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0综合探究性实验(复习必备)_第1页
【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0综合探究性实验(复习必备)_第2页
【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0综合探究性实验(复习必备)_第3页
【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0综合探究性实验(复习必备)_第4页
【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0综合探究性实验(复习必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人教版试题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专题10综合探究性实验1. (14分)某兴趣小组的学生根据活泼金属Mg与CO发生反应,推测活泼金属钠也能与CO发生反应,因此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探究(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已知:常温下,CO能使一些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例如:PdCl2+CO+HO=P +CQ+2HC1,反应生成黑色的金属铝,此反应也可用来检测微量CO的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使制气装置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上图A处制取CO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写 T、“II ”或“III ”),其离子方程式是 。装置B和C中应盛放的试剂

2、 分别是(2)观察实验装置图可知 Na与CO反应的条件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完好并装入药品后, 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3)假设CO气体为足量,在实验过程中分别产生以下、两种不同情况,请分析并回答问题:若装置F中溶液无明显变化,装置 D中生成两种固体物质,取少量固体生成物与盐酸反应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装置F中有黑色沉淀生成,装置 D中只生成一种固体物质,取少量该固体与盐酸反应后,也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请判断中D装置生成固体的成分是钠的 £

3、填“正盐”或“酸式盐”)。请用文字简要 说明理由。【答案】(1) III (1 分)CaCG+2H+=Cs2+HO+COT ( 2 分) 饱和 NaHCO (1 分)浓 HkSO (1 分)(2)高温(强热)(1分)打开III中的止水夹(1分)排出该装置中的空气(1分),、_ _ 高温 _高温 _ _ _ _ ,一,一(3) 4Na+3CO= 2N0CO+C (2 分) 2Na+2CO= NaCG+CO (2 分)(4)生成正盐。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共有三种元素,没有氢元素,因此不能生成酸式盐。(或生成正盐因为高温条件下碳酸氢钠不存在。)(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2分)【解析】试颍分

4、析:(1)根据实验篁制备二氧化碳的原理分析,为了使制气装菖能,箱开随同,随关随停:,上图A处制取C6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二,其离子方程式是CaCO,-2H- Ca>-:O-CO_|.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氧化氢,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二氧比碳中的水蒸气,应翩C的玩剂分别是饱和N羊C5 、 浓H二0d.观察雌装置图可知、口与C6反EZ用酒精喷灯加麴,反应条件是高温,立直装置E/密性完好并装入药品后,在点燃酒精喷灯前,为防止装置空气对实愉的登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打开正口的止水 事 来这步操作的目的是排出液装置中的空气m 根据题给信息知钠与二氧化俄反应生成碳戢钠和啖 化学方程式是工。厂C根据题

5、给信息知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感谡能钠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2、且-10:星、打CZOLbk (门中。装置生成固彼的咸公是钠的正量,理由是因为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枷其福三种元章,没有氢元素,因此不能生成鬣式盐.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实验探究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2. (15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RaC】,溶液日 C D(1)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有导气、 。(1分)(2)利用装置C可以证明S02具有漂白性,C中盛放的溶液是 ;若要证明其漂白作用是可逆的,还需要的操作是 。(3)通过观察D中现象,即可证明 S02具有氧化,D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 。a.

6、NaCl 溶液 b .酸性 KMn0 c . FeCl3 d . Na2s溶液(4)研究小组发现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若往 B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沉淀物的化学式(5)为进一步验证B中产生沉淀的原因,研究小组进行如下两次实验: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实验i :另取BaCl2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后加入少量苯(起液封作用),然后再按照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发现B中沉淀量减少,但仍有轻微浑浊。实验ii :用下图装置代替上述实验中的A装置(其他装置不变),连接后往装置 F中通入气体X段时间,再加入 70%H2S04溶液,结果B中没有出现浑浊。“实验i”中煮沸BaCl2溶液的目的是 ;气体X不可以是

7、 ( 填序号)。a. CO b . 03c . N2d .NOB中形成沉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广 。【答案】(1)防倒吸;(2)品红溶液;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热;(3) d ; (4) BaSO ;(5)除去BaCl2溶液中的02 ;b d ;2SO+2H2O+O+2BaCl2=2BaSOj +4HC1 或 2SQ+2H2O+O=2H2SQ HkSO+BaCl2=BaSO J +2HC1。 【解析】试题分析:(1)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除道气外还有防倒吸的作用;(2)证明SO具有漂白性,让其通过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证明其具有漂白性,SQ漂白原理,是和有色物质简单结合,受热又恢

8、复到原来颜色,操作: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热;(3)证明SQ具有氧化性,化合价降低, a、NaCl溶液不与二氧化硫反应,错误;b、S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高镒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SO表现还原性,错误;c、Fe"具有强氧化性,能把 SO转成SO2,反应方程式:2Fe"+SQ+2H2O= 2Fe2+4H+ + SO2,SO作的是还原剂,错误;d、S2价只具有还原性,存在中间价态 0价, SO+2S"+ 4J=3SJ + 2H2O, SO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正确;(4) B中盛放BaCl2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沉淀是BaS

9、O; (5)实验B装置中有沉淀生成,SO溶于水生成HbSO, H2SO可能被溶解在溶液中的 Q,把亚硫酸氧化为硫酸,生成BaSO,因此煮沸BaCl2溶液的目的:除去 BaCM溶液中的Q;根据实验ii ,通入气体X 一段时间目的是除去装置中的氧气,同时通入的气体不能具有强 的氧化性,Q、NO具有氧化性,能SO转变成HaSQ,干扰实验,因此 bd符合题意;根据的分析,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SO+2HO+O+2BaCl2=2BaSOj +4HC1 或 2SQ+2HO+O=2HSQ ,HkSO+BaCl2=BaSOj +2HC1。考点:考查实验仪器的作用、SO性质的检验、除杂等知识。3. (15分)为

10、了探究乙二酸的不稳定性、弱酸性和还原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查阅资料乙二酸俗称草酸,草酸晶体 (H2QQ 2H2O)在100° C时开始升华,157° C时大量升华 并开始分 解;草酸蒸气在低温下可冷凝为固体且草酸钙不溶于水,草酸蒸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I .乙二酸的不稳定性:根据草酸晶体的组成,猜想其受热分解产物为CO CO和HO。(1)请用下列装置组成一套探究并验证其产物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 B 一 一 F一Cf G装置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 。能证明产物中 C0的实验现象是 。整套装置存在不合理之处为 。n ,乙二酸的弱酸性:

11、该小组同学为验证草酸性质需0. 1mol L -1的草酸溶液480ml。(2)配置该溶液需要草酸晶体g 。(3)为验证草酸具有弱酸性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将草酸晶体溶于含酚配的NaOH§液中,溶液褪色B.测定0. 1molL-1草酸溶液的pHC.将草酸溶液加入 NaCO溶液中,有CO放出D.测定草酸钠溶液的 pH(4)该小组同学将 0. ImolL-1草酸溶液和0. ImolL-1的NaOh#体积混合后,测定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m ,乙二酸的还原性:(5)该小组同学向用硫酸酸化的KMnO溶液中滴入过量的草酸溶液,发现酸性KM

12、nO溶液褪 色,从而判断草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1)D、G除去草酸蒸气,防止干扰实验黑色固体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没有CO尾气处理装置 6. 3(3) B、D(4) c(Na + )>c(HC2Q-)>c(H+)>c(C2C42-)>c(OH )(5) 2MnQ-+5H2C2c4+6+ =2Mr2+10COT +8H2O【解析】试题分析:I ( 1)为了证明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和CQ先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再将洗气后的气体进行干燥

13、,然后将气体再通过黑色的氧化铜装置,一氧化碳和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再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存在,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所以其排序是:Z B- A 8 F-C- G根据表格知,草酸100 c开始升华,且草酸具有酸性,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草酸钙不溶于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也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制取的气体中含有草酸蒸气,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要检验二氧化碳首先要除去草酸蒸气,装置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除去草酸蒸气,防止干扰实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还原黑色的氧化铜生成铜单质,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反应现象是:D中黑色固

14、体变成红色,且 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整套装置存在不合理之处为没有CO尾气处理装置。n、(2)实验室没有480ml的容量瓶,选用 500ml的容量瓶,配置该溶液需要草酸晶体=0. 5LX0. 1mol - L -1 x 126g/mol=6 . 3g(3) A.将草酸晶体溶于含酚酬:的NaOH溶液中,草酸与 NaOH反应,碱性减弱,溶液褪色,不能说明草酸是弱酸,错误;B.测定0. 1mol - L -1草酸溶液的pH,若PH值大于1,说明草酸是弱酸,正确;C.将草酸溶液加入N&CO溶液中,有CO放出,根据强酸制弱酸,只能说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不能说明草酸是

15、弱酸,错误;D.测定草酸钠溶液的 pH,若PH值大于7,说明该盐是强碱弱酸盐,正确;选B、D.(4)将0. ImolL-1草酸溶液和0. ImolL-1的NaO暗体积混合后,恰好反应生成草酸氢钠,测定反应后溶液呈酸性,说明草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C2Q-)>c(H +)>c(C 2Q2-)>c(OH )出、(5)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能将草酸氧化成CO ,自己得电子生成Mr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2MnO+5H2c2c4+6H =2Mn +10COT +8H2Q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探究的设计与评价

16、,乙二酸的性质。4. (19分)某红色固体粉末样品可能含有FezQ和Cu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校化学自主探究实验小组拟对其组成进行探究。查阅资料:CaO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u2O 2H Cu Cu2H2O探究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ABC(1)仪器组装完成后,夹好止水夹, .则说明装置 A的气密性良好。(2)装置A是氢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的药品是 (填选项)A.稀硫酸和锌片B.稀硝酸和铁片C.氢氧化钠溶液和铝片D .浓硫酸和镁片(3)从下列实验步骤中,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序号)打开止水夹熄灭C处的酒精喷灯C处冷却至室温后,关闭止水夹点燃C处的酒精喷灯收集氢气并验纯通

17、入气体一段时间,排尽装置内的空气(4)收集氢气验纯时,最好采用 方法收集氢气。探究二:(5)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若无红色物质生成,则说明样品中不含CibO;此观点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若填“否”,则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浓硝酸,产生红棕色的气体。证明样品中一定含有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 加适量蒸储水稀释后, 滴加(填试剂和实验现象),则可证明另一成分存在,反之,说明样品中不含该成分。探究三:(6)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反应后经过滤得到固体3.2g ,滤液中Fe2有1.0mol ,则样品中 n Cu2O

18、mol。【答案】(1)向装置A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2) AG (3)。(4)排水法(5)否;2Fe3+Cu=2F2+Ci2+,CuzO,KSCN§液,若溶液变血红色。(6)0.55 (除(1) 3分外,其余每空2分)【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使用的是长颈漏斗,所以需要进行水封,向装置上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 段液柱,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2) A锌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正确:3铁和稀硝酸反应不生成氢弓错误: C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氢气,正确;D族和浓硫酸反应不生成氨气,错误,所以选AG (3)用氨气还原 金属氧化物时需要注意氢气要先来后

19、走,先用氢气排出空1,待反应完,固体冷却后再朦氢气/所以操作 III页序为:. N)因为氧气是易燃气体,所以最好用排水法收窠.(5)因为氧化诙和膜反应后生成 铁离子能氧化铜*团以可能没有红色物质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广T二人:-5%若加入浓硝 酸有红棕色的气体二氧化氮生成,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肯定有CwO氧化转和脂皖反应生成铁耳子, 能与KRCM漕液反应,溶液变血仁色.(6)江广一01=#三二。1二%当亚铁离子为1.0摩尔时.锢的物质的 量为二摩尔,固体为钢,物质的量为3.二短摩尔,根据反应。叱U + 2/T =。二+&*-日夕,所 以氧化亚铜的物质的量为二,,考点:氢气还原金

20、属氧化物的实验操作,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5. (16分)草酸(H2C2Q)是一种二元弱酸,部分性质如下:能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大约在175c升华(175C以上分解生成 H2。CO和CO); HGQ+Ca(OH= CaGOJ + 2HO。现用H2C2O4进行如下实验:通过如图实验装置验证草酸受热分解产物中的CO和CO A、B、C中所加入的试剂分别是:、NaOH§液。(一)探究草酸的不稳定性A、乙醇 B 、C(1) B中盛装的试剂 ( 填化学式)(2) A中加入乙醇的目的是 。(二)探究草酸的酸性将0.01mol草酸晶体(H2GQ 2H2。)加入到100ml 0.2mol/L 的NaOH&

21、#167;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三)用酸性KMnO溶液与H2G。溶液反应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I、实验前先用酸性 KMnO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草酸反应原理:小nOJ + H 2GQ + 口 = Mn 2+ + 90 2 T + H 2。(1)配平上述离子方程式。(2)滴定时KMn踹液应盛装于(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n、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组别c(H 2GQ)/(mol/L)V(H2GQ)/mlc(KMnQ)/(mol/L)V(KMnO)/mlc(H2SO)/(mol/L)褪色所需时间实验目的10.220.00254

22、0.126/ 55/ /(a)0.220.00540.125/ 17/ /0.220.0140.123/ 20/ /0.220.0240.129/ 05/ /0.220.0340.121" 33/ /0.220.0440.1214/ 20/ /下表列出了在“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中得出的部分实验数据:请回答:(1)实验目的(a)是;(2)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中画出反应褪色所需时间随KMnO溶液浓度的变化关系图像;(3)若要探究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MnSOM不选MnCb作为催化剂,其原因是【答案】(16分)(一)(1) Ca(OH)2 或 Ba(OH)2 (2 分),

23、(2)除去H2C2Q,避免对CO的检验造成干扰(2分)(二) C 2O2 + H2OHC2Q + OH (2 分)(三)I、( 1) 2 5 6H + 2 10 8(2 分)(2)酸式(2 分)II、(1)探究高镒酸钾溶液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分)(2)如图(2分)00-010.02 O. 03 OB O. 05(3)因C可与酸性KMn谈生氧化还原反应(2分)【解析】试颗分析(一)(1)草酸混合气体中含有未分解的草酸,草霰与氢氧化杯反应生成草薮炳沉淀,干扰二氧 化碇的检验,所以A中的乙醺目的是除去草酸,则弓中的武剂是Ca(O司工或Ba(OHh滔拓,目的是检验二 氧化碳的存在,C中氧氧化酮

24、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以便检CO的存在:(二)3中乙醇的目的是除去H:CQ;,避免对CO二的检验造成干扰:(二)草酸是二元陵,与氢氧化葩反应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若草酸是强酸,则反应后由溶液为中性,现 在磁呈减生,说明草酸为寻搬,草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离子方程式为C;OJ- + H;0 = HC;O4_ + OH- I(三)I,(1)高速酸根离子中Mn元素的化合价从"侨降低到V价.得到+个电子,草酸中C元素的化合 价从一价升高到7侪,共失去二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叫高益酸根离子的系数是工草酸的系教是 三,根据元素守恒配平,岳二CO二的系数,最后根据电荷守回配平氢离子、水的系

25、配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是:2Mn0r -FSH2C:O. +6H- =2Mn-kl0CO:T+SH:O(二)高希酸辑的氧他如七容易腐蚀麻式滴定管的梯胶管,所以不自姗碱式滴定管,要用酸式湎定管懵放 高镒酸钾;II . (1)由表中数据可知,草酸的浓度、体积都不变,稀硫酸的浓度不变,草酸的浓度变化,体积不变,所以a的目的是探究高镒酸钾溶液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根据表中的褪色时间可作图:Q 0.01CH.020. 030.040. 05(3)若要探究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MnSO而不选MnCl2作为催化剂,是因为高镒酸钾可以氧化氯离子为氯气,影响对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考点:

26、考查对草酸性质的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气体的检验的知识。6. (15分)氧化物有剧毒,氧化电镀会产生大量含氧化物的废水,该电镀含氧废水中的氧化物主要是以CN一和Fe(CN) 6 3-两种形式存在。研究表明可采用双氧水氧化法处理电镀含氧废水。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双氧水氧化法探究有关因素对该破鼠反应速率的影晌(破鼠反应是指氧化剂将CN氧化的反应)。【查阅资料】Cu2+可作为双氧水氧化法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催化剂;Cu2+在偏碱性条件下对双氧水分解影响较弱,可以忽略不计;Fe(CN) 6 3-较CN一难被双氧水氧化,pH越大,Fe(CN) 6 3-越稳定,越难被氧化。实脸设计在常温下,控

27、制含氧废水样品中总鼠的初始浓度和催化剂Cu2+的浓度相同,调节含氧废水样品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双氧水溶液的用量,设计如下对比实验。(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实验编R实验目的初始pH废水样品体积mLCuSQ溶液的体积/mL双氧水溶液的体积/mL蒸储水的体积mL为以下实验作参考760101020废水的初始pH对破鼠反应速率的影响126010102010【数据处理实验测得含氧废水中的总氟浓度(以CN一表示)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2040W WqeE(2)实验中 20 60 min 时间段反应速率 v(CN-) =mol L -1?min-1。【解释和给论(3)实验和实验结

28、果表明,含氧废水的初始pH增大,破鼠反应速率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一点即可)。在偏碱性条件下,含氧废水中的CN一最终被双氧水氧化为 HCO,同时放出NH,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该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Cu2+ 是否对双氧水氧化法破鼠反应起催化作用,请你帮助他设计实脸并验证上述结论,完成下表中内容。(己知:废水中的 CN一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答案】(1) (5分,第1空2分,后面4个空共3分,只要填错1个均给0分)实验编R实验目的初始PH废水样品体积/mLCuSO 溶液的体积/mL双氧水溶液的体积/mL蒸储水的体积/mL双氧水的浓

29、度对破鼠反应速率的影响7601020(2) 0.0175 (2 分)(3)初始pH增大,催化剂Cu2+会形成Cu(OH)2沉淀,影响了 Cu2+的催化作用(或初始pH增大,Fe(CN) 63-较中性和酸性条件下更稳定,难以氧化)(2分)CN+HQ+HO=NHT +HCO (2 分)(4)(每空2分)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含氧废水于甲、乙两 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 水溶液,只向甲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 粉末,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相同反应时间内两支 试管中的CN浓度相同时间内,若用试管中的CN浓度小于乙试管中的 CN浓度,则Cu

30、2+对 双氧水破鼠反应起催化作用;若幽试 管中的CN浓度相同,则 Ci2+对双氧 水破鼠反应/、起催化作用【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该实验是在常温下,控制含氧废水样品中总鼠的初始浓度和催化剂Cu2+的浓度相同,调节含氧废水样品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双氧水溶液的用量,以实验为参考,实验是调节废水的 pH来测定pH对实验的影响,所以实验是控制浓度双氧水溶液的用量,测定对实验速率的影响。与实验比较,只有双氧水的体积不同,其余都相同。即:初始pH是7;废水样品体积60ml, CuSO溶液的体积10mL,双氧水溶3的体积 20mL,蒸储水的体积是 10mL. (2)实验中20 60 min时间段反应

31、速率 v(CN-) =(1.4mol/L- 0.7mol/L) -40min= 0.0175 mol - L-1?nin-1; (3)实验和实验结果表明,含氧废水的初始pH增大,破鼠反应速率减小,其原因可能是初始pH增大,催化剂Cu2+会形成Cu(OH)2沉淀,影响了 Cu2+的催化作用(或初始 pH增大,Fe(CN) 63-较中性和酸性条件下更稳定,更难以被氧化);在偏碱性条件下,含氧废水中的 CN一最终被双氧水氧化为 HCO ,同时放出NHo则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 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N+HO+HaO=NHT+HC3; (4)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含氧废水于甲、 乙两

32、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溶液,只向甲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粉末,用 离子色谱仪测定相同反应时间内两支试管中的CN浓度,相同时间内,若甲试管中的CN浓度小于乙试管中的CN浓度,则Cif+对双氧水破鼠反应起催化彳用;若两试管中的CN浓度相同,则Cu2+对双氧水破鼠反应不起催化作用。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及原因控制的知识。7. (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有关装置对SO的性质及空气中SO的含量进行探究(装置的气密性已检查):AB C&E(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滴加浓硫酸之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再关闭弹簧

33、夹。此操作的目的是(3)实验过程装置B中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结束取下装置B,从中分别取少量溶液于两支洁净试管中。向第1支试管中滴加适量氨水出现白色沉淀 (填化学式);向第2支试管中滴加适量新制氯水,仍然出现白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装置C中的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浑浊,该实验证明SO具有 性。(5)装置D的作用是。(6)实验后,测定装置 D中溶液呈碱性。溶液为什么呈碱性呢?大家有两种不同的假设:是生成的N&SQ水解;是氢氧化钠剩余。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哪种假设成立。可任选下列试剂进行实验:NaSQ溶液、酚酰溶液、氯水、BaCl2溶液、稀硫酸实验步骤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1取少量溶液

34、于试管,滴入几滴酚酬:溶液变红2(7)另一小组利用装置 E进行实验:SO性质实验之后,用注射器对实验室内空气进行取样。并向装置E中共注入 V mL (已折算为标况下体积)的空气,当溶液刚好褪色时,停止实验。请计算该空气中SQ的体积分数(用含 V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6分)(1) N&SO + H2SQ (浓)= Na2SO + SO4 + H2O (2 分)(2)排除装置中氧气对实验的干扰(2分)(3) BaSO (2 分),Ba 2+SO+C12+2H2O= BaSO J + 4H+2Cl- (2 分)(4)氧化(1分)(5)吸收SO尾气,防止污染空气(1分)(6)实验步骤实

35、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2然后加入足量的BaCl2海液(2分)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1分),最后若红色褪去,则说明正确;若红色不能褪去,则说明正确。(1分)(7) 2.8/v(2 分)【解析】试题分析:(1)装置A中发生浓硫酸与亚硫酸钠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钠、水,化学方程式是Na2SO + H2SO (浓)= NazSQ + SO2 T + H 2O;(2)流程图中的硫化氢具有还原性,易被氧气氧化,产生 S单质,所以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排除装置中氧气对实验的干扰;(3) B中盛放氯化钢溶液,通入二氧化硫后,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而亚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弱, 所以不会产生沉淀,通入氨气后,则与亚硫

36、酸反应生成亚硫酸俊,再与银离子结合生成亚硫酸钢沉淀,化 学式是BaSO;若加入新制氯水,则亚硫酸钢氯气氧化为硫酸,所以硫酸与氯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离 子方程式是 Ba2+SQ+Cl2+2HO= BaSO J +4H+2C1-;(4)装置C中出现的淡黄色沉淀为单质S,说明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发生反应生成S单质,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5)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放,所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则装置 D的作用是吸收 SO尾气,防止污 染空气;(6)根据两种猜想,溶液先碱性的原因不同,若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钢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同时溶液的红色退去,说明猜想1正确,若无沉淀产生,红色不消失,说明猜想2正确

37、;(7)二氧化硫与高镒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高镒酸根离子被还原为镒离子,则Mn元素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05LX0.001mol/L X 5=2.5X10 -4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 设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是 x,则(6-4) x=2.5 X 10-4mol, x=1.25 X 10-4mol,标准状况下的条件是 1.25X10-4molX22.4L/mol=2.8 X 10 -3L=2.8mL,所以该空气中 SO的体积分数为 2.8/V。考点:考查实验的分析与评价,实验方案的设计,简单计算8. (15分)资料显示:a. NaSQ、BaSO、BaS均易溶于

38、水。b. SO、NaS、NaCO反应可生成 NaGQ。某化学小组据此进行了制备硫代硫酸钠(Naz&Q)的探究: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 SO的生成速率。B中最好盛装的液体是。a.蒸储水 b .饱和NaSO溶液 c .饱和NaHS的液d .饱和NaHCO容液如使SQ缓慢进入烧瓶 C,正确的操作是 。(4)在装置C中生成NS2S2Q。完成反应方程式:so 2 + Na 2s + Na 2C0 = Na 2s2。+1反应开始先使 A中发生反应一会儿,再使 C中反应发生,其原因是 。结束反应后,取 C中溶液,经 、结晶、

39、过滤、洗涤、干燥、得到NaS2Q5HQ(5)完成对所得产品的检测的实验:推测操作和现象结论杂质中的正盐成分可能有:NaSN*CONaSQ取Wg产品配成稀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过量 BaCl2溶液,有 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沉淀和滤液; 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盐酸, 沉淀完全 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向滤液滴加2滴淀粉溶液,再逐滴 加0.100 0 mol - L 碘的标准溶液, 至溶液呈紫色不再褪去,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18.10mL。产品杂质中:T含有,可能含有,f小含有。操作发生的反应是:2s2Q2-+I 2=S4O6 +2I产品纯度:。【答案】(1)分液漏斗-(1分)(2) N&

40、SO + H 2SO = Na 2SQ + SO2T + H2O-(2 分)(3) c-(2 分)观察B的气泡流速,旋转 A分液漏斗活塞,通过控制硫酸流量而控制SQ流量(1分)COf(4) 4 SO 2 + 2 Na 2s + 1 Na 2CO = 3 Na 2s2Q + 1: (2 分)排除装置内空气,防止发生氧化生成NmSO(1分)蒸发(1分)(5)推测操作和现象结论NaSO -(1 分)N&SO-(1 分)N*CO Na2s(1 分N&SO -(1分)(57/W) X % - (1 分)【解析】试题分析:(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2)装置A是制备SO的反应,化学方程

41、式是 NaaSQ + H 2SQ = NaSQ + SO2T + H2Q (3)SO易溶于水,能与 N&SO溶液、NaHCM液反应,但在 NaHS的液中溶 解度小,所以,B中最好盛装的液体是 NaHSO溶液;使SO缓慢进入烧瓶C,可观察B的气泡流速,旋转A分液漏斗活塞,通过控制硫酸流量而控制 SO流量;(4)根据原子守恒,产物还存在 CO。SO 中硫元素由+4价降低到NS2&Q中的+2价,降低了 2价,得到了 2个电子,Ns2S中硫元素由-2价升高到 Naa&Q中的+2价,升高了 4价,失去了 4个电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SO的系数是2,N&S的系

42、数1,在根据硫原子守恒知 NaSQ的系数是3/2, NaCO和CO的系数为1/2,最后调整系数得4 SO 2 + 2 Na 2S + Na2CO = 3 + CO 2;空气中含有氧气,可以产物氧化为Ns2SO,所以C中反应发生前,先要排除装置内空气,防止发生氧化生成NaSO;由溶液得晶体经过的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5)因为SO和NS2CO反应生成NS2SO和CO,所以杂质中可能含有 NaSO;加过量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能含有N&CO、N&SO、N&SQ中的一种或几种,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盐酸,沉淀完全溶解,确认一定不含N32SO,有刺激性气

43、味的气体产生,即 SO,则一定含有N&SO, NaCO和Ns2S 不能确定;n (I 2) =0.01810LX0.100 0 mol - L lo.OOIglmol ,根据关系 2802I2 可知,n (NaGQ) =0.0181 mol x 2=0.00362mol, m(NaS2c3)= 0.00362mol x 158g/mol 0.57g,则产品纯度=W X100% =W%。考点:考查无机物的制备、组成与含量测定。9. (14分)已知三氯化铁的熔点为306C,沸点为315 C,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氯气与铁的反应及产物做了如下

44、探究实验:(1)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2)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3)反应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后将硬质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质一并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少许植物油 (反应过程中不振荡),充分反应后,进行如下实验:淡黄色溶液中加入试剂 X生成淡红色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淡红色溶液中加入过量 H2O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 。(4)已知红色褪去的同时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Q。该小组同学对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探究。取褪色后溶液三份,第一份滴加FeCl3溶液无明显变化;第二份滴加试剂X,溶液出现红色;第三份滴加稀HCl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另取同浓度的FeCl3溶液滴加2滴试

45、剂X,溶液变红,再通入 O2,无明显变化。实验说明;实验的目的是;得出结论:溶液褪色的原因是 。【答案】(1) a、g、h、d、e、b、c、f ;(2)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3) Fe3+3SCN:=iFe(SCN)3双氧水将 Fe2+氧化成 Fe"(4) SCNT发生了反应而不是 Fe3+发生反应,排除HkQ分解产生的Q氧化SCNT的可能,H2Q将SCN氧化成SO2O【解析】试题分析*(L)制取嵬气除去氢气中的氧化氢|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水(因为氢优铁吸水而潮解)r反应一 收集一干燥装置、尾气处理装置;防止空气中水分进入收集器,氯气有毒,尾气处理工贝健接顺序是:工§、

46、h、d、更、卜 3 f ;k)制取的氯气混有氧优氢对后面的实险产生干扰,必须除去,除去氯气申氯化氢用饱和食盐水,则目的: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与体:(刘-显黄色,淡黄色溶液说明含有加入流用X后溶液显淡红色,FJ X::4,发生的反应 方程式1 Fe-3SC=FSCX.t钏皆液呈现海盯伊,说明溶液含有口,的量少加入过氧化式后, 颜色加深说朋FL的浓度噌大,促庾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加深,所以原因是:双氧相修匕二箪化庆三打第一份中滴加F©取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港液中无KSCN,第二份滴加试SIKSCV,惹裱出现红色 说明皆糖中含有"3第三份中滴加盐醵和氢化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S

47、O:L存在,因此实垃说 明;&CX-发生了反俄而不是Fd发生反应,另取同浓度的代C,溶液滴加2海市用£溶液殳红,再通入 5,无明显变化,说明实验褪色不是氧气的缘故,目的:排除H二处分解产生的0二氧化&0一的可能】 总上所述褪色的原因;H二0二将$CX.氧化成2,考点:考查实验装置的连接、装置的作用、现象的分析等知识。10. (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 Cl2、B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TH口 L.止水在Di漕有K£C幽J r店瓦雷酒B C(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打开活塞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