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测试卷_第1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测试卷_第2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测试卷_第3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测试卷_第4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测试卷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测试卷一、 填空题。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做一条垂线,( )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叫做三角形的底。2、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三角形、( )三角形和()三角形。3、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都是()度。4、把一个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5、每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直角或钝角。6、 由 () 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三角形有 () 条边, ()个角,具有()的特性。7、三角形三条边上的高相交于三角形内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心。8、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等于70 度,它的顶角是()。2

2、、 判断题。1、三角形的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2、三角形越大内角和就越大。()3、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4、任意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如果边的长度相等,那么边所对的角的度数相等。()6、一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3、 选择题。1、直角三角形有()条高。A、 1B 、无法确定C、 32、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其中任何两个角的度数之和都大于第三个角的度数,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度。A、 180B、 360C、 90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

3、是65 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A、锐角B 、直角C、钝角5、下面各组小棒中能围成三角形的是()组。A、 3 厘米、3 厘米、6厘米B、 3厘米、4厘米、5厘米C、 2 厘米、3 厘米、4厘米四、计算题。1. 口算。4 0.92=4.1 1.1=0.05 0.5=7.2 1.8=1.7 0.37=6.6 6=2、脱式计算。80016( 45 18) =19.78 10.4 9.8=75 36020 18=20818 420195=3、竖式计算。18.4+7.96 = 10.54.08 =17823= 40519=4、列式计算。( 1 ) 17.9 减去 4.5 的差,再加上16.8,

4、和是多少?( 2) 139 与 26 的和除以81 与 27 的商,结果是多少?5、 操作题。1. 画出指定底边上的高。6、 解决问题。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5,求其他两个角的度数?2、 1、 2 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1=50,求2 的度数。3、李爷爷家有一块三角形的菜地,菜地的最大角是90,是最小角的3 倍,求这块菜地每个角的度数。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已知其中的一条边长度是 13 厘米,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5、一个缝纫小组有25 人,平均每人每天做3 套衣服,12 天一共可以做多少套衣服?“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

5、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 ”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 ”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 中的 “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 “有酒食,先生馔”; 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 “先生 ”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 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 ”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 ”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 ”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 ”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 ”为 “先生 ”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 “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

6、”,其中之“先生 ”意为 “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 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 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 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 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6、在一个等腰三角形内,顶角的度数是一个底角度数的一 半,求它的底角是多少度?宋以后, 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谕 ”。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 “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 ”一称。其实“教谕 ”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 ”和 “学正 ”。 “教授 ”“ 学正 ”和 “教谕 ”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