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名校试题专题汇编--晶体结构与性质(详细解析)_第1页
2020年高考化学名校试题专题汇编--晶体结构与性质(详细解析)_第2页
2020年高考化学名校试题专题汇编--晶体结构与性质(详细解析)_第3页
2020年高考化学名校试题专题汇编--晶体结构与性质(详细解析)_第4页
2020年高考化学名校试题专题汇编--晶体结构与性质(详细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晶体结构与性质1 .磷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它能形成多种化合物。(1)基态磷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 ;该能层能量最高的电子云在空间有 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呈形。(2)磷元素与同周期相邻两元素相比,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3)单质磷与C12反应,可以生成PC13和PC15,其中各原子均满 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中,P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o(4)磷化硼(BP)是一种超硬耐磨涂层材料,图甲为其晶胞,硼原 子与磷原子最近的距离为 a cm。用M g mo1表示磷化硼的摩尔质 量,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磷化硼晶体的密度为O(5)H3P。4为三元中强酸

2、,与Fe3+形成H3Fe(PO4)2,此性质常用于掩蔽溶液中的Fe3 o基态Fe3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PO4作为 为Fe提供(6)磷酸盐分为直链多磷酸盐、支链状超磷酸盐和环状聚偏磷酸 盐三类。某直链多磷酸钠的阴离子呈图乙所示的无限单链状结构,其中磷氧四面体通过共用顶角氧原子相连。则该多磷酸钠的化学式为O解析(3)PCl3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PC15中P原子i为10电子结构,PC13中P原子采取sp3杂化,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4)设该晶胞的边长为x cm,硼原子与磷原子最近的距离 134 为晶胞体对角线的彳,则七x=a, x= p。该晶胞中含有的B原子数为4, P原子数

3、为8X1+ 6X1 = 4,即含有4个BP,故磷化硼晶体的 82密度为MN产g+93a cm= 16303 g cm 3。(6)由图乙可知,每个P与3个。形成阴离子,且P的化合价为+ 5,则该多磷酸钠的化学式为 NaPO3 或(NaPOjn。答案 (1)M 3 哑铃P>S>Si(3)sp3三角锥形3 3M 16Nla3 g cm 3(其他合理答案均可)8Ar3d5 或 1s22s22p63s23p63d5 配体 孤电子对(6)NaPO3 或(NaPOjn2 .Fe、Ni、Cu、Cr及其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如CuSO4溶液常用作电解液、电镀液等。请回答以下问题:

4、(1)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 69 pm和78 pm,则熔点NiO FeO(填或)。下列图象是从FeO晶体结构图中分割出来的部分 结构图,试判断其中符合其晶体结构的图象是 。IX(3)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一20.5C,沸点为103C,易像晶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 Fe(CO)5晶体属于 类型)。(4)元素Cr的化合物CrO2Cl2在常温下为深红色液体,能与CCL、CS2等互溶,据此可判断 CrOzCL分子是像“极性”或“非极性”)分子。在有机溶剂CS2分子中碳原子和硫原子之间的共价键类型为

5、(5)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氨水会生成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 至沉淀刚好全部溶解时可得到蓝色溶液, 再向其中加入极性较小的乙 醇可以生成深蓝色的Cu(NH “4SO4 H2O沉淀。该深蓝色沉淀中的 NH3通过键与中心离子Cu2+结合;NH3分子中N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是 。与NH 3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微粒 是 任写一种)。下图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 该氧化物的化学式0B解析(2)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都属于 离子晶体,晶体中离子的半径越小,离子间作用力越大,晶体熔、沸 点越高,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 pm和78 pm,故熔点:NiO>Fe

6、O。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晶胞中微粒数之比为6 : 6,所以选项中符合其晶体结构的图象是 B、C两项。(3)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沸点较低,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 可判断Fe(CO)5晶体属于分子晶体。(4)CCL、CS2皆为非极性溶剂, 根据“相似相溶”可知CrO2Cl2分子是非极性分子。CS2分子中碳原 子和硫原子之间存在碳硫双键,即一个"键、一个兀键。(5)根据铜的这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 黑球都在晶胞内部为4个;白 球:顶点上8个,对每个晶胞贡献为1,上、下面各1个,对每个晶8 11胞贡献为1,棱上4个,对每个晶胞贡献为1,内部1个,

7、所以每个晶 胞中白球也是4个,故该铜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CuO。答案(1)Ar3d84s2 或 1522s22p63s23p63d84s2(2)> BC(3)分子晶体(4)非极性"键、兀键(5)配位 sp3 H3O+(或其他合理答案)CuO3 .下图为几种晶体或晶胞的示意图:冰晶体金刚石晶体Cu晶胞MgO晶胞CaCl2晶胞干冰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上述晶体中,粒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晶体是(2)冰、金刚石、MgO、CaCl2、干冰5种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NaCl晶胞与MgO晶胞相同,NaCl晶体的晶格能(H 大于”或“小于")MgO 晶体,原因是(4)每个Cu晶

8、胞中实际占有 个Cu原子,CaCl2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5)冰的熔点远高于干冰,除 H2O是极性分子、CO2是非极性分 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o解析(2)离子晶体的熔点与离子半径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大,则离子晶体熔点越高。金刚石 是原子晶体,熔点最高,冰、干冰均为分子晶体,冰中存在氢键,冰 的熔点高于干冰。(4)铜晶胞实际占有铜原子数用均摊法分析,8X1+6Xo= 4,氯 82化钙类似氟化钙,Ca2+的配位数为8, CL配位数为4。答案(1)金刚石晶体(2)金刚石>MgO>CaCl 2>冰>干冰(3)小于 MgO晶体中离子的

9、电荷数大于 NaCl晶体中离子电荷数;且 r(Mg2 )<r(Na )、r(O2 )<r(Cl )(4)4 8(5)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4 .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 A、B、C、D中,A和B 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 1个,并且A和B+的电子数相差为 8;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 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OA >B «D回答下列问题:A、B和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D的配位数为。(2)列式计算该晶体的密度 gcm 3o解析 根据分摊法,可以求得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2NiF

10、4,晶体的密度可由晶胞的质量除以晶胞的体积求得。答案(1)K2NiF4 63934+59X 2+19X 86.02X 1023X4002X 1 308X 10 30= 3.45 .铁触媒是重要的催化剂,CO与铁触媒作用导致其失去催化活 性:Fe+5CO=Fe(CO)5;除去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NH 3)2OOCCH 3 + CO + NH 3=Cu(NH 3)3(CO)OOCCH 3。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2)Fe(CO)5又名玻基铁,常温下为黄色油状液体,则 Fe(CO)5的 晶体类型是,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分子式为(3)配合物Cu(NH 3M

11、OOCCH 3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配体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 。(4)用Cu(NH 3)2OOCCH 3除去CO的反应中,肯定有 形成。a.离子键b.配位键c.非极性键d. 0键(5)单质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图 所示,面心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铁原子个数之比为,面心立方堆积与体心立方堆积的两种铁晶体的晶胞参a数分别为a pm和b pm,则b=?面心立方体心立方解析 (1)基态铁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则其价电子排布图为口h I 山 |T| 臼。3d 4s(2)Fe(CO)5常温下为液体,说明其熔、沸点较低,则 Fe(CO)5为分子晶体。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 N2。(3)该配合物含有两种类型的碳原子,CO中的C原子为sp2杂化,一CH3中的C原子为sp3 杂化。配体为NH3,则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 N用Cu(NH3)2OOCCH 3除去CO的反应中Cu2与NH3、CO新生成配位键,Cu2+与配体中N、C原子之间的配位键也是 "键, 故本题选b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