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_第1页
中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_第2页
中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_第3页
中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自古以来,日常生活中,中药在药用、食用、保健中的应用就很广泛,只是现在人们不够注意到而已。例如自古以来,端午节就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其中的中草药菖蒲、蒿草、艾叶有驱蚊草的作用,雄黄酒主要用做解毒、杀虫,外用治疗恶疮、蛇虫咬伤,传说可防蛇虫蚁咬伤。这种习俗到现在还有许多地方沿用。或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这是古代的中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典例之一。其实上述的许多中

2、药仍然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例如艾草。现在人们用得大多是艾条。有关节四肢疼痛,肩周炎 , 腰肌劳损 , 腰腿疼痛等症状的,可对相关部位进行熏灸,这被称为艾灸。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于医外治物理疗法,它源于远古时代,形成于商周年间,历时几千年。例如在热播的裸婚时代 里面的男主角刘易阳的父亲刘明有腰腿酸疼,刘明经常拿艾条熏烤腿部。艾灸能使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肤色,散发健康神采。14仍记得小时候每过端午节,家里的长辈都用艾草沾上雄黄酒涂抹我们的手脚,家里的长辈说能避邪。其实从科学上说,雄黄是剧毒,极少用于内服,倒是用来治疗疥癣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现在还沿用。还有

3、一年一度的腊八,很多地方,特别是北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传说腊八粥来自天竺,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纪念日,俗称“腊八节”, 在佛教称“法宝节”。腊八节传入后,已非佛门所有,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农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金庸所着侠客行里,就出现了侠客岛每十年邀请天下侠客喝腊八粥的场景。最早的腊八粥是由红小豆煮的,后来演变得逐渐丰富起来。据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国人钟情腊八粥,食俗之外,也确有些科学道理。腊八粥不仅是习俗和美食,

4、更是养生佳品。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撰粥谱,对腊八粥的健身营养功能的描述: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其实不止有腊八粥,所有的粥都有所裨益。对于不同的人,煮成不同种类的腊八粥更是有不同的养生调理功效。其中的中药成分:例如白萝卜、芹菜对高血压的人裨益;桂圆,酸枣仁补气血,对失眠体虚者裨益;大枣益气、补血、养胃,对脾胃虚弱、血虚萎黄和肺虚咳嗽等症有一定疗效;核桃仁具有补肾纳气、益智健脑、强筋壮骨的作用,还能够增进食欲、乌须生发的作用;薏米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经常食用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有良效。诸如此类,因征下

5、不同分量的料,养生效果 很好。中成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得很广泛,家里也经常会预备有一些。例如很多人都准备有得维C银翘片,轻度的咳嗽发热,喉咙疼痛的时候自己服用几次 基本就好了。还有健胃消食片,消化不好厌食的时候服用几次通常效果都很好。这是很常见的中成药。但是很多中药都不能乱用滥用的,像健胃消食片不能跟生冷辛辣食物一起食用。特别是很多药品对老年人、孕妇、儿童都有限制的,所以食用之前一定要先看清楚说明书。六味地黄丸就是很好的例子。六味地黄丸说明书上如此描述:注意事项1. 忌不易消化食物。2. 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3. 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 下服用。4

6、.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 服药 4 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6.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7.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8.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9.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摘自:六味地黄丸使用说明书)说明书中写得很清楚,什么人群不能使用,要是违例使用可能造成很多不良的后果。 还有, 六味地黄丸主要用来治疗肾阴虚而阳盛的人,对肾阳虚的人并不适用。肾阳虚临床表现为一年四季手脚发凉,食欲不振,汗冷或房事不力、阳痿不育,宫寒不孕,病人感觉腰膝酸冷、怕凉。如果不对症用药的话,很可能会适

7、得其反,反而使病情加重。很多人对中药有这样的误解:中药是纯天然的,没任何的毒副作用。基于这种思想,很多想养生的人盲目地进补各种“补药”。但是事实上,很多中药的副作用并不比西药的少。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即使是补药,使用的话也会适得其反。补药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就是补品,用在不需要的人身上就是“毒药”。 拿人参来说,它有很强的补气作用,可以补虚养气,但如果给年轻人吃,他本来身体里面火力就很旺,吃了人参往往流鼻血。中医讲究身体的机能平衡,而吃药治病便是用药物来把原本不平衡的地方调至正常。不足的地方要补,亢盛的地方却要抑制。如果补得太过了,就会适得其反,破坏平衡,营养过剩,也可能产生疾病。对于中药进补,要

8、注意一下几点:1、 要注意机体消化吸收功能, 忌过于油腻。2、 药补不如食补,在吃药进补前, 应该先把自己的饮食调理好。如果条件允许,尽量用食疗进补。3、 要注意药补、食补、动补三结合, 忌单纯进补。俗话说: “药补不如食补, 食补不如动补”。4、 补品并非越贵越好, 关键在于对症进补。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 冬季进补切忌一味偏补,而应注意兼顾气血阴阳,防止过偏而引发其他疾病。5、 冬季流感咳嗽时不益进补,否则后患无穷。一般来说,在进补过程中,如患感冒发热、急性肠炎等症,须暂停服,待痊愈后再服用。(摘自百度“养生吧”)记得现在湖南卫视有一个关于养生的节目,好像是“百科全说”,节目受到很多人的欢迎。我觉得上面说的很有道理的。上周四晚上我稍微看到了一下,节目里的老中医说,养生的运动比药物要好得多。就是说,药物不是万能,终究比不上最天然的“运动”。相信很多人都用过诸如“肤阴洁,百草油,万金油”等外用的中成药。肤阴 洁看外观像是化学品,其实它确实是纯中药制剂。也许你会认为外用的中药会不 会就是完全安全的,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呢其实像这类的中药副作用确实非常小, 小到有时候你都没注意到。但是副作用小不等于没有。这类药物大都对皮肤有一 定的刺激作用,皮肤太过于稚嫩的,譬如婴儿,使用的时候要慎重,不能过分使 用。像肤阴洁最好也不要太多使用,特别是女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