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底面ABC助正方形,平面PADL平面ABCD点M在线段 PB上, PD/平面 MAC PA=PD, AB=4(1) 求证:M为PB的中点;(2) 求二面角B- PD- A的大小;【分析】(1)设ACH BD=O则0为BD的中点,连接0M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证 明OM/ PD再由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可得 M为PB的中点;(2) 取AD中点G,可得PGLAD,再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 PGL平面ABCD贝UPGLAD,连接0G则PGL0G再证明OGLAD.以G为坐标原点,分别以GD GO GP所在直线为x、y、z轴距离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 PBD与平面PAD的一
2、个法向量,由两法向量所成角的大小可得二面角 B- PD- A的大小;(3) 求出r的坐标,由r与平面PBD勺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可得直线MC与平面BDP所成角的正弦值.【解答】(1)证明:如图,设ACH BD=O ABCD正方形,二O为BD的中点,连接OM PD/平面 MAC PD?平面 PBD 平面 PBDH 平面 AMC=OM PD/ OM则二-,即M为PB的中点;BD BP(2) 解:取AD中点G, PA=PD- PGLAD平面PADL平面 ABCD且平面PADH平面ABCD=AD PG!平面 ABCD 贝U PG!AD,连接 OG 贝U PG1OG由G是AD的中点,O是AC的中
3、点,可得 OG/ DC贝U OGLAD.以G为坐标原点,分别以GD GO GP所在直线为x、y、z轴距离空间直角坐标 系,由 PA=PD=5, AB=4 得 D (2, 0, 0), A (-2, 0, 0), P (0, 0,血),C (2,4, 0),B(-2, 4, 0),M(- 1, 2誓,则由匸吁°,得、L m*DB=O设平面PBD的一个法向量为:|,cos<_ :|> =Mini 2X1 2取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为二面角B- PD- A的大小为60°(3) 解:二;-,平面BDP的一个法向量为:厂1.直线 MC与平面 BDP所成角的正弦值为|cos
4、 < ,. >|=| -|= 【点评】本题考查线面角与面面角的求法,训练了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属中 档题.2.如图,在三棱锥 P- ABC中, PAL底面ABC / BAC=90 .点D, E, N分别为 棱PA PC,BC的中点,M是线段AD的中点,PA=AC=4 AB=2(I)求证:MN/平面BDE(U)求二面角C- EM- N的正弦值;(川)已知点H在棱PA上,且直线NH与直线B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求线段AH的长.【分析】(I)取AB中点F,连接MF、NF,由已知可证MF/平面BDE NF/平面BDE得到平面 MFN/平面BDE则MN/平面BDE(U)由PAL底面
5、ABC / BAC=90 .可以A为原点,分别以AB AC AP所在 直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MEN与平面CME的一个法向量, 由两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得二面角 C- EM- N的余弦值,进一步求得正弦值;(川)设AH=t,则H(0, 0, t),求出丽、豆的坐标,结合直线NH与直线B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列式求得线段AH的长.21【解答】(I)证明:取AB中点F,连接MF NF, M为 AD中点,二 MF/ BD BD?平面 BDE MF?平面 BDE 二 MF/ 平面 BDE N为 BC中点,二 NF/ AC,又D E分别为AP PC的中点,二DE/ AC,则NF/ D
6、Ev DE?平面 BDE NF?平面 BDE 二 NF/ 平面 BDE又 ME NF=F平面 MFN/平面BDE则MN/平面BDE(U)解:v PA!底面 ABC / BAC=90 .以A为原点,分别以AB AC AP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v PA=AC=4 AB=2 A (0 , 0 , 0), B (2 , 0 , 0), C (0 , 4 , 0), M( 0 , 0 , 1), N (1 , 2 , 0), E(0 , 2 , 2),则.一,11. 一,设平面MEM勺一个法向量为;, ,lid*ME-02y+z=0,取z=2,得仏-I J由图可得平面CME勺一个法向
7、量为44/21:cosa 卜='i;n;rv2fxi- 21面角C- E* N的余弦值为厂,则正弦值为;(川)解:设 AH=t,贝U H (0, 0, t ),宀-1,- : :.:.;直线NH与直线B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cos 丁,肓| = |丁 |=| 山-|=二解得:t= 或t= 1 .52当H与P重合时直线NH与直线B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此时线段AH的长为21【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考查了利用空间向量求解空间角, 考 查计算能力,是中档题.3.如图,几何体是圆柱的一部分,它是由矩形 ABC(及其内部)以AB边所在 直线为旋转轴旋转120°得到的
8、,G是I的中点.(I)设P是卜上的一点,且 API BE,求/ CBP的大小;(U)当AB=3 AD=2时,求二面角E-AG- C的大小.i f I*【分析】(I)由已知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 BEX平面ABP得到BE! BP,结 合/ EBC=120 求得/ CBP=30 ;(U)法一、取五的中点H,连接EH GH, CH,可得四边形BEGH为菱形,取AG 中点M 连接EM, CM EC得到EML AG CM! AG 说明/ EMC为所求二面角的平 面角.求解三角形得二面角 E-AG- C的大小.法二、以B为坐标原点,分别以BE, BP, BA所在直线为x , y , z轴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
9、系.求出A, E, G C的坐标,进一步求出平面 AEG与平面ACG的个法 向量,由两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可得二面角 E- AG- C的大小.【解答】 解:(I): APL BE, AB丄 BE,且 AB AP?平面 ABP ABA AP=A BE!平面ABP又BP?平面ABP BE! BP,又/ EBC=120 ,因此/ CBP=30 ;(U)解法一、取三的中点H ,连接EH GH CHEBC=120 ,二四边形BECH为菱形,AE=GE=AC=GC=.取AG中点M连接EM CM EC,贝U EM! AG CM! AG / EMC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又 AM=1 EM二CM=,:二.在厶
10、BEC中 ,由于/ EBC=120 ,由余弦定理得:EC=22+22- 2X 2X 2X cos120° =12,二、,因此 EMC为等边三角形,故所求的角为60 解法二、以B为坐标原点,分别以BE, BP, BA所在直线为x, y, z轴建立空间 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得:A( 0,0,3),E( 2, 0,0),G( 1,3),C (- 1, 丁5, 0),故 A'.-1.- h, J, h. 仁.yr引)为平面AEG的一个法向量,m*AE=O,得,I m AG 二。-3z i=0內+咼产0,取Z1=2,得&S刃;设为平面AC个法向量,由、n*AG=0,可得*x2+V
11、3y2-o2吧+ 3忑2=0,取 Z2=- 2,得:-J.-二 cos V面角E-AG- C的大小为60【点评】本题考查空间角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了线面角 的求法及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的大小,是中档题.4.如图,在以A, B, C, D, E, F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为正方形,AF=2FD/ AFD=90,且二面角 D- AF- E与二面角C- BE- F都是60(I)证明平面 ABE吐平面EFDC【分析】(I)证明AF丄平面EFDC利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平面 ABEFL平面 EFDC(U)证明四边形EFDC为等腰梯形,以E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求
12、 出平面BEC平面ABC的法向量,代入向量夹角公式可得二面角E-BC- A的余弦值.【解答】(I)证明:ABEF为正方形,二AFLEF.vZ AFD=90,二 AFL DF,v DFn EF=F, AFL平面 EFDCv AF?平面 ABEF平面ABEL平面EFDC(U)解:由 AFLDF, AFLEF,可得Z DFE为二面角D- AF- E的平面角;由ABEF为正方形,AFL平面EFDCv BE! EF, BE!平面 EFDC即有CE! BE,可得Z CEF为二面角C- BE- F的平面角.可得Z DFEZ CEF=60 .v AB/ EF,AB?平面 EFDC EF?平面 EFDC AB/
13、 平面 EFDCv 平面 EFDn 平面 ABCD=C,DAB?平面 ABCD AB/ CD CD/ EF,四边形EFDC为等腰梯形.以E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设 FD=a则 E( 0,0,0),B( 0,2a,0),CC,0,a),A( 2a,2a,0),2 2EB = (0,2a,0),DC =(空,- 2a,返a),AB = (- 2a,0,0)2 2*设平面BEC的法向量为匚=(xi,yi,zi),则号-0,L in*BC=0ff *设平面ABC的法向量为:=(X2,y2,Z2),贝h 丁弓一°Ln'AB=0设二面角E- BC- A的大小为B,则cos 9 =
14、-/I m I* I n | =-4_ 2负二化1-,【点评】本题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证明, 考查用空间向量求平面间的夹角, 建 立空间坐标系将二面角问题转化为向量夹角问题是解答的关键.5如图,菱形 ABCD勺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 AB=5 AC=6点E,F分别 在 AD CD上, AE=CF= , EF交于 BD于点 H, # DEF沿 EF折至D' EF的位置, OD =血.(I)证明:D' H丄平面ABCD(U)求二面角B- D A- C的正弦值.【分析】(I)由底面ABCD为菱形,可得AD=CD结合AE=CF可得 EF/ AC再由 ABCD是菱形,得 AC丄BD
15、进一步得到 EF丄BD由EF丄DH可得EF丄D' H,然 后求解直角三角形得D' H丄OH再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得 D' H丄平面ABCD(n)以H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求得所用点的坐标,得到佥矿、正的坐标,分别求出平面 ABD与平面AD C的一个法向量 二.,,设二面角二面角B- D' A- C的平面角为B,求出|cos 9 | .则二面 角B- D' A- C的正弦值可求.【解答】(I)证明:ABCD1菱形, AD=DC 又 AE=CF=,厂,则 EF AC,又由ABCD是菱形,得 ACL BD贝U EF丄BD EF丄 DH 贝U
16、 EF丄 D' H, AC=6 AO=3又 AB=5 ACL OB OB=4二 OH坦叩D=1,贝U DH=D H=3 AD|OD' |2=|OH|2+|D' H|2,贝u d' H±OH又 OFT EF=H D H丄平面ABCD(n)解:以h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AB=5 AC=6 B (5 , 0, 0), C (1, 3, 0), D (0, 0, 3), A (1, 3, 0),厂.一.:1.-:,',,设平面ABD的一个法向量为yf “,ni AB二°由,上.,得丿nAD' =0z=5.4x+3y
17、=0,取 x=3,得 y= 4,p+3y+3沪 0同理可求得平面AD C的一个法向量门?二(3, 0, 1),设二面角二面角B- D A- C的平面角为B, 则-1=已十【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考查了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求法,训练了利用 平面的法向量求解二面角问题,体现了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是中档题.6 .在三棱柱 ABC A1B1C中,CA=CB侧面ABBA1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点E, F 分别在线段 AA、AiBi上,且 AE= , AF=; , CELEF.24(I)证明:平面ABBAi丄平面ABC(U)若CALCB求直线AC与平面CEF所成角的正弦值.【分析】(I )取AB的中点D,
18、连结CDDF, DE计算DE EF, DF,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 DEL EF,由三线合一得 CDLAB,故而CDL平面ABBAi,从而平面ABBAi丄平面ABC(II )以C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一和平面CEF的法向量-I,则直 线AC与平面CEF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cos <1 _I -【解答】证明:(I )取AB的中点D,连结CD DF, DE AC=BC D是 AB的中点,二 CDLAB. AE=; , EF=;侧面ABBA,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E= , AF= ._-=丄:亠丁 , DE=,DF=-严(1爭哼, eF+dE=dF,. DEI EF,又 CEL EF
19、, CEH DE=E CE?平面 CDE DE?平面 CDE EF丄平面CDE又CD?平面CDE CDL EF,又CDL AB AB?平面ABBAi , EF?平面ABBAi , AB, EF为相交直线, CDL平面 ABBA,又 CD? ABC平面ABBAi丄平面ABC(II 平面ABBA丄平面ABC三棱柱ABC- ABiC是直三棱柱,二CG丄平面ABCv CAL CB AB=2 二 AC=BC=.以C为原点,以CA CB CC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 A", 0, 0)C(0, 0 OX。0, 2),E", 0 寺,F(晋,等,2).陌=(F, 0, 2
20、),CE=(近,0,寺),CF=(晋,等,2).设平面CEF的法向量为n= (x, y, z),贝U上竺z=0Ln-CF=0,令 z=4,得 'i= (-*,- 9 ':, 4).2z=0V2+y晋.=10,|、i|=6=,丨_ |=:.=fe-宀 n<ACi iJ 八=丨-=.直线AC与平面CEF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8【点评】本题考查了面面垂直的判定,线面角的计算,空间向量的应用,属于中 档题.7.如图,在四棱锥中 P- ABCDPAL平面 ABCDAD/ BC AD丄CD 且 AD=CD=,,BC=4 匚,PA=2(1) 求证:AB丄PC(2) 在线段PD上,是否存
21、在一点 M使得二面角M- AC- D的大小为45°,如 果存在,求BM与平面MAC所成角的正弦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利用直角梯形的性质求出 AB AC的长,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AB丄AC 由PAL平面ABCD寻出AB丄PA 故AB丄平面PAC于是AB丄PC(2)假设存在点M做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M到平面ABCD勺 距离从而确定M的位置,利用棱锥的体积求出B到平面MAC勺距离h,根据勾股 定理计算BM则£即为所求角的正弦值.BN【解答】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D=CD=2匚,BC=4 二, AC=4 AB=J(bc_
22、牺)丸 D 2=4,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 AB丄AC, PAL平面 ABCD AB?平面 ABCD PAL AB, AB丄平面PAC,又PC?平面PAC, AB丄 PC.(2)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点 M,过点M作MNLAD于 N,则MN/ PA MNL平面 ABCD: MNL AC过点M作MGLAC于G 连接NG贝U ACL平面MNG ACL NG即/ MGI是二面角M- AC- D的平面角.若/ MGN=4°5 ,贝U NG=MN又 AN= =NG= = MN MN=1即M是线段PD的中点.存在点M使得二面角M- AC- D的大小为45°.在三棱锥 M ABC中,
23、VM-ab(= 1 SbC? MN=_ 二迖、二匕,3323设点B到平面MAC的距离是h,则Vb-ma=3 MG= :MN=.:,二 Sama= j_=.: .:=2 .:,.-=:,解得 h=2 二.在厶 ABN中, AB=4 AN,/ BAN=135 , BN* &+2+2 X 4 x五 逅, BM= :U【=3 :, BM与平面MA(所成角的正弦值为:-二兰匸BN 9档题.8.如图,在各棱长均为 2的三棱柱 ABC ABC中,侧面 AACC丄底面ABC / AiAC=60 .(1) 求侧棱AA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的大小;(2) 已知点D满足丨在直线AA上是否存在点P,使DP
24、/平面ABC? 若存在,请确定点P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推导出A0丄平面ABC BOLAC,以0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 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利用向量法能求出侧棱 AA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 弦值.(2)假设存在点 P符合题意,则点 P的坐标可设为 P ( 0, y , z),则 '二-,匚.利用向量法能求出存在点P,使DP/平面ABC,其坐标为(0, 0,血),即恰好为Ai点.【解答】解:(1)v侧面AACCL底面ABC作AO丄AC于点O, AO丄平面ABC又/ ABC=/ AiAC=60,且各棱长都相等, AO=1 OA=OB餌,BOLAC. ( 2
25、 分)故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 A (0,- 1, 0), B (逅,0, 0), Ai (0, 03), C (0, 1, 0),;AA广(0, 1 Vs), AB= (山, AC= (0, 2, 0). ( 4分)设平面ABC的法向量为vn - A B j = V3x+ 2y-V3 0-r 一,取 X=1,得 口= ( 1, 0, 1).L np AC=2 尸 0AAi"n 1=丽品:|= 设侧棱AA与平面ABC所成角的为B,则 sin B =|cos v _ |, Q |=|iL| 临卜 |口 I 2V24侧棱AA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弦
26、值为.( 6分)(2): l = _I割,而:;-.山,上;匚 一 一山, 而=(-2丘,0, 0),又t B (品山 °),二点 D (-苗,0 , 0).假设存在点P符合题意,则点P的坐标可设为P( 0, y, z), 眉二碍 y, C DP/平面ABIC, ,= (- 1, 0, 1)为平面ABC的法向量,又DP?平面ABC,故存在点P,使DP/平面ABC,其坐标为(0, 0,),即恰好为Ai点.(12分)【点评】本题考查线面角的正弦值的求法,考查满足条件的点是否存在的判断与 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向量法的合理运用.9.在三棱柱 ABC- A1B1C中,侧面 A
27、BBAi为矩形,AB=2 AA=2逅,D是AA的中 点,BD与 AB交于点O,且CQL平面ABBA .(I)证明:平面ABC丄平面BCD(U)若OC=OA ABC的重心为G,求直线GD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A D【分析】(I)通过证明AB丄BD, AB丄CO推出AB丄平面BCD然后证明平面ABC丄平面BCD(U)以0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D OB, 0C所在直线为x, y, z轴,建立如图 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0- xyz 求出平面ABC的法向量,设直线GD与平面ABC 所成角a,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求解直线 GD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即可.【解答】(本小题满分12分)解:(I):
28、ABBA.为矩形,AB=2 .-, D 是 AA 的中点,二/ BAD=90 ,:| WI ,-,.'.jJ - _从而.1'- , j I:.叮'一 二一二,t 一 一. 一二,_ 一讥.1 一.,/ ABD2 ABB,(2 分)讣". 一讣W厂工, .,从而AB丄BD(4分)t COL平面 ABBA, AB?平面 ABBA,二 AB丄CO : BDA C0=0 - AB丄平面 BCD / AB?平面 ABC,平面ABC丄平面BCE>-( 6分)(U)如图,以O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D OB, OC所在直线为x, y, 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29、 O- xyz .在矩形ABBA1中,由于 AD/ BB,所以 AODfA BiOB相似, 从而:OA OD AD 占又<'!- ,二1,11广 "二卜;-1, I ,二 I.-':,二 '':I.:,爪t G 为厶 ABC 的重心,八.二.丄二:,少二 二.';-( 8 分)设 平 面 ABC 的 法 向 量 为 :,;.:,一二 J 亠二:,t n - AC =0由匹号。可得,y+z=O令 y=1,则 z=- 1,,所以 *匚手.,( 10 分) 设直线 GD 与平面 ABC 所成角 a , 则川D 4W6565所以直线GD与平面AB
30、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2分)【点评】本题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求法, 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10 在矩形ABCD中, AB=4 :, AD=2 :,将 ABD沿 BD折起,使得点A折起至A , 设二面角A'- BD- C的大小为B.(1) 当B =90°时,求A C的长;(2) 当cos 9 =时,求BC与平面A BD所成角的正弦值.yAAD F/ 【分析】(1)过A作BD的垂线交BD于E,交DC于F,连接CE利用勾股定理 及余弦定理计算 AE CE由A E丄CE得出A C;(2)利用余弦定理可得 A F二=,从而得出A F丄平面
31、ABCD以F为原点建 立坐标系,求出I】和平面A BD的法向量则BC与平面A BD所成角的正弦 值为|cos|,>| 【解答】解:(1)在图1中,过A作BD的垂线交BD于 E,交DC于 F,连接CEcos / cbe= = tT AB=4 ", AD=2BD= | - *=10.t npDA; =0在 BCE中,由余弦定理得CE=|=2 - ;.V0 =90°,二 A E 丄平面 ABCD: A E 丄 CE |A ' C|=| :上 一=2 .:(2) de=2 tan / FDE= :;, EFN, DF= - |=匸.当仝 - I 即 COS/ A EF
32、=_ 时,止I J . A U=A' F+eF,:/ A'FE=90°又 BDL AE BDL EF,: BDL平面 A'EF,: BDLA'F A'F丄平面ABCD以F为原点,以FC为x轴,以过F的AD的平行线为y轴,以FA'为z轴建立 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A'( 0, 0, "?), D (二,0, 0), B (3 匸,2 三,0), C (3 =, 0 , 0). 1= (0 , 2 - , 0), != (4 - , 2 二,0), 二(-,0,=).设平面A BD的法向量为n= (x , y , z)
33、,贝叭“ "一° ,得 i= ( -; , 2 : , 1).cos V:,|',> =八乜h_ 匚丨乏勺. BC与平面A'B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二.【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角与空间距离的计算,空间向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11.如图,由直三棱柱 ABC- A1B1C1和四棱锥 D- BBCC构成的几何体中,/BAC=90,AB=1, BC=BE=2, GD=CD施,平面 CGD丄平面 ACCAi.(I)求证:AC丄DG;(U)若M为DC的中点,求证:AM/平面DBB;ACL DC.(川)在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P,使直线DP与平面BBD所成的角为=?若存(U
34、)易得/ BAC=90,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 xyz,依据已知条件可得A(0,0,0),沁岳 °),S価,0),B (0,0,1),B (2,0,1),DQ, 75 2),利用向量求得AM与平面DBB所成角为0,即AM/平面DBB.(川)利用向量求解【解答】解:(I)证明:在直三棱柱ABC- ABC中,CG丄平面ABC故Ad CC,由平面CCD丄平面ACCA1,且平面CCDG平面ACGA=CC,所以AC丄平面CGD,又CiD?平面CCD,所以AC丄DC.(U)证明:在直三棱柱 ABC- A1B1C1中,AA丄平面ABC所以AA丄AB, AA丄AC又/ BAC=90,所以,如图建立
35、空间直角坐标系 A- xyz ,依据已知条件可得A(0, 0, 0),二如曲。,打., B(0, 0, 1),Bi (2, 0, 1), D(l,五 2),所以:1-':.-. ", II,石 L 7L设平面DBB的法向量为;.二,px-0令 y=1,则二.:',x=0,于是, 因为M为DC中点,所以 点:,所以,由:.:.- II, | I,可得乩 |,所以AM与平面DBB所成角为0, 即AM/平面DBB.(川)解:由(U)可知平面 BBD的法向量为p, T 门】设 丁- ',入 0 , 1,若直线 DP 与平面 DBB 成角 为三, 则- -'-:
36、,I n | | DP | 吋4 入 J 入 +52解得故不存在这样的点.D【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线线垂直、线面平行的判定,向量法求二面角属于中 档题12.如图,在多面体 ABCDE中,底面 ABCD为正方形,平面 AEDL平面 ABCDAB吨EASED EF/ BD(I )证明:AE丄CD(II )在棱ED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直线AM与平面EFB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鼻?若存在,确定点M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EB【分析】(I )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得出 CDL平面AED故而AE1 CD(II )取AD的中点0,连接EQ以0为原点建立坐标系,设 善,求出平面BDEF的法向量、令|cos V.
37、: |> | ,根据方程的解得出结论.【解答】(I )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二CDLAD又平面AEDL平面 ABCD平面 AED?平面 ABCD=ADCt?平面ABCD CDL平面 AED T AE?平面 AED AE1 CD(II )解:取AD的中点0,过0作ON/ AB交BC于N,连接EQ EA=ED-OELAD 又平面 AEDL平面 ABCD 平面 AEDA 平面 ABCD=A,OE?平 面AED OEL平面 ABCD以O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 xyz,如图所示:设正方形ACM边长为2, 一-.ED则 A (1, 0 , 0), B (1 , 2 , 0), D (
38、- 1 , 0 , 0) , E (0 , 0 , 1), M (-入,0 , 1-入)"匸(入1 , 0 ,1 -入),::><=(1 ,0 ,1) ,!= (2 ,2 ,0),设平面BDEF勺法向量为戸(x , y , z),n*DB=O则卍竺a ,即*Ln-DE=O2x+2y=0 ,令 x=1 得;=(1 , - 1 , - 1),Lx+z=OcosVAM-n' > 二._ n I | | n | V3 2 2+2|=»,解得入=0 ,3【点评】本题考查了线面垂直的判定,空间向量与线面角的计算,属于中档题.13.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中
39、 , / ABC玄 ACD=90 , / BACM CAD=60 , PA 丄平面 ABCD PA=2 AB=1.(1) 设点E为PD的中点,求证:CE/平面PAB(2) 线段PD上是否存在一点N ,使得直线CN与平面PAC所成的角B的正弦值为二?若存在,试确定点N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2 ' 2-3, 0),设平面PAC的法向量为i= (x,y,z),|COS V、|,【分析】(1)取AD中点M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证明 EM/平面PAB利用同位 角相等证明 MC AB,得到平面EMQ平面PAB证得EC/平面PAB(2)建立坐标系,求出平面PAC的法向量,利用直线CN与平面PA
40、C所成的角B 的正弦值为匚,可得结论.5【解答】(1)证明:取AD中点M 连EM CM则EMI PA EM?平面 PAB PA?平面 PAB EM/ 平面 PAB在 Rt ACD中, Z CAD=60,AC=AM=2 二/ ACM=60 .而/ BAC=60,二 MC/ AB. MC 平面 PAB AB?平面 PAB 二 MC/ 平面 PAB EM? MC=M 二平面 EMC 平面 PAB EC?平面 EMC: EC/平面 PAB(2)解:过A作AF丄AD交BC于F,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 A (0,0,0),B (進,吉,0),CZ3 1, 0),D (0,4, 0),P (0,0,2), N为PD的中点,使得直线CN与平面PAC所成的角B的正弦值为 I 5【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考查线面角,考查向量知识的运用,考查学 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4.如图,四棱锥 P-ABCD勺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平面 PABL平面ABCD PB=PC/ ABC=45,点E是线段PA上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I)求证:AB丄PC;(n)若厶PAB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求直线DE与平面PBC所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攀枝花《轮机部(船舶辅机8301)》-海船船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
- 2025年《轮机部(船舶辅机8301)》-海船船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四川广安)
- 雨水涵施工方案(3篇)
- 临沂历年中考数学试卷
- 现金付款方式合同范本
- 基于AI的智能停车场系统设计创新评估报告2025
- 手机简单维修合同范本
- 梅州中学数学试卷
- 别墅公寓租赁合同范本
- 逻辑乘法题目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超前和靶向药物输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信号与系统(第2版)课件 1.0 绪论
- VTE的预防及护理
- 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 含评分维度
- GB/T 45482-2025企业综合能耗确权核算通则
- 水生产企业(自来水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含安全手册)
- 《材料成型装备及自动化》课程大纲
- 临时用电JSA分析表
- 如何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的知晓率
- 议论文阅读训练 (针对初一学生)附答案
- 固定式压力容器年度检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