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铝挤压工业纵览_第1页
世界铝挤压工业纵览_第2页
世界铝挤压工业纵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世界铝挤压工业纵览中国铝挤压工业始于 1956年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的建成投产,有从前苏联引进的水压机8台,全部生产工业铝材,生产能力50kt / a ;现代化的油压机挤压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初从日本宇部兴产公司引进油压机开始,也用于生产工业挤压材,而建筑挤压材的生产则始于上世纪 80年代初。中国目前不但是全球最大的挤压铝材生产国,2005年产量3050 kt,占世界总产量1O的27.7% ,而且已进入强国初级阶段,即已成为初级铝挤压强国在世界铝挤压发展史上最值得称道的是美国铝业公司,1905年首次生产铝挤压材,1934年研制成了 6061合金,1944年研制成6063合金,6063合金既

2、有一定的强度性能 又有良好的可挤压性能, 还可在挤压机上淬火, 从此得以生产成本低的且很有市场竞争力的 挤压铝材,使铝材在建筑工业上的大量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33年又是美国铝业公司首创挤压机淬火工艺;另外,直接水冷铸造工艺( DC铸造法)于1935年问世与完善, 为铸造又长又大的成本低的挤压圆锭开辟了一片新天地;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铝熔体炉外连续净化处理工艺的完善,为生产品质高的铝材与提高产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大规格铝材生产才成为现实(图 1 )【2,高品质铝材的批量生产才有可能:中国有些人与企业通 常把6063合金圆锭(log billet )称为铝棒”建议不用此名,因为与挤压的

3、棒材( bar、rod )混为一谈。图I铝合金及生产工艺的发展铝加工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如下:铝挤压美国铝业公司, 1905 年DC 铸造美国铝业公司, 1930 s发现时效硬化德国, 1908 年两片易拉罐研发成功雷诺兹金属公司,科尔斯制罐公司,1960铝熔体炉外连续净化处理 美国铝业公司, 1950 s发明 6061 及 2024 合金美国铝业公司, 1930 s发明电工铝合金美国铝业公司, 1908 年连续带坯铸造挤压机淬火亨特公司,普罗帕齐公司,黑兹莱特公司美国铝业公司,1930sA356合金美国铝业公司,1960s6063及 7075 合金美国铝业公司,1944年5182

4、合金美国铝业公司,1965年7050合金美国铝业公司,1968年7055合金美国铝业公司,1991年2005 年全世界挤压铝材产量约1 世界铝挤压工业概要11000 kt (可近似地视为消费量),有约 2012 个挤压厂3,生产能力18500 kt左右。可生产挤压材的国家与地区90个,其中前10名是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西班牙、韩国、俄罗斯、中国台湾省、土耳其(表2 )、 它们的总生产能力(13318kt /a)占世界总产能(18500kt /a)的72 %,前5个国家 的生产能力( 10720kt a )占全球总产能的 51.9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亚洲国家挤 压材的生产能力约为

5、 9382.5kt a ,占世界总产能的 50.7 。1.1 厂数与生产能力厂数及其生产能力见表 1 ,是以工厂为单位, 如果某一公司在同一地点有 2 个厂, 则视 为一个厂。 中国的厂数与生产能力是根据笔者的调查与统计, 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则以英国 ( AA AluminiumExtruders )公司的 The World Directory of AluminiumEx truders (世界铝挤压厂名录)为基础,笔者作了一些必要的补充与修正。2006 年全世界生产能力不小于 100 kt a 的有 8 个(表 2 )。中国拥有最多的大挤 压企业,但也有最多的小企业,总生产能力约4800

6、kt /a,平均每个企业为 7.4kt /a;全世界平均一个厂的生产能力为9.2kt /a,在平均每个企业生产能力上仅比中国的高25.3。当然发达国家的这个数据比中国的大得多。1.2 大挤压厂简介2006 年全世界挤压材生产能力不小于 50kt a 的工厂共有 36 个,其中中国有 15 个, 占总数的 41.7 (表 2)。需指出的是,除中国外,其他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铝 挤压工业已处于稳定期, 工厂数目与生产能力不会有多大变化, 而中国铝挤压工业仍处于发 展期与行业结构大调整期,正在朝着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高速前进,厂数会逐年有所减少, 生产能力不会明显上升,但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在 2

7、010 年以前可达到 13 ,净出口量的 年平均增长率在此期间可达到 20 以上, 2010 年的净出口量有可能超过 800kt 。除非国 家采取限制出口措施。1.3 生产能力利用率2005 年主要国家或地区铝挤压生产能力利用率示于表3。由表中所列数据可见,全世界的产能利用率 59.5 ;中国的为 63.5 ,比世界平均数高 4 个百分点;瑞士与奥地利的利用率最高达到 90 ,看来中国台湾省的最低,只有 37.4 。表 1 世界铝挤压工业概况(截止到 2005 年底)国家或地区厂数生产能力kt/a厂均生产能力kt/a中国65048007.39美国210270012.86日本71160022.5

8、4德国4863013.13意大利6690013.64西班牙6672010.9法国2125011.9英国313009.68韩国865806.74中国台湾省1044404.23加拿大2735413.11俄罗斯(独联体)2857020.36印度612654.34比利时1020520.5巴西341805.29印度尼西亚251606.4土耳其633786.01阿根廷28832.96希腊2526010.4瑞典68814.67荷兰1118016.36瑞士48618.5奥地利512825.6澳大利亚121109.17马来西亚261485.69墨西哥231868.09新西兰55010巴基斯坦18392.17菲律

9、宾15543.6南非8688.5泰国282308.21委内瑞拉10565.6越南482阿尔及利亚315.55.17巴林21306.5捷克共和国36622阿尔巴尼亚10.90.9阿塞拜疆155波斯尼亚188保加利亚3279克罗地亚23015塞浦路斯11515丹麦24020埃及11807.27芬兰45814.5匈牙利13131伊朗13957.31冰岛133以色列99210.22约旦3258.33科威特3217黎巴嫩5326.4马其顿11818马耳他133摩洛哥122挪威57114.2阿曼11818葡萄牙742.56.07罗马尼亚5489.6圣马力诺2126沙特阿拉伯1010410.4斯洛伐克440

10、10斯洛文尼亚22512.5叙利亚4307.5突尼斯177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1938.46南斯拉夫3227.33孟加拉315.55.17智利11515哥伦比亚6376.17哥斯达黎加144古巴133多米尼加4164厄瓜多尔222.511.25萨尔瓦多15.35.3危地马拉382.67牙买加144肯尼亚45.61.4新西兰658.59.75尼加拉瓜12.52.5尼日利亚6152.5朝鲜11515巴拿马188秘鲁11414新加坡11717斯里兰卡382.67特立尼达11.51.5乌拉圭461.5赞比亚11.51.5津巴布韦12.52.5总计(90 )201218511.39.52世界铝挤压材贸易2

11、005年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挤压铝材贸易见表4。由表4中的数据可见,这12个主要国家与地区是挤压铝材的净出口者,中国的出口量最大,占总出口量的 27.6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挤压铝材出口国,而且这种趋势会越 来越强。同时,随着一批高技术大挤压机的投产,高附加值挤压材的出口量会越来越多,进口挤压材的价格明显高于出口挤压材价格的现象会逐步得到改善,中国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初级铝挤压王业强国。表2全球生产能力不小于 50kt/a 的铝挤压企业国家名称地址挤压机台数生产能力/ (kt a-1 )中国忠旺集团铝型材公司辽宁省辽阳市62150俄罗斯美铝萨马拉铝业公司萨马拉布37140中国亚洲铝业集团肇庆

12、工业园广东省肇庆市36120日本ST产品公司富山县43120巴林米塔尔电缆公司马拉马市120中国凤铝铝业有限公司广东省三水市40110中国金桥集团铝业公司广东省台山市26105中国兴发集团铝业公司广东省佛山市30100美国加铝工程产品公司克雷索纳市1092日本YKK (吉田公司)公司富山县1280俄罗斯俄罗斯铝业公司克拉斯诺雅尔斯克80中国经阁铝业公司湖南省长沙市1575中国南平铝业公司福建省南平市1770中国南山集团铝型材公司山东省龙口市4065日本神户钢铁公司山口县1060日本住友轻金属工业公司爱知县(Aich)1060美国铝型材公司新泽西860日本托斯特姆公司贡杜马县857.6韩国东洋公

13、司大邱市755美国美铝工程产品公司城得勒855美国海德鲁北美铝业公司弗吉尼亚55日本托斯特姆公司茨城县853中国栋梁铝业公司浙江省湖州市2650俄罗斯苏铝公司卡缅斯克冶金厂卡缅斯克3950美国凯撒铝及化学公司弗吉尼亚州贝尔伍德市650捷克共和国加美得西铝业公司斯波尔斯罗950意大利梅特拉公司罗德哥450印度金达尔铝业公司班加洛尔50日本YKK宫城县950俄罗斯阿卢内克斯特公司罗斯托夫50中国源泰铝业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2170中国丛林集团铝业公司山东省龙口市1255中国坚美铝业有限公司广东省佛山市2070中国龙山集团铝型材公司江苏省江阴市2850中国绍祥铝业有限公司广东省佛山市2550中国华昌

14、铝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南海市2650表3主要国家或地区铝挤压生产能力利用率国家或地区产量/kt生产能力/kt生产利用率/%中国3050480063.5日本1026.6160064.2中国台湾省165.244037.4德国528.263083.8法国203.525081.4意大利473.590052.6英国132.430044.1瑞士78.68691.4奥地利115.212890比利时98.720548.1西班牙362.872050.4北美1523305449.9全世界110001850059.5表4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挤压铝材贸易国家或地区产量/kt进口量/kt出口量/kt表观消费量/kt是否净进口

15、中国305080.5378.12752.4否日本1026.610.99.91027.6是中国台湾省165.23448.2151.1否德国528.2327.7221.9634是法国203.5190.948.1346.3是意大利473.544158.7343.7否英国132.490.237185.6是奥地利115.254.5111.558.2否比利时98.7101139.160.6否西班牙362.855.1104.7313.2否北美1523232771678是全世界7757.71268.31371.27654.83美国2004年建筑挤压铝材与工业挤压铝材之比为54.9 : 45.1关于建筑挤压铝材

16、与工业挤压铝材之比请参阅笔者写的中国工业铝挤压材发展之路数字化生活”时时事事处处离不为什么又在这里不厌其烦地提出呢?因为据说现代人已步开数字,玩数字玩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比如 新闻出数字,数字出新闻”,也早就不是什么 新闻了。如早些时候有色金属一份权威性的行业报报道某企业人士说:美国建筑挤压材与工业挤压材之比为20 : 80。也有人说 中国挤压材中工业型材的比例不到30 %,远低于国外的70 %。”笔者以图的形式表示美国2004年挤压铝材的消费结构于图2。壬ffi参莊图2 2004年美国铝挤压材消费结构由图2可见,2004年美国建筑与结构工业(门窗、桥梁、铺面、高速公路)挤压铝材的用量559.

17、1kt ,其他工业部门的用量 459.9kt ,即我们常说的建筑材与工业材之比为54.9 : 45.1,离20 : 80之比相差甚远。图 2中的数字来自美国铝业协会( AA )的Aluminum Association Review For 2004(2005 年 9 月版)及文献2。美国是一个工业化后国家,工业化程度达到了最高阶段,多少年来工业铝材与建筑铝材之比是稳定的,今后这个比值会随着岁月的延伸略有增加,但要达到80 : 20这个比例可能是猴年马月的事,至少在今后的20年内是不可能的。至于国外的这个比例为“ 70%”的说法也缺乏根据,既没有指明这国外”是指除中国大陆以外的所有国家与地区?

18、也没有说明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如果是泛指境外那就很值得商榷,若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则可能是对的。近期笔者对全球90个能够生产挤压铝材的国家与地区的有关资料作了全面的研究,结果是:2004年全世界21个工业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18个)的挤生铝材消费量(接近产量)约 5570kt ,其中建筑与结构工业用量约2542kt ,占挤压铝材的45.6% ,这就是说它们的工业挤压铝材与建筑挤压铝材之比为54 : 46。因此。工业铝材占70 % ”这一说法是想当然,在捏造数字。媒体发表有关重大数字应慎重。对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 可根据其资源条件与地理环境、 市场条件等发展其铝挤压工 业,。可以只生产建筑材,也可以仅生产工业材,或二者都生产,而其比例可大可小,没有 一个最优化的比例关系。比如,朝鲜仅有一个北仓铝加工厂( Pukchan Aluminium Sem is Plant ),有 2 台挤压机,全部用于挤压工业铝材;肯尼亚有 3 个铝挤压厂,生产能力 分别为0.8 kt /a、4 kt /a、0.3kt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