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目 录录1 负荷计算方法负荷计算方法.11.1 冷负荷计算.11.2 根据冷负荷系数法.11.3 热负荷计算.22 建筑物地理信息建筑物地理信息.43 建筑物围护结构信息建筑物围护结构信息.53.1 建筑物墙体.53.2 建筑物窗体及遮阳设施.63.3 采暖设计中的参数.74 4 空调系统方案选择空调系统方案选择.85 负荷计算以及数据汇总负荷计算以及数据汇总.105.1 冷负荷.105.2 热负荷.656 设备的计算与选用,机组的配件与选择设备的计算与选用,机组的配件与选择.706.1 气流组织.707 水利计算部分水利计算部分.768 管道保温与系统消声、减震设计管道保温与系统消声、减震
2、设计.81致致 谢谢.831 负荷计算方法负荷计算方法1 1. .1 1 冷冷负负荷荷计计算算空调冷负荷计算采用冷负荷系数法,适用于计算民用和公用建筑物及类似的工业建筑物空调工程设计冷负荷。a)通过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b)透过外窗、天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c)人体散热量;d)照明、设备等室内热源的散热量;e) 新风带入室内的热量。 根根据据冷冷负负荷荷系系数数法法对外墙、外窗、屋面、天窗得热引起的冷负荷逐时进行计算,而对内墙、内门窗、楼板、地面得热引起的冷负荷及人体散热和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均按稳定传热计算。最后把各项冷负荷计算结果逐时累加,再加上新风负荷,求出冷负荷最大值及发生时间。
3、a)外墙、屋面、外窗、天窗传热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冷负荷=传热系数传热面积(冷负荷逐时计算温度+本地修正值)-室内设计温度b)外窗、天窗辐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冷负荷=窗户面积日射得热因子的最大值冷负荷系数窗户有效面积系数窗户内遮阳系数窗玻璃修正系数c)内墙、内门窗、楼板稳定传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冷负荷=传热系数传热面积(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温度+邻室计算温差-室内计算温度)舒适性空调房间夏季地面冷负荷一般不计算,对于工艺性空调房间:地面冷负荷=传热系数有效传热面积计算温差式中:非保温地面的传热系数一般取 0.47W/(m2);有效传热面积指距外墙以内的地面面积。计算温差=夏季空调
4、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室内设计温度。d)人体散热引进的冷负荷计算公式:冷负荷=人数群集系数成年男子的全热散热量湿负荷=人数群集系数成年男子的散湿量从理论上说,人体、照明、设备的冷负荷需逐时计算,但在设计时很难确定什么时间有多少人在室内,什么时间开多少台设备,因此软件中将其按稳定传热计算。这样做引起的误差不大,而且偏于安全。e)设备散热冷负荷计算公式:冷负荷=设备功率(kW)1000湿负荷=设备散湿量(kg/h)f)新风冷负荷计算公式:冷负荷=人数人均新风量室外空气密度室内外空气焓差/3.6湿负荷=人数人均新风量室外空气密度室内外空气含湿量差1 1. .3 3 热热负负荷荷计计算算根据规范,对下列各
5、项耗热量进行计算:1,外墙、外门窗的耗热量;2,内墙、内门窗的耗热量;3,屋面、天窗的耗热量;4,楼板、地面的耗热量。对于采暖热负荷,还计算由门窗缝隙冷风渗透造成的耗热量。在冷风渗透计算中考虑了热压与风压的综合作用,可用于多层和高层采暖热负荷的计算。对于空调热负荷,不计算冷风渗透,除上述四项外,另外计算新风热负荷。具体采用的计算公式如下: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Q=传热面积传热系数室内外计算温差温差修正系数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Q=Q(1+朝向修正+风力修正+多面外墙修正+窗墙比修正)(1+房高修正)(1+间歇修正)(1+其它修正)其中:多面外墙修正仅用于外墙、外门、外窗;窗墙比修正仅用于外窗;地面
6、按平均传热系数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渗入室内的空气量 V空气密度空气比热室内外计算温差其中:V=缝隙长度缝隙单位长度每小时渗入室内的空气量缝隙渗透量的综合修正系数空调新风热负荷计算公式:热负荷=人数人均新风量室外空气密度室内外空气焓差2 建筑物地理信息建筑物地理信息地地理理位位置置陕西省西安市东经: 北纬:海拔: 年平均温度:大大气气参参数数夏季资料大气压(hPa):室外日平均温度():室外计算日较差():室外干球温度():室外湿球温度():通风计算温度(): 31室外平均风速(m/s):室外相对湿度(): 72.00冬季资料大气压(hPa):采暖计算温度():空调计算温度():最低计算日平均
7、温度():通风计算温度(): -1室外相对湿度():室外平均风速(m/s):3 建筑物围护结构信息建筑物围护结构信息3 3. .1 1 建建筑筑物物墙墙体体a)建筑物墙体的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计算建筑物墙体的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计算: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应按下式确定:0 min()/nwynRa ttt对于外墙、屋顶、地面及室外相通的楼板等a;计算最小传热阻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nt取较大值,假设本建筑等级为一级,则:nt=23;对于陕西西安地区,宜采用型墙体围护结构,则室外计算温度min0.60.4wwnPttt查表得:wnt,minPt;冬季室内计算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允许温差yt:对于
8、外墙取yt对于屋顶取yt;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系数n=8.7W/(m2C)。计算:对于外墙:0 min()/1.0 230.6 ( 8)0.4 ( 12.3)/(6.0 8.7)nwynRa ttt =0.627W/(m2)对于屋顶:0 min()/1.0 230.6 ( 8)0.4 ( 12.3)/(4.0 8.7)nwynRa ttt =0.940W/(m2)b)建筑物墙体的选择建筑物墙体的选择1)对于外墙:对于外墙:选择墙体的建筑材料为:石灰、水泥、砂、砂浆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墙体总厚度为 320mm。墙体传热系数为 0.59W/(m2)2)对于内墙:对于内墙:选择墙体的建筑
9、材料为:水泥砂浆,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墙体总厚度为 280mm。W/(m2)3)对于屋顶:对于屋顶:选择建筑材料为:石灰、石膏、砂、砂浆,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卷材防水层,钢筋混凝屋顶结构总厚度为 215mm。墙体传热系数为 0.99W/(m2)4)对于楼板:对于楼板:选择墙体的建筑材料为:石灰、石膏、砂、砂浆,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卷材防水层,钢筋混凝屋顶结构总厚度为 90mm。墙体传热系数为 2.83W/(m2)3 3. .2 2 建建筑筑物物窗窗体体及及遮遮阳阳设设施施a) 窗户的构造窗户的构造5mm 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Xg0.69。b) 内遮阳类型内遮阳类型选用密织布
10、作为内遮阳设施,非沿窗面送风。取 Xz0.6。 无外遮阳设施。3 3. .3 3 采采暖暖设设计计中中的的参参数数a)外墙计算外墙计算1)1)修正系数温差修正:a朝向修正:东:-5%,南:-20%,西:-5%,北:10%2)基本参数传热系数 0.59W/(m2)b)内墙计算内墙计算采用邻室温差修正法计算W/(m2)c)外窗计算外窗计算1)基本参数基本参数冬季室外平均风速为,则围护结构外表面的换热系数为=23W/(m2)w玻璃的导热系数为=0.65W/(m),厚度为=5mm窗户的构造修正系数为=0.69;内遮阳系数为; gX2)修正系数修正系数温差修正:a朝向修正:东:-5%,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设
11、计(论文)南:-20%,西:-5%,北:10%冷风渗透:渗风系数,渗风指数ab风压系数,热压系数fcrcd)屋面计算屋面计算屋顶楼板的热阻为 0.99W/(m2),温差修正系数为a4 4 空调系统方案选择空调系统方案选择一般风系统分两类:低风速全空气单(双)风道空调方式的送风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方式中的新风系统。由于此办公大楼第三层和第八层都以中小型的办公室为主,少数为大空间的办公室,故在本设计中两种方式均有采用:第八层的面积较大的办公室空间一采用全空气系统,冬季送热风,夏季送冷风,风管送风,集中回风后回风。对于中小型办公室等面积稍小的空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在楼梯间设新风机组,将新风
12、处理至等焓状态送风,室内空调负荷由风机盘管独立承担。这种方案既提高了该系统的调节和运转的灵活性,且进入风机盘管的供水温度可适当提高,水管的结露现象可得到改善。对于大楼一侧的厕所则采用一般通风系统,保证其新风量。空气调节系统的划分应考虑运转和调节的灵活与经济性。多层建筑的系统划分应根据各层平面布置和机房的位置等条件而定,尽量做到风管布置合理,系统运转灵活而经济,空气调节系统不宜过大,以便于调节和减少噪声。国外在大型办公楼设计中,在周边区采用风机盘管时,新风的补给常由内区系统提供,其优点是:各房间可独立调节室温,房间不住人时可方便的关掉机组,不影响其他房间,从而比其他系数较节省运转费用。因风机多档
13、变速,在冷量上能由使用者直接进行一定的调节。空气调节系统一般均由空气处理设备和空气输送管道以及空气分配装置所组成。根据具体需求,三楼的 301313 房间和八楼的小办公室均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其中的大会议室采用吊装式全空气空调机组加散流器。其中风机盘管处理室内回风,承担室内围护结构和人体照明等冷负荷。新风机处理室外新风,即独立新风系统,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新风机仅承担新风负荷,而风机盘管承担全部室内冷湿负荷,盘管在湿工况下工作。此种方式我国经常采用,风机盘管冷量可充分发挥。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量不应小于总送风量的 10,且不应小于补偿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所需的新风量和保证各房间
14、每人每小时所需的新风量。在保证必需的新风量的条件下,冬、夏季应尽量采用较大的回风百分比,尽量减少新风量,以节约能量。室内散湿量较小,且全年使用的集中式系统,应考虑有变动一、二次回风比的可能性。我个人设计的是一层,六层和七层。其中一层有两个大厅,属于高中空建筑,故在此处采用四周式风机盘管侧送风,新风独立令供。其它的房间主要是标准客房和办公室。故采用目前流行的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5 负荷计算以及数据汇总负荷计算以及数据汇总5 5. .1 1 冷冷负负荷荷一层一层计算时刻8 10 12 14 16 18 20 22 房间项目各项温差传热的逐时冷负荷计算16 18 20 22 24 2 4 6 t
15、9 9 8 7 7 6 6 7 北外墙K16F46m20Q244 244 217 190 190 163 163 190 4 6 8 10 12 14 16 18 t2 3 4 5 6 7 7 7 内墙K4F0Q125 188 251 314 376 439 439 439 t3 5 8 9 10 9 6 5 北外窗F0Q99 210 309 369 385 341 254 179 冷负荷小计Q469 643 777 872 951 943 856 807 遮阳情况项目透过玻璃外窗的太阳辐射逐时冷负荷计算(5mm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Xg)Jn49 60 89 103 97 72 67 9 选
16、用密织布作为内遮阳设施,非沿窗面送风。取Xz北外窗FXd1Q278 340 504 583 549 408 379 51 项目室内发热量形成的逐时冷负荷101 档案室人体上午T8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连续工作小时数4Q711 811 137 64 36 36 27 T0 2 4 6 8 XT1 1 0 0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Q711 811 137 64 Q=Q1+Q2711 811 137 774 847 173 91 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Q1205 1404
17、 297 132 83 50 33 T0 2 4 6 8 XT1 1 0 0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Q1205 1404 297 132 n(人/m2)*()18人。q157(男)取男女比例为1:1灯光(按20w/m2计算)Q=Q1+Q21205 1404 297 1337 1486 347 165 新风负荷 30m3/h.人4175 负荷项目房间冷负荷与湿负荷汇总传热负荷469 643 777 872 951 943 856 807 辐射负荷278 340 504 583 549 408 379 51 室内发热负荷0 1916 2214 434 2112 2333 520 256 人体潜
18、热负荷815 815 0 815 815 0 0 0 房间湿负荷1 1 0 1 1 0 0 0 房间全冷负荷5737 7889 7670 6880 8603 7859 5930 5289 102 阅览室南外墙K1616 18 20 22 24 2 4 6 t10 10 9 8 7 7 7 6 FQ125 125 113 100 88 88 88 75 4 6 8 10 12 14 16 18 t5 5 7 11 15 17 16 14 内墙K4FQ157 157 219 345 470 533 502 439 t3 5 8 9 10 9 6 5 外窗FQ74 158 232 277 289 2
19、56 190 134 冷负荷小计Q356 440 564 722 847 877 780 648 遮阳情况项目透过玻璃外窗的太阳辐射逐时冷负荷计算(5mm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Xg)Jn50 110 164 143 85 39 14 7 选用密织布作为内遮阳设施,非沿窗面送风。取Xz南外窗FXd1Q212 467 697 607 361 166 59 30 项目室内发热量形成的逐时冷负荷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Q869 991 167 78 45 45 33 T0 2 4 6 8 XT1 1 0 0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
20、数4Q869 991 167 78 人体n(人/m2)*()22人。q157(男)取男女比例为1:1Q=Q1+Q2869 991 167 947 1036 212 111 灯光n1=1上午T8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连续工作小时数4Q1514 1763 373 166 104 62 41 T0 2 4 6 8 XT1 1 0 0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Q1514 1763 373 166 (按40w/m2计算)Q=Q1+Q21514 1763 373 1680 1866 435 207 新风负荷 30m3/h.人2087 负荷项目房间冷负荷与
21、湿负荷汇总传热负荷356 440 564 722 847 877 780 648 辐射负荷212 467 697 607 361 166 59 30 室内发热负荷0 2382 2754 540 2626 2902 647 319 人体潜热负荷996 996 0 996 996 0 0 0 房间湿负荷1 1 0 1 1 0 0 0 房间全冷负荷3653 6374 6102 4954 6918 6031 3574 3084 16 18 20 22 24 2 4 6 t10 10 9 8 7 7 7 6 南外墙K16FQ63 63 56 50 44 44 44 38 t3 5 8 9 10 9 6
22、5 外窗FQ25 53 77 92 96 85 63 45 冷负荷小计Q87 115 134 142 140 129 107 82 遮阳情况项目透过玻璃外窗的太阳辐射逐时冷负荷计算(5mm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Xg)103 办公室选用密织布作为内遮阳设施,南外窗FXd1Jn50 110 164 143 85 39 14 7 非沿窗面送风。取XzQ71 156 232 202 120 55 20 30 项目室内发热量形成的逐时冷负荷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Q237 270 46 21 12 12 9 T0 2 4 6 8 X
23、T1 1 0 0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Q237 270 46 21 人体n(人/m2)*(25m2)5人。q157(男)取男女比例为1:1Q=Q1+Q2237 270 46 258 282 58 30 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Q350 408 86 38 24 14 17 T0 2 4 6 8 XT1 1 0 0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Q350 408 86 38 灯光n25(按20w/m2计算)Q=Q1+Q2350 408 86 389 432 101 55 新风负 30m3/h.人1159 负荷项目房间冷负荷
24、与湿负荷汇总传热负荷87 115 134 142 140 129 107 82 辐射负荷71 156 232 202 120 55 20 30 室内发热负荷0 587 678 132 647 714 159 85 人体潜热负荷453 453 0 453 453 0 0 0 房间湿负荷0 0 0 0 0 0 0 0 房间全冷负荷1770 2470 2203 2089 2520 2058 1445 1356 16 18 20 22 24 2 4 6 t10 10 9 8 7 7 7 6 南外墙K16FQ63 63 56 50 44 44 44 38 t3 5 8 9 10 9 6 5 外窗FQ25
25、 53 77 92 96 85 63 45 冷负荷小计Q87 115 134 142 140 129 107 82 遮阳情况项目透过玻璃外窗的太阳辐射逐时冷负荷计算(5mm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Xg)南外窗FXd1Jn50 110 164 143 85 39 14 7 选用密织布作为内遮阳设施,非沿窗面送风。取XzQ71 156 232 202 120 55 20 30 项目室内发热量形成的逐时冷负荷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Q237 270 46 21 12 12 9 T0 2 4 6 8 XT1 1 0 0 下午T14连
26、续工作小时数4Q237 270 46 21 104 传达室人体n(人/m2)*(25m2)5人。q157(男)取男女比例为1:1Q=Q1+Q2237 270 46 258 282 58 30 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Q876 1020 216 96 60 36 24 T0 2 4 6 8 XT1 1 0 0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Q876 1020 216 96 灯光n1=1251kw(按40w/m2计算)Q=Q1+Q2876 1020 216 972 1080 252 120 新风负荷 30m3/h.人1159 负荷
27、项目房间冷负荷与湿负荷汇总传热负荷87 115 134 142 140 129 107 82 辐射负荷71 156 232 202 120 55 20 30 室内发热负荷0 1113 1290 262 1230 1362 310 150 人体潜热负荷453 453 0 453 453 0 0 0 房间湿负荷0 0 0 0 0 0 0 0 房间全冷负荷1770 2996 2815 2219 3103 2706 1596 1421 16 18 20 22 24 2 4 6 t13 13 12 11 10 9 8 9 西外墙K16F20m2Q153 153 142 130 118 106 94 10
28、6 16 18 20 22 24 2 4 6 t10 10 9 8 7 7 7 6 南外墙K16F26m2Q153 153 138 123 107 107 107 92 105 中厅 (大空间)内墙K44 6 8 10 12 14 16 18 t2 3 4 5 6 7 7 7 F126Q338 507 675 844 1013 1182 1182 1182 t3 5 8 9 10 9 6 5 外窗F36m20Q261 553 814 971 1013 898 668 470 冷负荷小计Q905 1367 1769 2068 2251 2293 2052 1850 遮阳情况项目透过玻璃外窗的太阳
29、辐射逐时冷负荷计算(5mm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Xg)选用密织布作为内遮阳设施,非沿窗面送风。取Xz西外窗FXd1Jn49 60 89 103 97 72 67 9 Q69 85 126 146 137 102 95 13 项目室内发热量形成的逐时冷负荷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人体n(人/m2)*(210m2)21人。q157(男)取男女比例为1:1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16Q869 991 167 78 45 45 33 T2 4 6 8 10 12 14 灯光n1=1210(按40w/m2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16XT1 1 1 1 1 1
30、1 计算)Q7762 8971 9374 9677 9778 9878 9878 新风负荷 30m3/h.人4870 渗透空气显冷负荷(大门) n1=400人/h,V1=3.5m3/h,G=n1*V1*P, Q=0.28*G(tw-tn) 4600 负荷项目房间冷负荷与湿负荷汇总传热负荷905 1367 1769 2068 2251 2293 2052 1850 辐射负荷69 85 126 146 137 102 95 13 室内发热负荷0 8630 9962 9541 9755 9822 9923 9912 人体潜热负荷996 996 996 996 996 996 996 996 房间湿负
31、荷1 1 1 1 1 1 1 1 房间全冷负荷11443 20550 22326 22223 22611 22685 22538 22242 16 18 20 22 24 2 4 6 t9 9 8 7 7 6 6 7 北外墙K16F14m2Q74 74 66 58 58 50 50 58 4 6 8 10 12 14 16 18 t2 3 4 5 6 7 7 7 西内墙K4FQ63 94 125 157 188 219 219 219 t3 5 8 9 10 9 6 5 北外窗FQ25 53 77 92 96 85 63 45 冷负荷小计Q162 221 269 307 342 354 333
32、 322 106 消防控制室遮阳情况项目透过玻璃外窗的太阳辐射逐时冷负荷计算(5mm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Xg)FXd1Jn60 89 103 97 72 67 9 5 选用密织布作为内遮阳设施,非沿窗面送风。取Xz北外窗Q85 126 146 137 102 95 13 7 项目室内发热量形成的逐时冷负荷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Q237 270 46 21 12 12 9 T0 2 4 6 8 XT1 1 0 0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Q237 270 46 21 人体n(人/m2)*()6人。q157(男)取男女比
33、例为1:1Q=Q1+Q2237 270 46 258 282 58 30 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Q473 551 117 52 32 19 13 T0 2 4 6 8 XT1 1 0 0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Q473 551 117 52 灯光n1=1(按20w/m2计算)Q=Q1+Q2473 551 117 525 583 136 65 新风负荷 30m3/h.人1392 负荷项目房间冷负荷与湿负荷汇总传热负荷162 221 269 307 342 354 333 322 辐射负荷85 126 146 137 1
34、02 95 13 7 室内发热负荷0 710 821 162 783 866 194 95 人体潜热负荷272 272 0 272 272 0 0 0 房间湿负荷0 0 0 0 0 0 0 0 房间全冷负荷1911 2721 2628 2270 2891 2707 1931 1816 16 18 20 22 24 2 4 6 t9 9 8 7 7 6 6 7 北外墙K16F14m2Q74 74 66 58 58 50 50 58 4 6 8 10 12 14 16 18 t2 3 4 5 6 7 7 7 东内墙K4FQ63 94 125 157 188 219 219 219 t3 5 8 9
35、 10 9 6 5 北外窗FQ25 53 77 92 96 85 63 45 冷负荷小计Q162 221 269 307 342 354 333 322 遮阳情况项目透过玻璃外窗的太阳辐射逐时冷负荷计算(5mm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Xg)FXd1Jn60 89 103 97 72 67 9 5 选用密织布作为内遮阳设施,非沿窗面送风。取Xz北外窗Q85 126 146 137 102 95 13 7 项目室内发热量形成的逐时冷负荷107 包间人体上午T8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连续工作小时数4Q237 270 46 21 12 12 9 T0 2
36、 4 6 8 XT1 1 0 0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Q237 270 46 21 n(人/m2)*()6人。q157(男)取男女比例为1:1Q=Q1+Q2237 270 46 258 282 58 30 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Q378 441 93 41 26 16 10 T0 2 4 6 8 XT1 1 0 0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Q378 441 93 41 灯光(按20w/m2计算)Q=Q1+Q2378 441 93 420 467 109 52 新风负荷 30m3/h.人1392 负荷项目房间冷负荷
37、与湿负荷汇总传热负荷162 221 269 307 342 354 333 322 辐射负荷85 126 146 137 102 95 13 7 室内发热负荷0 615 711 139 678 749 167 82 人体潜热负荷272 272 0 272 272 0 0 0 房间湿负荷0 0 0 0 0 0 0 0 房间全冷负荷1911 2626 2518 2247 2786 2590 1904 1803 16 18 20 22 24 2 4 6 t10 10 9 8 7 7 7 6 南外墙K16FQ125 125 113 100 88 88 88 75 t3 5 8 9 10 9 6 5 南
38、外窗FQ50 105 155 184 192 171 127 89 冷负荷小计Q175 230 267 285 280 258 215 164 遮阳情况项目透过玻璃外窗的太阳辐射逐时冷负荷计算(5mm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Xg)FXd1Jn50 110 164 143 85 39 14 7 选用密织布作为内遮阳设施,非沿窗面送风。取Xz南外窗Q142 311 464 405 241 110 40 20 项目室内发热量形成的逐时冷负荷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Q474 541 91 43 24 24 18 T0 2 4 6 8
39、 XT1 1 0 0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Q474 541 91 43 108 服务室人体n(人/m2)*()12人。q157(男)取男女比例为1:1Q=Q1+Q474 541 91 516 565 115 61 2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Q807 940 199 88 55 33 22 T0 2 4 6 8 XT1 1 0 0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Q807 940 199 88 灯光(按20w/m2计算)Q=Q1+Q2807 940 199 896 995 232 111 新风负荷 30m3/h.人2783
40、负荷项目房间冷负荷与湿负荷汇总传热负荷175 230 267 285 280 258 215 164 辐射负荷142 311 464 405 241 110 40 20 室内发热负荷0 1281 1481 290 1412 1560 348 171 人体潜热负荷1087 1087 0 1087 1087 0 0 0 房间湿负荷1 1 0 1 1 0 0 0 房间全冷负荷5346 6852 6154 6009 6962 5871 4544 4297 16 18 20 22 24 2 4 6 t10 10 9 8 7 7 7 6 109 包间南外墙K16FQ43 43 39 34 30 30 30
41、 26 t3 5 8 9 10 9 6 5 南外窗FQ50 105 155 184 192 171 127 89 冷负荷小计Q92 148 193 219 222 201 157 115 遮阳情况项目透过玻璃外窗的太阳辐射逐时冷负荷计算(5mm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Xg)Jn50 110 164 143 85 39 14 7 选用密织布作为内遮阳设施,非沿窗面送风。取Xz南外窗FXd1Q142 311 464 405 241 110 40 20 项目室内发热量形成的逐时冷负荷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Q237 270 46
42、21 12 12 9 T0 2 4 6 8 XT1 1 0 0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Q237 270 46 21 人体n(人/m2)*()5人。q157(男)取男女比例为1:1Q=Q1+Q2237 270 46 258 282 58 30 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Q294 343 73 32 20 12 8 灯光(按20w/m2计算)下午T14连续T0 2 4 6 8 XT1 1 0 0 工作小时数4Q294 343 73 32 Q=Q1+Q2294 343 73 327 363 85 40 新风负 30m3/h.人
43、1159 负荷项目房间冷负荷与湿负荷汇总传热负荷92 148 193 219 222 201 157 115 辐射负荷142 311 464 405 241 110 40 20 室内发热负荷0 531 613 118 585 645 142 71 人体潜热负荷453 453 0 453 453 0 0 0 房间湿负荷0 0 0 0 0 0 0 0 房间全冷负荷1846 2603 2430 2354 2660 2115 1498 1364 16 18 20 22 24 2 4 6 t10 10 9 8 7 7 7 6 南外墙K16FQ105 105 94 84 73 73 73 63 t3 5
44、8 9 10 9 6 5 南外窗FQ25 53 77 92 96 85 63 45 冷负荷小计Q130 157 172 176 170 159 137 108 遮阳情况项目透过玻璃外窗的太阳辐射逐时冷负荷计算(5mm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Xg)110 包间选用密织布作为内遮阳设施,非沿窗面送风。取Xz南外窗FXd1Jn50 110 164 143 85 39 14 7 Q71 156 232 202 120 55 20 10 项目室内发热量形成的逐时冷负荷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Q237 270 46 21 12 12 9
45、 T0 2 4 6 8 XT1 1 0 0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Q237 270 46 21 人体n(人/m2)*()5人。q157(男)取男女比例为1:1Q=Q1+Q2237 270 46 258 282 58 30 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Q294 343 73 32 20 12 8 T0 2 4 6 8 XT1 1 0 0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Q294 343 73 32 灯光(按20w/m2计算)Q=Q1+Q2294 343 73 327 363 85 40 新风负荷 30m3/h.人1159 负荷项目
46、房间冷负荷与湿负荷汇总传热负荷130 157 172 176 170 159 137 108 辐射负荷71 156 232 202 120 55 20 10 室内发热负荷0 531 613 118 585 645 142 71 人体潜热负荷453 453 0 453 453 0 0 0 房间湿负荷0 0 0 0 0 0 0 0 房间全冷负荷1813 2457 2176 2109 2487 2018 1458 1347 16 18 20 22 24 2 4 6 t9 9 8 7 7 6 6 7 北外墙K16F34m2Q181 181 160 140 140 120 120 140 4 6 8 1
47、0 12 14 16 18 t2 3 4 5 6 7 7 7 西内墙K4FQ69 103 138 172 207 241 241 241 t3 5 8 9 10 9 6 5 北外窗FQ50 105 155 184 192 171 127 89 t3 5 8 9 10 9 6 5 东外墙 (玻璃Q170 360 529 631 658 584 434 305 冷负荷小计Q469 749 982 1128 1198 1116 923 776 遮阳情况项目透过玻璃外窗的太阳辐射逐时冷负荷计算(5mm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Xg)Jn60 89 103 97 72 67 9 5 111 操作间选用密织布
48、作为内遮阳设施,非沿窗面送风。取Xz北外窗FXd1Q170 252 292 275 204 190 25 14 Jn374 320 142 114 80 34 10 6 东外窗FXd1Q3623 3100 1376 1104 775 329 97 58 项目室内发热量形成的逐时冷负荷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Q553 631 106 50 28 28 21 T0 2 4 6 8 XT1 1 0 0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Q553 631 106 50 人体n(人/m2)*(64m2)13人。q157(男)取男女比例为1:
49、1Q=Q1+Q2553 631 106 602 659 135 71 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0 0 0 0 0 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4Q897 1044 221 98 61 37 25 T0 2 4 6 8 XT1 1 0 0 下午T14连续工作小时数4Q897 1044 221 98 灯光64(按20w/m2计算)Q=Q1+Q2897 1044 221 995 1106 258 123 设备负荷估算0 1794 2089 442 1991 2212 516 246 新风负荷 30m3/h.人3014 负荷项目房间冷负荷与湿负荷汇总传热负荷469 749 982
50、 1128 1198 1116 923 776 辐射负荷3793 3352 1667 1379 979 519 122 72 室内发热负荷0 1450 1675 327 1598 1765 393 194 人体潜热负荷634 634 0 634 634 0 0 0 房间湿负荷1 1 0 1 1 0 0 0 房间全冷负荷7911 10993 9428 6926 9414 8625 4968 4302 16 18 20 22 24 2 4 6 t13 13 12 11 10 9 8 9 西外墙K16F34m2Q261 261 241 221 201 181 160 181 16 18 20 22
51、24 2 4 6 t10 10 9 8 7 7 7 6 南外墙K16FQ57 57 51 45 40 40 40 34 t12 11 10 9 8 8 9 10 东外墙Q74 68 62 55 49 49 55 62 t11 10 9 8 8 8 8 9 东北墙Q142 129 116 103 103 103 103 116 t12 12 11 10 9 8 8 8 西南墙Q482 482 442 402 362 322 322 322 t12 11 10 9 8 8 9 10 东南墙Q154 142 129 116 103 103 116 129 t3 5 8 9 10 9 6 5 112
52、大厅 (大空间)外窗F112m2Q812 1721 2533 3021 3151 2793 2079 1462 冷负荷小计Q1982 2859 3573 3963 4008 3590 2875 2304 遮阳情况项目透过玻璃外窗的太阳辐射逐时冷负荷计算(5mm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Xg)Jn374 320 142 114 80 34 10 6 东外窗F56m2Xd1Q8671 7419 3292 2643 1855 788 232 139 Jn284 176 119 106 75 31 9 6 东北窗FXd1Q894 554 374 334 236 98 28 19 Jn50 110 164
53、143 85 39 14 7 南外窗F16m2Xd1Q331 729 1086 947 563 258 93 46 Jn53 85 100 249 374 275 57 27 西外窗F16m2Xd1Q167 267 315 783 1177 865 179 85 Jn52 85 126 254 280 159 39 20 西南窗F16m2Xd1Q344 563 835 1682 1855 1053 258 132 Jn254 290 174 114 79 32 10 6 选用密织布作为内遮阳设施,非沿窗面送风。(查表12,取Xz)东南窗FXd1Q799 912 547 359 249 101
54、31 19 项目室内发热量形成的逐时冷负荷T0 2 4 6 8 10 12 14 人体n(人/m2)*(300m2)30人。q157(男)取男女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16XT1 1 0 0 0 0 0 比例为1:1Q1184 1351 228 106 61 61 46 T2 4 6 8 10 12 14 XT1 1 1 1 1 1 1 灯光n1=130012kw(按40w/m2计算)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16Q11088 12816 13392 13824 13968 14112 14112 新风负荷 30m3/h.人6958 渗透空气显冷负荷(大门) n1=800人/h,V1=3.5m3/h
55、,G=n1*V1*P, Q=0.28*G(tw-tn) 4600 负荷项目房间冷负荷与湿负荷汇总传热负荷1982 2859 3573 3963 4008 3590 2875 2304 辐射负荷11206 10444 6450 6748 5934 3163 822 441 室内发热负荷0 12272 14167 13620 13930 14029 14173 14158 人体潜热负荷1359 1359 1359 1359 1359 1359 1359 1359 房间湿负荷2 2 2 2 2 2 2 2 房间全冷负荷26106 38494 37108 37249 36790 33700 30787
56、 29820 第一层逐时总负荷71216 107025 103557 97529 107744 98965 82170 78143 室外干球温度tw=31C,tn=26C第一层:总面积1130m2,空调面积约900,计算负荷:120W/m2,出现在16时计算时刻项目8 10 12 14 16 18 20 22 房间号各项温差传热的逐时冷负荷计算六七层六七层房间项目计算时刻8 10 12 14 16 18 20 22 各项温差传热的逐时冷负荷计算16 18 20 22 24 2 4 6 t9 9 8 7 7 6 6 7 北外墙K16F0Q48 48 43 37 37 32 32 38 4 6 8
57、 10 12 14 16 18 t2 3 4 5 6 7 7 7 西内墙K4F21Q56 84 113 141 169 197 197 197 t3 5 8 9 10 9 6 5 北外窗K=3.3(六层)FQ28 60 88 105 109 97 72 51 冷负荷小计Q132 192 244 283 315 326 301 286 遮阳情况项目透过玻璃外窗的太阳辐射逐时冷负荷计算(5mm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Xg)Jn49 60 89 103 97 72 67 9 选用活动铝百叶窗帘作内遮阳设施,非沿窗面送风。(查表12,取Xz。)北外窗Xd=1Q69 85 126 146 137 102
58、95 13 冷负荷小计Q69 85 126 146 137 102 95 13 601 标准客房项目室内发热量形成的逐时冷负荷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1 1 1 1 0 人体1n2q157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12Q84 95 99 101 102 103 21 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1 1 0 0 0 灯光n1=1(按40w/m2计算)上午T8连续工作小时数12Q778 892 943 975 238 114 73 冷负荷小计Q862 987 1043 1076 341 217 94 负荷项目房间冷负荷与湿负荷汇总新风负荷 30m3/
59、h.人463 传热负荷132 192 244 283 315 326 301 286 辐射负荷69 85 126 146 137 102 95 13 室内发热负荷0 862 987 1043 1076 341 217 94 房间湿负荷0 0 0 0 0 0 0 0 人体潜热负荷94 94 94 94 94 94 94 94 房间全热冷负荷759 1697 1914 2029 2086 1326 1171 950 16 18 20 22 24 2 4 6 602 标准客房北外墙K16Ft9 9 8 7 7 6 6 7 Q49 49 43 38 38 33 33 38 t3 5 8 9 10 9
60、6 5 北外窗K=3.3(六层)FQ28 60 88 105 109 97 72 51 冷负荷小计Q77 109 131 143 147 130 105 89 遮阳情况项目透过玻璃外窗的太阳辐射逐时冷负荷计算(5mm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Xg)Jn49 60 89 103 97 72 67 9 选用活动铝百叶窗帘作内遮阳设施,非沿窗面送风。取Xz北外窗Xd=1Q69 85 126 146 137 102 95 13 冷负荷小计Q69 85 126 146 137 102 95 13 项目室内发热量形成的逐时冷负荷T0 2 4 6 8 10 12 14 XT1 1 1 1 1 1 0 人体1n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政工程实践运用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数学教学由“1”到多 由多返“1”
- 合作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试题及答案
- 艺术创作与批评技能测试卷
- 工程经济的创新思维探讨试题及答案
- 网络教育在线教育平台与课程资源开发
- 心理学社会认知专题知识梳理
- 村民合作参与农田养殖项目协议书
- 化学工程与工艺实践应用题
- 干货满满的中级经济师试题和答案
- 上海高一数学教材电子版
- GB 17675-2021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
- 2020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卷
-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施工电梯
- 麦当劳标准化管理手册 课件
- “危大工程”验收标识牌
- 人民币的故事(课堂PPT)
- 生产异常及停线管理规范(1)
- 学生英语读写情况调查分析报告(二)
- 河北工业大学本科生体育课程考核管理办法-河北工业大学本科生院
- 病房发生火灾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