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肌肉的高频超声形态学评价_第1页
萎缩肌肉的高频超声形态学评价_第2页
萎缩肌肉的高频超声形态学评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萎缩肌肉的高频超声形态学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萎缩肌肉的成像、定位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2例神经源性肌萎缩患者,18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萎缩患者及32例正常人的双侧大腿中下部内侧、前侧、后侧、肌群,观察二维像特征和差异。结果萎缩肌肉在肌群饱满性、网络样连续性上明显不同于正常肌肉,其声像表现为强光斑增多或弥漫性回声增多;神经源性肌萎缩的异常回声分布较广泛,且超声像缺乏特征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的萎缩肌肉回声分布较局限,以前内侧肌群常见,像特

2、征明显。结论高频超声对对比正常肌肉和萎缩肌肉,以及对萎缩肌肉的成像及诊断定位都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关键词萎缩肌肉高频超声 The Value of High-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 in MyoatrophyZhou Xiang, Zhang Qingping, et alDept of Ultrasound,Tongji Hospital,Tongji Medical University(Wuhan 430030)AbstractPurposeWe used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probe to study the imaging

3、 and local diagnosis in patients with myoatrophy.Methods12 patients with neurogenous myoatrophy,18 patients with myogenic myoatrophy and 32 normal persons were examinate on the interior front exterior and back muscles of their legs.ResultsFrom the ultrasonography,the muscular plumpness and the conti

4、nuity of muscular network were worse than the normal muscles.There were an incresase of strong echo spots or an enhance of the whole echo;Neurogenous myoatrophy always had a wide range of abnormal echo area,and the imaging short of characteristic.Myogenic myoatrophy were always local in the front an

5、d interior muscles of legs and imaging feature is typical.Conclusion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ultrasound morphology between normal muscles and myoatrophy.High-frquency ultrasound has the rather applicational value in diagnosis of the myoatrophy for its distribution and degree.Key wordsMyoa

6、trophy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高频超声(1013 MHz)的探头可以分辨表浅组织器官的细微解剖结构及病理变化的回声改变。因此对人体大骨骼肌如大腿内外侧肌肉群进行超声扫查能获得清晰的像。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95年11月至1998年1月,共收集30个病例,其中12例为神经源性下肢肌萎缩另18例为肌源性肌萎缩均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患者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28.23±5.12)岁。正常对照组为32例,其中男24例,女8例,平均年龄(32.6±4.4)岁。1.2仪器和方法采用意大利产Biosound-4000型彩色电脑超声

7、仪,高频探头频率1013 MHz。取仰卧位及俯卧位,分别对两组试验者双侧大腿中下部,内侧、前侧、外侧及后侧进行超声扫查,连续做横断面及纵断面观察。对比分析萎缩肌肉与正常肌肉的回声的差异,以及不同性质的萎缩肌肉的二维像特征。二维像特征:肌群的饱满性;肌束膜和深筋膜结缔组织网络样回声的连续性;肌肉组织回声强度及特点;肌群回声分布特征。2结果2.1在二维灰阶成像特点上萎缩肌肉分别在肌群的饱满性、肌束膜和深筋膜结缔组织网络样高回声的连续性,肌肉回声强度及肌群回声分布上表现出饱满性缺失,短线状强光斑增多或弥漫性回声增强,网络样回声断续至连续性消失。二维形态学定性分析:为判断正常组与萎缩组肌肉回声像形态学

8、特点的差异性,对以下肌肉回声特点分组进行计数统计:肌肉饱满性、肌肉内部短线状光斑、弥漫性强回声、肌肉筋膜网络样结构的连续性等回声特点等。用计数资料的2检验分析两组间像特征构成比的差异性,见表1。表1萎缩肌肉高频二维灰阶超声显像特点构成比分析肌肉饱满短线高回声光斑弥漫性增强回声网络样结构消失网络样结构不连续合计正常组32500542萎缩组01218183078合计3217181835120     正常组和萎缩组肌肉二维成像特点的构成比2分析,组间差异显著,P<0.01,这说明萎缩肌肉在回声特点上与正常肌肉存在显著的差异。2.2对于某些重症的肌肉萎缩

9、病人,从声像上观察其萎缩肌肉群中的变性肌肉分布及变性程度并不均匀一致。3讨论3.1肌肉的组织结构及萎缩肌肉的病理特点骨骼肌的每一肌束均由数十个肌纤维组成,每一肌纤维直径在100m左右,因此一个肌束直径在1 mm左右,其大小正在高频超声分辩力范围内。肌肉萎缩在病理上分两类:神经源性、肌源性。这两类肌萎缩,萎缩的肌纤维表现出不同的分布形式。神经源性肌萎缩的肌纤维成簇状分布,即正常肌纤维内或多或少可见呈簇状分布的纤维群。肌源性肌萎缩则呈所谓镶嵌状分布,即个别正常肌纤维存在于大量不同程度萎缩的异常肌纤维中。3.2正常大腿肌肉及萎缩肌肉回声特点肌肉内部回声特点,在横切面上表现为肌束膜和深筋膜结缔组织所包

10、绕的充满细小光点的等回声区。正常大腿肌肉回声,深筋膜所形成的网络样高回声在横切面上连续,肌群之间的深筋膜回声强而宽,呈带状。肌群内,肌束膜回声光带窄细。在静态横切面上,肌束膜回声往往断续,呈短线状高回声光斑,这种特点常见于大腿内侧肌群(1,2)。从高频超声二维像分析萎缩肌肉的成像特点可有以下几个较典型的特征:肌束膜和深筋膜结缔组织形成的高回声网络样结构连续性中断或消失(1);呈现大量短线状强光斑回声,交杂于低回声内,但仍有间断的肌束膜和深筋膜结缔组织网络样结构存在,连续扫查仍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的萎缩肌肉呈现完全的弥漫性细腻的脂肪样高回声,网络样消失。所选择的病例中,神经源性

11、下肢肌萎缩有12名患者,其回声特点与正常肌肉相比,肌群整体缺乏饱满性,萎缩的肌群内表现出更多的短线状强光斑回声(2),肌束膜和深筋膜结缔组织网络样连续性静态观察呈断续状,但连续扫查时,仍可见其网络样的轮廓。肌源性肌萎缩均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共18例,网络样性完全消失,回声呈脂肪样细腻高回声。         3.3声像形成原因从表1分析可知,正常组和肌萎缩组之间回声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别。我们认为神经源性肌萎缩病理上肌纤维群和肌群呈簇状分布,这种萎缩的肌束其病变程度与弥漫性的肌源性萎缩相比要轻,但这些簇状分布的萎缩

12、肌纤维群或肌束,可能导致局部肌束膜和深筋膜结缔组织的连续性、饱满性缺失,萎缩肌肉及增生的结缔组织直接或间接形成更多的回声界面或导致肌束膜和深筋膜结缔组织回声界面断续,也可能由于萎缩的肌群,缺乏运动和神经刺激,导致了脂肪沉积过多,形成了这种回声特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萎缩,发生病变的肌纤维全部变性萎缩,病变程度重,病程长,肌纤维极度萎缩或消失,代之以大量增生的结缔组织及脂肪组织,这种病理变化使肌源性肌萎缩呈现出弥漫性回声增强的特点。3.4萎缩肌肉回声分布的特点大腿部的肌肉萎缩有以下回声特点:神经源性肌萎缩的异常回声,分布较广泛,往往见于大腿内外侧,前后多个肌群。可能与症状轻,变性程度低有关,往往难以明确区分正常肌肉和萎缩肌肉的界限,声像缺乏特异性。特别是脂肪较多的正常人,其大腿部肌肉回声分布亦广泛增强,并见大量短线状高回声光斑,以内侧群最为显著,但正常人的外侧肌群的回声,动态连续扫查时肌群的连续性和深筋膜回声的网络样结构非常明显。肌萎缩患者外侧群回声网络样也消失,出现与内侧群类似的回声分布。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的病变肌肉回声较少同时累及大腿前、后内侧肌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