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归类社会热点_第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归类社会热点_第2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归类社会热点_第3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归类社会热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热点事件安徽省无为县教子湾中学 238341 王廷虎 王 安 例1 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经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得出水是由_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

2、约用水的措施:_。解析 本题结合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大面积旱情,考查了水的净化、硬水的软化、水的组成以及水资源的保护等知识。净化水的常见方法有静置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日常生活可利用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的多少来区分软水和硬水,同时在生活中常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电解水时正极上产生氧气,负极上产生氢气,电解水实验能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等结论;生活中的节水方法有很多种,如一水多用,用淘米水油浇花、冲厕所等。答案 (1)过滤 (2)肥皂水 煮沸(或蒸馏) (3)氧气(或O2) 氢气(或H2) 氢、氧(或H、O) (4)淘米水浇花(一水多用等,合理即可)例2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3月1

3、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对碘有了新的认识:(1)自然界中的碘(127)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元素,该元素在人体中为一种_(填“常 量”或“微量”)元素,如果人体缺乏碘元素就会导致_。(2)我们食用的加碘盐中的碘主要以KIO3的形式存在,KIO3中碘的化合价是_,KIO3受热易分解,因此做菜时应注意_。(3)日本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内发生的核裂变可产生放射性碘l31和铯l37,其中碘131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和_个中子。科学证明,每人日服用含碘100 mg的碘片能有效阻止碘131的辐射。曾一度被抢购的加碘盐每500 g中含碘20 mg,按上述标准,即使这些碘都转化成能防止辐射的碘,

4、每人每天应吃_g加碘盐才起作用,这远远超出了人体正常摄入食盐量,显然是不科学的!(4)这次核泄漏事故,使新能源的开发和安全使用再次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除了开发和利用核能之外,人类还可以利用的新能源有_等。解析 本题借助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考查了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元素的化合价、化学计算、新能源的开发等知识。碘在人体中是一种微量元素,人体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根据在化合物中,正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KIO3中,K为+1价,O为2价,则I的化合价为+5价;由于KIO3受热易分解,因此做菜时最好要等到菜快出锅时加入碘盐;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碘131原子中的中子数=13153=78;500

5、 g加碘盐中含碘20 mg,2500 g加碘盐中方才含碘100 mg;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等。答案 (1)微量 甲状腺肿(或大脖子病) (2)+5 菜快要出锅时再加盐 (3)78 2500 (4)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氢能、潮汐能(答任一合理答案即可) 例3 常用塑化剂的学名“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化学式为C24H38O4,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有毒。常用作各种塑料制品的工业添加剂,不可食用。可是黑心业者为了牟取暴利竟然将其添加到多种饮料、果冻、果酱和方便面等食品中。若长期食用此类食品可能对生殖系统、免

6、疫系统造成危害,大量摄入还可能致癌。请分析上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对于C24H38O4的分析正确的是_;该物质是有机化合物该物质中含有24个碳原子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2)写出该塑化剂的两条物理性质_;(3)下列做法,可以使我们远离塑化剂的是_;少喝各种饮料,日常饮水以白开水为主经常吃方便面、面包等速食食品以适应我们快节奏的生活尽量少用塑料制品直接接触热的、含油脂的食物呼吁政府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制,严惩步伐黑心业者(4)请你再写出一条远离塑化剂的做法_。解析 本题以新闻热点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了化学式的含义、有机物的概念以及对物质物理性

7、质的判断等。C24H38O4中含有碳元素,是有机物,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4个碳原子,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41×38=14419;故正确的是;物理性质是描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通过所给材料可知:该物质在塑料、饮料、果冻、方便面等食品中可能会有添加,因此远离塑化剂就是不吃或者少吃可能含有塑化剂的食品,狠狠打击不法生产商等。答案 (1) (2)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其中两条即可) (3) (4)尽量少吃方便面(其它合理答案均可)例4 4月8日凌晨3时10分,兰临高速公路新七道梁隧

8、道内,两辆装载近40吨危险化学品190号溶剂油的重型油罐车由于追尾发生燃烧爆炸,当场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迅即赶到的救援官兵,佩戴空气呼吸器,用喷雾水枪对火势进行控制,到5时30分,隧道内明火被全部扑灭。(1)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在装运“190号溶剂油”的油罐车上应贴的标志是_。(2)油罐车起火燃烧有三个必要条件:其中“190号溶剂油”为可燃物,还需要有_和_。(3)从灭火的原理分析,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其原理是_。(4)调查表明,火灾伤人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当油罐车起火燃烧、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_。A.迅速脱下衣物,扑灭大火 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

9、倒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解析 本题主要通过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来考查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油罐车内装有易燃的溶剂油,应贴有“易燃液体”的标志;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充足的空气(或氧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使可燃物周围的温度降低,使其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使可燃物不能燃烧;身处火灾现场要积极自救,油罐车起火燃烧时会发生爆炸,为了避免危险应迅速远离,不要脱下衣物参与救火。答案 (1)C  (2)充足的氧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水能降低环境温度,使周围的环境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凡叙述合理均可) (4)A例5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

10、分子材料是人类使用的三大类基础材料,它们以各自的特点满足着人类多方面的需要。(1)金属材料中,有一类贮氢合金能够结合氢气形成金属化合物,并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释放出氢气,该贮运原理属于_变化。钢铁是制造轮船的主要金属材料,船身外通常装上一定数目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以防止腐蚀,该金属块可以选择_(选填“铜块”、“锌块”、“铅块”)。(2)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用于电子工业的高纯碳酸钙、高纯氧化钙生产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硝酸钙与碳酸铵在溶液中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实验室常采用_操作进行沉淀分离。生产高纯碳酸钙时,选择“220恒温干燥”而不选择“灼烧”的原因是_ 。高纯氧化钙生产过程中,“干燥”的主

11、要目的是为了防止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有机高分子材料“玉米塑料”,因其可降解被广泛用来替代一次性泡沫塑料,“玉米塑料”的使用可减少_污染。20世纪30年代,尼龙因其抽成细丝极像蚕丝而被推向世界,生活中可采用_方法区分尼龙和蚕丝。解析 贮氢合金在贮氢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因此属于化学变化;为了防止轮船外壳不易腐蚀,可在船身外装上比铁更活泼的金属锌。硝酸钙与碳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NO3)2+(NH4)2CO3=CaCO3+2NH4NO3,属于复分解反应;可用过滤的方法将CaCO3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为了防止碳酸钙在高温灼烧时分解,从而使所制得的碳酸钙中含有杂质氧化钙而不纯,因此

12、在生产高纯碳酸钙时,应该选择“220恒温干燥”;在生产高纯氧化钙的过程中,“干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玉米塑料”是一种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因此它的使用可大大减少白色污染;尼龙是合成纤维,而蚕丝是天然纤维,可用灼烧的方法来区别。答案 (1)化学 锌块 (2)复分解反应 过滤 高温灼烧会使碳酸钙分解,所得的碳酸钙含有杂质氧化钙而不纯 CaO+H2O=Ca(OH)2 (3)白色 灼烧 例6 醉酒的原因是酒中含有一种物质叫乙醇,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醉酒后驾车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1)乙醇(C2H5OH)易燃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交警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

13、: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铬,硫酸铬有Cr3+和SO42组成,则硫酸铬的化学式为_。(3)白酒是乙醇的水溶液,酒中乙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被氧化成乙酸,现有一瓶密封放置了十几年的某种白酒,想知道该白酒的组成情况,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提出问题】白酒中溶质有哪些?【查阅资料】材料一:乙醇(C2H5OH),俗称酒精,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材料二:乙酸(CH3COOH),又名醋酸,易溶于水,具有酸的通性。【猜 想】猜想1:只有乙醇猜想2:只有乙酸猜想3:_。【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白酒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_猜想3成立_。_解析 C2H5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硫酸铬的化学式为Cr2(SO4)3;根据题意易知猜想3为:既有乙醇,也有乙酸;要想证明猜想3,必须依据乙醇(C2H5OH)的水溶液呈中性,乙酸(CH3COOH)具有酸的通性的特点。依据酸的通性,可有多种方法来确定乙酸(CH3COOH)的存在。答案 (1)C2H5OH+3O22CO2+3H2O (2)Cr2(SO4)3 (3)【猜想】猜想3:既有乙醇,也有乙酸【实验探究】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