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的天气气候与地形_第1页
毕节地区的天气气候与地形_第2页
毕节地区的天气气候与地形_第3页
毕节地区的天气气候与地形_第4页
毕节地区的天气气候与地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收稿日期:2003-03-10作者简介:汪卫平(1976-,女,助工,主要从事中短期天气预报工作。文章编号:1003-6598(200305-0022-03毕节地区的天气气候与地形汪卫平(贵州省毕节地区气象局,毕节551700摘 要:对毕节地区天气与地形关系作了分析阐述,指出地形因素是我区天气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在我区中短期天气预报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关键词:地形;静止锋;焚风;雾中图分类号:P463121 文献标识码:B1 引言贵州省毕节地区所辖八个县市,天气气候各有特点,差异大,西部的威宁平均气温全区最低,无霜期最短;威宁多晴天,大方多雾日、雨日;东南部的织金多暴雨,而西部的赫章少降雨,这

2、些特点不仅在全区,就是在全省也是鲜明的。在一个面积仅26846190km 2的地区内出现这种多元化的天气气候特点,单从大尺度天气系统和大气候环境角度不能完全解释,这与其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环境息息相关。毕节位于105136106143b E,2612127146b N,地处内陆,属低纬高海拔山区。其西北方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正北临四川盆地,西接云南,自身处于乌蒙山脉。2 地形与冷锋、静止锋准静止锋的坡度一般较小,只有1/200,气象预报员一般把天气图上6h 锋面位置无大变化的锋定为准静止锋。在中国华南和云贵高原地区常见到的准静止锋,一般是遇到山脉阻挡和适当流场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从高原、盆地

3、及各等压面平均海拔高度对比可知:青藏高原高于700hPa 高度,我区一般高度高于850hPa 高度,可以看出地形作用对我区准静止锋的影响主要是:¹青藏高原及秦巴山系引起冷空气东北西南的回流;º我区(我省西高东低对冷空气起阻挡作用的地形;»乌蒙山脉对低层西南气流形成阻挡的作用。影响毕节的冷空气有3/4来自西西伯利亚,一般最先出现在我国的蒙新高地,它在东移南下过程中,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只能沿高原北侧东移,遇到秦岭、大巴山后,进入较低海拔的山地、丘陵地带,一股向东推进,另一股绕向西南形成回流冷空气,由东北路侵入我区。这股冷空气,由于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已经大大削弱

4、,加上贵州高原西高东低地形阻挡,气流移动十分缓慢,使其在与原来停留在贵州的暖空气汇合时,双方势均力敌,便长时间地相持在这里,形成独特的东侧冷西侧暖的云贵静止锋,由此产生阴雨连绵的准静止锋天气。#22#2003年第5期 贵 州 气 象 第27卷冷空气进入我省,大部分最先侵入遵义、铜仁一带,再到达我区中部成静止锋。就冬季而言:¹当冷空气强度一般时,先在贵阳堆积,再爬上我区,我区在冷锋影响初日无明显降水,至次日降温降水明显,冷锋转静止锋,贵阳甚至会出现低于我区的最低温度;º冷空气较强时,可迅速抵达我区转静止锋,当日即出现明显降温降水;»当冷空气很强时,可快速翻过威宁,抵

5、达云南,使我区出现一次明显的冷锋过境天气,少量雨(雪后速转为冷锋,锋后低温晴好天气,这类强度的冷空气鲜见于我省。以上3种情况中,由于威宁地处西部,海拔高,静止锋一般维持于它的东部,冷空气越过威宁,静止锋天气告一段落。乌蒙山脊海拔一般为18002300m,有利地挡住云南过来的低层西南气流,同时,北方回流冷空气也逐步减弱消失,使得静止锋形成的冷湿气团逡巡于我区海拔较低的中东部,阴雨天气持续数日。影响我区的冷空气多在中低层即700hPa、850hPa层活动,分析中着重关注陕西、秦岭一带切变、冷锋的演变情况,冷堆强度、进行方向,当前控制我区的系统及强度。秋春季着重于控制我区的系统能否挡住冷空气的南下,

6、冬季着重于冷空气强度和速度。3地形与天气毕节的地势成西高东低,东北最低的契形。西部最高点韭菜坪海拔290016m,东北部最低点金沙清池45710m,两者相对高度差为244316m。从总体上看,西部平坦缓和,中部切割强烈,东部起伏较微。西部威宁县和赫章县高海拔地带属云南高原向东的延伸部分,海拔一般在20002400m之间,地形起伏平缓,至今还保存着比较完整的高原面。中部海拔一般在14001800m之间。在赫章县东部,毕节市西部,纳雍县北部一带,由于受河流强烈切割,地面逐渐破碎。东部黔西、金沙、织金等县,地势逐渐降低,海拔由1400m逐渐降到1000m左右,形成一个面积不很大的中山、低山丘陵地带。

7、整个地形呈较明显的三级阶梯。311威宁县的天气气候特点威宁自治县处于乌蒙山脊上,气象站海拔2236m,是周边海拔最高的站点,其地形起伏平缓,至今仍保留完整的高原面,它主要有日照强、大风频繁、无霜期短、气温日较差大等特点。云贵静止锋多停滞于威宁的东侧,使其成为省内受静止锋影响最少,从而多日照的站点之一,再加上它的高海拔位置,威宁县自然成为我省日照最多的站点,它的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0514h。同时,它的初霜期为省内最早,平均在10月末11月初,个别年份在8月下旬即可见霜,终霜期省内最晚,平均在4月初,最晚年份5月初才终霜。312赫章县的天气气候特点赫章海拔1535m,比毕节市海拔高21m,按气

8、温随高度递减的规律,赫章县气温应低于或接近于毕节气温,赫章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仅853mm,大大低于省内降水量一般值11001 300mm,是全省雨量最少的站点,综合该站的风向频率、湿度高低,发现赫章县气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此考虑的是焚风效应。表2赫章县与毕节市多年月平均气温对照表(e月份123456789101112赫章 3.7 5.310.114.417.719.521.820.817.914.09.5 5.4毕节 2.6 4.08.913.617.119.221.821.017.813.68.8 4.5温差 1.1 1.3 1.20.80.60.30.0-0.20.10.40.70.9#2

9、3# 2003年5期汪卫平:毕节地区的天气气候与地形第27卷可见,两县盛夏几无温差,冬春季温差最明显,1月、2月、3月赫章站可分别高出毕节站111e、113e、112e,而此期间赫章县EN、ENE两风向频率最高,甚至超出了在我区各县市占绝对优势的静风频率。就此对赫章县站作地形考察发现:该县城位于东北西南向的类似峡谷的低凹地带内,城区一般海拔为1500m左右,县城周边高原面较为完整,海拔一般在2000m左右,相对高差500m以上,赫章北面紧邻的是平均海拔500m左右的四川盆地,相对高差1 500m以上。毕节属季风区,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北风经盆地进入赫章县,要由盆地南侧爬上相对高差在

10、1500m以上的云贵高原,再下沉500m左右到达赫章县城,这一冷空气翻越山脊的过程完全能满足: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背风坡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使得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湿度也显著减少。赫章县的焚风问题源于地势的高度变化和偏北风,因为地形相对固定,因此,赫章县的焚风直接与风联系:风向与四川盆地南边缘越垂直、风速越大,焚风现象则越明显,反之则不明显;赫章县站的气温偏高(同等高度、降水偏少在偏北风占优势的冬春季节表现最明显。313大方县的天气气候特点大方是一个多雾的县城,其雾日数居全省之首,年

11、平均雾日172196d,最多的1996年达207d。但我区其他站点雾日数却远远低于大方,其中雾日最多的纳雍站也只有3419d。大方县地处地区中部,其海拔仅次于威宁县。地区中部隆起的山体云龙山生纸山,最高海拔18002000m,大方县城正位于它的西侧斜坡上,县城往西5km是南北走向的落脚河,河区附近海拔12001300m。静止锋角度小,仅1/200;移动缓慢,左边界多在毕节纳雍一带摆动;大方站距毕节纳雍约30km,以这一角度计算,锋面在大方以低于海拔1700m的高度经过,大方县位于锋面上的云区内。同时,大方站西侧约5km 的落脚河为雾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河面高湿的暖空气沿锋面缓慢抬升,凝结为云到达大方,/云是天上的雾,雾是地上的云0,大方站多雾日的天气可以说是天时地利的必然。314织金县的天气气候特点织金县多发暴雨、大暴雨,平均每年412次,总次数多出区内次高站金沙近一倍,它与普定、六枝、晴隆、关岭、贞丰、册亨等站形成我省的3大暴雨区之一,但其无突出的小地形特点,其中原因比较复杂,可能与它正处于西南水汽主通道和冷空气回流前锋交会区域相关联,这点与地形也有着密切的关系。4小结¹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