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精选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1 .小明利用铅笔芯和鳄鱼夹制作了简易调光灯,装置如图甲所示.图甲(1)甲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二改正后,闭合开关,改变鳄鱼夹M、N之间距离,发现 灯泡亮度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_有关.(2)小明用一个LED灯替换铅笔芯,与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如图乙).闭合开关Sn发现LED灯亮而小灯泡L不亮.针对这种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s q。一L LED*1i n>i /图乙图丙图丁猜想一:小灯泡L处发生短路 猜想二:LED灯电阻很大导致电路电流很小 为了验证猜想,小组同学
2、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一根导线并联在图乙电路中LED灯的两端,此时1_£口灯_,小灯泡L_ (填 "亮"或"不亮").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说明猜想一是错误的.实验二: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按图丙所示的电路对LED灯的电阻进行测量.闭合开关依 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获得多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电压(伏)电流(亳安)电阻(欧)11. 412116. 721. 614114. 331. 816112. 5 实验二中,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丁所示,此时电压表读数为_v,实验时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逐渐向_端移动(填"a"或"
3、b") .经分析,结果支持猜想二,从而导致小灯泡的 实际功率太(填"大"或"小”),不足以支持发光.【答案】(1)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长度(2)不亮、亮(3) 2. 3 b、小【解析】试题分析:(1)电流表要示正进负出,可以看出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导体 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长度越长,电阻越大,长度越短,电阻越小:(2) LED灯亮, 说明电路是通路,将导线并在LED两端时,LED被短路,则灯LED不发光,此时灯泡会发 光,说明小灯泡没有被短路,猜想1是错误的:(3)由图丁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2. 3V,由表格的电流越来越大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
4、是越来越小的,所以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是向b端移动的,由于LED灯电阻很大导致电路电流很小,从而导致小灯泡的实际功 率太小,不足以支持发光。【考点定位】欧姆定律:电功率2 .离渠边不同距离处水流速度相等吗,小科想到顺水漂流的乒乓球速度与水流速度相 等,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选一段流速稳定、宽为2m的水平水渠为实验场地,如图甲所 示,在44连线上,同一时间把11个乒乓球等间距地轻轻放入水中,并开始汁时,t=5s 时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离渠中心线距离 r/m0. 10. 200. 400. 600. 801. 00乒乓球移动距离S/m1. 000. 960. 840. 640. 38几乎为0水流速度/
5、 m-s10. 2000. 1920. 1680. 1280. 076几乎为0(1)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离渠中心线距离越大,水流速度v.(2)为了得出u与r的定量关系,小科根据上表数据绘制v r2图线如图乙,据此图可得 至!1 v与的关系式是匕.(3)图丙是该段水渠的横截而示意图.假如上述结论同样适用于水下,则实验时图丙中同一深度的8、C两点处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s Pc.(4)上电流一课时,老师常用水的流量和水流来类比电量和电流.理想水渠交叉点 上,单位时间内流入的总水量等于流出的总水量,同理,在电路的某连接处,流入的电流 总和等于流出的电流总和.图丁是某实验电路的一部分,电流表的示数为 A,若
6、通过导线ab电流为0.6A,请分析通过导线cd的电流大小及方向.【答案】(1)越小;(2) 02-0.2x= 0.2mis (0<r <l/n): (3) <:nrnr;(4) 0.46:若当ab中的电流是从a到b时,电路图如图所示:此时,lCd=0.6A+0.46A=1.04A,电流方向是从d到c;当ab中的电流是从b到a时,电路图如图所示:此时,lCd=0.6A-0.46A=0.14A,电流方向是从c到d.【解析】试题分析:(1)观察实验记录数据可知,离渠中心线距离r越大,水流速度v越小:2(2 (2)观察乙表可知,速度u = 0.2-0.2乂二=0.2 1-二"
7、;rnr)(3)因为水在流动,流体压强的特点是: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可 知:因为以 > 匕I,所以Pb < Pa :(4)电流表使用的是0-0.6A的量程,分度值是0.02A,因此电流表的示数为0.46A;若lab=0.6A时,电路分为两种情况,因为电流表的正确接法是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 线柱流出,因此,若当ab中的电流是从a到b时,电路图如图所示:此时,lcd=0.6A+0.46A=L04A.电流方向是从d到c:当ab中的电流是从b到a时,电路图如图所示:此时,lcd=0.6A-0.46A=0.14A,电流方向是从c到d.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电流和
8、电流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3.小丽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标有25,字样,电阻约10。)。(1)如图甲所示是小丽连接的部分电路,请将电路连接完整 o(2)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这个故障可能是 0(3)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P向调节(选填“左”或“右”):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则,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 W。(4)做完此实验后,小丽还想测量一只阻值约为数百欧的电阻&的阻值,与其他同学讨 论后,她通过增加一电阻箱兄(09999。5A)、定值电阻(2OOC
9、2A)、单刀双掷开关 等器材,设计出了 A、B两种方案(如图).在A、B两种方案中,方案 可以让测量结果更准确,理由是 d(电表为理想电表)【答案】略灯短路右L2 B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解析】(1)小灯泡与电流表串联,电压表接在小灯泡的两端,如下图:(2)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故障为短:电压表无 示数,说明电压表被短路,因此电路故障为灯泡短路:(3)电流表量程为。0. 6A,由表 知0.4+4X0.02AR.48A;此时小灯泡电功率:P=UI=2. 5VX0. 48A=1. 2W:要使小灯泡正常 发光,应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由2V增大到2. 5V,根
10、据串联分压的特点,应使 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故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4)方案A通过艮与R串 联,测得Rx两端电压,然后单刀双至开关由a到b再调节电阻箱,电压表示数与在a点相 同,则可求得电阻值:方案B先后把电压表分别放在和兄两端测出电压值,由串联分压公式可求R=.调行电阻 箱阻值,可以多次测量.方案A,只能求一次阻值:方案B可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 小误差。4.如图是“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电流表AiA?A电流/A0.160.242.0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 的(填“相同”或“不相同”);开关闭合前,琪皓同学发现电流表A】的指针在零刻度线左端,如图乙所示
11、,其原因是上表是某同学实验中的一组数据:有同学指出上述表格中电流表A数据明显错误,造成 错误的原因是: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两个小灯泡中,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三个电流表都有示数,造成 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可能是;(5)实验中,我们都要进行多次测量。以下实验中,与“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进行多次 测量的目的不相同的是。A.探窕电流与电压的关系B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C .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答案】不同 电流表指针未调零 电流表接小量程却按大量程读数 实际功率过小C【解析】【分析】【详解】国要使结论具有准确性与普遍性,所选电阻不能特殊,因此最好选用不同规格的电阻, 同时还应多次实验。开关闭合前,电流表4
12、的指针在零刻度线左端,此时电路没有电流,说明原因是电 流表指针未调零。(3)3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上述表格中电流表A数据明显错误,观 察电流表量程可发现,导致错误的原因是使用小量程测量,而读数却读成大量程。两个小灯泡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三个电流表都有示数,说明各支路都有电流通 过,但有可能是其实际功率过小。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多次进行实验目的是寻 找规律,避免结论的偶然性;而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采用多次测量减小误差,其测量的 目的不相同,故选C。5.在“连接串联电路”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所示Li L O-J(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
13、状态(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慧发现L】、Lz两只灯泡都不亮,她用手按一下灯泡L】,L、Lz仍然都不亮,按一下灯泡1_2,两灯都亮,松开手两灯又不亮,则故障可能是 (选填色灯丝断了”、“匕灯丝断了"、"L】短路"或3与灯座接触不良”)(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两灯同时亮,断开开关两灯同时火:将开关S换接到L1和Lz 之间、L】和电池负极之间,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探窕【答案】断开Lz与灯座接触不良 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解析】【分析】【详解】(1)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2)因为闭合开关S, L】、Lz两只灯泡都不亮,说
14、明电路可能为断路或短路:当用手按一 下灯泡L】,L、Lz仍然都不亮时,说明故障可能没有在L1处;当按一下灯泡Lz,两灯都 亮,则说明故障在Lz处;当松开手两灯又不亮时,说明故障是:Lz与灯座接触不良造成断 路;(3)根据题意知道,闭合开关两灯同时亮,断开开关两灯同时火:将开关S换接到L】和Lz之间、L】和电池负极之间,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说明各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 响,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的位置变化时,控制作用不变.所以,这样操作的目的 是:探究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1)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Li和Lz的发光情况是:;(2)针对上述现象,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3)请在原图上只改动一根
15、导线,使两只电流表分别测干路和支路的电流.(要求:在需 改动的导线上画“X”,用笔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导线不许交叉)()(4)在虚线框中画出改正后的电路图.()(5ZT11"一f-0-L20【解析】【分析】【详解】(1)从实物图可知:导线直接接到了灯泡L的两端,则导致L短路,所以,灯泡1_2发 光,L】不发光:(2)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L】被短路,电流表Az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使匕不亮的 原因是L】被短路;(3)根据一个电流表在干路,一个在支路,将A2的“3"接线柱改到开关的右侧接线柱即 可,如下图所示:(4)从电源正极开始,经过开关后进行分支,一支经过灯泡Lz,另一支经过电
16、流表A?和灯泡L,然后两支汇合共同经电流表4回到电源负极,如下图所示:f-0-L207.小明利用空易拉罐做了几个物理小实验:甲Z,丙丁如图甲所示,在易拉罐中注人少量的水,用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 将罐口堵住,撒去酒精灯,让易拉罐冷却,观察到易拉罐变瘪了,这一现象说明了 的存在;如图乙所示,用易拉罐制作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在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一个小孔,将易 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在塑料薄膜上能 看到窗外的景物成倒立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形成的原理是光的;如图丙所示,将两个易拉罐平行放置在水平桌而上,为了能让两易拉罐间距离增大,可
17、以吸管按图中箭头 (选填"A”或"B" )所示的方向用力吹气:如图丁所示,用塑料薄膜擦过的塑料管靠近易拉罐,易拉罐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吸引。【答案】大气压实像直线传播B不可能【解析】【详解】田水吸热汽化生成水蒸气,水蒸气把易拉罐内的空气排出,封住罐口,停止加热,罐内 气体温度降低,气体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大气压将易拉罐压瘪,易拉罐被压瘪了,可 以表明大气压的存在。(2)23由题意可知,用易拉罐制成的针孔照相机的原理就是小孔成像,由光的直线传播可 知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3乂4为了能让两易拉罐间距离增大,可以用吸管按图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用力吹气使得
18、易 拉罐的右侧空气流动加快,气压减小易拉罐向右运动,从而使两易拉罐间距离增大。塑料薄膜与塑料管摩擦不会使塑料管带电,因为他们是同种物质,原子核对电子的束 缚能力相同,不会有电子转移;因此塑料模和塑料管都不会带电,故塑料膜擦过的塑料管 不可能吸引易拉罐。8.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活动中.如图所示,连接电路时,至少需要 根导线;实验中应选择规格(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在测L1两端电压时,闭合开关S,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原因可能是(填出一 种即可).小芳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测量Lz两端 电压.她能否测出Lz两端电压? ,理由是.小明分别测出A
19、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 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评价:, 改进方法是.U /VU用U N AC2.41.43金【答案】6不同Ll被短路(或Lz断路)不能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实验次数太 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重复实验【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至少需要6根导线;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 普遍意义,实验中应选择规格不同的小灯泡:(2)在测L1两端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 电压表示数为零,原因可能是:电压表断路或短路:(3)测L1两端的电压时,A与电压表 的正接线柱相连.小芳将与
20、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则会造成电流从电压表的负接线 柱流入了,即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她不能测出匕两端电压:(4)本实验只做 了一次实验,而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 遍规律,故应更换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点睛:(1)根据电路图判定导线的条数: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应该选取不同的小灯泡进行实验:(2)电压表断路或电压表短路电压表都没有示数;(3)电压表 连接时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4)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为了使 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应进行多次测量.9.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21、°(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 电路时,他忘了。(2)他先将电流表接八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z发光,但灯L】不发光,电流表的示 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3)他在测量4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o(4)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8、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 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请你指出他们实验应改进方法是(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 时,电流
22、表Az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断开开关L】断路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0.24换用不同规格的两只灯泡,多 测几组数据变大【解析】【分析】根据“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可知,本题考查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根据并联电路的 电流规律以及故障分析、电流表读数等内容分析判断。【详解】田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 电路时,他忘了断开开关:将电流表接A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1_2发光,但灯L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 零,说明L1所在支路断路;(3乂3他在测量8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
23、如图乙所示,即反向偏转,原因是: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图中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 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只测量了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应改进方法是:换用不同的灯泡测量多组数 据:(5乂6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当开关S断开时,电路中 只有L】,电流表Az测电路中电流,S闭合时,两灯并联,电流表Az测干路的电路中,因L 的电压和电阻不变,由欧姆定律,通过其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 Az的示数变大。10.如图甲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
24、应该是的(选填“相同”或“不相同”)。(2)上表是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指出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 ,造成错误的原因是。实验的不足之处是:。(4)实验的改进方法是:。(5)甲、乙两位同学在分组实验中,闭合开关前,他们的电流表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 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乙、丙所示的两种情况。请分析他们 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请写在下而。乙存在的问题:0丙存在的问题:»【答案】不相同1.5读数时读错量程实验次数太少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 验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电流表所选量程过大。【解析】【详解】(1)为得出串联电路电流特
25、点的普遍结论,应使用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2)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知道,实验数据1.5A是明显错误的;这应是读数时,错把0- O.6A量程看成0 3A量程造成的;(3 )为得出普遍结论,应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所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片而性;结合不足,实验的改进方法是: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5)使用电流表时,若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时,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否 则反向偏转:如果电流表所选量程太大,则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小:所以,乙存在的问 题: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丙存在的问题:电流表所选量程过大。11.(-)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
26、摩擦力跟接触而粗糙程度的关系。(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运动,根据 知识,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第一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N,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 是 。5 R 3 2 一 O I匹灭溜触项电 氏木板 I实验次数123接触面情况木块和长木板木块和棉布木块和毛巾摩擦力/N1. 92. 4(3)实验结束后,小丽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木块在水平而上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 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而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认为 她的
27、结论正确吗?,理由是。(二)爽爽和樊樊在“探窕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时,利用一个开 关、一个电流表、一个学生电源(有多个电压档位)、四个阻值不等的电阻以及若干条导 线,进行了大胆地探究。如图所示是他们的实验电路图。1 一支产一 ? 争二支路C .1|/(1)他们的猜想是:(只写一种猜想)。进行实验(2)爽爽按照电路图正确地进行实验,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得到了表1中的实验数据。爽襄在实验中,是靠只改变而得到实验数据的:测量三次的目的是:表I实验第次Ia/AM/AIc/A10.10.20.320.40.20.630.80.23.0表2实脸第次U/AIb/AIc/A10.20.
28、10.320.40.20.630.6030.940.80.41.2(3)樊樊也按照上述同样的器材和同样的电路进行了实验,却得到了表2中的数据。樊樊 在实验中是靠只改变 而得到实验数据的。(4)在爽爽同学另外在测量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中测Lz两端的电压时,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 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瑞瑞同学用上而 的方法能否测出U两端的电压?为什么?.“V2.4143 .乃【答案】匀速直线二力平衡1. 2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不正确没有控制压力不变;(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断开R1电阻大小多次测量,避免实验偶 然
29、性,寻找普遍规律;电源电压不可以,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解析】试题分析:(一)(1)实验时,我们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使水平方向的摩擦力等于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因此必须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2)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5N,分度值是0. 2N,示数为1. 2N: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压力一定时,接触而越粗糙,受到的摩擦力越大;(3)因为有压力大小、接触而的粗糙程度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因此如果想探究摩擦力是否 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她应该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但她沿竖直方向锯 掉一半时,压力大小改变了,因此没有控制压力一定,因此实验是错误的;(二)(1)他们的猜想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
30、于各支路电流之和:(2)在连接实验电路时开关处于断开,避免接通最后一根导线时,电路中有电流:表1中的实验数据,第二条支路电流没有变化,说明爽爽在实验中,是靠只改变R1电阻 大小,而得到实验数据的:测量三次的目的是:多次测量,避免实验偶:(3)樊樊得到了表2中的数据,三次实验中,R1和R2的电流成倍数增大,说明樊樊在实 验中是靠只改变电源电压得到实验数据的:(4)在测量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中测1_2两端的电压时,将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 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是不对的,电压表的正负极接线柱接反了。考点:探究摩擦力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实验探究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12 .为探究并联电路
31、中电压的规律,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F电池组(电压为3V)、电压表、多个小灯泡(规格不相同)、开关、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电压表测量灯L两端的电压(2)电路连接正确后进行实验,某小组分别测出灯L、L两端的电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压, 电压表示数相同,如图乙所示,其值为.根据这组数据、该小组就得出了并联电路 中电压的规律。这样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你认为实验的不妥之处是。纠正 后得到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为.【答案】2.6V只做了一次实验,可能出现偶然性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解析】【分析】(1)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注意电压表的量程和电流方向:(
32、2)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示数,在实验中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一 般最少做三次实验。【详解】(1)灯L、L?并联,要测量灯泡Li两端电压,电压表需与Li并联,因为干电池组电压为 3V,则选择03V量程,如图所示:(2)因为干电池组电压为3V,选择。3V量程,则对应的分度值为0.1V,根据指针所指 位置可读出电压值为2.6V:利用实验得出实验结论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增 加实验的可信度,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测量几次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才能进行归纳总 结,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加准确。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和各支 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二、初三物理电压电阻易错压
33、轴题(难)13 .小红同学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设计与进行实验)(1 )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排除故障,用电压表在48间测出La两端的电压.(3)在测Lz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8接点不 动,只断开八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4)测出AC间的电压,得出结论.(交流与评估)(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2 )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Lx 或Lz.(填“短路或“断路”)(3 )小明用步骤3的方法能否测出Lz两端的电压? ,为什么?(4)方法改进后,
34、测出48、8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此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Uab/VUbcNUzN2.41.43.8【答案】断开 短路 断路 不能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 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只做一次实验,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不具普遍性【解析】【分析】【详解】(1)在做电学实验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是断开的;(2 )由图示可知,当灯泡L1短路时,电压表短路,示数为0:当灯泡1_2断路时,整个电路断开,电压表的示数为0:(3)当采用步骤3的操作时,会使电压表正负接线柱反接,不能测出灯泡Lz两端的电压:(4)得出的结论为:串联电路中
35、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由于只做了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这样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14 .某实验小组探究金属丝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小灯 泡、电压表、电流表、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刻度尺、开关和导线若干。(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选择什么规格的金属丝。(2)请你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电路图配合文字叙述)(3)分析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答案】(1)选择材料相同、长度相等,横截而积不同的金属丝若干(2)见解析(3)见 解析【解析】【详解】(1)在不考虑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要探究金属丝电阻大小与横截而
36、积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原则,需要选择材料相同、 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同的金属丝若干,为了实验现象明显可选择电阻率较大的锲铭合金 丝。(2)实验方案:选择电池组、电流表、小灯泡、开关和若干导线连接串联电路,图中AB两点间接入材料 相同、长度相等,横截而积不同的金属丝,从小灯泡的亮度可以粗略比较电阻的大小,还 可以防止出现短路,通过电流表示数可以准确比较电阻的大小,电路图如下:(3)实验现象:接入AB两点间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大时,闭合开关后,小灯泡越亮,电流 表示数越大;实验结论:在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电阻越小。15 .某物理兴建小组学习了导体电阻的知识后,对食盐水溶液的导
37、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了以下猜想:A.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B.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有关。C.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电路中的a、b两金属片分别插入图甲、乙、丙、丁溶液中所示的位置(金属片a、b每次插入溶液中的深度相同)进行探究:(1)本实验电路中接入电阻H的目的是 o(2)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 来判断。这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单选)A .比较法B .控制变量法C.转换法 D .逐渐逼近法(3)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图甲、乙所示位置可探究猜想 (选填序号);为了探究猜想B,应将金属片a、b分别
38、插入 两图所示位置。(4)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图乙、丁所示位置,观察发现两次得到的实验数据不相同。 由此可得到结论是:。【答案】保护电路电流表示数C A甲、丙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 的距离有关【解析】【详解】(1乂1电阻R作用是保护电路:(2)2若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比较强,其电阻就比较小,电流表示数较大,反之,电流表 示数较小;可见,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判断: 网通过电路电流大小可以反应盐水导电能力的强弱,应用了转换法:(3乂4图甲、乙所示金属片a、b间距离相同,容易浓度不同,所以探究的是导电性能与溶 液的浓度关系,是猜想A:为了验证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
39、能与溶液的质量有关,必须选择浓度相同、金属片a、b间 距离相同,溶液质量不同的两组,由图知应选择甲、丙两组进行探究: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乙、丁所示位置时,溶液的浓度相同,质量也相等,溶液中 两点间的距离不相等,电流不同,所以,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 关。16 .小刚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中,提出了猜想: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 的电压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他准备了两只相同的灯泡L、L二和其它实验器 材。AB间电压BC |hJ电压AC间电压1.4V1.4V2.8V(进行实验)(1)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BC、AC
40、间的电压,并记录在表格中。(分析与论证)(1)在物理学中,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是:。(2)分析小刚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与他的猜想 (填“相符”或“不相符”)(评估)这个实验的不足之处是:(1):(2)o【答案】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相符 使用两个相同的灯泡 没 有多次测量数据【解析】【分析】(1)根据教材知识和表格中AB、BC、AC间的电压值分析可得出结论:(2)本实验使用相同的灯泡,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为了使实验 结论具有普遍性,应换用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测量.【详解】(1)在物理学中,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2)由表中数据可
41、知,两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且U八,所以,根据小刚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与他的猜想是相符的;【评估】由于实验中两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说明他在实验时使用了两个相同的灯泡:他只做了一 次实验,而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 律:因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使用了两个相同的灯泡:没有进行多次测量。故答案为:(1).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2).相符 (3).使用两个相同的灯泡 (4).没有多次测量数据。17 .在某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晓益利用蓄电池(电压为24V)、电压表(量程为015V)、校准电阻R。、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100Q等器材,设计了一
42、种测定油箱内 油量的方案(图甲),选配合适的校准电阻值,能够使油箱装满汽油,滑动变阻器的触片 在某一端时,油量表示数为最大值(即电压表示数达到最大值)油箱中的汽油用完,滑动 变阻器的触片在另一端时,油量表示数为零(即电压表示数为零)Ro甲乙(1)校准电阻除了可以校准表盘,还有什么作用?(2)校准电阻的阻值为多少? (3)另一个小组的大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请你从能耗的角度分析这种方案的 优点.【答案】见解析见解析见解析【解析】【详解】(1)由题知,电源电压U=24V,电路中若没有校准电阻R。,则R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24V,超过了电压表量程0-15V,会被烧坏,所以校准电阻R。串联在
43、电路中,除了可以校准 表盘,还起到分压的作用,能避免电压超过电压表量程而损坏:(2)当油箱装满汽油,由图甲知,滑片在下端,此时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电压表示数达 到最大值15V,所以电路中电流:I=Io=Ir= = 0.15A =0.15AtR 100QUo U Ur 24V-15V 所以R。的阻值:Ro= - = = 八/ =60。/()/00.15A(3)由图乙知,滑动变阻器始终以最大值串联入电路中.电压表示数Uv=IR帚,能反映测U2量的变化情况,且电路中电阻始终处于最大值,由=匕-可知电路中功率最小,由0=8R可知,同样时间内电路消耗的电能最少,所以乙图的电路设计可以节能.18 .如图所
44、示是小明“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甲乙(1)实验步骤A.按图中所示接好电路,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 开关前,滑片P应置于最 端.B.滑片P移到适当位置,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兄两端的电压L .C. .D.保持滑片P不动,用电压表测出a、b两点之间的电压U.E.移动滑片P的位置,重复步骤B、C、D两次.(2)讨论交流小明得出的结论: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两端电压之 和.而另一小组的小芳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不相等,总电压等 于各个电阻两端电压之和.请你帮她们分析原因是.这样得出的结论具有性,是不科学的.(3
45、)小明测电阻Ro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两端的电压为(4)小明按图中所示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泡都不亮,但电压 表有读数,经检查:除灯L和定值电阻R。外,其余都没有问题,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应将电压表接在 两端,并观察电压表有无示数.(5)小明在测灯L两端的电压时,直接将接线b改接在a上,你觉得是否妥当,并说明原 因.【答案】断开 右端 保持滑片P不动,用电压表测出灯L两端的电压6 小明选的灯L 和R。的阻值相同,而小芳选的灯L和R。的阻值不同 偶然1.2灯L短路或即断路 滑 动变阻器不妥,这样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6、【解析】试题分析:(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是断开的,为防止接错时损坏电路元件,在闭合开 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端,为了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还得测量灯两 端电压.(2)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和电阻成正比,小明测的电压相等说明,小明选的灯L和R。 的阻值相同,而小芳选的灯L和R。的阻值不同.实验次数少,实验具有偶然性.(3)电压表读数注意所接的接线柱.(4)电压表有示数说明是灯L短路或R。断路.把电压表并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如果有 示数说明是L短路,无示数是R。断路.(5)连接电路时注意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19.如图所示,小刚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时,将两盏标有“2.5V0.
47、3A”的小灯 泡串联起来,接到可调直流电源两端.突然,原来正常发光的两盏灯同时熄火.(1)关于这两盏灯的故障判断,小刚给出了四种猜测:A. 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完好 B. 一盏灯短路,另一盛灯完好C. 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短路 D.两盏灯同时被烧断四个猜想中,可能性最大的是(2)如果这两盏灯熄灭的原因是其中的一盏灯有故障.现有规格相同的灯泡:符合要 求的电压表:符合要求的电流表:一根导线.从它们中间选择一种器材来检测故障, 你认为不适用的是和 (填序号).理由是 .(3)故障排除后,小刚测出的数据如表,实睑次数WvUc/V12. 02.04.022.22. 24.532. 52.65.0得出的
48、结论有: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总和;串联电路中各部分两端的电压相等.请你对上述结论分别进行评估: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结论(填或)是错误 的,形成错误结论的原因是:.【答案】A 用它们检测电路故障容易烧坏另一个灯泡 采用同样规格的灯泡 进行实验(或没有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解析】【详解】(1)把两盏灯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原来正常发光的两部灯同时熄灭突然熄灭,造成此现 象的原因是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把其中某盏灯的灯丝烧断了,故A可能性大: 正常工作的电路发生短路的可能性较小,两盏灯同时被烧断的可能性也较小。故选A。(2)当检查电路故障时,不能断开电路,因此只能把检验器
49、材并联在电路里:电流表和导 线的电阻都很小,它并联在用电器两端时,会造成电路中的电流可能过大而烧坏另一盏 灯。所以不适用的是和。(3)由测量的数据发现,电路中两盏灯的电压相同,这是由于实验中选用了相同规格的灯 泡导致的,这只是个特殊情况,不能作为普遍规律,故结论是错误的: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是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点睛】重点是研究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注意多次实验时,应选择不同的实验器材,避免实 验的偶然性,使结果更有说服力、更具普遍性。20.某实验小组在学习了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后,猜想:并联电路中干路中 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于是,他们决定进行探究,并首先设计
50、出了电路图(图 甲).仪(l)电路元件如图乙所示,若通过每只灯的电流约0.30.5A,并联后要测通过L的电流,则M、N应分别接:要测通过干路中的电流,则M、N应接.(图中a、 b、c、d为接线柱代码) (2)连接电路时,当把最后一根导线刚连接好,灯泡L、L就亮了,在实验操作中不当之 处是:.(3)若合上开关后,灯均亮,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原因可能是A.电流表内部开路B.开关处接触不良C.电流表被短路 D.电源供电不足(4)若测得L支路的电流值如图丙所示,则通过L电流为 A.【答案】c和b d连接电路时开关是闭合的C 0.4【解析】【详解】(1)要测通过 L的电流,电流表应与L串联在同一条
51、支路,因为电流小于0.6A,所以可选择 0-0. 6A的量程,则M接c, N接b:要测量干路中的电流,需将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中,根据题意 知,干路电流大于0. 6A,所以电流表应选择0-3A的量程,M、N需均接d;(2)连接电路时,当把最后一根导线刚连接好,灯泡LI、L2就亮了,在实验操作中不当 之处是:连接电路时开关是闭合的:(3)若合上开关后,灯均亮,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A.电流表内部开路,一定会有灯不亮,故错误:B.开关处接触不良,两个灯泡都会不亮,故错误:C.电流表被短路,电流不经过电流表,故正确:D.电源供电不足,两个灯泡都会不亮,故错误。故选C(4)由图丙知,电流表应采用0-0.6
52、A的量程,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0.4A.21 .小希用如图所示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2)实验中最好选择规格 (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3)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与B、B与C、A与C两点间的电压为Uab、Ubc、Uac.经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 (用公式表示)实验次数Urr/VUbc/VUac/V10.82.23.021.02.03.031.21.83.0(4)小希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填序号)寻找普遍规律减小实验误差【答案】断开 不同Uac= Uab+UbC
53、: b【解析】(1)在拆接电路的过程中,为了保护电路,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2)实验中最好选 择规格不相同的小灯泡,便于发现规律;(3)比较AB间、BC间、AC间的电压值可得: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Uac=Uab+Ubc;(4)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 目的是发现串联电路中总电压和各部分电路电压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找普遍规律.22 .小明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原先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0-O-(1)为判断a 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小明应注意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若电流表示数 较大,表明接入b两点间导体电阻较 (填"大"或"小老师指出
54、该方案存在不 足,你认为不足之处是:0(2)老师指出不足后,小明立即将图中的电流表改成了一个小灯泡,想通过观察小灯泡亮 度的变化,判断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老师指出此方案仍存在不足,你认为不足之 处是:0(3)小明认真思考了一会,对原先设计的实验电路图重新作了改进,他改进后的电路得到 了老师的肯定。他是如何改进电路的?答:o(4)小明实验时发现手边只有一根较长的银镉合金丝,他利用后来改进的电路只可以探究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和 有关。【答案】小ab间电阻过小时,可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从而烧坏电流表 接入ab间电阻 相差不大时,小灯泡亮度变化不明显在图中串联一个小灯泡长度横截面积【解析】解答:(
55、1)为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应注意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若电流表 示数较大说明接入电路的电阻较小:该电路无保护电阻,当ab间电阻太小时,可导致电路 中电流过大,烧坏电流表;(2)灯泡与电阻串联,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判断a、b 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此方案存在不足为:接入ab间电阻相差不大时,小灯泡亮度变化 不明显;(3)对原先设计的实验电路图重新作了改进,根据保护电路的思路,在原电路中串联一个小灯泡,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4)导体的电阻是本身的属性,它跟导体的 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当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可控制横截而积和材料不 变,改变导体的长度,能够完成:当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而积的关系时,可控制长度和材 料不变,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能够完成:当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时,可控制长度 和横截面积不变,因为只有一根较长的银镉合金丝,所以无法改变材料,不能够完成,所 以他利用后来改进的电路只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23.小红和小荣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小红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实验数据记录如 下表.(电路连接及记录的数据都没有错误)J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0471:2025 EN Glass-reinforced thermosetting plastics (GRP) pipes - Determination of the long-term ultimate bending strain and the long-term ultimate relative ring defle
- 葫芦岛市连山区选调教师考试真题2024
- 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试题与参考答案
- 中小学歌曲弹唱知到智慧树答案
- 高危药品管理试题(附答案)
- 茶艺师资格证考试茶艺师培训题库(附答案)
- 2025版瓷砖进出口贸易与物流配送合同
- 2025年版事业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岗位聘用合同服务条款
- 2025房地产价值评估与资产定价全面协议
- 2025年度时尚饰品新品试用及销售合同
- 2025年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防控知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安全主题教育
- 汽车美容承包合同(标准版)
- 管道设计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新交际英语(2024)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河北省廊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5年内蒙古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兵团基层两委正职定向考录公务员试题(附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铍铜棒线材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物业公共维修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