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标准初二动点问题及中考压轴题1.如图,在直角梯形ABCtD,AD/BC,/B=90°, AD=24cm AB=8cm BC=26cm动点P 从 A开始沿AD边向D以1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向B以3cm/s的速度运动.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 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外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s .(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 PQCD平行四边形?(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 PQCD等腰梯形?(3)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 PQC的直角梯形?分析:(1)四边形PQC的平行四边形时 PD=CQ(2)四边形PQCD等腰才!形时QC-PD=2CE(3)四
2、边形PQCD直角才!形时QC-PD=EC所有的关系式都可用含有 t的方程来表示,即此题只要解三个方程即可.解答:解:(1)二.四边形PQCDP行为四边形PD=CQ24-t=3t解得:t=6即当t=6时,四边形PQC评行为四边形.(2)过 D作 DEI BC于 E则四边形ABEM矩形BE=AD=24cmEC=BC-BE=2cm.四边形PQC的等腰梯形QC-PD=2CE即 3t- (24-t ) =4解得:t=7 (s)即当t=7 (s)时,四边形 PQC的等腰梯形.(3)由题意知:QC-PD=EC寸,四边形PQC西直角才形即3t- (24-t ) =2解得:t=6.5 (s)即当t=6.5 (s
3、)时,四边形 PQCM直角梯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判定,难易程度适中.2.如图, ABC中,点。为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 O作直线MN/ BC,设M岐/ BCA的外角平分线 CF于点F, 交/ ACB内角平分线CE于E.(1)试说明EO=FO(2)当点。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 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AC边上存在点 Q使四边形 AECF正方形,猜想 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BC D分析:(1)根据CE平分/ ACB MN/ BC,找到相等白角,即/ OEC=/ ECB再根据等边对等角得 OE=OC同理OC=OF 可得EO=FO(2)利用矩形的
4、判定解答,即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3)利用已知条件及正方形的性质解答.解答:解:(1) CE平分/ ACB/ ACE=Z BCE MM BC,/ OEC=/ ECB ./ OEC=/ OCEOE=OC同理,OC=O FOE=OF(2)当点O运动到AC中点处时,四边形 AECF是矩形.如图 AO=CO EO=FQ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 CE平分/ ACB1 ./ ACE=夕/ACB1同理,/ ACF二 一/ACG1 1,/ECF=/ ACE吆 ACF=彳(/ACB吆 ACG = 1x180。=90。,四边形AECF是矩形.(3) ABC是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
5、AC± EN,故/ AOM=90 , MM BC,BCA之 AOM/ BCA=90 , .ABC是直角三角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等角对等边”证明出结论(1),再利用结论(1)和矩形的判定证明结论(2),再对(3)进行判断.解答时不仅要注意用到前一问题的结论,更要注意前一问题为下一问题提供思路,有相似 的思考方法.是矩形的判定和正方形的性质等的综合运用.3.如图,直角梯形 ABCM, AD/ BC, / ABC=90 ,已知 AD=AB=3 BC=4动点P从B点出发,沿线段 BC向点C 作匀速运动;动点 Q从点D出发,沿线段 DA向点A作匀速运动.过 Q点垂直于AD的
6、射线交AC于点M,交BC于 点N. P、Q两点同时出发,速度都为每秒 1个单位长度.当 Q点运动到A点,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 Q 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NC MC勺长(用t的代数式表示);(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 PCDQ勾成平行四边形;(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 使射线QN恰好将 ABC的面积和周长同时平分?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探究:t为何值时, PM8等腰三角形.3 # f .V C分析:(1)依据题意易知四边形 ABNQ矩形NC=BC-BN=BC-AQ=BC-AD+DQC AD已知,DQB是 t,即解;: AB/ QNCMNoACAE,CM C
7、A=CN CB, (2) CR CN已知,根据勾股定理可求 CA=5,即可表示 CM四边形PCDQ勾成平行四边形就是 PC=DQ列方程4-t=t即解;(3)可先根据QN¥分 ABC的周长,得出MN+NC=AM+BN+ A据此来求出t的值.然后根据得出的t的值,求出 MNM面积,即可判断出 MNM面积是否为 ABC面积的一半,由此可得出是否存在符合条件的t值.(4)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不确定,因此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当MP=MC;那么PC=2NC据此可求出t的值.当CM=C的,可根据CM CP的表达式以及题设的等量关系来求出t的值.当MP=P。寸,在直角三角形 MN叩,先用t表示出三边
8、的长,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t的值.综上所述可得出符合条件的 t的值.解答:解:(1) AQ=3-tCN=4- (3-t ) =1+t在 RtMBC中,AC2=AB2+BC2=32+42AC=5NC 45+5土在 RtAMNC, cos/NCM=MC= 5, CM= 4(2)由于四边形 PCDQ勾成平行四边形PC=QD 即 4-t=t解得t=2 .(3)如果射线QN各 ABC的周长平分,则有:MN+NC=AM+BN+AB5-41+1+t= 2 (3+4+5)5解得:t= 3 (5分)1 SA MNC= ,3-4XXI12= 8 (1+t) 258当 t=巨时,SAMNC=(1+t) 2= 3
9、不存在某一时刻t,使射线QN恰好将 ABC的面积和周长同时平分.(4)当 MP=MCf (如图1)贝U有:NP=NC即 PC=2NC- 4-t=2 (1+t) 2解得:t=:当CM=CP4 (如图2)则有:54 (1+t ) =4-t11解得:t= "当PM=PC寸(如图3)则有:在 RtAMNF, PM2=MN2+PN2 33而 MN= 5NC= 4 ( 1+t)PN=NC-PC=(1+t) - (4-t ) =2t-33-4(1+t) 2+ (2t-3 ) 2= (4-t ) 2103解得:t1= 57 , t2=-1 (舍去)2-3仁当W:一 占2111039 , t= 57时
10、, PMm等腰三角形此题繁杂,难度中等,考查平行四边形性质及等腰三角形性质.考查学生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4.如图,在矩形ABCD中,BC=20cmP,Q,M, N分别从A,B,C, D出发沿AD,BQCB,DA方向在矩形的边上同时运动,当有一个点先到达所在运动边的另一个端点时,运动即停止.已知在相同时间内, 若BQ=xcm(xw。),贝U AP=2xcm CM=3xcm DN=x2cm(1)当x为何值时,以PQ MNK/两边,以矩形的边(AD或BQ的一部分为第三边构成一个三角形;(2)当x为何值时,以P, Q, M 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以巳Q, M N为顶点的四边
11、形能否为等腰梯形?如果能,求 x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分析:以PQ MNK;两边,以上I形的边(AD或BQ的一部分为第三边构成一个三角形的必须条件是点P、N重合且点QM不重合,此时 AP+ND=ADP 2x+x2=20cm, BQ+MC BC即x+3x w 20cm;或者点 Q M重合且点 P、N不重合,此时 AP+N% AD即2x+x2w20cm, BQ+MC=BC x+3x=20cm,所以可以根据这两种情况来求解 x的值.以巳Q, M 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话,因为由第一问可知点Q只能在点M的左侧.当点P在点N的左侧时,AP=MC BQ=ND当点P在点N的右侧时,AN=MC
12、BQ=PD所以可以根据这些条件列出方程关系式.如果以P, Q M, 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等腰梯形,则必须使得AP+N% AD即2x+x2 W20cm, BQ+MC BC即x+3x w20cm, AP=ND2x=x2, BQ=MCP x=3x, xw0.这些条件不能同时满足,所以不能成为等腰梯形.解答:解:(1)当点P与点N重合或点Q与点M重合时,以PQ MN两边,以上I形的边(AD或BC)的一部分为第三边 可能构成一个三角形.当点P与点N重合时,由x2+2x=20,得x1= V21 -1 , x2=- V21 -1 (舍去).因为BQ+CM=x+3x=4 V5I -1 ) <20,此时点Q
13、与点M不重合.所以x= V5I-1符合题意.当点 Q与点M重合时,由x+3x=20,得x=5.此时DN=x2=25> 20,不符合题意.故点Q与点M不能重合.所以所求x的值为 V21 -1 .(2)由(1)知,点Q只能在点M的左侧,当点P在点N的左侧时, 由 20- (x+3x) =20- (2x+x2), 解得x1=0 (舍去),x2=2.当x=2时四边形PQMN平行四边形.当点P在点N的右侧时, 由 20- (x+3x) = (2x+x2) -20, 解得 x1=-10 (舍去),x2=4.当x=4时四边形NQMP1平行四边形.所以当x=2或x=4时,以巳Q M, 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
14、平行四边形. (3)过点Q M分别作A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 E, F.由于2x>x,所以点E 一定在点P的左侧.若以巳Q M 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则点F 一定在点N的右侧,且 PE=NF 即 2x-x=x2-3x .解得x1=0 (舍去),x2=4.由于当x=4时,以P, Q, M 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以P, Q M N为顶点的四边形不能为等腰梯形.点评:本题考查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图形的边的特点.5.如图,在梯形 ABCD43, AD/ BC, / B=90° , AB=14cm AD=15cm BC=21cm 点 M从点 A开始,沿边
15、AD向点 D 运动,速度为1cm/s;点N从点C开始,沿边CB向点B运动,速度为2cm/s、点M N分别从点A C出发,当其 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 MNCDI平行四边形?(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 MNCDI等腰梯形?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求得 t值;(2)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下底减去上底等于12,求解即可.解答:解:(1) ,MD/ NC当MD=NC即15-t=2t , t=5时,四边形 MNC谖平行四边形;(2)作 DEL BC,垂足为 E,则 CE=21-15=6,当 CN-MD=12寸,即 2t- (
16、 15-t ) =12, t=9 时,四边形 MNCDI等腰 梯形点评:考查了等腰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动点问题是中考的重点内容.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M,AD/BC,/C=90°,BC=16,DC=12AD=21,动点P从点D出发,沿射线 DA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 Q从点C出发,在线段 CB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 B运动,P、Q 分别从点D C同时出发,当点 Q运动到点B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 (s).(1)设 BPQ勺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2)当t为何值时,以B、P、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分析:文案大全1(1
17、)若过点P作PML BC于M,则四边形 PDC岫矩形,得出 PM=DC=12由QB=16-t ,可知:s= 2PW QB=96-6t;(2)本题应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若 PQ=BQ在RtAPQM,由PQ2=PM2+MQ2PQ=QB将各数据代入,可将时间t求出;若BP=BQ在 RtPMB中,由PB2=BM2+PM2 BP=BQ将数据代入,可将时间 t求出;若PB=PQ PB2=PM2+BM2PB=PQ将数据代入,可将时间 t求出.解答:解:(1)过点P作PML BC于M则四边形 PDCMI矩形.PM=DC=12,.QB=16-t,1121.s=夕? QH PM=夕(16-t ) X 12=96-
18、6t (0<t < 2 ).(2)由图可知,CM=PD=2t CQ=t,若以B、P、Q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可以分三种情况若 PQ=BQ 在 RtAPMQ, PQ2=t2+122,由 PQ2=BQ2导 t2+122= (16-t ) 2,解得 以 2 ;若 BP=BQ 在 RtAPME, PB2= (16-2t ) 2+122,由 PB2=BQ2导(16-2t ) 2+122= (16-t ) 2,此方程无解, BP PQ± =16若 PB=PQ 由 PB2=PQ2导 t2+122= (16-2t ) 2+122 得 町 - 3 , t2=16 (不合题意,舍去).
19、,_16综上所述,当 T 1$或3时,以日P、Q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点评:2)时,应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防止在解题过程中出现漏解现本题主要考查梯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在解题(象.7.直线y=- 34x+6与坐标轴分别交于 A、B两点,动点P、Q同时从。点出发,同时到达 A点,运动停止.点 Q 沿线段OAi!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 P沿路线C? B? A运动.(1)直接写出A B两点的坐标;(2)设点Q的运动时间为t (秒),OPQ勺面积为S,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S= 485时,求出点P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P、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M的坐标.分析:(
20、1)分别令y=0, x=0,即可求出 A、B的坐标;(2)因为OA=8 OB=6利用勾股定理可得 AB=10进而可求出点 Q由。到A的时间是8秒,点P的速度是2, 从而可求出,当P在线段 OB上运动(或 0WtW3)时,OQ=t, OP=2t, S=t2 ,当P在线段BA上运动(或 3<t <8)时,OQ=t, AP=6+10-2t=16-2t ,作PD)±OA于点D,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PD=48-6t5 ,利用S= 12OCK PD,即可求出答案;(3)令S= 485,求出t的值,进而求出 OD PD,即可求出P的坐标,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结合 简单的计
21、算即可写出 M的坐标.解答:解:(1) y=0, x=0,求得 A (8, 0) B (0, 6),(2) OA=8 OB=6 AB=10.点Q由。到A的时间是81=8 (秒), ,点P的速度是6+108=2 (单位长度/秒). 当P在线段OB上运动(或CKt <3)时, OQ=t, OP=2t, S=t2.当P在线段BA上运动(或3vtW8)时, OQ=t, AP=6+10-2t=16-2t ,如图,做PDLOA于点D, 由 PDBO=APAB 得 PD= 48-6t5 .S= 12OQ? PD=- 35t2+245t(3)当 S= 485 时,: 485 >12X 3X6,点
22、P在 AB上当 S= 485 时,-35t2+245t= 4851-1=4PD= 48-6 X 45= 245 , AD=16-2X 4=8AD= 82-(245)2= 325OD=8- 325= 85P ( 85 , 245 )M1 ( 285 , 245 ), M2 (- 125 , 245 ), M3 ( 125 , - 245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梯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在解题(2)时,应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防止在解题过程中出现漏解现象.动点问题及四边形难题习题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O是坐标原点,四边形 ABCO菱形,点A的坐标为(一3, 4), 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直线
23、 AC交y轴于点 M AB边交y轴于点H.(1)求直线AC的解析式;(2)连接BM如图2,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C方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 C匀速运动,设 PMB 的面积为S (Sw 0),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要求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2 .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 COAB中,OC / AB ,以。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 B, C三点的坐标分 别为A(8,0), B(810), C(0,4),点D为线段BC的中点,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折 线OABD的路线移动,移动的时间为 t秒.(1)求直线BC的解析式;2(2)若动点P在
24、线段OA上移动,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 OPDC的面积是梯形 COAB面积的工?7(3)动点P从点O出发,沿折线 OABD的路线移动过程中,设 AOPD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与t的函数 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 t的取值范围;x3 .如图,已知zXABC中,AB=AC=10厘米,BC=8厘米,点 D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 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 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 1秒后,4BPD与4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 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 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 4BPD与4C
25、QP全等?(2)若点Q以中的运动速度从点 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 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 4ABC三边 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 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CHL AB于 H, CH交 AD于 F.4 .如图,已知 AD 与 BC 相交于 E, /1 = /2=/3, BA CD, / ADB= 90° , (1)求证:CD/ AB;(2)求证: BDEE2 ACE(3)若。为AB中点,求证:OF= - BE.2F是CD上的动点,5、如图1 42l ,在边长为a的菱形ABC邛,/ DAB= 60° , E是异于 A D两点的动点,满足A E+CF=a,说
26、明:不论 E、F怎样移动,三角形 BEF总是正三角形.图 1-4-216、如图1 438,等腰梯形ABCD43, AD/ BC, AB =CD / DBC= 45°,翻折梯形使点 B重合于点D,折痕分别 交边AB、BC于点F、E,若AD=2, BC=8,求BE的长.A DBE C图 1-4-387、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E为BC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DC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AB=CF;(2)当BC与AF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FC是矩形,并说明理由.8、如图l 480,已知正方形 ABCM对角线 AC BD相交于点 O, E是AC上一点,过点 A作AGLEB,垂
27、足为G, AG交 BD于 F,则 OE=OF(1)请证明0E=OF(2)解答(1)题后,某同学产生了如下猜测:对上述命题,若点 E在AC的延长线上,AGL EB, AG交EB的延 长线于G, AG的延长线交DB的延长线于点F,其他条件不变,则仍有 OE=OF问:猜测所得结论是否成立?若 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9已知:如图 4-26所示, ABC中,AB=AC / BAC=90 , D为BC的中点,P为BC的延长线上一点, PEX直线 AB于点E, PFL直线 AC于点F.求证:DE! DF并且相等.10已知:如图 4-27 , ABCM矩形,CE!BD于点E, / BAD的平
28、分线与直线 CE相交于点 F.求证:CA=CF11已知:如图4-56A.,直线l通过正方形 ABCM顶点D平行于对角线 AC E为l上一点,EC=AC并且EC与 边AD相交于点F.求证:AE=AF图 456E本例中,点E与A位于BD同侧.如图4-56B.,点E与A位于BD异侧,直线EC与DA的延长线交于点 F, 这时仍有 AE=AF请自己证明.动点问题练习题1、已知:等边三角形 ABC的边长为4厘米,长为1厘米的线段 MN在4ABC的边AB上沿AB方向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B点运动(运动开始时,点 M与点A重合,点N到达点B时运动终止),过点 M、N分别作AB边的垂线,与 4ABC的其它边交于P
29、、Q两点,线段MN运动的时间为t秒.1、线段MN在运动的过程中,t为何值时,四边形 MNQP恰为矩形?并求出该矩形的面积;(2)线段MN在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 MNQP的面积为S,运动的时间为t.求四边形 MNQP的面积S随运动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2、如图,在梯形 ABCD中,AD / BC, AD =3, DC =5, AB=4/, / B=453.动点M从B点出发沿线 段BC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 C运动;动点N同时从C点出发沿线段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 度向终点D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 t秒.(1)求BC的长.(2)当MN / AB时,求t的值.(
30、3)试探究:t为何值时,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O梯形,OA/ BC点A的坐标为(6 , 0),点B的坐标为(4, 3),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动点M在OA上运动,从O点出发到A点;动点N在AB上运动,从A点出发到B点.两 个动点同时出发,速度都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即停止,设两个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1)求线段AB的长;当t为何值时,MN/ OO(2)设 CMN勺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S是否有最小值?若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连接AC那么是否存在这样的 t ,使MNW AC互相垂直? 若存在,求出
31、这时的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在 Rt ABO43, / C= 90° , AC= 12, BC= 16,动点P从点A出发沿AC边向点C以每秒3个单位长的 速度运动,动点 Q从点C出发沿CB边向点B以每秒4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 P, Q分别从点A, C同时出发,当 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PC展于直线PQ对称的图形是 PDQ设运动时间为t (秒).(1)设四边形PCQDJ面积为y,求y与t的函数关系式;(2) t为何值时,四边形 PQBA1梯形?(3)是否存在时刻t ,使得PD/ AR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通过观
32、察、画图或折纸等方法,猜想是否存在时刻t,使得PDLAR若存在,请估计t的值在括号中的哪个时间段内(0wtw1; 1</2; 2<t<3; 3<t<4);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Q23、如图,A B分别为x轴和y轴正半轴上的点。 OA OB的长分别是万程 x 14x + 48= 0的两根(OA> OB),直线BC平分/ ABO交x轴于C点,P为BC上一动点,P点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B点开始沿BC方向移动。设 APB和 OPB勺面积分别为 Si、S2,求S : &的值;(2)求直线BC的解析式;(3)设PA- PO= m, P点的移动时间为t。当0
33、vt w 4.5时,试求出m的取值范围;当t> 475时,你认为m的取值范围如何(只要求写出结论)?4、在AABC中,/C =Rt/,AC =4cm,BC =5cm,点D在BC上,且以CD =3cm,现有两个动点 P、Q分别从点A和点B同时出发,其中点 P以1cm/s的速度,沿 AC向终点C移动;点Q以1.25cm/s的速度沿BC向终点C移动。过点P作PE/ BC交AD于点E,连结EQ设动点运动时间为 x秒。(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AE DE的长度;(2)当点Q在BD(不包括点B、D)上移动时,设AEDQ的面积为y(cm2),求y与月份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 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
34、当x为何值时,AEDQ为直角三角形。5、在直角梯形 ABCD中,/C=901高CD =6tm (如图1)。动点P,Q同时从点B出发,点P沿BA,AD,DC 运动到点C停止,点Q沿BC运动到点C停止,两点运动日的速度都是 1cm/s°而当点P到达点A时,点Q正 好到达点C。设P,Q同时从点B出发,经过的时间为t(s)时,ABPQ的面积为y(cm2 )(如图2)。分别以t, y为 横、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已知点 P在AD边上从A到D运动时,y与t的函数图象是图3中的线段MN 。11)分别求出梯形中 BA, AD的长度;(2)写出图3中M,N两点的坐标;(3)分别写出点P在BA边上和DC
35、边上运动时,y与t的函数关系式(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在图3中补全整个运动中 y关于t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6、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0,4j3),点B在x正半轴上,且Z ABO =30 .动点P在线段AB上从点A向点B以每秒J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在x轴上取两点 M, N作等边4PMN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求等边4PMN的边长(用t的代数式表示),并求出当等边 4PMN的顶点M运动到与原点 O重合时t的 值;(3)如果取OB的中点D ,以OD为边在RtAOB内部作如图2所示的矩形ODCE ,点C在线段AB上.设 等边4PMN和矩形ODCE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S,请求出当00t02秒时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 大值.7、如图1所示,一张三角形纸片 ABC / ACB=90 ,AC=8,BC=6.沿斜边AB的中线CDS这张纸片剪成 AAC1D1和BC2D2两个三角形(如图2所示).将纸片 MC1D1沿直线D2B (AB)方向平移(点 A,Di,D2,B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当点 D1于点B重合时,停止平移.在平移过程中,CR 与BC2交于点E, AC1与C2D2、BC2分别 交于点F、P.(1)当AACDi平移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猜想图中的DiE与D2F的数量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关快邮监管主动查发能力提升培训班考题及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第二次招聘1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哈尔滨市直及事业单位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引进人才3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南通市港闸区事业单位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北京中煤地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限责任公司(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公开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内蒙阿拉善日报社专业技术人员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公安局禁毒社工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直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六安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编外聘用工勤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模板
- 三一挖掘机安全操作与保养课件
- 老人及儿童合理用药课件
- 爱校知校活动方案
- 土地承包转让合同
-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书
- GB/T 8981-2008气体中微量氢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 GB/T 1048-2019管道元件公称压力的定义和选用
- GA 703-2007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 老年护理学-临终关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