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医药中间体依地普仑技术报告_第1页
新型医药中间体依地普仑技术报告_第2页
新型医药中间体依地普仑技术报告_第3页
新型医药中间体依地普仑技术报告_第4页
新型医药中间体依地普仑技术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型医药中间体产品开发 技术报告 河北天亚科技有限公司 一、项目研究的必要性 (S)-依地普伦是合成精神类治疗药物草酸(S)-依地普伦的关键手性中间体。 草酸( S) - 依地普伦( escitalopram ,Lexapro )又称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为西 酞普兰的左旋异构体,是高度选择性的5-HT再摄取抑制剂,由丹麦Lundbeck公 司研发,后转让美国 ForestLaboratories 公司。 2002年3月 15日,在瑞士首 次上市。同年8月,获美国FDA批准,1个月后在美正式上市。Lexapro在美上 市后备受广大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推崇, 影响力迅速扩大, 销售额扶摇直上。 作为 手

2、性抗抑郁药物,与被称为抗抑郁药 五朵金花 之一的西酞普兰( Citalopram ) 相比,具备疗效大大增加而服用剂量低的优势,其不良反应更为轻微。近年来, ( S) - 依地普伦销售喜人, 从 2002年的前 200 位商标名药排名之外到 2003年就 进入世界排名的第三十四位。 据了解 , 目前国内基本没有自主研制的抗抑郁药专利药物 , 国内抗抑郁药生 产厂家的产品还是上一代的产品 , 毒副作用大,国内抗抑郁药领域主要被跨国制 药企业占领。草酸佐依地普伦只在美国享有专利保护至 2004 年, 故不存在行政 保护问题 , 经查阅无中国专利 , 即该药不存在国内外专利和行政保护情况。目 前,国

3、内尚未有厂家开发草酸佐依地普伦, 有效仿制和模仿创新将会使该品种在 中高端的国内药品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本课题旨在研究用廉价无污染的催化剂合环,解决污染问题。采用新的拆分 工艺和价廉的拆分剂,提高拆分收率,突破拆分收率低的技术瓶颈,降低成本。 简化工艺操作,提高工业生产的可操作性。它的研发成功可推动草酸( S) -依地 普伦替代进口,降低抗抑郁药的价格。 二、(S)-依地普伦制备研究 1 、工艺路线的确定 依现有文献报道,依地普仑消旋体的合成路线大致有三条,如下:第一条合成路线: 此路线原料难以购买需要自行合成,且所用试剂价格昂贵,不适宜工业化生产。 第二条合成路线: 第三条合成路线: t-

4、BuO2C O Br Cl Mg,N2,THF NC HBr,DMF,SOCI NaOH 此路线各步反应较易操作,原料易得,收率也较高 Br 1.NaH,DMS0 2.NaMeS0Me 3.DMSO ci OH OMe Br 60%H 3P0 4 NC O Cl Br Mg,THF,N 2 Mg,N2,THF O 综合分析上述文献特点, 以下工艺路线: 综合考虑制备成本等因素,经试验摸索,我们采取 以5-氰基苯酞为原料, 分别与对溴氟苯、3-二甲氨基丙基氯进行两步格氏 反应,得化合物3。 化合物 3经拆分,得到光学纯化合物 4。然后在催化剂作用 下合环,得到化合物 5, 经精制得到目标化合物

5、1。 CH2OH O NC F 工艺路线: NC O Br NC N Cl 拆分剂 N 4 F 3 NC NC O N N-. 催化剂 F F 1 4 对溴氟苯 四氢呋喃 对溴氟苯格氏试 溶液 镁屑 5-氰基苯酞 室温搅拌 四氢呋喃 化合物2制备工艺流程图 化合物 2 THF 溶液 室温 搅拌 CH2OH OH 2工艺流程图 CH2OH OH 2 F + n 化合物4制备工艺流程图: 四氢呋喃 回流 镁屑 萃取 浓缩 碱 解盐 回流 异丙醇 水 搅拌 抽滤 冷却 干燥 萃取 浓缩 3-二甲氨基丙 基氯格氏试剂 室温 搅拌 室温 搅拌 室温 搅拌 1.水 化合物 4 NaHCOs 化合物 2四

6、氢呋喃溶液 化合物 4的 拆分剂盐 3-二甲氨基丙基氯 EtOAc 1. H2O; EtOAc 2. HOAc;3.NaOH 油状物 搅拌y 过滤 )_ 化合物 I 3 . HBr 异丙醇 2.氢溴酸 化合物 3 拆分剂 5 1: 1.2 : 1.1 85 化合物1制备工艺流程图: 3 简单工艺过程与工艺条件的优化 3.1化合物2的合成 对溴氟苯与Mg粉在THF中做成格式试剂后,室温下与5-氰基苯酞反应,得 化合物2的反应液,反应液不经处理,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3.2化合物3的合成 在化合物2的反应液中,加入3-二甲基氨基丙基氯的THF格式溶液,室温 反应,得到化合物3的氢溴酸盐。 化合物3的

7、氢溴酸盐经NaOH解盐, 得到化合 物3棕黄色油状物。2步收率86% 考察了对溴氟苯、5-氰基苯酞和3-二甲基氨基丙基氯的最佳投料比(表 1)。实 验结果显示:最佳投料比为:n(5-氰基苯酞):n(对溴氟苯):n (3-二甲基氨基丙 基氯) =1:1.2:1 。 表1最佳投料比考察 序号 化合物 3 收率/% n (5-氰基苯酞) :n对溴氟苯):n (3- 一甲基氨基丙基氯) 1 1:1:1 75 2 1:1.1:1 81 3 1:1.2:1 86 5 1: 1.2 : 1.1 85 4 1:1.3 : 1 86 3.3化合物4的合成 化合物3与拆分剂在适宜的溶剂中反应,得到化合物 3与拆分

8、剂形成的盐, 重结晶3次,然后用饱和碳酸钠解盐,萃取,浓缩,得到淡黄色油状物,化合物 4的收率为25% 对拆分剂的种类作了研究(表2)o结果显示,(+) -D-二对甲基苯甲酰酒石 酸与我们优选的新拆分剂效果相当, 但(+) -D-二对甲基苯甲酰酒石酸的价格要 昂贵得多, 因此,新拆分剂现出成本低的优势。 表2拆分剂的选择 序号 拆分剂 化合物 4 的收率/% 光学纯度/% 1 (+) -D-二对甲基苯甲酰酒石酸 25 99.5 2 新拆分剂 25 99 3 (+ )-酒石酸 15 99 3.4化合物 1的合成 在CHCI2与三乙胺存在下,化合物 4与合环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反应,用 5%NaOH

9、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涤,干燥、浓缩,得到黄色油状物,真空精馏,得 到纯品,收率95%纯度98.5%,光学纯度达99%以上。 对合环催化剂进行了筛选(表3) o结果显示:新催化剂收率高,为最优。并 且,新催化剂廉价,革除了普通酸性催化剂造成的废水污染,简化了操作,降低 了成本。 表3催化剂的筛选 序号 催化剂 收率/% 1 磷酸 82 2 磷酸二氢钾 80 3 新催化剂 95 4 PCI5 78 5 对甲苯磺酸 88 催化剂用量的选择(表4)。结果显示,n(化合物4):n(新催化剂)=1:1时效 果最好,催化剂量减少,收率降低,用量增加,效果不明显 表4催化剂用量的选择 序号 n(化合物 4):n

10、(新催化剂) 收率/% 1 1:1 95 2 1:1.1 94 3 1:0.9 90 4.光学纯度测定方法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 分别测定左依地普仑标准品与样品的旋光度, 按下式计算: 5. 中间试验 在小试实验成功的基础上, 我们于2010年5月1日至6月1日进行了 200L规模的 中试实验研究。着重考察了操作参数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并对影响较大的几个工 程因素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适宜的操作条件, 对中试情况进行了跟踪 测试,从最终结果看,产品收率和产品质量达到了预期目的。 中试产品经河北省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检测, 各项技术指标符合相应的标准 质量要求。测定结果见“质量检测报告”。 6. 经济评价 按中试生产规模600公斤/年计,年产值1380万元,年利税795万元。见效益 分析报告 7. 环保要求 左依地普仑整个生产过程中,无废气产生。左依地普仑整个生产过程中,产 品洗涤等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