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四级概念整合法_第1页
小说四级概念整合法_第2页
小说四级概念整合法_第3页
小说四级概念整合法_第4页
小说四级概念整合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说题型建模(四级概念整合法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有它独特的艺术规律和特点。在 小说阅读答题训练中也存在着有别于其他 文本而附着于小说独立、独 特艺术之中的答题方法,这就是广大师生摸索出来的“小说答题四级 概念整合 法”。 大家知道,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是小说赏析的四大要素,也 是一个统一体。因此,小说的命题 重点也正是围绕这四个关键词展开 的。当我们透过林林总总的答题步骤和方法而试图寻找小说答题的规 律 时,我们欣喜地发现小说的答题也是围绕这四个关键词展开的。抓 住了这四个关键词,可以迅速切入思路, 保证基本不遗漏要点,因此, 我们称之为“小说答题四级概念整合法”。具体如何运用呢?题

2、型一人物题 题型示例 1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 (2009·宁夏、海南卷孕妇和牛阅读题 参考答案 具有善良、 温婉等传统的女性美; 有责任心,做事认真;对人生抱有美好的向往和期待。 答案分析 答题点是从小说相关情节 婆婆让孕妇骑牛而孕妇没骑得出的, 答题点是从小说中孕妇临摹石碑上的文字 情节得出的, 答题点是从小说的一 段心理描写文字得出的。 这样, 分析人物形象是运用人物 (直接或间接描写文字 情节环境 (如 果需 要 主题 (如果需要 的思路和要素答题的。题型二 情节题 题型示例 2这篇小小说的结尾写郑副市长在家中发现获奖证书,主要有什么作用? (小说迎宾竹阅

3、读题 参考答案 使情节波澜再起。使郑副市长妻子的形象更加鲜明。原来郑副市长妻子说的一切只是 一个善意的谎言, 让人不 能不为郑副市长妻子的贤惠、 聪颖所折服。 使小说主题得到升华, 突出了 “一 个成功者 (成功的领导 都离不开一个贤内助的支持和帮 助”的主题,给人留下无穷韵味。 答案分析 答 题点是从情节本身答题, 答题点是从人物形象角度答题,答题点是从主题角度答题。这样,分析情 节作用是 运用情节人物主题环境 (如果有这方面作用 的思路和要素答 题的。题型三环境题题型示例 3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描画冬夜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飞落”下来, 这样 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说雪夜阅

4、读题 参考答案 预设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环境 , 渲染了一种寒 冷而宁静的氛围, 与屋内温馨的火盆互为映衬。 衬托故事情节 发展。 结尾再次描画冬夜的雪花依旧宁静唯美, 为故事的结局 营造一种落寞凄清的氛围, 烘托了孤苦老人苍凉的心情。将雪 花比喻成通人性的小精灵,寄托了作者对这对孤苦老人的同情和 美好 祝愿。答案分析 答题点是从环境本身答题,答题点是从情节角度答题,答题点是从人物角度答题,答题点 是从主题角 度答题。这样,环境作用是运用环境情节人物主题的思路 和要素答题的。题型四主题题题型示例 4这篇小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现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小说 迎宾竹阅读

5、题 参考答案 小说表现的主题是一个成功者 (成功的领导 离不开一个贤内助 (好妻子 的支持和帮助。 主人公 是郑副市长的妻子 淑芬, 郑副市长的洁身自好、 知错能改, 都是从侧面烘托淑芬的形 象, 从而表现主题的。 小说前半部分虽然主要是写郑副市长和 “红尘宾馆” 的马经理的思想较量, 但小说的重点是妻子淑芬 “买 菜回来”怎样做丈夫的思想工作。最后郑副市长婉拒马经理更体现 了淑芬的思想工作的成效。答案分析 理由是从人物关系角度答的,理由是从情节安排角度答的。 这样, 分析小说主题是运用人 物情节环境 (如果 需要 的思路和要素答题的。题型归纳建模 1.答人物题:首先要从人物自身的正面和侧面描

6、写考虑,其次要考虑人物所处的环境、 情节的推进和主题的表现。 2.答情节题:往往要考虑情节本身、人物、主题三方面的作用。 (其中,情节 是主要的 3. 答环境题:往往要考虑环境、 人物、 情节、 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其中, 环境是主要的 4. 答 主题题:往往要从主要人物、人物关系入手,甚至还要考虑到情节的 推进、社会环境的设计等。即时应用体验 请结合答案揣摩四级概念整合法的运用1.人物题 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说砷阅读题 答案:“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借“我”的视角写鞋匠,构思新颖独特。 揣摩:上面三个答案要点分别对应的是哪一级“概念” (方面 ?

7、 答:_答案:情节 人物2.情节题 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2011·新课标 全国卷血的故事阅读题 答案: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提示小说主题 的解读途径;照应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 揣摩:上面三个答案要点分别对应的是哪一级“概念” (方面 ? 答:_答案:人物 主题 情节3.环境题 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 用?请概括说明。 (2010·辽宁 高考洗澡阅读题 答案: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理;使情节的发生和发展更加 合理。揣摩:上面三个答案要点分别对应的是

8、哪一级“概念” (方面 ? 答:_答案:环境 人物 情节4.主题题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2010·广东高考面包阅读题 答案:(主题 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 理解、宽容、尊重,并无私奉献,才能度过 困境。 (分析 在深夜的厨房,结婚三十九年的夫妻突然都发现对方 “老了”,表现出相互之间的爱怜之 情。丈夫偷吃面包后撒谎, 是不想增加妻子的精神负担。妻子发现丈夫偷吃面包,本可当场 “揭露”, 但为了维护丈夫的尊严而替丈夫圆谎。第二天晚餐, 妻子善意撒谎,多分给丈夫一片面包,进一步传达 了对丈夫的爱。 丈夫深感愧疚。揣摩:上面的主题及分析是从哪一级 (两

9、级 “概念” (方面 进行的? 答:_答案:分析内容基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而“在物资极度 匮乏的条件下”是从时代背景 (环境 方面分析的。 三维综合演练 练题型+悟技法+防失误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 题。 (20 分 老人和马 梅 寒1月亮从东山后面升起来,就挂在山顶那棵树的梢上。院子里没点灯,只有院西墙马棚那儿,一星红红的火,在月光底 下明明灭灭。何处的笛声,被山风一路送过来。声音时高时低时强时弱,断断续续。听不出什么曲调,却跟山里的夜风 那般寒凉。2小子,老师知道你心里有委屈,但有什么办法呢?手里的一袋烟终于抽完了。老人将烟袋锅子在脚后跟上轻轻磕了磕, 站起身,向笛声飘来的方向望一眼,

10、转身走向西墙边上的马棚。3马棚底下,一匹浑身雪白的老马,正静静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像入定的老僧。4那是一匹跟他一样老的老马了。跟着他在这一带的山山水水间来来回回已经走了近三十年,走了多少路,摔了多少跤, 身上留了多少伤,他记不清了。今夜,他心里只有一种沉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悲伤。他是来跟老马告别的。明天,他就 离开这里,到山下去,马还要留在这里。马还不能退休,因为它还没有找一个新的合适的接班人。5老伙计,腿上这伤,还疼吧?阴天下雨要犯病,你自己可要小心6老人在老马的左前腿那儿站住,迟缓地弯下腰,去抚摸老马腿上那块伤。那是那个暴雨天留下的。那天,他和老马如 往常一样到山上去接孩子。回小学校的路

11、上,风雨就来了。那天风刮得邪行,要把整座山都拔起来,雨浇得人眼睛睁不 开。三个孩子坐在马背上,他牵着马走在前面探路,马小心翼翼地跟在他后面顺着他找的路往前走。雨天,路滑,原本 就陡的山路变得更加泥泞难行。在一处近六十度的陡坡前,马尝试了几次都没能上去。马背上的孩子们坐不住了,要下 来自己走。被他制止了。他心疼马,更心疼那些山里的娃。为了学点文化,那些孩子每天要翻山越岭走几十里山路才到 那所只有他一个老师的小学。他让孩子们坐稳,破天荒地冲老马发了脾气:不中用的东西,这点坡也上不去。老马似是 听懂了他的话,没有丝毫埋怨,它用力晃了晃双耳,再一次奋力往坡上冲去。近坡顶,老马像一堵重重的墙倒下去,前

12、腿正跪在一块锋利的山石上7老马的伤,后来慢慢好了。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草药。那条腿却是瘸了。他的心,也从此缺了一角。8还有马的那只右眼。是在那次送孩子回家的路上,被路边突然倒下来的一棵树给戳瞎了。那一次,真的把他的心都要 给疼碎了。他眼睁睁看着一支尖尖的枯树枝干直直插进了老马的右眼窝,鲜血“咕嘟”一下冒出来,把它前胸处的那片 雪白的毛都染红成一片。 他以为那次的老马是死定了, 就算不死也不能再继续和他一起去接送孩子们了。 让他没想到的, 第二天,他刚走出屋门,老马就在马棚里急切地向他呼唤:该去接孩子们了。再苦再累不流泪的汉子,那天抱着马脖子 呜呜地哭了。如果山外的那些人,能有老马一半的心思,山里

13、的孩子们,天地可就不一样了。9他不比老马更好。他的右胳膊,也是在那次事故中永远地变成了残疾10老伙计,这三十年,你跟着我受苦了你是咱山里人的大功臣哪11老人围着老马,左转,右转,恨不得把它身上的每一寸肌肤都抚摸遍。12三十年了,那些山里的孩子们,一茬儿又一茬儿,被那匹马驮进学校,驮出大山。他们读了中学,大学,走到山外, 有了体面的生活。他和马,却是老了。13儿子带他去体检,诊断书上列了近十种大大小小的病。把儿子惊晕了,也给他下了死命令:不下山,押也要把他押回 去。他也确实老了,看黑板上的字,原是黑白分明,现在在他眼里却是模糊一片14他不管儿子押不押。只说,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他死也要死在山上

14、。孩子们不能一日无老师。15奔波了很多天,上上下下,远远近近。没人愿意来。深山旷野,谁愿意把青春埋在这里。最后他想到了自己的学生, 那个坐在马背上走出大山的孩子,读的一所不错的师范学校16他去找学生。拎了两斤老白干。他说,学生听。学生听完,面露难色。学生联系了一家市里的中学,已有眉目。他伤 了心。和着眼泪一杯又一杯地喝着闷酒,心里却没埋怨。他把那些孩子们送出大山,就是希望他们从此能过上一份好生 活17学生还是把他手上的酒杯夺去了,说,老师,您给我点时间18学生跟着他一道来到这所阔别已久的小学。 三十年过去了, 屋还是那屋, 人还是那人, 只那些明朗朗的脸不一样了 19笛声继续随了风送过来。这一

15、次,他听得真切,是他曾经教孩子们唱过多次的希望的田野。欢快的笛声,已不似 先前那般寒凉,在夜风里有节奏地舞。他轻声随着笛子的旋律哼唱起来: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老马似乎也 受了感染,不再入定般寂静,它用力摇晃着耳朵,四蹄有节奏地在地上轻轻踢踏。老人的大手轻轻抚遍老马的全身,嘴 里的声音渐渐模糊,眼角有凉凉的泪缓慢滑下来:老伙计,小子是新手上路呵,你再辛苦带他一程(选自小小说选刊 2013年 16期,作者梅寒12.小说围绕老人和马,写了几件事?(2分 13.试分析第 19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2分14. 试分析文中“老人”的人物形象。(3分15. 小说为什么要用很多篇幅来写马?这对表现小

16、说主题有什么作用?(4分16. 请再举出一个类似“老人”的例子,并谈谈你对这类人的评价。(3分迎宾竹 齐运喜郑副市长喜欢舞文弄墨,尤爱画竹,工作之余总爱操起画笔涂涂抹抹地忙乎一阵。这天,郑副市长正在家中画台上创作“百竹图”,红尘宾馆的马经理来了。他似乎特别喜欢“百竹图”。眯着眼睛点 着头,绕着画台转来转去,不时用手指指点点评论着。马经理不是门外汉,他的评论和夸赞都很中肯,还指出了不足之 处,郑副市长不能不对他刮目相看。不知马经理是不是有备而来,他欣赏过这幅画后,当即表示花两万元买回去,放大后镶嵌在总台大厅里。郑副市长一怔,心想:前天我在红尘宾馆,看见总台大厅里挂着一幅迎宾松,马经理为何还要再花

17、钱买?未等发问,马经理就向郑副市长作解释:那幅迎宾松档次太低,昨天他下令撤了。许多宾馆落俗挂这个,他们则挂幅迎 宾竹,新颖雅致,别具一格。郑副市长笑笑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我的画不值那么多,只收 2000元,我多一文也不要。你先回去,我正儿八经 画一幅迎宾竹,晚几天给你们送去。”马经理走后,妻子淑芬买菜回来。郑副市长乐呵呵地迎上去,叫淑芬给他炒几道好菜。淑芬见他一脸喜气,问:“有 客人用饭?”郑副市长笑道:“客人走了,就咱俩,小饮几杯酒,庆贺第一次获得润笔费。”淑芬先是一怔,问明事情经过后,微笑道:“老郑,的确该给你炒几道好菜,你的墨宝的确够水平。不瞒你说,前不 久省里举办书画赛,我从你的作品

18、中挑了最好的一幅竹图,化名给他们寄去,结果你的那幅”淑芬稍一停顿,郑副市长便接过话茬儿:“不是自吹自擂,我的作品肯定名列前茅,我是专门研究画竹的,不怕千招会, 就怕一招精。”淑芬长叹一口气,脸上露出淡淡的苦笑:“评委们给每幅作品逐一打分,结果你的作品排名 109位, 108将里没有 你。”“这不可能!怎么会这样?”郑副市长一脸惊疑再三摇头。淑芬语音不高,却声声入耳:“实话告诉你,前不久,我特意拿你的一幅墨宝到书画市场去试价,有给 5元的,有给 10元的,最高的一个给 20元,这才是真实的价格真实的你!你以为 2000元出售是物有所值,是你应得的报酬?其实你 出售的不是才华和艺术,而是官衔和权力

19、!”郑副市长脸色通红,默默地坐在沙发上,点燃一支烟,一口连着一口地抽起来。淑芬瞥了他一眼,转身到厨房炒菜去了。不一会儿,淑芬炒了几道菜,又取出一瓶酒。郑副市长慢腾腾地来到餐桌前坐 下,发现几道菜都是他最爱吃的,不禁叹息一句:“唉,可惜无喜可贺!”淑芬朝他点头一笑:“人如其竹,高风亮节,闻过则改,还有比这更值得庆贺的喜事吗?”郑副市长点点头,眉毛往上扬了几下,说:“我想通了,还是你做的菜最干净,吃得心安理得,不生病。”第二天,郑副市长给马经理挂了个电话,谢绝了他买画的要求。从对方说话的语气上听出,马经理显然很吃惊,说是 嫌价钱低可再加钱。几天后, 淑芬告诉老郑:“我打探过了, 红尘宾馆撤下的那幅

20、迎宾松, 是赵副市长画的, 上个月赵副市长已退居二线。 ” 老郑听后,自然几多感慨。半年后, 郑副市长在家中无意间翻到一个获奖证书, 打开一看, 他的 “百竹图” 在省里举办的书画赛中获得二等奖呢。 (选自 2000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12.(2分写了 1与马分别、 2马腿受伤、 3马瞎右眼、 4体检查病、 5学生接班等几件事。每件事半分,写出四件事 可得满分。13.(2分作用:1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2前后对比,笛声由“寒凉”到“欢快”的转变揭示了老人心理转变; 3衬托了老人找到接班人后的欣慰。每点 1分,写出两点得满分。14. (3分 1为了教育,扎根山区; 2热爱学生,心系学生; 3不辞辛

21、劳,不求回报; 4坚守梦想,无怨无悔。每点 1分,写出三点得满分。15. (4分看似写马,实则写人,以马喻人,马是老人的忠实陪伴者,也是老人事迹的见证者。通过写马、赞马,讴 歌了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不计回报、具有牺牲精神的人们。两问各 2分。16. (3分如:为祖国核弹事业身居大漠几十年的邓稼先,为守卫祖国边境而不畏艰险的边防战士。对他们这种奉献 牺牲精神由衷敬佩、感动,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举出例子 1分,写 出评价 2分。雪 夜 (日本星新一雪花象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

22、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啊!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坏了。”“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你就别操这份心了。父母的过 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反而不好。”“也许你说得对。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我真盼望孩子能顺利地通过这一关。”老 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有人来。”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