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导学案及答案_第1页
《桃花源记》导学案及答案_第2页
《桃花源记》导学案及答案_第3页
《桃花源记》导学案及答案_第4页
《桃花源记》导学案及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课前预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俨然(桃花源记学案便要还家()刘子骥()诣()二、课中学习1重点词语释义。为业:缘:夹岸:杂:鲜美:异:穷:舍:豁然:俨然平旷:属:怡然自乐:悉所从来:咸:问询:先世:妻子:邑人:不复出焉:焉:间隔:皆:叹惋:延:语云:不足:既:志:诣如此:、虫遣:欣然:扶向路:为具言无论:阡陌交通)阡陌()2古今异义芳草鲜美 古: 今:仿佛若有光古:今:阡陌交通古:今:妻子邑人古:今:来此绝境古: 今:无论魏晋古: 今:3通假字便要还家:4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6 一字多义(1)此人为具言所闻 ()捕鱼为业(2)寻病终()寻向所志()(3)后遂无问津者()遂

2、迷,不复得路(4)寻向所志(三、研读课文1、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 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处处志之(2、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 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而且害怕外 人打扰他们的生活? 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这些话表现桃花 源人什么样的特点?4、请写出本文成语至少4个:5、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么样的思 想?6、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表达作者怎样的理想?“黄发垂髫”分别指

3、代什么人?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 图景?7、8从第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2);( 3) 。( 3 分)三、思考题1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 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寄托了作者及广大人民的政治理想,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 满。(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 活环境。)2、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 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而且害怕外 人打扰他们的生活? 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不足为外人道也”

4、;这里的远离战乱、徭役,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们生活安宁、和睦相处,他们想继 续过这样和谐宁静的生活。'3、郡太守遣人寻向所志,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用意是什么?说明他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理想的地方, 各个阶层的人都非常向往。(或说明他笔 下的理想之境有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4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其中的“如此”指代哪些内容?渔人向太守报告发现了一个“世外桃源”,讲了发现的经过,讲了那里的自然界 环境、社会风尚,讲了桃源人的生活状况,讲了自己与桃源人的交往,并说明归途中 做了标记,要求太守派人去看个究竟5、课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他们(怡然自乐)的心情。6

5、、从“不复出焉”“皆叹惋” “不足为外人道也”可以看出桃花源人的生活理想是什 么?(希望永远生活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和平安宁的社会里)7、“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这些话表现桃花 源人什么样的特点?(淳朴厚道,热情好客的特点)8请写出本文成语至少4个:怡然自乐、阡陌交通、落英缤纷、鸡犬相闻9、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么样的思 想?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想无法实现的 矛盾的理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 处处志之”,但终不 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

6、样的理想无法实现。(提示:此题只要能围绕作者的矛盾思想来答,语言表述清晰流畅即可。)离开桃花源10、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 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表达作者怎样的理想? 渔人的行踪。 即:发现桃花源 进入(访问)桃花源(再寻桃花源)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 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16.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 景?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 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2)17. 从第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 ( 3)。( 3 分)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一、环境方面(优美);二、物质方面(富足)二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 不要简单地答:幸福。答三点即可18. 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