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章末质量检测(时间:45分钟 满分:72分)1. (12分)(2015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如图1所示,1 mol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状态C、状态D再回到状态A。BC、DA线段与横轴平行,BA、CD的延长线过原点。(1)气体从B变化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势能增大B .分子平均动能不变C.气体的压强增大D 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2)气体在A-B-CTD-A整个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为 ;其中A到B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 Wi,C到D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W2,则整个过程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为(3)气体在状态B的体积Vb= 40 L,在状态A的体积Va= 20 L,状
2、态A的温 度 tA= 0 C。求:气体在状态B的温度;状态B时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阿伏加德罗常数Na = 6.0X 1023mo1,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气体的温解析(1)理想气体的分子势能始终为零,分子势能不变,A错误;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B错误;体积不变,温度升高,由压强增加,C正确;体积不变,分子的密度程度不变, D错误。(2)气体回到原状态,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内能不变,故内能的变化量为零,整个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的和为 W2-Wi,内能不变,故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为W2-Wl。A到B过程,由盖一吕萨克定律有 辱 Vb代入数据得Tb= 546 K3 Vb设气体分
3、子间的平均距离为d,则有d3 = nA代入数据得d = 4X 10- 9m答案(1)C (2)0 W2 W1546 K 4X 10 9m2. (12分)(2015无锡市普通高中高三期末考试)(1)如图2所示,P-T图上的a-b-c表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在P-V图上的图线应是下图中的(P、V和T分别表示气体的压强、体积和热力学温度)oOy 0VRCp0V>0yA(2)如图3,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于导热汽缸中,活塞可沿汽缸内 壁无摩擦滑动。通过加热使气体温度从Ti升高到T2,此过程中气体吸热12 J, 气体膨胀对外做功8 J,则气体的内能增加了 J;若将活塞固定
4、,仍使气体温度从Ti升高到T2,则气体吸收的热量为Jo(3)取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 子薄膜,测出这一薄膜的面积为 0.2m2,已知油酸分子的直径为5X 1010m,1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试估算原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浓度(纯油酸体积 X 100%) (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丿。解析(1)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学C得,气体由a-b是等容变化,所以这一过程在p-V图象上的图象应为A选项。(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AU = W+ Q得,AU = 8 J+ 12 J=4 J;若将活塞固定,仍使气体温度从Ti升高到T2,气体既不对外界做功,外界也不对气体做功,即
5、W= 0,则气体吸收的热量为 Q=AU = 4 Jo(3)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o= Sd= 1X 10 10m31050 X 1X 1010体积浓度为n=厂X 100%= 0.5%1X 10-答案(1)A 4 4 (3)0.5%3. (12分)(2015宿迁市高三摸底考试)(1)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0单分子油膜OOOOOOOOOQOI/JV-斥 力O引力甲丙乙丁A .甲图中估测油酸分子直径时,可把油酸分子简化为球形处理B.乙图中,显微镜下看到的三颗微粒运动位置连线是它们做布朗运动的轨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上薄蜂蜡层的云母片背面上某点,经一段时间后形 成图丙的形状,贝U说明
6、云母为非晶体D. 丁图中分子间距离为ro时,分子间作用力F最小,分子势能也最小J3C111111A1爲27; f图42?0Pn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P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图象如图4, AB、BC分别 与P轴、T轴平行,气体在状态A时体积为Vo,则在状态C时的体积为;从状态A经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为 W,内能增加了 AU,贝U此过程中该气体吸收的热量为(3)某热水袋容积为900 mL 0请估算装水量为80%时热水袋中水分子的数目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 6X"23,-1、10 mol )o解析(1)利用单分子油膜法测油酸分子直径时,是把油酸分子构建成球体模型,
7、选项A正确;乙图中不是布朗运动的轨迹,而是间隔相等时间的位置连线,选项B错误;图丙表示云母具有导热各向异性,说明云母是晶体,选项D正确。C错误;当分子间距离为ro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选项(2)从状态A到状态B为等温升压过程有poVo = 2poVB,从状态B到状态C为等压升温过程有 贽=2To,联立解得Vc= Vo;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AU = - W+Q,解得吸收热量为Q = W+ AUo18X 10-3-mNA=PXo%X Na= 1X 1oX 9ooX o.8 X 6X 1o23= 2.4X 1o25答案 (1)AD Vo W+ AU (3)2.4 X10254. (12分)(2
8、014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考试)(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B.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无关C.有规则外形的物体是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的物体是非晶体D .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表现 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初始状态 A经状态B、C再回到状态A,变化过 程如图5所示,其中A到B曲线为双曲线。图中Vo和po为已知量。从状态A到B,气体经历的是(填“等温” “等容”或“等压”)过程;从B到C的过程中,气体做功大小为(填“吸热”“放热
9、”或“无吸放热”从A经状态B、C再回到状态A的过程中,气体吸放热情况为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下列关于油膜法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可以直接将油酸滴到浅水盆中进行实验B.实验中痱子粉应该越多越好C.该实验中的理想化假设是将油膜看成单分子层油膜D .实验中使用到油酸酒精溶液,其中酒精溶液的作用是可使油酸和痱子粉 之间形成清晰的边界轮廓某老师为本实验配制油酸酒精溶液,实验室配备的器材有:面积为0.25 m2的蒸发皿、滴管、量筒(60滴溶液滴入量筒体积约为1毫升)、纯油酸和无水 酒精若干等。已知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 m,则该老师配制的油酸酒精溶液 浓度(油酸与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比)
10、至多为多少? 解析(1)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的距离rv ro,分子距离增大,分子斥 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选项 A错误;压强微观上与分子动能和分子的密 集程度都有关,选项B错误;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选项C错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选项D正确。A到B曲线为双曲线,所以A到B为等温变化;B到C的过程中气体p0+2p03体积膨胀,气体对外做功为2 V0 = 2P0V0; 由于C到A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大于A到B到C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所以整个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
11、放热。(3)该实验应先撒上痱子粉再滴油酸,故选项 A错误;痱子粉要适量,太多了,油酸散不开来不能形成单分子薄层,故选项 B错误;该实验中是将油膜看成单分子层油膜,故选项 C正确;酒精溶液的作用是稀释油酸,故选项 D错误。根据题意可得0.25,解得x= 0.001 5,所以千分比为1.5%o10"3答案(1)D(2)等温2P0V0放热C 1.5X 10-3(或 0.15%0)5. (12分)(2014江苏省高考信息卷)(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显微镜观察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观察到的是微粒中分子的无 规则运动B.若分子间距离r = ro时,两分子间分子力F = 0,则当两分子间
12、距离由小于ro逐渐增大到1Oro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增大C.气体的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 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D .水可以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石蜡,这个现象表明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 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m3。贝U该厚油层的平2013年11月22日青岛发生原油泄漏和爆炸事故。 假若漏油时速为8 m/s, 漏油时间t= 1.5 min。工作人员在测量时,漏出的油已在地面上形成宽约为 a =100 m的长方形厚油层,漏出油的体积 V= 1.44X 10-3m3o贝U该厚油层的平倍。(已知均厚度D =m,该厚油层的厚度D约为分子
13、直径油分子的直径约为10- 10m)(3)如图6所示,B变化到状态C。已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变化到状态B,再由状态知状态A的温度为300 K。求气体在状态B、C时的温度。解析(1)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分子的运动,此外,分子尺寸太小,用光学显微镜也看不到,所以选项A错误;在两分子间距离由小于ro逐渐增大到ro的过程中,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大,分子势能减小,在分子间距从r0逐渐增大到10r0过程中,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分子势能增大,选项 B错误;气体的压强与温度和体积两个因素有关,只知道其中一个物理量的变化,而不知道
14、另一个量如何变化,无法确定气体压强的增减,选项C错误;D正确。(2)油层长度 L = vt= 8X 90 m= 720 m,3V 1.44X1038油层厚度 D = La= 720X 100 m = 2X 10 m,D 2X10-8n = d = “一10 = 200(倍)。10(3)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鑒=pTVB得气体在状态B的温度Tb = PAVBTa = 1 200 K由状态B到状态C,气体做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TB= pc则Tc= 當"600 K答案 (1)D(2)2 X108 200 (3)1 200 K 600 K6. (12分)(2014扬州市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
15、(1)关于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物理知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Ft各速率区间的分了数 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分子的 速率 I(),. I 乙A甲图中,由两分子间作用力随距离变化的关系图线可知,当两个相邻的 分子间距离为ro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均为零B.乙图中,由一定质量的氧气分子分别在不同温度下速率分布情况,可知 温度TiV T2C.丙图中,在固体薄片上涂上石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从石蜡熔 化情况可判定固体薄片必为非晶体D 丁图中,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斥力,正是因为斥力才使得 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 (2)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酒精油酸溶 液的浓度为A
16、, N滴溶液的总体积为V。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均匀撒上痱子粉,将一滴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膜稳定后,在带有边长为a的正方形小格的玻 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如图7所示),测得油膜占有的正方形小格个数为 X。用以上字母表示一滴酒精油酸溶液中的纯油酸的体积为 油酸分子直径约为(3)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从 AtBf Cf Df A的变化过程可用如图8所 示的p-V图线描述,其中DTA为等温线,气体在状态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Tc;A时温度为Ta= 300 K,试求:若气体在Af B过程中吸热1 000 J,则在Af B过程中气体内能如何变化? 变化了多少? 解析 甲图中,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o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 等,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为零,A错误;温度升高,运动快的分子数增 加,故Ti<T2,B正确;多晶体也表现为各向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疗机构专属停车场运营维护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学年度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及租赁服务合同
- 2025年高效节能工业窑炉系统升级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环保节能住宅小区中央空调系统建设及保养服务协议
- 地球人生命的起源课件
- 地球上的大气
- 2025年智慧社区建设综合服务承包合同
- 2025年高端花卉市场草花零售连锁加盟合作协议
- 2025年全行业ERP云服务销售代理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智能家居设备研发、生产及售后服务协议范本
- YB/T 4089-2000高功率石墨电极
- GB/T 31989-2015高压电力用户用电安全
- GB/T 22562-2008电梯T型导轨
- 申克振动筛操作和维护手册
- 儿科-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课件
- 三晶变频器说明书SAJ8000系列简约版
- 循环系统-超声诊断
- 《风力机理论与设计》全套教学课件
- 项目策划工作检查考核表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圆的周长 |冀教版 (共27张PPT)
- (标准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康复心理学 》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