车道和扑救场地的要求该地块四周均有城市道路, 可以形成便捷的消防环道。 尽头

5、式消防车道设置了回车场 (回 车道),回车场的面积不小于18mK18m。消防车道净的进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小于 4m (双车道大于或等于7m)。通过补救场地的 消防车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消防车道的最小转弯半径,多层建筑 R大于或等于9m,高层 建筑 R 大于或等于 12m。消防车道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均能承受 36T 的大型消防车的压 力。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大于 3%。1 5 建筑消防1 51 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设于 1 号厂房中,有直接对外开门,面积 13.02m2.本工程 1 号厂房设四个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面积分别为 2000m2、3200 m2、3200

6、 m2、3600 m2,每个防火区设2个安全出口。1 53 安全疏散及疏散距离1)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有 2个安全出入口。1 54 建筑防火构造1 )本工程防火隔离采用空心页岩砌筑,耐火极限不低于 3 小时。2) 防火墙两侧门窗洞口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 2 m,“U”型“ L”建筑转角处水平距离大 于或等于 4 m。3)相邻的防火分区在防火隔墙上联系处采用甲级防火或特级防火卷帘门。4)建筑二次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并按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20011 年版)执行。1 6 结构防火 该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建筑材料构件(承重墙、柱、梁、楼板和屋面板等)燃烧性能和耐不得用于商

7、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火极限均达到规范规定的相应等级要求。结构柱、梁、板保护层厚度达到相应设计耐火等级 要求。1. 7消防给排水1. 7. 1消防标准和消防水源1) 消防标准(1) 消火栓系统:在本工程内取1号厂房为计算标准,该建筑按乙类厂房设计。(2) 消防用水量标准及一次灭火用水量,详见下表:表1.7 1消防用水量标准及一次灭火用水量序号系统名称消防用水量标准火灾延续时间一次灭火用水量备注1室内消火栓系统20L/S2h80 m3由消防水池供水2室外消防栓系统15L/S2h3108 m由城市管网供水合计188 m32) 消防水源(1)室内外消防用水均贮存厂区内消防水池内。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为V=

8、240 m3。并从城市给水管道直接入DN150mm进水管一条,作为消防水池补水系统(2)消防水池设取水井2个,供城市消防车到现场取水灭火使用。1) 室外采用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管网呈环状形敷设,管径为DN150mm。2) 管网内共设有2座地上式消火栓。供城市消防车到火灾现场取火灭火使用。1) 室内采用临时高压制给水系统,在1号厂房外消防泵房内,共设2台室内消火栓给水 加压泵,一用一备。2) 在厂房内均设消火栓进行保护。其布置能保证室内任何一处均有2股水柱同时达到。3)每个消火栓箱内均配置 DN65 mm消火栓一个、DN65 mm L25m麻质衬胶水带一条, DN65X19 mm直流水枪一支、启

9、动消防水泵按钮和指示灯各一只。4)消火栓系统设有2套消防水泵接合器,具体位置详见给排水总平面图。1)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丝扣及沟槽式卡箍连接。2)室外消火栓给水管采用PSP钢塑复合压力管,扩口连接。3) 消防压力排水管采用热浸镀锌钢管,沟槽式(卡箍)、丝口或发兰连接。1)各建筑内根据其面积和火灾类别,在适当位置配备一定数量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 火器。表1.7.4主要设备器材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室内消火栓给水加压水泵KQL150/185-11/4台2一用一备3Q=180m3/h.台,H=10 mN=11KW/ 台2地上式消火栓SA100/65-1.0座23消火栓

10、系统SQS100-A套2消防水泵接合器型4室内消火栓消火栓箱700X000 >240, 箱内配有DN65mm消火栓 一个,DN65mm,L25m衬胶水带 一条,DN19mm 水枪一支,启动 消防水泵按钮和 指示灯各一支。套271.8消防设施电源供给及接地消防设施由变电所及发电机配电屏分别提供电源, 采用双电源末级配电箱自动切换供电。 应急疏散照明灯具自带蓄电池,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 60min钟。消防系统接地与建筑其它 接地共用接地体,接地电阻 R小于1欧姆。1.9电气消防应急照明采用专用回路双电源配电,并在末端互投,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180 min钟应急照明系统干线采用矿物绝缘电缆在

11、强电间、吊顶内明敷于金属防火线槽,支线采用耐火 导线穿钢管或径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暗敷于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瓮中保护层厚度不宜 小于30mm。在消防设施设备设置点设置光致发光消防设施设备标志;重要设备用房的门上设置光致 发光场所指示标志。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

12、en.Pour l '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a des fins commerciales.to员bko gA.nrogeHKO TOpMenob3ygoiccH6yHeHuac egoB u HHuefigoHMucno 员 B30BaTbCEb KOMMepqeckuxqe 员 ex.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以下无正文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