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第一次子午线测量_第1页
人类的第一次子午线测量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类的第一次子午线测量公元724年,也就是唐开元十二年, 有一位和尚俨然如同一位临阵的大帅,正指挥着全国12个地点同时展开一场特殊的“战役”。这位和尚是 谁?他就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大师一行。他在指挥一 场怎样的特殊“战役”呢?这话要从一句天文常语说起。在两千多年前西汉初期 成书的周骨卑算经中,开创了一种说法一一“日影一 寸,地差千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同一时刻的两个 地方,都用八尺高的表来测日影。如果日影的长度相差一 寸,那么这两个地方的距离就有一千里。在很长的时间里, 这句话就像金科玉律一样主宰着天文学界。一直到了南北 朝时期,才有人对这一说法产生了怀疑。在公元442年,有人进行了一

2、次小范围的测试。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何承 天,根据这次测试,提出了日影约六百里差一寸的新说法。 后来,又有些人也进行过类似的小范围测试。到了隋朝, 著名天文学家刘焯更进一步提出了进行大规模实测的设想与建议。转眼到了唐玄宗时期,这位唐皇对一行和尚的才名钦慕已久,就连连下诏书,把一行召进了京城。公元721年,一行受命主持进行新的历法制订。在为制订新历所进行的一系列科学观测工作中,日影测定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被称之为大地测量。公元724年,大地测量正式以空前规模展开了。这次测量,一共设立了12个观测点。最北端的观测点设在北纬51度的铁勒(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最南端的观测点设在北纬 17度多的林

3、邑(今 越南境内),中间设有武陵(今湖南常德市)、襄州(今湖北襄樊市)、太原府(今山西太原 市)、蔚州横野军(今河北蔚县)等点。最为重要的核心点,则是中原地区的滑州白马(今 河南滑县)、汴州浚仪太岳台(今开封市西北)、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县)、豫州上蔡武津(今河南上蔡县)。为了进行测量,一行还专门设计制造了一种名为“覆矩”的测量仪器。 这种仪器虽然没有实物流传下来,但后人根据名称推测,很可能就是把矩(木工用的直角曲尺)覆过来,在两个直角边之间安有刻画着度数的弧形边,在直角的顶端装有一个悬锤。使 用的时候,将覆矩的一个直角边的射线对准北极星,再看悬锤线在弧边上的度值,就是这个地方的北极高度值(与

4、现代的地理纬度值相近)。最终测量的结果表明,“日影一寸,地差千里”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仅仅从滑州白马到上蔡武津来看,两地相距526里270步(唐朝尺度),而日影的长度差已达二寸一分,足以否定传统的旧说。这次测量还获得了一个更重要的成果,一行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出极地度值:“大率五百二十六里二百七十步而北极差一度半,三百五一里八十步而差一度。”换算成现代值,即1度=132.03公里。所谓的极地度值,实质也就是现代地球某一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的地表距离。而地球经线一周的连线,也就是现代所称的子午线。既然求得了地球经线一度的数值,那么,实际上 子午线的长度值不是也就求得了吗?一行所主持的大地测量,竟成为了人类第一次进行的子午线长度测量,这表面上看似是意外所得,但它与无数意外所得的科学成果一样,都是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