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课堂常用队列队形大全备课讲稿_第1页
中小学体育课堂常用队列队形大全备课讲稿_第2页
中小学体育课堂常用队列队形大全备课讲稿_第3页
中小学体育课堂常用队列队形大全备课讲稿_第4页
中小学体育课堂常用队列队形大全备课讲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队列队形第一节队列队形概述一、队列队形练习的意义:队列练习,是指全体学生按照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的动作。 队列操练必须严格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进行。队形练习,是指在队列练习的基础上所做的各种队形和图形的变 化。队列队形练习,在部队和民兵军事训练中广泛采用,它是培养革 命精神和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培养战斗力的一种必要形 式。在各类学校,它又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同。通过队列队形练习, 对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培养“团结、 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形成正确的 身体姿势;训练动作的节奏感和提

2、高协同一致的集体动作能力,都有 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有目的地进行各种队列和队形的变 换,可以培养学生辨别方向、位置和图形造型的能力,并可起到集中 学生注意力、提高兴奋性的作用。另外,把队列队形练习作为体育课 组织教学的措施,调动学生进行做操、游戏、比赛、分组练习等,更 有助于完成课的任务。二、队列队形的分类(一)队列练习的分类队列练习有原地动作和行进间动作两种。原地动作原地动作可分为常用动作、原地转法和原地队列变 化。队列常用的动作有立正、稍息、 看齐、 报数、 踏步及立定、集合、解散等;原地转法有向左(右)转、向后转灯;原地队列变化有由一列横队变二列横队及还原。由一列横队变二路纵队

3、及还原。由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及还原等。行进间动作行进间动作有便步走、齐步走、 跑步走等各种走步及其互换和立定;向前、后、左、右移动;行进间向左(右)转走、向后转走;行进间队列变化(动作与原地队列变化相同,只是行进中做);左(右)转弯走、左(右)后转弯走等纵队于横队转弯走。(二)队列练习的分类队列练习有图形行进、队形变化和散开与靠拢三种。图形行进图形行进有直方向、斜方向和曲线方向行进几种。直方向行进有绕场行进,错肩行进等;斜方向行进有对角线行进,交叉行进等;曲线方向行进有蛇形行进,螺旋行进,“ 8”字行进等。队形变化分队、合队、裂队、并队和一路纵队一次转弯成多路纵队走等。散开和靠拢两臂间隔散开和

4、靠拢;横队梯形散开和靠拢;纵队弧形向前、后散开和靠拢;依次赛开和靠拢。三、队列队形练习的基本术语列:学生在一条直线上,左右排列成的队形。几排即为几列。前排为第一列,以此类推。二列横队,第一列称前列,第二列称后列。路:学生在一条直线上,前后排列成的队形,几行即为几路。左边第一行为第一路(也称左路),以此类推。横队:按列排成的队形称为横队,其正面(宽度)大于纵深。纵队: 按路排成的队形称为纵队。通常, 其纵深大于正面(宽度) 。翼:队列的两端。左端为左翼,右端为右翼。多列行进变换方向时,处于转弯内侧的一翼称为轴翼,另一翼为外翼。排头: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的学生(一个或数个)叫排头。排尾:位于纵队

5、之尾或横队左翼的学生(一个或数个)叫排尾。基准学生:指定座位看齐目标的学生叫基准学生。如以右翼排头为基准向右看齐;以某某为基准向中看齐。正面:队列中学生所面向的一面叫正面。后面:与正面相反的一面叫后面。间隔:学生彼此之间左右相距的间隙叫间隔。距离:学生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间隙叫距离。队形宽度:两翼之间的横宽叫队形宽度。队形纵深:从第一列(站在最前面的学生)到最后一列(站在最后面的学生)的纵长叫队形纵深。伍:成数列横队时,前后排列的学生称为伍。各伍人数与列数相等时叫满伍,人数少于列数的叫缺伍。第二节队列队形练习的方法一、队列练习(一)原地队列动作1、常用队列动作( 1)立正口令:立正!要领:两脚跟

6、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 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稍息口令:稍息!要领: 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是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动作同前。( 3)看齐向右(左)看齐的口令:向右(左)看齐!要领:排头(或排尾)不动,其他人员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人腮部,并通视全线。后列人员向前对正、看齐。向中看齐的口令:以某人为基准,向中看齐!要领: 当教师指定 “以某人为准”时, 基准

7、学生左手握拳高举(体育课不持器械时,可举右手),听到“向中看齐”的口令后,将手放下,其他学生按照向右(左)看齐的要领实施。看齐时,左右间隔(指两肘间的间隙)为10 厘米(约以拳),前后距离为75 厘米(约一臂之长)。看齐完毕则发“向前看!”的口令,听到口令后,立即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4)报数口令:报数!要领: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宏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数列横队时,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缺X名”。数路纵队时,右路最后一名报“全到” 或“缺X名”。( 5)踏步口令:踏步走!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 厘米,

8、下落时,前脚掌先落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齐步或跑步行进。听到“立定”口令,左、右脚各踏一步成立正姿势。做原地跑步时,口令是:“原地跑步走!”( 6)集合(横队、纵队)口令:成某列横队集合!或成某路纵队集合!要领:集合时,教师应先发出预告或信号,如“全体(或某组)注意”,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某队集合”的口令。学生听到预告或信号,原地面向教师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迅速跑向集合地点(凡是在教师后侧的人员,均应从教师右侧绕过)。 横队集合时,第一列排头站在教师的左前方。纵队集合时,第一路排头站在教师的右前方。其他学生以排头为准,按指示队形迅速依次排列起来,自行对

9、正、看齐。2、原地转法( 1)正方向转法口令:向右(左)转,或向后转!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向右 (左) 转90,身体重心落在右(左) 脚上, 左 (右)脚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向后转时,按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体180。( 2)斜方向转法口令:半面向右(左)转!要领:按向 右(左)转的要领向右(左)转体45。3、原地队列变化( 1)一列横队变二列横队及还原口令:成二列横队走和成一列横队走!要领:变换前,先报数。听到口令,双数者左脚后退一步,右脚向右跨一步,左脚向右脚靠拢,并站在单数者之后,自行看齐。还原时

10、, 双数 (后列) 左脚左跨一步,右脚向前上一步,左脚向右脚靠拢,回至原位,自行看齐。二列横队变四列横队及还原时,做法与一列横队变二列横队相同,但做前应调整前后距离。( 2)一列横队变三列横队及还原口令:成三列横队走和成一列横队走!要领: 1 至 3 报数, 2 数不动,1 数左脚向左前上一步至2 数前面, 3数右脚向右后退一步至2数后面,自动看齐。还原时,1、 3数动作方向与上相反,回到原位自动看齐。( 3)二列横队变三列横队及还原口令:成三列横队走和成二列横队走!要领: 1 至 3报数, 1、 3数不动,前列2数右脚向右后退一步至1 数之间,后列2 数左脚向左上一步至3 数之间,自动对正、

11、看齐。还原时, 2 数动作方向与上相反,回到原位自动看齐。( 4)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及还原口令:成二路纵队走和成一路纵队走!要领:变换前先报数。听到口令,双数者右脚右跨一步,左脚向前一步,右脚向左脚靠拢,进到单数右侧,自行对正看齐。还原时,双数者(右路)右脚后退一步,左脚左跨一步,右脚向左脚靠拢,回到原位,自行对正、看齐。二路纵队变四路纵队及还原时,做法与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相同,做前应调整左右间隔。( 5)一列横队变二路纵队及还原口令: 向右成二路纵队走! 还原口令为向左成一列横队走!要领:全体向右转,随之按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的要领去做。还原时全体向左转,随之按二列横队变一列横队的要领去做。二

12、列横队变四路纵队及还原时,做法与一列横队变二路纵队相同。做前应调整前后列距离。(二)行进间队列动作1、各种走步及其互换和立定( 1)齐步口令:齐步走!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 厘米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动作同左脚;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半握 (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自然摆动,向前摆时肘部弯屈,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第五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 厘米。进行速度每分钟116-122 步。( 2)正步口令:正步走!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 厘米,脚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落地时全脚掌着地并适当用力;身体重心前移,上体正直,微向前

13、倾;手指半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屈,小臂略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摆到第三、四衣扣之间,离身体约10 厘米;向后摆臂时,摆动到不能自然摆动为止。右脚动作同左脚。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 步。( 3)便步口令:便步走!要领:用适当的步速、步幅行进,两臂自然摆动,上体保持正常姿势。( 4)跑步口令:跑步走!要领: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弹力跃出约80 厘米,前脚掌先着地,重心前移,两臂自然摆动,向前摆时,不露肘,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不得超过衣扣线;向后摆时,不露手。右脚

14、与左脚相同。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 步。( 5)立定口令:立定!要领: 齐步时, 听到动令,左脚再向前移大半部着地,两腿挺直,右脚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跑步时,听到动令,再跑两步,然后左脚向前移大半部(两臂不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6)步法变换步法变换均从左脚开始。齐步换跑步时,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听到动令,即换跑步行进;跑步换齐步,听到动令,继续跑两步,换齐步行进。齐步、正步互换,听到口令,即换正步或齐步行进。2、移动( 1)前、后移动口令:向前某(单数)步走和后退某步走!要领:向前走时,按照齐步走的要领,向前一步走,不

15、摆臂行进到指定步数停止。向后退时,从左脚开始,每退一步并脚一次,不摆臂,退到指定步数停止。( 2)左、右移动口令:左(右)跨某步走!要领:上体保持正直,每跨一步并步一次,其步幅约与肩同宽,跨到指定步数停止。3、行进间转法( 1)向右(左)转走口令:向右(左)转走!(动令落在右(左)脚)要领:左(右)脚向前半步,脚尖向右(左)约45 度,身体向右(左)转90 度时,左(右)脚不转动,同时出右(左)脚按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 2)向后转走口令:向后转走!要领:左脚向前半步,脚尖稍向右,以两脚的前脚掌为轴,自右向后转体180,出左脚向新方向行进。转体时,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两腿自然挺直,上体保持

16、正直。跑步向后转走时,听到动令后,要继续跑两步,然后按上述要领做。4、行进间队列变化( 1)行进间一列横队变二列横队口令:成二列横队走(动令落在左脚上)! 要领:单数者继续前进,双数者右脚向前迈一步,原地踏一步,第三步右脚向右跨一步至单数者后面,随之继续前进。( 2)行进间二列横队变一列横队 口令:成一列横队走(动令落在左脚上)!要领:听到动令后,全体右脚向前迈一步,然后单数者(前列)原地踏两步,双数者(后列)向左前上两步至单数者的左侧,成一列 横队前进。( 3)行进间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 口令:成二路纵队走(动令落在右脚)!要领:单数者以小步前进,双数者出右脚进到单数者右侧,调整好间隔距离,恢

17、复原来的步幅继续前进。( 4)行进间二路纵队变一路纵队 口令:成一路纵队走(动令落在左脚上)!要领:排头继续前进,其余则以小步行进,待左路加大到适当的距离后,右路依次向左插到左路单数者的后面,并保持规定距离,恢复原步幅前进。5、纵队与横队的转弯走( 1)纵队左(右)转弯走 口令:左(右)转弯走!听到动令后,排头立即向左(右)转走,其余逐次行进至排头变向的位置时,亦向左(右)转行进。多路纵队转弯时,基准学生用小步行进,外翼学生则用大步行进,并保持牌面整齐,边行进边变换方向,转至90 度继续前进。( 2)纵队左(右)后转弯走口令:左(右)后转弯走!要领:听到口令后,排头向左(右)后转体180方向行

18、进。其余依次行进到排头变向的位置,做法与排头相同,并随之继续行进。( 3)横队左(右)转弯走口令: 左 (右) 转弯齐步走! 行进间时左(右) 转走的口令:左(右)转弯走!要领:轴翼第一名踏步,并逐渐向左(右)旋转,同相邻者动作协调,外翼第一名用大步行进,注意掌握方向;其他用眼的余光向外翼取齐,并保持排面整齐,愈接近轴翼者,其步幅愈小,待转到90度时踏步。二、队列练习(一)图形行进1、直线行进( 1)绕场行进(图1)口令:绕场走!要领:全队在教师规定的场地边线行进。每到一角,排头带领自动转弯。只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2)错肩行进一一即纵队迎面相遇的对走。右三

19、种做法:口令:从左(右)边走!要领:两路迎面相遇时,各靠左(右)边走过,彼此互错右(左) 肩,间隔为一步(图2)。口令:一路隔一路从左(右)边走!要领:各路参差隔开从左(右)边通过(图 3)。口令:从里(外)边一一走(图 4)。要领:做前应确定基准学生。基准学生从里(外)边通过。2、斜线行进(1)对角线行进(图5)口令:沿对角线一一走!135向相对要领:口令是在排头走近一角时发出。由一角转体 的一角行进。图6(2)交叉行进(图口令:交叉走!要领:两路纵队斜向相遇,依次交叉穿过中点向不同方向行进。练习前,应指明哪队走在前。3、曲线行进(1)蛇形行进(图77口令:成蛇形一一走!要领:听到口令后,排

20、头左(右)转弯走至一定距离后,在右(左) 后转弯走,以此循环来回行进两次以上。(2)圆形行进(图8)口令:成圆形一一走!要领:口令是在排头走至场地某边中点时发出。听到口令后,排 头以该中点至场中点的距离为半径,沿弧线用大步走成圆形。(3)螺旋形行进口令:成开(闭)口螺旋形一一走!要领:排头循圆周向内左螺旋形行进到场地中心, 排头自行向右 后转向相反的方向,由内向外成螺旋形走出来。其他学生依次由场地 中心,跟随排头走出来(图9)。成闭口螺旋形走:当排头旋绕至场 地中心时,教师应发“立定”和“向后转”的口令,全体向后转,由 原排尾带领按教师指示的方向继续前进(图 10)。做开口螺旋形走 时,应保持

21、一定的间隔。(4) “8”字形行进(图11)口令:成“ 8”字形一一走!要领:练习前腰先指明所通过地点(一般是场中点),按“8”字形沿弧线走两个相连的图形。排头遇队身时,依次交叉通过。图11图10图12(二)队形变化1、分队走和合队走(图12、13)口令:分队一一走和合队一一走!要领:听到分队走口令后,单数者左转弯走,双数者右转弯走。在两个纵队接近迎面相遇时,听到合队走口令后,左路左转弯走,右 路右转弯走,右路依次插在左路后面,成一路纵队前进。图132、裂队走和并队走(图14、15)口令:裂队一一走和并队一一走!要领:听到裂队走口令后,左路左转弯走,右路右转弯走。在两 个纵队接近迎面相遇时,听

22、到并队走口令后,左路左转弯走,右路右 转弯走,成并列纵队前进。3、行进间由一路纵队变成多路纵队及还原(图 16、17)口令:成某路纵队左转弯一一走!成一路纵队左转弯一一走!要领:听到口令后,前某名学生同时向左转走,后面某名走到同 一地点也向左转走,依次跟随前进。还原时,听到口令后,各路排头只供学习与交流同时向左转走,其他依次行进到同一地点也向左转走, 跟排头走成一图171、左右间隔两臂、前后距离两步散开和靠拢口令:以某某为基准,间隔两臂,距离两步一一散开!向右(左) 看一一齐!或以某某为基准向中看一一齐!要领:基准学生不动,其余用跑步散开。前列或全体学生两臂侧 举,对正看齐,然后臂自动放下成立

23、正姿势。当下达靠拢口令后,按 口令要求迅速跑步靠拢看齐。2、横队变梯形散开和靠拢(以一列变三列为例,图 18)口令:成三列梯形横队一一走!成一列横队一一走!要领:先1、3、5或5、3、1报数,听到口令后,报几的向前几 步走。当下达靠拢口令后,先向后转,再按各自报的数字走回原位, 然后向后转。3、弧形散开和靠拢(以四路纵队为例,图 19),有两种做法。口令:间隔两步弧形一一散开和向中弧形一一靠拢!要领:1、4路不动,2、3路前6拍分别沿弧线经前绕过临近的 同学走至规定的距离,7、8拍向后转。靠拢时,原2、3路的学生按 原路线走回原处,再向后转,同样用 8拍完成。口令:间隔两步向后弧形一一散开和向

24、后弧形一一靠拢!要领:与弧形散开、靠拢基本相同,唯前两拍先向后转,从临近 同学后面弧形绕至规定位置。40U各图,19妙图20口令:向前向左成体操队形一一散开和向后向右一一靠拢!要领:首先各路由前向后“ 10至1”报数,明确特定的列次;然 后再由右至左报数,明确每人的序数。听到散开口令后,从第十列(前 列)开始用齐步或正步前进。每列起动依次相差两步,各列走的步数 为列次的二倍减一(如第十列即10X2-1 = 19)。向前同事走完规定 的步数后立定,全体向左转。再以各排尾开始向新的方向前进。步数 为每人所报序数的二倍减一。走完后立定,全体向右转,即成散开队 形。当下达靠拢口令后,全体向右转,按散开

25、时的做法和步数向前靠 拢,再向右转,向前成密集队形靠拢,然后,全体向后转,即还原成 原队形。第三节队列队形的教学队列动作时队列队形的基础,是队列队形的教学重点。在进行队 列动作教学时,应把原地常用的队列动作、行进间各种步法,以及原 地和行进间的转法列为教学重点。 操练时,必须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 队列条令的规定,从严要求。一、口令及其下达(一)口令的种类口令是队列队形练习时,指挥员下达的口头命令。根据下达方法 的不同,一般分为短促、断续、连续和复合等四种口令。短促口令:特点是只有动令,发音短促有力,不论几个字,中间 不拖音、不停顿,通常按音节(字数)平均分配时间。有时最后一字 稍长。如“立正”、

26、“稍息”、“报数”等。断续口令:特点是预令和动令之间有停顿(微歇)。如“第X名, 出列”等。连续口令:特点是预令的拖音与动令相连。预令拖音稍长,动令 短促有力。优势预令与动令之间有微歇。如“立一一定”、“向后一 一转”等。复合口令:兼有断续和连续口令的特点。如“以XXX为准,向 中看一一齐”、“右后转弯,齐步一一走”等。(二)下达口令的基本要求发音部位要正确:下达口令用胸音或腹音,胸音(即隔膜音)多 用于下达短口令;腹音(即由小腹向上提气的丹田音)多用于下达带 托音的口令。掌握好音节:下达口令要有节拍,预令、动令和微歇有明显的节 奏,使队列人员能够听得清晰。注意音色、音量不要平均分配:下达口令

27、一般起音要低,由低向 高拔音。如“向右看一一齐”,“齐”字发音要高。突出主音:下达口令时,把重点字的音量加大。如“向左一一转” 高突出“左”字,向前X步一一走”要突出数字。二、正确运用教学方法队列队形练习的教法,通常先提出练习的名称、口令及其下达的 方法,接着进行示范、讲解,然后指挥学生操练。示范动作要清楚、准确。一般是先做完完整示范,再做分解示范。为了提高示范效果,可先用慢速示范,再做分解示范,然后按常规速 度示范。讲解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为了提高讲解效果,可将示范与讲解结合起来进行。在做图形行进练习时,应注意讲明场地有关假 定的标记,选择好讲解的时机。如错肩行进,应在排头走于接近“边 中

28、点”(迎面相距约五米处)停下来讲解为宜;对角线行进,应在排头走至场地一角时停下来讲解为宜; 交叉行进,应在排头走至接近场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地中点时停下来讲解为宜。有些动作,教师可先站在排头位置带领学生练习。如蛇形行进、螺旋行进、“8”字形行进等。在练习过程中或形成图案时进行讲解,更便于学生接受。操练时,一般先做分解练习,再做完整练习。如各种转法,可先将两动分开做,待第一动做正确后,再下达做第二动的口令。初学行进间动作时,可先在原地进行练习。如正步走,在原地做摆臂定位练习、慢速与常规速度连续摆臂练习、腿的动作练习、臂与腿动作配合练习等。然后再在行进间分解练习、慢速完整练

29、习,逐步过渡到常规速度练习。为了调动学生练习情绪,提高练习效果,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边做边呼数,也可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喊口令,然后再做动作。还可采用分组练习、观摩、评比等方法。在操练中,如发现学生有错误动作,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集体、分组、个别或学生相互纠正等方法,及时予以纠正。三、合理选择和利用场地队列队形练习要在一定范围的场地中进行。尤其图形行进和行进间队形变换,没有一个与人数相适应的固定场地是难以进行的。场地大小的选择,应根据人数和所做动作的需要而定,一般说来,一个教学班(五十人左右),有相当于一个篮球场地的大小即可。为了合理的利用场地和做图形行进及队形变换方便起见,可将场地假定出一定的

30、标记(图21)。场地的标记有线、点、角灯。线:有上、下、左、右边线。点:有上中、下中点,左中、右中点,中点。只供学习与交流角:有左上、右上角,左下、右下角eoA, 。白书 e白ee 书34Q &g&cNSe图21场地的上、下、左、右,是根据学生开始集合队形确定的。学生 面向的方向为上,背向的为下。队形的左侧为左,右侧为右(图21)。在开始集合和做原地队列动作时, 学生所站最适宜的位置,应该 是中间基准学生对准中点,并稍偏下的位置。其他学生左右依次排列, 使场地两边的空间相等(如图21)。行进间做动作时,其活动范围 应与场地相称,不应只在场地的某部分进行。四、队列队形教学要求队列队形操练是否能达

31、到预计的目的,对教师(或指挥员)及学 生应有一定的要求。(一)对教师(指挥员)的要求1、教师必须精神饱满、态度认真、要求严格、指导耐心、动作 准确,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2、教师示范和指挥位置要选择适当,横队和列队一般在队列中 央;纵队在队列左侧或排头。队形变化时,教师的位置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变化,一般用跑步,以站在统观全队最有利的位置为宜,并辅以相应的手势,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作用。3、正确掌握和运用口令。口令必须准确、清楚、宏亮。预令长短看队伍的人数而定。人多队长时下达的口令可适当拉长。行进间的动令下达,一般落在右脚。在图形行进和行进间队形变换练习时,口令下达应及时,如合队和并队走,要在排头相距5

32、 米左右发出。在做队列前、后移动时,不要下达偶数(2、4、6)步走的口令。在 做分解练习时,应注意口令下达的方法。如向后转分解练习,口令为“向后转数 1、 2”。(二)对学生的要求1、精神饱满、态度认真,做到令行禁止。字用一致,自觉将所学动作运用到日常生活、教学和训练中去。2、按照规定的位置列队,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队列整齐。3、因故出、入列要报告,经允许方可出、入列。奉命出、入列时,应按教师指定的步法执行,做到自觉遵守队列纪律。(修改稿)一、队列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立正口令:“立正 ! ”要求: 两脚跟靠拢并齐, 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 度 , 两腿挺直 ,

33、小腹微收 ,自然挺胸 , 上体正直 , 微向前倾 , 两肩要平 , 稍向后张, 两臂下垂自然伸直 , 手指并拢自然微屈, 中指贴于裤缝, 头正颈直 , 口要闭 , 下颚微收 , 两眼向前平视。2、稍息口令:“稍息 ! ”要求: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大半脚, 两腿自然伸直, 上体保持立正姿势。稍息过久, 可自行换脚, 但应先恢复立正姿势, 再换脚。稍息时 , 精神仍不能涣散, 也不能随意相互说话。3、整齐口令:“向右左看齐 ! ”要求:基准学生不动, 其余学生向右( 左转头 , 眼睛看右左) 邻同学腮部 , 并通视全线。后列人员对正、看齐。 队列之间的间隔(两肘之间)约10 厘米,距离(前一名脚跟至

34、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看齐时 , 身体姿势仍应保持正直。如发现自己的位置与基准同学不在一条线上, 应立即以碎步调整。如是二列横队向右看齐时, 第二列的基准学生, 应取一臂之长的距离, 向第一列基准学生对正, 第二列其余学生动作同第一列。一般应是向右看齐整理队伍, 必要时才用向左看齐 ,口令:“以XXX为基准向中看齐!”要求:基准学生不动, 其余学生按照向右左看齐规定实施。基准学生听到“以某人为基准”时 , 右手握拳高举, 听到“向中看一一齐” 后 , 将手放下。口令:“向前看! ”要求:基准学生不动, 其余学生立即将头转正, 恢复原来姿势。4、报数口令:“报数 ! ”要求:从右至左依次以短促

35、宏亮的声音转头报数( 最后一名不转头),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缺x名”。为上课的需要,往往用指定的数字报数, 或几列同时报数。方法同上, 但教师应事先说明:如“一至三报数 ! ”“各列报数 ! ”等5、集合口令:“成二列横队或其它队形集合 ! ”要求:指挥员应先发出预告或信号,如“全班同学注意”,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口令。学生听到口令后,按口令所指示的队形,迅速地到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集合,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6、解散口令 : “解散 ! ”要求:听到“解散”口令后 , 迅速离开原位。7、原地转法口令:“向右 (左 )- 一一转 ! ”要求: 以右

36、( 左 ) 脚跟为轴 , 右 ( 左 脚跟和左 右 脚掌前部同时用力,向右 ( 左转 90度 , 身体重心落右左脚, 左右脚靠拢右左脚。转时, 两腿挺直 , 上体保持立正姿势。口令:“向后一一转 ! ”要求:按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 度 .8、各种步法和立定口令:“齐步一一走 ! ”要求: 左脚迈出约75 厘米处着地, 体重前移 , 右脚照此法行进, 上体正直 , 微向前倾, 手指轻轻握拢, 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向前摆时 , 小臂稍向里合, 手约与第五衣扣同高并不超过衣扣线, 行进速度每分钟约 120 步。口令:“跑步走 ! ”要求:听到预令, 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 拳心向内 , 肘部稍向

37、里合。听到动令 , 上体微向前顷, 两腿微屈 , 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弹力跃出约80 厘米 , 前脚掌着地, 体重前移 , 右脚照此法行进, 两臂自然摆动, 向前摆不露肘, 小臂略平 , 稍向里合 , 两拳不超过衣扣线 , 向后摆不露手。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80 步。口令:“正步走 ! ”要求:左脚踢出( 脚掌离地面约25 厘米并与地面平行, 腿要绷直 ) 约 75 厘米处适当用力着地, 体重前移,; 右腿照此法行进, 上体正直 ,微向前倾 , 手指轻轻握拢, 摆臂时 , 向前摆肘部弯曲, 小臂略平 ,手腕摆到第三, 四衣扣之间, 离身体约10 厘米 , 手心向内稍向下 , 向后摆到不能自然摆动

38、为止。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16 步。口令:“立定 ! ”要求:齐步和正步都是左脚向前大半步, 右脚靠拢左脚, 成立正姿势。跑步时 , 继续跑两步, 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 右脚靠拢左脚, 同时将手放下, 成立正姿势。9、齐步换跑步口令:“跑步走 ! ”要求:听到预令, 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 两臂自然摆动。听到动令,即换跑步行进。10、跑步换齐步口令:“齐步走 ! ”要求:听到口令, 继续跑两步, 再换齐步行进。11、行进间向右( 左 ) 转走。口令:“向右(左 )转走 !”要求:左右) 脚向前半步, 脚尖稍向右左, 身体向右左转90度 , 同时出右左脚, 向新方向行进。二、队列、队形变换:1、原

39、地一列-二列原地一 ( 二 ) 列横队变为二( 一 ) 列横队口令:“成二列横队走 ! ” 要求: 听到口令后, 双数学生左脚向后退一步, 右脚不靠拢左脚向右跨一步 , 站在单数学生的后面, 左脚向右脚靠拢。口令:“成一列横队走 ! ”中学要求:双数( 第二列 ) 学生左脚先向左跨一步, 右脚不靠拢左脚向前跨一步, 站在单数学生的左方, 左脚向右脚靠拢。小学要求:双数学生左脚向左前方斜跨一步,右脚向左脚靠拢。(部队队列条令明确三拍完成)2、原地一路一一二路(根据部队队列条令制订)原地一路纵队变为二路纵队口令:“成二路纵队走 ! ”要求:听到口令后,双数学生右脚右跨一步,左脚(不靠拢右脚)向前一步,右脚向左脚靠拢,站到单数同学右侧,自行对正、看齐。原地二路纵队变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