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理解性默写_第1页
逍遥游理解性默写_第2页
逍遥游理解性默写_第3页
逍遥游理解性默写_第4页
逍遥游理解性默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评卷人得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第1页共9页第#页共9页(1)逍遥游中 “”,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第#页共9页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答案】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2) 杜牧阿房宫赋中 “,”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气势,给人以雄伟壮观的印象。【答案】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3)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里写潭中的鱼,先是鱼儿一动不动,接着“,”,写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似与游者相乐”。【答案】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每空1分,有错、漏、增字则该空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内容涉及散文、诗歌,兼顾高初中教材内容。应注意

2、易写错的字。2. 2016河南高考适应性测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庄子逍遥游中 “ 两句,写出了大鹏徙于南冥时气势磅礴、高飞而起的壮观图景。【答案】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 杜甫登高中“, 一联,描绘出有声有色、动静兼具的秋江图景。【答案】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3)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两句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答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 2016太原高三二模名篇名句默写(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李白行路难第一首的最后两句“, ”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

3、的一天。【答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 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 ”两句写出了对未来团聚时幸福情景的想象。【答案】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 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淡漠功名、看清内外荣辱界限的两句是a?, ”【答案】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4. 2016福州高三质检名篇名句默写(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庄子 逍遥游中“, ”两句,意思是说大鹏要高飞万里,必须借助强劲大风负载其巨大的翅膀。【答案】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2) 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从侧面烘托出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的状态,表现了琵琶女弹奏的动人。【答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

4、见江心秋月白(3) 范仲淹渔家傲中 “, ”两句,写出了戍边将士离家万里,但功业未成,因而没打算归家的内心世界。【答案】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5. 2016武汉高三四月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庄子在逍遥游中,弓I用齐谐中的 “ 两句,极力渲染大鹏往南方大海迁徙时的气势,境界雄奇阔大。【答案】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两句,说明了真挚的情谊可以超越千山万水的阻隔,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情怀。【答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 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 两句,借赞叹刘裕北伐的战功,来抒发对现实的感慨。【答案】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

5、虎6. 2016福建高三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庄子逍遥游中,上承对蝉和斑鸠嘲笑大鹏的叙写,下启对朝菌、寒蝉等的论说的句【答案】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2) 李白蜀道难中用 “ 这两句,写出了山路极其曲折、迂回的情形。【答案】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范仲淹表达自己思念故乡,但因战争没有取胜而不能 返回的句子是 “ ”。【答案】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7. 2016东北育才高三五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南宋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 :, 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

6、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 的惆怅。【答案】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阿房宫赋中以叙述的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 是:“, 。”【答案】鼎铛玉石金块珠砾(3) 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答案】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8. 2016丹东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6分)(1) 庄子 逍遥游中引述谐之言,描述鲲鹏凭借六月的大风,以“, ”的雄姿离开北海飞往南海。【答案】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白居易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暗示贬谪时间之久,和

7、因人事 变迁而产生的怅惘心情的诗句是“, 。”【答案】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3)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客人之口感叹人生短暂的句子是a?,。【答案】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9. 2016东北育才高三九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庄子在逍遥游中用 :, ”两句写出了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答案】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2) 李白在蜀道难中,表现壁之险绝、水之湍急咆哮的两句诗是【答案】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 描写了马快弦急、战斗激烈的两句是“, 。”【答案

8、】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10. 2016大连育明高三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句子是“, 。”【答案】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 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坚持理想,九死不悔的两句是:【答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 岳阳楼记中作者用 “, ”两句,形象地描摹出月光照耀下洞庭湖面荡漾的水波和无风时水中美丽的月影。【答案】浮光跃金静影沉璧11. 2016丹东高三测试(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6分)(1) 庄子逍遥

9、游中指出要达到遨游无穷天宇、不再依赖外物的境界,需要的条件 是:“, 。”【答案】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2)李白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以人仿佛能触摸星辰、内心惶恐来写蜀道之高的两句是:a”, 。【答案】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既描写实景,也形容由困境步入佳境的转变。【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12. 2016吉林五校联考(一)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 观沧海中描写山岛之景,突出欣欣向荣景象的句子是a?【答案】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劝学中论述空想不如实践的句子是“【答案】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逍遥游中论述世间的荣辱

10、,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a? ”【答案】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13. 2016白城一中4月阶段测试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 屈原在离骚中直接表达自己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心情的语句是a?_ 。【答案】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2) 庄子 逍遥游借助奇特想象用“ 两句展现大鹏由北冥徙于南冥的壮观图景。【答案】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两句,表明自己要为国为民尽最龚自珍己亥杂诗中 “后一份心力的情怀。【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4. 2016吉大附中高三五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庄子 逍遥游指出,宋荣子

11、不但做到“, ”,而且能够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答案】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两句,侧面描写和衬托了琵琶曲无(2)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穷的艺术魅力。【答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范仲淹在渔家傲中 建的焦虑。”两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功业未【答案】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15. 2016南阳市高二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第5页共9页第#页共9页(1) 庄子 逍遥游中,斥鹌嘲笑大鹏鸟时说明了自己飞翔的最高限度,即a?_ ”【答案】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第#页共9页(2) 杜甫蜀相中“, 两句,上一句写刘备礼贤下士,几次到茅庐问计于诸葛亮,下一句写诸

12、葛亮忠心辅佐刘备刘禅父子。【答案】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3) 杜牧阿房宫赋最后一段 者敲警钟。两句是作者在向当朝统治【答案】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第7页共9页第#页共9页仞”翱翔”蓬蒿”频烦”哀”鉴”。【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16. 2016哈尔滨六中高二开学考试古诗文默写。(1) 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答案】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 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 。【答案】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3) 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

13、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答案】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 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答案】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需熟练诵读诗文,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 默写句子,答题时要注意题干所给的暗示。注意易错字:生”决起”抢榆枋”大遗”鉴”。17. 2016原创信息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王安石的诗歌登飞来峰中 “, ”两句表现了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答案】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 在虞美人中,李煜将美景

14、与悲情,往昔与当今对比融为一体,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了最后的千古绝唱“?”。【答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 庄子的逍遥游中以朝菌、蟪蛄、冥灵、大椿等为例来说明小智慧比不上大智慧,寿命短不如寿命长的两句是 “, ”。【答案】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A。在通观全文的基础之上,【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要结合情景提示做出内容选择。1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在离骚中,写屈原看到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误国、保守落后的句子是a?【答案】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庄子逍遥游中认为 :,”的人才能遨游在无穷无尽

15、的境界中,而无需有所待。【答案】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3) 李商隐锦瑟中表现作者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两句是a?【答案】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 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 惟、暮、辩、沧、蓝。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甫在望岳中表明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两句是a?【答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 屈原的离骚中表达宁愿立即死去或流亡也

16、不愿苟合阿谀的两句是a?【答案】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3) 庄子逍遥游中表明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可是还有局限的,这两句【答案】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凌” “”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9分)(1)封建社会中很多女子任劳任怨却无法避免悲剧的命运。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哭 诉: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氓当中的女主人公同样用“来表达对自己品行没有差错而男子却变心的愤【答案】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赤壁怀古中展现周瑜指挥若定,轻松胜敌的句子懑之情。(2) 苏轼在念奴

17、娇 是:【答案】谈笑间 檣橹灰飞烟灭(3)逍遥游中宋荣子 是: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具体表现【答案】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4) 杨时、游酢为求师而程门立雪;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自己艰辛从师的句子是:当余之从师也,。【答案】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5) 孔子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刘禹锡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正体现他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淡泊态度。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答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本题中,要注意以下这些字的书写,如: 爽”贰”檣橹”员箧曳屣”馨”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2

18、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 两句简洁而生动地表现了 山间之四时”中秋天和冬天的情景。【答案】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2) 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答案】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3) 庄子逍遥游中的两句“,”表明了宋荣子不因外界的赞誉和非难而动摇的心志。【答案】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考生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 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要注意 常出错的字,例如,狸、祠、誉、沮。22. 2015高考全国新课标卷n,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