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物理二模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物理二模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物理二模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物理二模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物理二模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8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物理二模试题(含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1.关于花粉颗粒在液体中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显著B.花粉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C.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花粉颗粒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详解】A.液体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B.花粉颗粒越大,表面积越大,同一冰冲力越平衡,则布朗运动越不明显CD.布朗运动的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颗:子的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粒的碰撞不平C正确D错误2. “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A.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液体分,故B.原子内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D.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击颗粒的液彳错误;做

2、的无规则运致的,它间接误;勺运动,殂运动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答案】A【解析】【详解】A.江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选项 A正确;BD.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提出的原子枣糕模型里面提到了原子内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和 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故选项B D错误;C.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并且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即中子),后来被其学生查德威克用 武粒子轰击破核时发现,由此 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选项C错误。3.如图所示,把一块不带电的锌板用导线连接在验电器上,当用某频率的紫外线照

3、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指针偏转一定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嗡也需 神板能外媒灯A.验电器带正电,锌板带负电B.验电器带负电,锌板也带负电C.若改用红光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一定也会偏转D.若改用同等强度频率更高的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也会偏转【答案】D【解析】【详解】AB.锌板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射出带负电的光电子,这样锌板本身带的正电荷就会多于负电荷,所以锌板带正电;验电器通过导线和锌板连在一起,所以验电器自然也就带上了正电荷,故选项A B错误;CD.光电效应发生的条件是照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板的极限频率,照射光的频率越高,金属板越容易发生光电效应,红光的频率低于紫外线的频率,

4、所以改用红光照射锌板时,不一定发生光电效应,验电器的指针不一定会偏转;若改用同等强度频率更高的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一定会偏转,故选项D正确,C错误。4.图1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t=0时的波动图象,图2所示为该波中x=2m处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图2A.该波的波速为2m/sB.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C. t= 1.0s 时,质点P的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D.在t=0至ij t=2.0s的时间内,质点 P的速度和加速度方向均未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一,y , . . , , , ,,y , . .,、上,、上、上1 4 *.【详解】A.由图1读出波长A = 4m2

5、由图2读出T -4s,因此该波的波速廿=亍=彳Ms = lm/s , 故选项A错误;B.由图2可以看出,质点 P在t = 0时向上振动,根据“同侧法”知,波沿才轴正方向传播,故选项B错误;C.由图2可知,1 = 1口亏时,质点P位于波峰位置,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故选项C正确;D.从亡二0到t=105是半个周期,质点P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到波峰位置, 然后再回到平衡位 置,它的速度方向先向上再向下, 加速度方向是由回复力方向决定的, 该过程中回复力的方 向一直向下,所以加速度方向一直向下,故选项 D错误。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之间接有定值电阻R,金属棒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并良

6、好接触且无摩擦,棒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整个装置放在水平匀强磁场中,棒在竖直向上的恒力 F作用下匀速上升的一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算 翼 黑 M黑 箕* M黑岚尸* XX.,X上 笃屋, K M X WA.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向左B.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上C.棒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恒力 F做的功D.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电路中产生的热量【答案】D【解析】【详解】A.由右手定则可以判断出通过金属棒的电流方向向左,则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向右,故选项A错误;B.由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出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下,故选项B错误;C.根据平衡条件可知重力等于恒力 产减去安培力,根据功能关系知恒力F做的

7、功等于棒机械能的增加量与电路中产生的热量之和,故选项C错误;D.金属棒在竖直向上的恒力 产作用下匀速上升,安培力做负功,即克服安培力做功,根据功 能关系知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电路中产生的热量,故选项 D正确。6 .如图所示,把石块从高处抛出,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0。工日9方),石块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仅改变以下一个因素,可以对石块在抛出到落地的过 程中的“动能的变化量”和“动量的变化量”都产生影响,这个因素是()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http:/qbm-images.oss-cn-hangzhou.aliyuncs.eom/QBM/

8、2019/6/13/2224672582623232/2 224907340677120/STEM/53d7f042b2924525a735f3c176c8c983.pngA.抛出石块的速率voB.抛出石块的高度hC.抛出石块的角度D.抛出石块用力的大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动能定理:%=2 ;由动量定理: 即=mgr ,则如果抛出石块的速率vo变化,则对物体动能的变化无影响;因时间 t要变化,则对物体的动量变化产生影响,故选项 A错误;若抛出石块的高度 h变化,则对物体动能的变化有影响;因时间 t要变化,则对物 体的动量变化产生影响,故选项B正确;若抛出石块的角度变化,则则对物体动能

9、的变化无影响;因时间t要变化,则对物体的动量变化产生影响,故选项C错误;若抛出石块用力的大小变化,则抛出石块的速率vo变化,对物体动能的变化无影响;因时间 t要变化,则对物体的动量变化产生影响,故选项D错误;故选B.7 .某同学按如图1所示连接电路,利用电流传感器研究电容器的放电过程。先使开关S接1,电容器充电完毕后将开关掷向2,可视为理想电流表的电流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2所示。定值电阻R已知,且从图中可读出最大放电电流I。,以及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S,但电源电动势、内电阻、电容器的电容均未知,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下列物理量不能求出的是()

10、A.电容器放出的总电荷量C.电容器的电容B.电阻R两端的最大电压D.电源的内电阻【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Q=以可知图像与两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电容器放出的总电荷量,即 Q=S,故选项A可求;8 .电阻R两端的最大电压即为电容器刚开始放电的时候,则最大电压% =小,故选项B可求;Q门 Q 5C.根据。=%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为C = Tt = 7不,故选项C可求; u11 max 3”D.电源的内电阻在右面的充电电路中,根据题意只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容器充满电两板间的电压,也就是刚开始放电时的电压,即 £=桁g=10R,但内电阻没法求出,故选项 D 不可求。8.“通过观测的结果

11、,间接构建微观世界图景”是现代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通过光电效应实验确定了光具有粒子性。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研究汞原子能量是否具有量子化特点的重要实验。实验原理如图 1所示,灯丝K发射出初速度不计的电子,K与栅极G间的电场使电子加速,GA间加有0.5V电压的反向电场使电子减速,电流表的示数大小间接反映了单位 时间内能到达 A极电子的多少。在原来真空的容器中充入汞蒸汽后,发现KG间电压U每升高4.9V时,电流表的示数I就会显著下降,如图 2所示。科学家猜测电流的变化与电子和 汞原子的碰撞有关,玻尔进一步指出该现象应从汞原子能量量子化的角度去解释。仅依据本实验结果构建的微观图景合理的是A.汞原子的

12、能量是连续变化的B.存在同一个电子使多个汞原子发生跃迁的可能C.相对于G极,在K极附近时电子更容易使汞原子跃迁D.电流上升,是因为单位时间内使汞原子发生跃迁的电子个数减少【答案】B【解析】【详解】A.从图可知,电流、电压是起伏变化的,即汞原子吸收电子能量是跃迁的,不是连 续的,故选项A错误;8 ./G间电压仃每升高4.9V时,电流表的示数就会显著下降,这说明 4.9eV的能量可能对应 汞原子低能级之间的一次跃迁,当电子的动能较大时,存在同一个电子使多个汞原子发生跃迁的可能,故选项 B正确;C.汞原子发生跃迁吸收的能量来自于与电子碰撞时电子的动能,电子的动能越大,越容易使汞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发生

13、跃迁;间加的电压使电子加速,因此相对于 6极,在其极附近时电子动能较小,不容易使汞原子发生跃迁,故选项 C错误;D.电流上升,是因为电子通过电场加速,与汞原子碰撞后,剩余动能较多,以至于在间 运动时,有足够的能量克服其间的反向电场力做功, 到达百处的电子数较多,故选项D错误。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72分)9 .用多用电表测量一电阻的阻值。(1)下列操作符合多用电表使用规范的是 A.测量前无需进行机械调零B.先将被测电阻与工作电路断开,再进行测量C.更换不同倍率的欧姆挡测量,无需再进行欧姆调零D.测量结束后,应将选择开关置于“ OFF挡(2)当选择开关置于倍率为“X 100”的欧姆挡时,表盘指针

14、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电阻的阻值为 。【答案】(1). BD (2). 3200【解析】【详解】第一空.A.为了测量的准确性测量前需进行机械调零,故选项A错误;B.在测量被测电阻时, 应将其与工作电路断开,再进行测量,否则会受到工作电路中其它元器件的影响,致使测量结果不准,故选项 B正确;C.由于不同的档位内阻不同,所以换挡后,必须重新红黑表笔短接进行欧姆调零,故选项C错误;D.测量结束后,应将选择开关置于“ OFF挡或者交流电压最高档,故选项 D正确; 第二空.表盘最上面一行表示欧姆表的表盘,从表盘上可以读出示数为 32,再乘以倍率100,即可得到被测电阻的阻值为3200 Q 。10.如图1所

15、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O是小球抛出时球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m多次从斜轨上 S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落地点的平均位置P,测量平抛水平射程 OP然后把被碰小球 m静置于水平轨道的末端,再将入射小球m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m相撞,多次重复实验,找到两小球落地的平均位置M N。I1叫皿I小卜”1单位:由5556 图2是小球m2多次落点痕迹,由此可确定其落点的平均位置对应的读数为D下列器材选取或实验操作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可选用半径不同的两小球B.选用两球的质量应满足 mi>m2C.小球mi每次

16、必须从斜轨同一位置释放D.需用秒表测定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在某次实验中,测量出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 m、m,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与 O点的距离 分别为OM OP ON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 ,即验证了 碰撞前后两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也可以在如图3所示的水平气垫导轨上完成。实验时让两滑块分别从导轨的左右两侧向中间运动,滑块运动过程所受的阻力可忽略,它们穿过光电门后发生碰撞并粘连在一起。实验测得滑块 A的总质量为m、滑块B的总质量为 m,两滑块遮光片的宽 度相同,光电门记录的遮光片挡光时间如下表所示。左侧光电门右侧光电门碰前TiT2碰后丁3、

17、T3无a.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 ,即验证了碰撞前后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b.关于实验,也可以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及加速的的定义,从理论上推导得出碰撞前后两滑块的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请写出推导过程(推导过程中对我用的物理量做必要的说明)。m, m(1).55.50叫+吗(5).(55.4055.60 )(2). BC (3).mOP=mOM+ rnON (4).具体推导过程见下面的解析【解析】【详解】第一空.用尽量小的圆将多个落点圈起来,然后找到圆心的位置,即为平均落点的位置,由图2可以读出平均落点所对应的读数为55.50 cm;第二空.A.为保证碰

18、撞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所以两个小球的半径要相等,故选项 A错误;B.为保证入射小球不反弹,入射小球的质量应比被碰小球质量大,故选项B正确;C.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由于小球抛出点的高度相等,它们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等,小球的水平位移与小球的初速度成正比,所以入射球必须从同一高度释放,故选项C正确;D.小球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的时间是相等的,所以不需要测量时间,故选项D错误。第三空.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定律,即验证m浮3 ,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它们抛出点的高度相等,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等,上式两边同时乘以得叫叫+叫叼,可得叫口P =叫。M十可知实验需要验证rn.OP m.OM + m70N第四空.

19、由于右侧光电门碰后无示数,所以两滑块碰撞后速度方向向左;滑块上遮光片宽度较小,因此可认为滑块挡光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其瞬时速度;设挡光片的宽度为L,以向右L LLm2 m1 + m2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血%-吗叫+叫)吗,即厂-干=-,只 要验证该式是否成立,即可验证两滑块碰撞前后的总动量是否守恒;第五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i =御1% ,七-m2a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有:.于是:、Av根据加速度7E义:A%Av2于是有:1 ic 工 Ar则有: . ,11.电磁轨道炮的加速原理如图所示。金属炮弹静止置于两固定的平行导电导轨之间,并与 轨道良好接触。开始时炮弹在导轨的一端,通过电流后炮

20、弹会被安培力加速,最后从导轨另一端的出口高速射出。 设两导轨之间的距离 l= 0.10 m导轨长s = 5.0 m炮弹质量 f0.030 kg。导轨上电流I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可以认为,炮弹在轨道内匀加速运动,它所在处磁场的磁感应弓II度始终为 B= 2.0 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若炮弹出口速度为v=2.0X103m/s,忽略摩擦力与重力的影响。求:(1)炮弹在两导轨间的加速度大小a;(2)炮弹作为导体受到磁场施加的安培力大小F;(3)通过导轨的电流I。电磁炮弹 / /电 二 71源_1(3) I =6.0 X 104 A。T【答案】(1) a = 4.0X105 m/s2;(2) F=1

21、.2X104 N;【解析】【详解】解:(1)炮弹在两导轨间做匀加速运动,因而: v2 = las口"上v2则有:2s解得: :(2)忽略摩擦力与重力影响,合外力则为安培力,所以有: 尸二,口解得:.,. . 炮弹作为导体受到磁场施加的安培力为:f解得:,:,12.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质点在恒的运动,这时两个定理表达式中的量定理中的平均力 F1是指合力对日平均值。(1)质量为1.0kg的物块,受变力彳2.5m的位移,速度达到了 2.0m/(2)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的时间为t,发生的位移为x。分是相等的。(3)质量为m的物块,在如图2步卜的运动,也适点在变力作用下时旨平两个

22、定王力,指对位移的F2是间内运动了2.0sF1和F2的值。勺合力作用下,7T lin此过程中经历的时间为 工,求此过程中物块所受合Zr J A同, 在动,F1 和 F2的平均值,动下由静止开始分别应用动量外力作用下?说明物体的平土勺平均力的含理中的匀力缓运动,和动能定理了戋运动,速度由以某一初速度U v时,经历,当由位置x=0运动至x=A处时,速度恰好为 0,力对时间t的平均值。【答案】(1) Fi=1.0N, F2=0.8N; (2)当 = 时,Fi=E; (3) F 二。 t 2n【解析】【详解】解:(1)物块 加速运动过程中,应用动量定理有:匕七二%加曰门mvt 10x2.0*,、斛得:

23、, .1 t 2.0物块在加速运动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有:7 1FZX =解得:2.叫1.0x2.02-N=0,8M2 x 2,5(2)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应用动量定理有:F = mu-mi?。)解得:,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有:F2x ,mv ,2水一脸解得:2 2xl 妨X ri + v当产时,由上两式得: v =-=1 1 ,(3)由图2可求得物块由l = 0运动至* =八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为:W = #4/! = 一设物块的初速度为 阻,由动能定理得: * = 0-n4“口 ," M解得:机设在t时间内物块所受平均力的大小为 F,由动量定理得:一母=0-巾廿'口由题已知条件:2kA解得:13.利用电场可以控制电子的运动,这一技术在现代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已知电子的质量为由,电荷量为-J不计重力及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考虑相对论效应。(1)在宽度一定的空间中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束电子以相同的初速度先沿水平方向射入电场,如图1所示,图中虚线为某一电子的轨迹,射入点 月处电势为中射出点E处 电势为甲R。求该电子在由同运动到日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 卬再国;请判断该电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