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万物有灵”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和略读课文珍珠鸟。这些课文都是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白鹭通过对白鹭诗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欣赏和赞美;落花生借助花生的特点,抒发了“要做有用的人”的感悟;桂花雨叙述了作者关于桂花的童年回忆,把思乡怀旧之情倾注其中;珍珠鸟描述了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展现了作者与珍珠鸟的美好情谊。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内容教学要点字词识写认识24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29个字,会写26个词语。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语言积累背诵白鹭蝉。体会、积累蕴含作者感情的句子。阅读
2、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能总结交流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口头表达学会合理控制发言时间。能尊重不同见解,梳理总结大家的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书面表达能仿照课文,写出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能把自己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写清楚,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实践活动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和同学分享。1 白 鹭【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5个词语。2.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
3、的画面。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4.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教学重难点】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5个词语。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教学过程】板块一 情
4、境导入,初识白鹭之美1.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题。(1)导入: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进入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本第一单元导语页,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单元导语页上的内容和图片。课件出示:(2)引导看图。(预设:图上有一朵盛开的花,它有着金黄的花蕊、洁白的花瓣,露珠在花瓣上摇摇欲坠;空中有展翅飞翔的鸟;能想象到晨曦、微露、田野、清风)语文要素(3)引读句子: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与花鸟、自然有关,(学生读)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读)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2.情境导入,初识白鹭之美。(1)导入:“有情芍药
5、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自然万物,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都是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文章。我国的文学大师郭沫若先生对白鹭情有独钟,倾心赞美。他是怎样通过文字写出白鹭的美,抒发自己的感情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白鹭。(2)板书课文题目,指导认识“鹭”。提示:“鹭”是鸟类的一科,常见的有课文中提到的白鹭、朱鹭、苍鹭等。“鹭”是上声下形的形声字。(学生齐读课文题目)(3)课件播放白鹭觅食、栖息、飞翔的视频(视频约两分钟),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交流:你对白鹭有什么印象?通过白鹭联想到了什么?预设:白鹭雪白的羽毛衬着蓝天碧野,很美。让人联
6、想到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和张志和的词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4)过渡:白鹭在不同文人墨客的笔下各有特点,在杜甫和张志和的诗词中,白鹭是和翠柳、桃花等美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白鹭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吧!【设计意图】单元学习伊始,教师引导学生读单元导语,让学生对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进行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感受白鹭之美,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板块二 初读课文,感知“白鹭如诗”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读要求:边读边将课文中的生字和带有生字的词语圈出来,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读准字音,
7、理解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自读反馈,检查字词。课件出示:白鹭 精巧 色素 适宜 白鹤 嫌弃 寻常 蓑毛 长喙 黛色 玻璃框 嵌入镜匣 绝顶 嗜好 望哨 恩惠 清澄 铿锵 韵律 美中不足(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2)指名认读,教师相机正音。“蓑毛”的“蓑”读su,“喙”读 huì,“框”读kuàn,“嵌”读qiàn,“匣”读 xiá,“嗜好”读shì hào,“澄”“铿锵”都是后鼻音。(3)学生齐读词语。3.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4.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在作者眼里,白鹭的形象是怎样的?学生找出
8、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勾画出来并相互交流。课件出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1)“精巧”是什么意思?(提示:可以通过近义词替换、拆字相加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理解)引导体会“精巧”是精细巧妙的意思。(2)从全文充满诗意的语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眼中,白鹭是一首诗。说说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预设一:从第25自然段中,感受到了白鹭的外形美、色彩美。预设二:从第68自然段中,感受到了白鹭在田间“钓鱼”、枝头独立、黄昏时低飞三种不同场景下所表现出的美。【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9、找出课文中直接赞美白鹭的关键语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同时落实“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这一学习目标。板块三 再读课文,感受外形美1.学生快速阅读第25自然段,思考:这4个自然段写了什么?预设:这4个自然段是围绕第2自然段来写的,从“色素的配合”和“身段的大小”两个方面写出了白鹭形象的适宜。课件出示: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1)提问:“适宜”是什么意思?从课文第12自然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体会:句子中的“适宜”指白鹭的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都恰到好处。这句话写出了白鹭的外形精巧如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2)指导朗读:读好“一切”“适宜”,读出作者对白鹭的
10、赞美之情。 2.感悟对比,品“身段美”。课件出示: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1)读句子,思考:作者想表现白鹭的美,为什么还要写白鹤、朱鹭和苍鹭呢?句中“太大”“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寻常”等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预设:作者是用白鹤、朱鹭、苍鹭和白鹭作对比,用“太大”“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寻常”等词语表现出白鹤、朱鹭和苍鹭的不适宜,从而侧面突出白鹭的适宜。(2)指导朗读:读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指名读)3.感悟排比,品“颜色美”。(1)教师引导: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白鹭“一切都很适宜”的美?学生交流。课件出示:那雪
11、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2)读句子,想象白鹭外形的精巧美,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导交流:从“雪白”“铁色”“青色”“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中能感受到白鹭“色素的配合”十分适宜;从“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中能感受到白鹭“身段的大小”恰到好处。这是对“适宜”的具体描写。(3)提问:“一分”“一忽”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蓑毛”“长喙”“素”“黛”?引导体会:两个“一分”和两个“一忽”,在文中都是强调数量极其微小,小到极致。作者用词准确,说明了哪怕色素、身段发生一丁点儿变化,都会影响
12、白鹭的美,凸显白鹭美得精巧、适宜。查字典理解“素”“黛”。(“素”的意思是“白”,“黛”的意思是“黑”)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理解“蓑毛”“长喙”。4.对比阅读,体会情感。(1)教师介绍:“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处描写,是借鉴并化用了战国时楚国文学家宋玉的作品登徒子好色赋中的句子。课件出示:·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郭沫若白鹭·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2)朗读文段,
13、比较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3)学生交流体会。预设:运用“增减、长短、素黛、白黑”这几组反义词构成了排比式的语句,使语段整齐匀称,如诗一般。(4)点拨:作者将对绝代佳人的描写用到白鹭身上,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白鹭的外形之美,以及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赞美白鹭“精巧如诗”。(1)导读:同学们不仅感受了白鹭精巧的外形美,也体会到了文章表达的精巧。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写出了白鹭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老师将课文中的部分语句以诗的形式写了出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
14、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教师指导朗读。(配图片和音乐)(2)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课件出示配文的插图,指名配乐读。师生合作读。试着背诵第15自然段。【设计意图】阅读就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这个环节紧扣“适宜”二字,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嫌生硬”“太不寻常”等关键词,在对比阅读中体会白鹭的美。同时引入宋玉的赋,让学生通过类比阅读进一步体会白鹭之美,其外形的“适宜”程度无可挑剔,实在精巧如诗。帮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将图画、文字、音乐结合起来感受和体会,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体会表达方法,抒发情感,背诵积累。板块四 学
15、习写字,抄写积累1.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课件出示:宜 鹤 嫌 朱 嵌 框 匣 哨 恩 韵(1)引导观察,说一说:哪些字比较难写?在书写这些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嫌、嵌、匣”,边写边提示书写要点:嫌:左窄右宽,左部“女”的撇点与右部“兼”的撇形成避让。嵌:“山”扁小,“甘”上横向左探出,中间是一横,“欠”的捺要舒展。匣:三包围结构,注意先写横,再写里面的“甲”,最后写竖折。(3)学生练写,展评。(4)学生自主练写其他字。教师边巡视边提示书写要点:鹤、韵:左右宽窄相当,“鹤”字第三笔是长撇。框:左窄右宽,写时要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是先写横,再写“王”,最后写竖折。
16、哨:“肖”上面的部分不要写成“小”。恩:上长下短,“因”字不要写成“田”,注意框内的“大”末笔捺变点。2.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2)背诵课文第15自然段,并摘抄你喜欢的自然段。【设计意图】五年级学生识字、写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功底,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发现生字识记、书写的规律,相互提醒、交流,培养学生自主识写生字的能力与书写的自信心。本文语言优美,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型范本,学生可以通过摘抄文句积累语言。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2.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
17、写中的。【教学过程】板块一 配乐朗读,回味形象美1.导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再次欣赏白鹭的美吧!2.配乐,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3.过渡:“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作者为什么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第611自然段,去感受白鹭的神韵,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美的独特感受吧!【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回味白鹭那精巧如诗的外形美,积累语言。提出问题“为什么又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激发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的兴趣。板块二 想象画面,感悟神韵美1.小组合作,读中想象画
18、面。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学生按要求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小组内轮流读课文第68自然段,试着读出画面美。·选择第68自然段中的一个自然段,发挥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写在教材上每个自然段的末尾。2.引导交流,说中悟神韵。(1)比较归纳,取画名: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哪三幅优美的图画?你为每幅图起了什么样的名字?学生交流预设:白鹭垂钓图、白鹭瞭望图、白鹭起舞图(2)描述画面,悟神韵:请你选择第68自然段中的一个自然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预
19、设一:学生交流第6自然段的内容,感悟白鹭垂钓时的悠然、宁静。a.引导学生想象,体会“钓”字的形象传神:白鹭怎样钓鱼?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交流预设:一个“钓”字用得极其形象传神。作者用拟人的写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使白鹭捕食时的悠然自得,与清水田的宁静澄澈浑然一体。b.提问: “玻璃框”“镜匣”指什么?“嵌”是什么意思?通过这些词语,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预设:清澈的水田就像玻璃框,一两只白鹭悠然地站在水田中,望着水田里游动的小鱼。突然,一只白鹭迅速地叼起一条小鱼,一口吞了下去,随后又静静地站立不动。一切都那么安宁,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水田就像透明的镜匣,倒映着白鹭的身影
20、。远远看去,就像一幅水墨画,画中的主角是白鹭,美得让人心旷神怡c.指名读:带着这种感受,读出白鹭在水田中“钓鱼”的悠然、宁静之美。预设二:学生交流第7自然段的内容,感悟白鹭闲立枝头远眺的独特、悠然。a.引导想象:白鹭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不是在望哨。“望哨”给人紧张、不安稳的感觉,而白鹭站在树顶时的状态是悠然的。)b.提问:“嗜好”是什么意思?白鹭的嗜好是什么?从“孤独”“悠然”“嗜好”这些词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你能想象白鹭在干什么吗?学生交流预设:“嗜好”指特殊的爱好。枝头独立是白鹭的嗜好,凸显了白鹭高雅脱俗之美。白鹭站在树顶上,让人感受到孤独也好,
21、悠然也罢,作者的意思是说白鹭优雅矜持,让人产生美的联想和感受。它可能在眺望远方的风景,可能在思念久别的朋友,可能在等待觅食的同伴总之,它是闲适的、悠然的。c.指名读,读出白鹭闲立枝头远眺的悠然之美。预设三:学生交流第8自然段的内容,感悟白鹭低飞时的清纯、美丽。a.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在黄昏时的乡村,人们偶见白鹭低飞的画面会是怎样的?他们会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预设:黄昏的空中,白鹭翩翩的身影,时而掠过时而盘旋于时而飞向晚归的农民们,放学的孩子们看到白鹭,它的蓑毛是那样洁白,映着余晖,清纯美丽,宛若仙子,让人感受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意之美。b.为什么作者说“偶见白鹭的低飞
22、,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怎样理解“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学生交流预设:黄昏的空中白鹭低飞,把人们所向往的安定、纯洁、恬静的境界形象地展现出来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一种享受,因此作者说这“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清澄”原指水清澈透明,在课文中比喻画面清纯美丽。白鹭在黄昏的空中低飞,这本是乡村偶见的情景,在作者眼里却是“清澄的形象化”,正突出了画面清纯美丽的特点。c.男女生分读,读出画面的清澄之美。3.看图练习,背中悟表达。课件出示第68自然段描述的三幅图画及提示词,学生看图朗读或背诵相关文段。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白鹭垂钓图 在清水田里 时有 站着钓鱼 第二幅图白鹭瞭望图
23、 晴天的清晨 每每 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第三幅图白鹭起舞图 黄昏的空中 偶见 低飞4.小结: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这些本是白鹭的生活习性,然而,作者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白鹭在不同场景中如诗如画般的美丽,表现了白鹭的优雅独特,看到这样的画面就如同在读“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设计意图】白鹭的神韵之美以及“清澄的形象化”等,学生难以感悟。突破难点的方法还是读与想象。通过引导学生品读第68自然段中的关键句子,反复运用图文对照的方式朗读,想象补白,描述画面,在文字与画面的转换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文章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板块三 读写结合,学习表达美1.抓关键句,体会情感。(1)
24、导读:白鹭不仅外形美得如精巧的诗,而且生活的场景也如诗如画。这样美的白鹭激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第911自然段。(2)教师引读“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学生接读后面的文段“白鹭不会唱歌”。 (3)引导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快速默读全文,思考:文中哪几个地方写到了作者对白鹭的感受与人们的不同?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读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作者发现白鹭的寻常之美)·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25、作者能欣赏白鹭的独特、悠然之美)·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说说作者为什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语文要素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白鹭优美而不张扬,它常见且平凡,孤独而又悠然,它清澄得如诗如画。这句话总结全文,抒发了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与课文开头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2.整体回归,学习表达。(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完成课文结构图。课件出示:(2)看结构图
26、,回顾全文。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引导学生总结表达方法:描写了两个方面,三幅画面;运用了对比、比喻、排比等手法;直接抒情;用词精确等。(3)看结构图,引导学生背诵课文。3.仿写练习,学习表达。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仿写练习。题目一: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题目二:学习课文第68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小动物,抓住一两个生活场景来写,突出它的特点,抒发自己对它的感情。【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当堂训练,以评导写,指导修改,落实一课一得,并初步了解对比手法与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板块四 课外拓展,享受阅读美1.合作读描写白鹭的古诗,享受
27、古诗中的自然美。(1)过渡:白鹭,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喜爱描写的对象,让我们到古诗中欣赏白鹭的美吧!(老师说上句,同学们接下句)课件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2)引导:不光白鹭,自然界中的万物皆有情趣,皆能为我们代言。自由朗读课本第14页的古诗蝉,体会诗人的情感。2.交流知作者,享受课外读物中的情感美。(1)教师引导:让我们像作者郭沫若一样,做一个热爱生活、细致观察自然的人。(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郭沫若的
28、资料。教师相机推荐阅读: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剧本。(3)小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课外多观察、多阅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用本课学到的表达方法写出对美的感受。【设计意图】拓展读古诗,感受古诗中白鹭的美;推荐阅读,让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板书设计】1 白鹭【作业设计】见·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白鹭这篇散文语言凝练含蓄,句句含情,白鹭的外形之美和在不同场景中展现出的美跃然纸上。课文有些语句比较抽象,例如“清澄的形象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等。根据文体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1.借助关键词句,感受白鹭的形象美。首先我从整体入手
29、,抓住课文首尾两个关键句,让学生初步感受白鹭的精巧如诗,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然后紧扣“精巧、适宜”,在对比品读中,体会白鹭的外形精巧如诗,在品读排比句的描写中,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接着抓住对“悠然”“清澄”等词语的理解,读出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最后找出文中作者直抒胸臆的三处语句,读出文中之情,体会语言之美。2.在读中想象画面,感受白鹭的神韵美。我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白鹭水田独钓的清澄宁静,补白其枝头闲立的悠然之态,代入偶见黄昏低飞的角色感受,并通过充分的、多种形式的朗读,文字、画面、音乐相融,使学生读出情感,体会表达方法,目标层层递进,落实了“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
30、方法”这一语文要素。 课题白鹭 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 等10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5个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31、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教具准备课件,白鹭的图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
32、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
33、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新课教学( )分钟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
34、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师总结: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同时也是在扫清阅读的障碍,为接下来的理解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
35、文内容,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下基础。】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可以说,这一课是很有收获的。六、布置作业。1.掌握课后生字词。2.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背诵优美的段落,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读拼音,写字词。1.这个xiá zi( )里装着一只ku shào( ),那是老师送给我的礼物。2.这里的水是清澄的,因此,bái hè( )非常喜欢在这里停
36、留。二、选词填空。嗜好 爱好1.打篮球是我的( ),因为打篮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大家的友谊。2.他有吸烟这个不良( ),因此身体很不好。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仿写比喻句)_是_。2.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_四、“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受。【答案】一、1.匣子 口哨 2.白鹤二、1.爱好 2.嗜好三、1.我们 祖国的花朵 2.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四、示例:美往往蕴含在常见的事物中,我们往往因为常见而忽略。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常见事物中的美。第二课时&
37、#160;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明白作者的情感。3.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2.听写词语,订正。(出示课件12)精巧 配合 身段 生硬 寻常 常见 忘却 流线型 结构 青色 清晨 安稳 悠然 黄昏 恩惠 美中不足 散文诗 3.抽查背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把握情况,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38、】新课教学( )分钟二、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重点句子解析。(出示课件13)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运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贴切,耐人寻味。板书:精巧的诗 白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板书:色素美:雪白 铁色 青色 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颜色的恰到好处。 白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出示课件14)
39、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突出了白鹭的美。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出示课件15)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
40、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的。(出示课件18-20)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板书:图画美)师生共同总结:借助插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图画之美。田为镜匣,白鹭为主体,好一幅水墨丹青。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悠然之美”的?(板书:悠然美)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清晨;描绘的状态-悠然,这是其他鸟儿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的?(板书:清澄美)师生共同总结:背景-黄昏状态-低飞感觉: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3、 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指正)1.课文的
41、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2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喜爱赞美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的两个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白鹭美的本质。2.通读课文。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22)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板书:喜爱赞美3.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设计意图:通过对重点句子的把握,体会白鹭的美,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从而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主旨,既能锻炼学
42、生的合作意识,又能提高参与度,同时还能让学生从别人身上学到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四、小结。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五、布置作业。运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事物。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我们的目标,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们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写作能力。】板书内容 色素美:雪白 铁色 青色 外形美 白鹭(精巧的诗) 身段美:流线型结构、 长喙
43、、脚 (韵在骨子里的散 图画美-清田独钓图 文诗)-喜爱 悠然美-清晨望哨图 赞美清澄美-黄昏低飞图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选字组词,在所选的字的下面打。镶(嵌 倩) 适(宜 以) 白(鹤 贺) (兼 嫌)气 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2.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3.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三、选择题。1.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B运用拟人的修辞描写了白鹭的精致
44、,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2.“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这句话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A比喻 B.对比 C.拟人【答案】一、嵌 宜 鹤 嫌 二、1.适合 2.平常 3.悠闲三、1.A 2.B教学反思1.这篇文章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诗,我注重学生的朗读。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美,感受意境美,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2.不足之处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对个别学生关注较少,造成他们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在讲解课文的写作手法时一带而过,部分同学不能很好把握。总之,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在今后教
45、学中,要在注重朗读的基础上,训练学生不同形式的阅读方式,比如默读,希望这样能加快阅读速度而且能更快地理解课文。同时我还要多多关注这些学困生,使他们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白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这篇课文其实是告诉同学们,要善于在寻常事物中发现美,让同学们明白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善于发现美。【作者介绍】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郭沫若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同步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烘培考试题目大全及答案
- 机器人中级运维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自考法理学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病理学试题库和答案解析
- 钛合金腐蚀防护研究-洞察与解读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模拟试卷(备考易错解析备考)
- 2025年宁波市鄞州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55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红岗第一幼儿园临聘带班教师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鹤壁交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民航客舱设备操作与管理》课件-项目二 客舱服务设备
- 运动安全与健康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美术教师指导青年教师计划方案
-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统考试题含解析
- 腹腔镜手术的基本操作技巧通用课件
- 2024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初中物理教学专题讲座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知识点总结
-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混合痔护理查房》
- 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要点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