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高考历史一轮考试教材必修307-12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生版2012年题组1、 ( 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31)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 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 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 .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 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2、( 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 2)儒家经典强调:”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 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
2、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B 仁政思想C 礼法并重D 礼治为先3、 ( 2012高考文综山东卷9)有学 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 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 人。”这一学派是A.儒家BC .墨家 D2011年题组4. ( 2011 浙江文综-12)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 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罗马法的基础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C . D .,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
3、(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D .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道家.法家A.B .(5. ( 2011 广东文综-12) “夫仁政, 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6. ( 2011 福建文综-16)唐律疏议记载: 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B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D7. ( 2011 安徽文综思想的是()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事严圧mgI UnsBK P3.A.& ( 201
4、1 上海单科-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 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B .A.爱无差等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存天理,灭人欲2010年题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9)B .墨家“兼爱”思想D .墨家“非攻”思想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 )制天命而用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 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仁者爱人D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勿施于人有朋自远方来,不D
5、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于是积极组织.灭火。这说 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C .2008年题组 三宇经中写道:)苏格拉底C.17. (2008 山东基本能力测试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墨子荀子A.B.18. (2008 海南单科 是( )A.墨翟B.19. (2008 上海单科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A.儒家的思想B.20. (2008 重庆文综42)“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D.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A.墨家思想.B21. (2008 四川文综12)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 予乱”。他批评的是(9. (2010
6、山东文综I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10. (2010 浙江文综 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B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11. (2010 上海单科 4)春秋战国时代, 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道家 D .墨家A.儒家B.法家 C12. (2010 海南单科1)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A.儒家.B .法家C.墨家 D .道家2009年题组13. (2009 海南历史1)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 是(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 .礼法并用
7、D .民水君舟14. (2009 山东基能力43)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 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15. (2009 山东基能42)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 亦乐乎.A.B . C .16. ( 2009 上海历史3)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石向上天祈祷,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 评价的是( )D .A.B老子2)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D.韩非孟轲
8、C.荀况A组2)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这句话反映的是()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15)“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儒家思想 C .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A.法家学说2) B D.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2007年题组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夷夏关系22. (2007 广东单科A人与人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二、非选择题:23. ( 2012高考文综北京卷37) (36分)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 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材料一:天下莫柔弱于
9、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材料二: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 时代背景。(4分)24. (2011 全国文综大纲卷-37) ( 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 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10、水则覆舟。”一一据孟子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 政治。(8分)25. (2007 山东文综29) (35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1)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山东在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地位。材料一:登州文会馆是美国传教士狄考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2分)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一文1876年创办的一所教会学校,表3为该校正斋(中学部分)开设的主要课程:宗教类中国经学类自然科学类天道溯源书经、诗经、论语、代数备旨、圆锥曲线、救世之妙礼记、孟子、左传、测绘学、格物(声
11、、罗马书等易经等光、电等)、航海法、 物理测算、化学、动 植物学、微积分学、 天文揭要等材料二:试办山东大学堂章程规定:社会科学类及其他 读作诗文、万国通鉴、 二一史约编、是非 学、富国策等“以四书、五经为体,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 学(注:艺学指算、绘、矿、医、声、先、化、电)为用。”一一安作璋等齐鲁文化通史(2)分析材料一、二,指出两所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共同之处。这类新式学校.的创办对山东近代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参考答案:【答案】:C(3分);B (1分h D (1分h A(0分).【解护】:从题中材料可知,C项是儒道法三家的主要共同為BD两项是部分共同点(次要 共同点),A项错在“共
12、同的政治主张【考点定位】:(华东师大版)第七分册先秦儒学与西汉经学诸子百家:.(其它版本新课标)必修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2、【答案J 3【解析1同时强调“礼(等级秩序)、义(仁义)、信(诚信严的只能是儒家思想,而儒家 思想K核心即是“仁”,ACD三项都不能明确而直接地体现这一核心.【考点定位】.:必修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3、【答案】:D【解析】:注意题中的关邈词及其理解,如“战国时期”、“注重实践”(因时而变)、“贵族的存在不合时宜”(法不阿贵)、“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重农抑商、文化高压),即可判断是指法家.【考点定位】:必修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
13、变-百家争鸣4、【解析J C因为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看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邻国相望.鸡 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屈原的“美政”理想是要修明 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罗马崛起于亚平宁半a的台伯河畔,与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 政治依制不同-罗马以蕙尔小總征服意大利,最后建立了谁霸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 此基础上,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古代世畀最 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亂 雅典民主政 洽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由此判断与题意无关.5、【解析】C解题的关键在于理
14、解孟子这句话的意思,即“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 界开姑.田畀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祿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从材 料意思上看,孟子的主张主要解决“田界”即土地间题,井没有涉及到“轻徭薄赋均贫 冨”、“贵民轻君”等间题故fit除A、B、D三项,故选(:项6、【輕析】D本题的解题材关键在于理解材料意思,冃卩文“以礼义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 方法,而以刑罚制裁作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就犹如早娩四季交替是相辅相成的/从中 可以看出二者对政教的重要性“德礼为政教之本作 礼义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 德礼是政教的本体,不是刑罚的本体,扫E除A. “刑罚为政教之用匕刑罚制裁作为治理国
15、家 的辅®手段,而不是德礼的体现,扫E除&“相须而成肴",说明两考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扫E除C.故选D项7、【解析】D迎江寺,曾名“古万佛寺”,属于佛教思想,不符合题意-徽州牌坊群中 的贞女坊体现了儒家思想三纲五常的內容,符合题意.S阳老子庙供奉老子的神像,老子 属于道家的思想-包公祠是舷磁段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捉的公祠- 包公祠全名“包公孝歲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以评价肯 定包公的忠孝一生这个含义也属于三纲五常的内容所以体现儒家伦理思想,故选乩8、【解析】B A项爱无差等是墨家的思想-C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6、为治国方针,D项存天理,灭人欲属于个人修养问题,魏爆嵬A、C、D三项;B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 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又符合儒家思想-9. B这是墨子的话-大体意思是“看待别人国家就家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塞自 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彖自己之身属于墨子的“兼爱”思想-这道题迂蔦不要联系 到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而酱选A项.注意儒家所宣扬的“仁 爱思想是有等级差别的爱,不可能做到“视人之国,若祕其国”-10. A本题为最隹选择题“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是荀子的思想,扫E除B、D项. 选项A出自庄子南华经,原文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匕意指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 应
17、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或去影响自然,典型体现了因循自然、崇尚 无为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負狗"出自道德经刍狗"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 在祭祀之前,人们对它敬若神明,祭祀一结束,就被丢弃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 慈,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負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主旨杲建议人要效 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11. B此题的关键信息有四在同一地点5友掘时间;青痢器的数ad大;青则铭文內容一 一诸侯战争、土地交换.这些足以排除ACD.12. C本题主要考查材料的阅读,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罄为攻伐&q
18、uot;“实夭下之巨害”主 张“非攻”为墨家学说,因此选C.13. B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良卩荀子和法家思想的共同点.A、C、D都是荀子的思想主 张,从*ffi上看,B项“人性本恶”似乎也是荀子的观点,e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 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刊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 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14. DA项是墨家B项是備家C项是法家.D项是道家老子的话.15. D名言要与书博会的主题相一致,所以选。16. D题干中©是件的经过,是对件的认识、结论,因此属于历史评价的是.17. D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天生都是恶的,凭后天的教育可以使人弃恶向善;苏格 拉底认为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善.二人都强调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达到善.18- D材料中体现了作者对法治的重视,在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强调了依 法治国的思想19. D从材料中的“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可以看出这一思想主张“法治”来教育和管理 人民.因此是法家的思想-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20. A “举而上之,富而贵之,是推选他并重用他,使他变得富贵-可以看出是“选贤能, 尚贤”的思想,这主要体现了墨家思想-正确答案:A21. C韩非代表的是发家思想,故a除A项.题干中韩非的言论意思是:纵观前朝,担匚玻 思想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纳米级磁控溅射技术考核试卷
- 消防斗安全操作事故案例分析消防斗紧急疏散预案考核试卷
- 绿色食品批发市场的竞争格局与绿色转型策略考核试卷
- 江西省南昌新民外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 2025年智能农业示范园种子化肥农药一站式采购服务协议
- 2025年精密压力罐设备安装及性能优化维护服务协议
- 2025年高科技产业园区厂房租赁及创新设计服务合同
- 2025年北京智能仓储物流系统设计与实施合同
- 2025年度CEO聘请合同附企业合规风险预防与应对服务
- 2025年公租房承租单位责任担保及全面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湖北武汉市青山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数字经济下的税收征管挑战与对策
- JJF 2220-2025导热系数稳态测定仪校准规范
- 饮料生产工厂管理制度
- 游泳馆卫生知识培训课件
- 人工智能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
- 2025企业食堂外包合同范本
- 马术俱乐部一季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多发伤教学课件(张向芬)
- 2025年医疗救护员、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指导题库-上(单选、多选、判断题)
- 2025年上半年凉山州雷波县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