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连通消费社旗小杂粮合作联社的发展新思路_第1页
生产连通消费社旗小杂粮合作联社的发展新思路_第2页
生产连通消费社旗小杂粮合作联社的发展新思路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产连通消费社旗小杂粮合作联社的发展新思路在河南省社旗县,有一个小杂粮产业合作联社,社员 遍布全县十多个乡镇, 触角涉及到小杂粮产业的种植、 加工、 销售各个环节,发展经验被作为经典案例纳入中央党校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班教材。2011 年 12 月 10 日,村委主任记者在社旗小杂粮产 业合作联社郑州店见到了联社理事长姚全军。他的合作联社 生产连通农技推广、连通厂家订单、连通肥料供应、连通消 费社员的做法,使记者耳目一新。生产连通农技推广姚全军出生于社旗县下洼乡下洼村一个普通农民的家 庭,今年 38岁。 1994 年考入郑州大学,由于家境贫寒,靠 帮人维修自行车完成学业。1998 年,河南

2、电影制片厂成立了广告公司。 听到广告公 司会拍摄一些农资方面的录像后,姚全军立马应聘加入。6 年时间里,姚全军几乎每年都会抽出 2 个月的时间下 乡做调查。在工作中,他发现,很多农民之所以难以增收, 关键问题还在于他们没有掌握一定的农业技术。于是他制作一个“一元丛书”方案,打算组织农技土专 家编写一套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每本只定价1 元。他把这 个方案投给了农业部的一个电子邮箱。很快,中国农业出版 社的一个副总编就打电话约他去北京面谈出版事宜。2004 年 3 月,姚全军组织编写的 97 册“一元丛书”顺 利出版。他辞掉广告公司的工作,信心十足地回到家乡,原 以为“一元丛书”的销量会出奇的好,

3、然而事与愿违。碰了 壁的他经过一番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民没有看书的习惯,想 通过“一元丛书”让农民致富有点异想天开。农民要致富, 还是得先合作起来,通过合作社统一推广农业技术,共同抵 御市场风险。他决定创立社旗小杂粮产业合作联社。在从小玩大的铁哥们张宝营的帮助下,姚全军找到 18 个农民,一起筹划社旗小杂粮产业合作联社的注册事宜。由于当时国家并没有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立法,有关 部门不能为之注册。县科技局的领导知道后,对他说: “要 么你就搞个科普协会吧。 ”2004 年 10 月,姚全军和 18 户农民一起以 “远大科技推 广中心”的名义在县科技局登记注册,但内部仍称之为“社 旗小杂粮产业合作

4、联社” 。直到 2006 年 3 月,河南省人民 政府关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发布之后,社旗小 杂粮产业合作联社才正式在民政局注册成立。远大科技推广中心成立以后,姚全军在县委党校租了一 层楼,制定了双周课堂制度,邀请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 业科学院的专家和当地的农技土专家,定期给农民讲授农业科技和农村政策刚开始的时候, 没有几个人愿意来, 姚全军就自掏腰包, 给每次来听讲的农民 10 元钱作为车费和饭补。渐渐地,双 周课堂就正常起来。后来姚全军发现,这种形式固然很好, 但并不能辐射更多的农民。于是,他又想到下乡给农民讲课 的办法。姚全军告诉村委主任记者,他们每天都很辛苦,最 晚的时候会讲

5、到晚上十一点半。在下乡讲授的过程中,姚全军和他的同事也吃了不少闭 门羹。一次,宣讲团到达桥头镇大宋庄。由于很尽兴,姚全军 从上午一直讲到下午两点半。这个时候,边端着饭碗吃饭边 听讲的宋姓村民对姚全军说: “哎呀,你们讲的很好,要不 咱们明天接着讲吧 ! ”姚全军纳闷:“为什么明天接着讲 ?”宋 姓村民说:“我们要下地干活了。 ”尽管如此,宣讲团还是不达目标不罢休,久而久之,对 农民发挥了重要影响。2006 年的一天, 他们开着皮卡车到太和乡宣讲。 太和乡 后照村的四五十个农民很积极,中午吃完饭就早早地聚到一 农户家中,等待他们。左等右等都不来,其中的 4 个村民打起麻将来。宣讲团到了之后,姚全

6、军向村民解释了原因,并道歉。随后对打麻 将的几个村民说: “你们把麻将停一下吧。 ”有村民就说:“玩 麻将的同时也可以听嘛。 ”一小时后,几个村民感觉姚全军 讲得不错,主动停了麻将,还积极要求加入合作联社。双周课堂对社旗小杂粮产业合作联社的发展产生了较 大的作用。 2008 年之前,联社通过双周课堂组建了18 个分社,发展社员 1300 多户,培养出农民技术员 50 多名、初级 农艺师 7 名。“合作联社负责联系订单、购进农资、推广技术和市场 营销,分社只管生产产品。 ”现任小杂粮产业合作联社监事 的张宝营对村委主任记者说。为了增强农民入社的积极性,合作联社规定农户每家缴 纳 20 元钱便可成

7、为社员。此外,社员还可以以土地、资金 的形式入股。生产连通厂家订单 为了确保种植的小杂粮能够卖出去,合作联社十分重视 发展订单农业。2006 年,姚全军从河南省商务厅一位已经退休的副厅长 那儿得知,广东省中山市的咀香园公司需要绿豆。听到这个 消息后,他很兴奋,于是就背着个包,盛了几斤绿豆,风尘 仆仆地赶到中山市。由于以前没出过远门,他“压根不知道到中山需要花费 多少钱”,加之钱本来就很紧张,口袋里只装了 800 元。到 中山后,一打电话, 分管采购的老总出差了, 过两天才回来。 没办法,他只有等。结果住了宾馆 3天,1 天就花一百多元。老总回来后,看了看姚全军拿的绿豆就说: “你们的绿 豆品种

8、不行。这样吧,你们得换品种,明年我到你们的地里 看,如果好,我就订你们的货。 ”回到南阳的时候, 姚全军身上只剩 1 元钱了。不管怎样, 姚全军此次中山之行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2007 年,社旗小杂 粮产业合作联社与中山市咀香园公司签订了 2000 亩的订单 绿豆。直至今日,咀香园公司还在与联社合作。在姚全军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合作联社先后与咀香园 公司、白象方便面集团、家乐福超市等11 家企业签了订单,产品从绿豆扩展到黄豆、红薯、花生、芝麻,食用玉米、小 麦等多个类别。联社监事张宝营告诉村委主任记者,订单拿到后, 合作联社就要求各个分社上报自己第二年的大致产量,然后 根据上报产量的总值再与订

9、单公司商量增加或者减少订单 数量。为确保社员种植出来的产品优质高效,联社实行统一购 种、施肥、管理、收割,而且还为社员编织了生产档案,为 小杂粮上了“户口” 。如果出现劣质产品,联社可以根据生 产档案找出种植该产品的社员。联社还与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共同 开发绿豆、黄豆和红薯新品种,与清华大学合作,建造脱毒 红薯保鲜储藏窖,从源头上提升产品质量。生产连通肥料供应 随着联社的名声越来越大,要求加入联社的农户也越来 越多。到 2008 年底的时候,下属分社已经达到 42 个,社员 总数超过万户。这给联社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隐患。2008 年 10 月的一天,姚全军带领联社所有工作人员

10、把 购买好的化肥运送到乡下。由于摊子大,社员多,他们从凌 晨 4 点一直忙到晚上 1l 点。那天,姚全军和联社其他工作人员发生了观点上的分 歧。姚全军认为,由于社员太多,应该先收钱再分配化肥, 这样才能确保联社的 资金链条不至于断裂。联社下属一个分社的社长很自信,拍着胸脯说: “如果 钱收不上来,我把家里的房子卖了,用卖房的钱替社员还化 肥款!”不仅那位分社社长觉得没有问题,和姚全军一起去的其 他人也坚信不会出问题。姚全军看其他人都这么说,自己也 不好太坚持。然而,当 350 多万元的化肥分完后再收钱时,姚全军的 顾虑应验了。有的社员暂时没钱,有的社员以盖房为由要求 缓一缓再交,有的社员则对姚

11、全军说: “这个钱我不能给你,截至 2009 年 1月, 350 万元的化肥款只收回一半左右, 42 个分社中有 23 个欠联社的账。 直到今日, 还有 28 万元化 肥款没有收回。不得已,联社只有贷款向化肥经销商还款, 仅利息就赔进去 30 多万元。这次事件几乎把社旗小杂粮产业合作联社拖进了绝境。 痛定思痛之后,姚全军决定对分社进行整顿,停止了一 部分分社的工作, 将信誉好的分社改建为 12 个种植基地和 5 个农场。联社还在全县范围内创办 26 个乡村服务站,为新 加入的社员提供便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社旗小杂粮产业合作联社建起了生 物肥料厂。今年 58 岁的李国安是湖北人。 2006 年

12、 8 月,他和妻子 一起来到社旗县兴隆镇,投资兴建一座肥料厂,想通过生产 生物肥料来实现他发展生态农业的梦想。李国安对村委主任记者说: “农民注重的是产量, 不管用的是什么肥料,只要能增加产量就行。因为我的生物 肥料价格要比普通化肥的价格高,所以很多人并不买账。 ”因此,李国安的肥料厂一直是勉强维持运作,基本上无 利润。姚全军早就耳闻李国安肥料厂生产出的肥料不仅能使农作物的产量提高,还能改良土壤。遂于 2009 年 7 月找到李国安商讨合作事宜,二人一拍即合。现在,生物肥料厂已经归人社旗小杂粮产业合作联社的 名下,李国安依然担任厂长。从 20lO 年开始,生物化肥厂 专门负责联社所有社员肥料的

13、供应。社旗小杂粮产业合作联社兴隆基地的负责人祁丛显告 诉村委主任 记者, 他们整个基地都在使用这种生物肥料, 购买价要比市场价低 15。生产连通消费社员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联社于 2010 年创建杂粮加工 厂,生产芝麻叶绿豆面条、八色礼品装杂粮、粉条、粉皮、 土鸡蛋和咸鸭蛋等 6 个产品。社旗小杂粮产业合作联社业务主任傅思照对村委主 任记者说,为满足杂粮加工厂的原料,同时提高社员的收 入,联社向社员收购农产品的价格要比市场价高出15。2009 年,联社投入 6 万元创建郑州办事处。 2010 年, 联社创建南阳土特产社旗专卖店、南阳专卖店和平顶山专卖 店。2011 年 7月,联社又创建南阳土

14、特产郑州专卖店,实现 了小杂粮生产从肥料供应到超市专卖一条龙服务。20lO年 5 月 24 日,美国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 (IATP) 邀请姚全军赴美参加消费者合作社论坛。在美国,他认识了 Wedge 消费者合作社的总经理 Lindy 。Lindy 告诉姚全军, Wedge 消费者合作社强调人、地球和效益的可持续联系, 促进农户、 商贩与消费者社员的互动, 为消费者社员提供优质的食品,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种合作模式对姚全军触动很大。他认为,联社的发展 理念也应该由原来的只为生产者服务,转变成为生产者和消 费者双向服务。这样,合作联社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越走 越稳。2011 年,南阳土特产

15、郑州专卖店成立的时候, 消费者合 作社同时成立。“消费者一次性消费 2000 元,就可以申请成为合作社 社员。每月月底,专卖店拿出店铺销售利润的50,按照消费量对消费者社员进行二次返还。 ”社旗小杂粮产业合作联 社业务主任傅思照对村委主任记者说。随后,联社在郑州市混元武馆召开了 2 期合作消费说明会,对联社产品、消费合作社社员的权利和义务作了详细说 明。傅万什现为郑州丰宇公司的董事长。在一次家族联谊会 上,傅思照认识了他,就给他讲解了联社的产品优势以及与 消费者的合作方式。 傅万什品尝过联社的产品后, 感觉很好, 就加入了消费合作社。现在他经常让家人来南阳土特产郑州 店买东西。一次偶然的机会,做素食食品批发生意的陈大恩在大街上看到联社生产的杂粮面条后,不禁惊异道: “社旗还生产过杂粮面条 ?”品尝过之后, 他立马加人消费合作社, 并且主 动帮助联社搞推销。傅思照告诉村委主任记者,像傅万什、陈大恩这样 的消费合作社社员已经达到 100 多户。他对以后的工作规划 是,等达到一定规模后,郑州店将对消费合作社社员定时配 货,送货上门。本刊短评:把产品直接送上消费者餐桌 在社旗小杂粮产业合作联社的发展过程中,姚全军借鉴 美国 Wedge 消费者合作社的运作模式,成立了消费者合作 社,根据消费者社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