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文言文综合练习_第1页
九年级文言文综合练习_第2页
九年级文言文综合练习_第3页
九年级文言文综合练习_第4页
九年级文言文综合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文言文综合练习一、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词。(1)仓鹰击于殿上( ) (2)长跪而谢之(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译文:_(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译文:_(3)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译文:_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_(2)与臣而将四矣。 _4下列各句中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是(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B天子之怒

2、,伏尸百万,流血千里。C皆布衣之士也。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5.面对秦王以_相威胁时,他以_作答,列举_、_、_的壮举,从气势上压倒秦王,充分展示了他_的形象。文段中的秦王则是一个_、_、_的君王形象。6.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3分)_7.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8.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二、阅读隆中对完成练习。1、为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加点的字词。胄( ) 戎( ) 箪(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国险而民附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箪食壶浆 2、 (1)我国

3、古代对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称呼,在文中标“()”的段落内出现了两处。请指出来并解释。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中“身”的意思是 ,本文中还有一个词和它同义,这个词是 。3、 诸葛亮提出策略中,强调对不同方面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根据句意,依次填入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保 抚 和 争锋 修 B. 保 和 抚 结好 修 C. 守 和 抚 结好 修 D. 守 抚 和 争锋 修4、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将军亲自率领着益州的老百姓向秦州出发。B. 您身先士卒,率领着益州的军队从秦州出发。C. 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发。D. 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

4、队向秦川出兵。5、翻译下列句子(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6、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曹操:孙权: 刘表、刘璋:诸戎、夷越: 7、 根据文意,将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具体战略方针排列顺序。 礼贤下士,收罗人才; 抚边境各民族; 广布“仁义”; 结好孙权,搞好外交; 巩固荆、益基地; 利用帝室之位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 选择时机,两路出兵北伐; 摘好内政。正确顺序是 8、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 (用文中的6个字来概括)三、读出师表完成。1、 加点字注音 卑鄙

5、60;    猥     夙夜     庶竭驽钝       攘除     斟酌     咎     咨诹   2、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躬耕    布衣   闻达    卑鄙 

6、;    感激        驱驰     二十有一年 夙夜  庶竭驽钝   斟酌损益  兴复之效 不效    以彰其咎      咨诹     雅言      

7、; 3、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驽钝声嘶力竭    C兴复之效东施效颦         D咨诹善道道听途说  4、指出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  以伤先帝之明            

8、0;             是以谓之“文”也             以刀劈狼首                       &

9、#160;    策之不以其道               5、翻译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0、60;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先帝知

11、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12、;                              (5)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13、160;              6、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 _ 7、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8、第段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_      

14、60;             。9、第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_                。 10、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临危委重任和。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   &#

15、160;                                                 &#

16、160;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11、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          、            、

17、0; 1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13、按要求回答:  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原因的句子是“_            ”  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                ”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    &#

18、160;                ”  诸葛亮出师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第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

19、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 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13.文中“先帝”指_,“陛下”指_,“天下三分”指天下分裂为_、_、_、三国。14.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15文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请写出两例。四、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选自出师表)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生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

20、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生遂诸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清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将军宜枉驾顾之B.时先主(刘备)屯新野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C.遂许先帝以驱驰 高可二黍许D.咨臣以当世之事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下列句子中的“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遂许先帝以驱驰C.扶苏以数谏故 D.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指代的对象判断不正确的

21、一项是( )A.臣本布衣(诸葛亮自称) B.遂许先帝以驱驰(刘备)C.孤不度德量(刘备自称) D.君谓计将安出(徐庶)写出文中“卑鄙”一词的古今义。古义: ;今义: 甲、乙两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请用一句话概括大意。甲文: 乙文: 从文中提炼出一个成语是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五【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乙】先帝知臣谨慎

2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 。2、甲段中加点的两个字,“胄”的读音是 :“身”的意思是 。3、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标是什么? 。4、“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5、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

23、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六、读公输班墨子见公输班部分,完成练习。1.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上文的内容:2.给加黑的字注意公输盘不说( ) 请说之( ) 北方有侮臣者( )3解释加黑的字词a.夫子何命焉为_ b.愿借子杀之_c.吾义固不杀人_ d.子墨子起,再拜_e.不可谓仁_ f.不可谓知类_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a.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b.吾义固不杀人。5.墨子从人臣应具有的品德_、_、_、_等的角度,历数公输盘的不是,善于运用_与_相结合的句式,能产生雄辨的力量,造成强大的声势。6.墨子用激将法让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此句与下文中_

24、这一句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公输盘陷入_之中,最终折服,放弃_的错误行为。七、读公输班墨子见楚王部分 ,完成。1.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_记述墨子_的辑录。2.给加黑的字注音:短褐( ) 犀 ( ) 麋鹿( ) 楩 ( )3.解释加黑的字词:(1)敝舆_(2)舍其文轩_(3)舍其锦绣_(4)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_(5)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_(6)为我为云梯_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此为何若人? (2)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5.“为与此同类”“此”指代的内容是:_6.第段中,连设三喻,舍文轩而窃敝舆,行为怪诞荒谬,目的是为了引出楚王对此人的评价:“_”。7.第段中,从楚宋地理

25、条件、物质条件的_来显示楚攻宋的非正义性。8.、两段联系密切,用“文轩”、“锦绣”、“粱肉”比楚国之 ;用 、比宋国贫穷弱小,资源匮乏。9.比较、段,可以看出楚王攻宋的行为跟是一样的。10.墨子说服楚王的过程中运用了的方法,“请君入瓮”,让楚王钻入设好的圈套中,用高超的论辩艺术折服楚王。八、读曹刿论战完成。9. 文章选自 ,作者相传是 ,他是 时期的人。10.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间: (2鄙11. “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_和_。12. 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忠之属也”,那么,“忠之属也”的实质是_。13. 鲁庄公先要追赶齐军,刿曰:“未可。

26、”可是后来他又说:“可矣”。他认为“可矣”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14. 第二段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 A. 写追击齐师的时机 B. 写齐师败绩的情况 C. 写长勺之战的概况D. 写曹刿的军事才能15. 第二段曹刿的言行,表现曹刿( )A. 忠军报国思想 B. 深谋远虑并协助鲁庄公指挥作战C. 冲锋陷阵的精神D. 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战机16. 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A. 曹刿论述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B. 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C. 论述作战要靠勇气D. 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17. 下列句子加点的“于”同“战于长勺”中的“于”意思相同的是( )A. 苛政猛于虎也B.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

27、其上 C. 余将告于莅事者 D.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1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同“肉食者谋之”中的“之”的意思相同的是( ) A.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B. 辍耕之垄上C. 登轼而望D. 属予作文以记之九、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练习。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傅说()胶鬲()法家拂士(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困于心衡于虑 。 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所以动心忍性(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

28、人也 ( )空乏其身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百里奚举于市( )( )苦其心志( )人恒过( )5、翻译句子:(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 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

29、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十、阅读愚公移山完成。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虽多之死,有子存焉(虽: )(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 )固(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 )(5)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 )2对于寓言的神话结尾,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A、愚公的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讲究迷信,这是这篇寓言的不足之处。B、愚公的精神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跟宣传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区别。C、天

30、帝在愚公的坚强意志面前惧怕了,屈服了,说明只要有信心,目标总能实现。D、天帝在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前屈服了,说明人定胜天。3写智叟讽刺愚公的句子是 ,他的根据是 。4愚公斥责智叟的句子是 。5表明愚公取得辩论胜利的句子是 。6智叟和愚公的矛盾实质是()A、对待困难的截然不同的态度。B、静止的观点和发展观点的矛盾。C、人如何正确的估价自己的力量。D、智者有时不“智”,愚者有时不“愚”。7.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8.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

31、智叟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9.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少于两个。十一.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