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计算潮流下的终端演进_第1页
移动计算潮流下的终端演进_第2页
移动计算潮流下的终端演进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移动计算潮流下的终端演进与始祖东芝T1100 相比 ,今天的笔记本电脑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今天,笔记本电脑已经逐渐成为PC市场的主流产品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将一直是主流产品。随着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 连接网络越来越容易,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更轻薄、更容易操作、更适合移动中使用的产品。在笔记本电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人们也开始探讨更加适合移动计算的终端。 UMPC、 MID、平板电脑等名词开始不断涌现。网络进步为移动计算打下基础船离了水就难以前进。如果没有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持 , 移动互联网就成了纸上谈兵。 幸运的是 ,现在人们已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连接到互联网 ,这为移动计算的普及打下了基础

2、, 也为新的终端形态的出现铺平了道路。2009 年 ,中国发放了 3 张 3G 牌照。相对于 2.5G,3G 提供了高速的数据下载能力 ,为人们在移动中浏览互联网提供了可能。 3G 网络能够提供 300Kbps2Mbps 的数据下载能力。在此之前 ,用户只能忍受漫长的网页打开时间 ,或是浏览简化过滤掉了图片、 Flash 和背景音乐的不完整网页。与此同时 ,互联网应用也在不断改变。现在 ,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查看新闻 ,还能通过 SNS与好友互动、 利用在线办公系统书写文档。接收邮件也成为很多用户需要经常进行的应用。在人们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 ,同时又能很容易地连接到互联网的情况下 ,新终端的

3、崛起也就成为了必然。从 UMPC 到平板电脑的探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 ,未来的计算领域将是超便携设备的天下。从 2002 年索尼推出 U1 开始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 ,都会有一款新颖的便携计算设备问世。 可惜的是 ,这些设备由于成本高昂、计算能力较弱 ,一直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2006 年 ,英特尔在 IDF 上提出了UMPC 的概念 ,并开始全力推进 UMPC 这类超便携设备市场发展。 跟随英特尔的脚步 , 三星 Q1、OQO 等 UMPC 应运而生。但是 ,当时的 UMPC 成本极其高昂。 同时 ,Windows 的界面完全不适合在小屏幕上用触摸的方式操控。于是,英特尔在2007 年又再度提出MID 的概念,希望利用其他操作系统搭建适合移动应用的终端平台。UMPC、 MID 确实是一个非常先进的概念。但是,用户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使用习惯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改变的。因此 ,用户一方面觉得采用Windows 系统的 UMPC 不好用 ,另一方面又觉得采用Linux 系统的 MID 不能满足应用需求。2010 年 ,iPad 的横空出世让人们发现,移动计算设备必须同时满足具有足够多的应用和具有足够好的用户体验这两个条件 ,才能取得用户的认可。iPad 的成功之处在于,与苹果的 App Store 结合 ,用户能很容易地获得应用程序;同时 ,苹果为它制作的UI 非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