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0章动力循环及制冷循环10. 1本章基本要求1 熟练掌握水蒸气朗肯循环、回热循环、再热循环以及热电循环的组成、 热效率计算及提高热效率的方法和途径。2 .熟练空气和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组成、制冷系数的计算及提高制冷系数 的方法和途径。3 .了解吸收制冷、蒸汽喷射制冷及热泵的原理。10. 2例题例1:某朗肯循环的蒸汽参数取为t1 =5500 C , P1 =30bar, P2=0.05bar。试计算1)水泵所消耗的功量,2)汽轮机作功量,3) 汽轮机出口蒸汽干度,4) 循环净功,5)循环热效率。解:根据蒸汽表或图查得1、2、3、4各状态点的焓、熵值:h1=3568.6KJ/kg =7.3752
2、kJ/kgKh2 =2236kJ/kgs2 =7.3752kJ/kgKh3 =137.8kJ /kgs3=0.4762kJ/kgK h4=140.9kJ/kg则1)水泵所消耗的功量为wp 二 h4 -h3=14o.9-137.78=3.1kJ/kg2)汽轮机作功量W 二 g - h2=3568.6-2236=1332.6kJ/kg3)汽轮机出口蒸汽干度IHP2 =0.05bar 时的 s2 =0.4762kJ/kgKs2 =8.3952kJ/kgK.s2 - s2x 70.87s2 _ s2或查h-s图可得 x=0.87.4)循环净功Wo =Wt -Wp=i332.6-3.1=1329.5kJ
3、/kg5) 循环热效率qi =hi -入=3568.6-140.9=3427.7KJ/kgWo4 =0.39=39%(i ) p3a=6.867bar , taa=490E水泵的功 Wp 八4 一 0.8=0.001(686.7-9.81)- 0.8=0.846kJ/kgw net=923.57-0.846=922.72kJ/kg(ii)p 3b=58.86 bar , 13b=490E水泵的功叫八S2b -卩1) 8=0.001(5886-9.81)- 0.8=7.34 kJ/kgw net=1057.5-7.34=1050.16 kJ/kg例2:在一理想再热循环中,蒸汽在 68.67bar
4、、400E下进入高压汽轮机, 在膨胀至9.81bar后,将此蒸汽定压下再热至400C,然后此蒸汽在低压汽轮机 中膨胀至0.0981bar,对每公斤蒸汽求下列各值:(1)高压和低压汽轮机输出 的等熵功;(2)给水泵的等熵压缩功;(3)循环热效率;(4)蒸汽消耗率。解:参考图10.2理想再热循环的T-s图。TlT2b58.86bar3b/3a 362a6.867bar/ 11 a i事2/414s b4s a16rss图10.2 理想再热循环的 T-s图图10.1 朗肯循环的T-s图在状态点3的压力pa=68.67bar,温度13=400C。从水蒸汽表查得 ha=3157.26kJ/kg K, S
5、3=6.455kJ/kg - K,va=0.04084m5/kg。 从点 3 等熵膨胀至 43,P4=9.81bar,从 h-s 图查得 h4s=2713.05kJ/kg 。在点5的压力ps=9.81bar ,温度t s=400C,从水蒸汽表查得h5=3263.61kJ/kg, V5=0.3126m3/kg。从点5等熵膨胀至6s,6s点的压力p6s=0.0981bar,从h-s图查 得 h6s=2369.76kJ/kg。在状态点 1,压力 pi=0.0981bar,液体的焓 hi=190.29kJ/kg, 液体的比容vi=0.001m3/kg。(1) 高压汽轮机输出的等熵功;wt(h)=h3-
6、h 4s=3157.26-2713.05=444.21 kJ/kg低压汽轮机的输出功:wt(L)=hs-h 6s=3263.61-2369.76=893.88 kJ/kg(2) 假设液体的比容保持常数,给水泵的等熵压缩功为:wp=v( p2s-p”=0.001(6867-9.81)=6.857kJ/kg(3) 循环的热效率:(h3 - h4s) (h5 - h3s) - (h2s - h1 ) th(h3 - h3s) *山5 - h4s)444.21 893.88-6.857-2960.1+550.56=0.379 =37.9%(4) 蒸汽耗率3600 _ 3600Wnet 1331.22=
7、 2.70kg/kW - h4点的状态参数p4=37.278bar,14=400C,从水蒸汽表查得h4=3215.46kJ/kg 显然,由于汽轮机背压 P2的提高使背压式蒸汽发电厂的循环热效率低于凝汽式 蒸汽发电厂的循环热效率。但从能量利用的角度来看,背压循环的“能量利用系 数” K又比凝汽循环高。已被利用的能量工质从热源得到的能量凝汽循环= 0.409背压循环(理想情况下)q1实际上由于各种热损失和电、热负荷之间的不协调,K=0.7左右。例3:某蒸汽动力循环。汽轮机进口蒸汽参数为p1=13.5bar,11=370C ,汽轮机出口蒸汽参数为p2=0.08bar的干饱和蒸汽,设环境温度to=2O
8、C,试求:(1) 汽轮机的实际功量、理想功量、相对内效率;(2)汽轮机的最大有用功量、熵 效率;(3)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和熵效率的比较。解:先将所研究的循环表示在 h-s图(图10.3 )上,然后根据已知参数在h1P11hrh12h1-hr 一 S1-SrSs,二 S =s2 =8.2295kJ/(kg水蒸气图表上查出有关参数:hi=3194.7kJ/kgSi=7.2244kJ/(kg K)h2 = h = h2 = 2577.1 kJ/kgx2 -=S2 -生 _ 7.2244-0.5926S2 -生-8.2295-0.5926=0.8684Iv =173.9 kJ/kg s 二。5926
9、kJ/(kg K)h2 = h2 x2 (h2 - h2)= 173.9 +0.8684(25771-173.9) =2259.9kJ/kg 图 10.3(1) 汽轮机的实际功量W2=hh2=3194.7-2577.1=617.6 kJ/kg汽轮机的理想功量w12 = h1 - h2 = 3194.7 - 2259.9 二 934.8 kJ/kg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riW12617.6934.8二 0.661(2)汽轮机的最大有用功和熵效率 汽轮机的最大有用功Wn max _ ex1 岂3 _ (h1 _T0 S1 _ (_ T0 S2 )= (3194.7 -293 7.2244)-(2577
10、.1 -293 2.2295)= 912.1kJ / kg汽轮机的熵效率3Wl2Wn max617.6912.1= 0.677(3)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和熵效率的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汽轮机的对内效率ri小于熵效率exo。因为这两个效率没有 直接联系,它们表明汽轮机完善性的依据是不同的。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ri是衡量汽轮机在给定环境中,工质从状态可逆绝热地过渡到状态2所完成的最大有用功量(即两状态熵的差值)利用的程度,即实 际作功量与最大有用功量的比值。由图10.3可见,汽轮机内工质实现的不可逆过程1-2,可由定熵过程1-2 和可逆的定压定温加热过程2 -2两个过程来实现。定熵过程1-2 的作功量为W
11、12 = h hb 二 934.8 kJ/kg在可逆的定压定温加热过程 2 -2中,使X2 =0.8684的湿蒸汽经加热变为 相同压力下的干饱和蒸汽,其所需热量为q2=h2-h?。因为加热过程是可逆的,故 可以想象用一可逆热泵从环境(Tq=293K向干饱和蒸汽(T2=314.7K)放热。热 泵消耗的功量为q2w 2=q2-TT2=仆2 -h? ) -To( - S?) = 22.7kJ/kg故1-2过程的最大有用功为Wn 护ax = W12 : W22 - 934. - 22. = 912.1 kJ/kg与前面计算结果相同。显见,ri与ex的差别为_ W12riW12n w12W12exWn
12、maxW12W2 2例4 一理想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制冷量为20冷吨,以氟利昂22为制冷剂, 冷凝温度为30C,蒸发温度为-30 C。求:(1) 1公斤工质的制冷量q;(2)循环 制冷量;(3)消耗的功率;(4)循环制冷系数;(5)冷凝器的热负荷。解参考图10.4所示:(1)1公斤工质的制冷量qo从 1gp-h 图查得:hi=147kcal/kg,h 5=109kcal/kg,qo=hi-h 5=147-109=38 kcal/kg该装置产生的制冷量为20冷吨(我国1冷吨等于3300kcal/h )(2) 循环制冷的剂量m4J*冷凝器lgp电动机蒸发器(a)(b)图 10.4Q。二 mq。二 m
13、(0 七)20 3300 二 mq 二 m 3820 3300 m1736.838kg/h(3) 压缩机所消耗的功及功率w = h2 - h = 158.5 -147 = 11.5 kcal/kgW =mw =1736.8 11.5 = 19973.2 kcal/hNth19973.2860= 23.22kW(4) 循环制冷系数Qoq38Ww11.5(5) 冷凝器热负荷Q因 h4=hs,Qk=mq=m(hj-h 4)=1736.8 x (158.5-109)=85971.6 kcal/h10. 3思考及练习题1 各种气体动力循环和蒸汽动力循环,经过理想化以后可按可逆循环进行计算,但所得理论热效
14、率即使在温度范围相同的条件下也并不相等。这和卡诺定理有矛盾吗。2. 能否在蒸汽动力循环中将全部蒸汽抽出来用于回热 (这样就可以取消凝汽 器,从而提高热效率,能否不让乏汽凝结放出热量,而用压缩机将乏汽直接压入 锅炉,从而减少热能损失,提高热效率。3采用加热和再热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在相同的温度范围内,回热循环 的热效率高于朗肯循环的热效率?(用 T-S图说明)。4分析动力循环经济性的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5蒸汽动力循环热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提高热能的利用率?采 用热电循环热效率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6由于冷凝器作用,蒸汽排汽温度已接近自然环境温度,即已充分利用了 可能达到的冷源温度,为
15、什么说大量热量损失到外界去了?7 能否在蒸汽动力装置中将全部蒸汽抽出来用于回热。(这样就可取消冷 凝器)从而提高热效率?能否不让乏汽凝结放热, 而用压缩机直接将乏汽压入锅 炉,从而节约热能,提高热效率?8能量利用系数说明了全部能量利用的程度,为什么又说不能完善地说明 循环的经济性呢?9. 在蒸汽的朗肯循环中,如何理解热力学第一、二定律的指导作用?10. 既然卡诺循环在一定温限中热效率最高,为什么理论蒸汽动力循环不采 用卡诺循环,而采用朗肯循环?11. 将朗肯循环表示在p-v、T-S h-s上,并说明采用过热蒸汽的原因。12. 提高朗肯循环热效率有哪些主要途径?利用 T-S图和h-s图说明。13
16、. 空气压缩制冷循环中,循环增压比 P2/P1越小,制冷系数是越大还是越 小?增压比减小,循环的制冷量如何变化?(在 T-S图上分析)。22314. 如图(10.5 ),设想蒸汽压缩制冷 循环按12341运行,循环净功未变,仍等于 h4-h2,而从冷源吸取的热量从h3-h2,增加到 hh2,,这显然是有利的。这种考虑对吗?15. 试述实际采用的各种制冷装置循环 与逆卡诺循环的主要差异是什么?图 10.516. 为什么有的制冷循环中采用膨胀机, 有的则代而采用节流阀?空气压缩 制冷能否采用节流阀?17. 热泵供热循环与制冷循环有何异同?18. 在蒸汽制冷中对制冷剂有何基本要求? 一般常用的制冷剂
17、有哪几种?19在一回热循环中,进入汽轮机的蒸汽为37.278bar、400C,离开汽轮机为0.0981bar、在膨胀至3.924bar后,从汽轮机抽出一些蒸汽对来自凝汽器 的给水加热,流体离开加热器时为 3.924bar的饱和水。假设膨胀和压缩都是等 熵,求循环的热效率。20. 某核动力循环。锅炉从11=320C的核反应堆吸入热量Q产生压力为72bar 的干饱和蒸汽(点1),水蒸气经汽轮机作功后在0.08bar压力下排出(点2), 乏汽在冷凝器中向10=20E的环境定压放热后变为40C的过冷水(点3),最后 过冷水经泵送回锅炉(点4)完成循环。已知该厂的额定功率为 750000kW汽轮机的相对
18、内效率ri =0.7,泵效率p =0.8。试求:T3421kg52 1mkg1 /(1-m)kg6s图 10.6T3I2I2T114IL尸图 10.7s蒸汽的质量流量,并对该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21. 一空气致冷装置,如图10.7所示。空气进入压缩机的温度t1=-18 C、 压力p1=1bar,绝热压缩到p2=5.5bar,经由冷却器放热后,温度t3=15C,求循 环致冷系数。22. 某空气致冷装置。冷藏室的温度保持 -8 C,大气环境温度为 25 C。已 知致冷量Q=100000kJ/h。求:(1)该致冷装置循环致冷系数可能达到的最大值;(2)该装置必须消耗的最小功率;(3)每小时传给大气环
19、境的热量。(1)&ma= c=8.030; (2)N min=3.46kW(3) Q=112456 kJ/h )23. 某空气致冷装置。空气进入膨胀机的温度 ta=20C、压力p3=6bar绝热 膨胀到pt=1bar,经由冷藏室吸热后,温度t1=-10C。试求:(1)膨胀机出口温 度;(2)压缩机出口温度;(3) 1kg空气的吸热量;(4) 1kg空气传给大气环 境的热量;(5)循环消耗净功量;(6)循环致冷系数;(7)同温度范围内逆 向卡诺循环的致冷系数。(1)14=-97.4 C; (2) 12=165.8 C; (3)q 2=87.7kJ/kg ; (7) c=8.767 )。24. 某
20、空气致冷装置。空气进入压缩机的压力pi=1bar,绝热压缩到p2=5bar, 经由冷却器放热后,温度13=30C。已知冷藏室的温度为-5 C,求:(1)膨胀机 出口温度;(2) 1kg空气的吸热量;(3) 1kg空气的放热量;(4)循环净耗功 量;(5)循环致冷系数;(6)同温度范围内逆向卡诺循环的致冷系数;(7) 若冷藏室温度为0C时,循环净耗功量。(1) t3=-81.7 C; (2)q 2=77.0kJ/kg ; q 1=122.0kJ/kg ; (4) w =45.0kJ/kg ; (5) =1.711 ; (6) c=7.657 ; (7) W=48.0kJ/kg )。25. 一空气
21、制冷装置的制冷量 Q=836400kJ/h。空气压缩机吸入空气的压力 P1=0.981bar ,温度 11=-10 C,经压缩后空气的压力 p2=0.981bar ,温度 11=-10 C , 经压缩后空气的压力p2=3.924bar,空气进入膨胀机的温度为 20C。求:(1) 电动机、压气机、膨胀机的功率;(2)装置的制冷系数;(3)空气的质量流量;(4)传给冷却水的热量。26. 空气制冷装置的制冷量Q=83736kJ/h ,已知制冷装置中空气的最高压力P2=4.905bar,最低压力p1=1.076bar。开始压缩时空气温度t1=0C ,由冷却器出 来时的温度13=20C。如空气被压缩和膨
22、胀时的多变指数n=1.28,求:(1)装置的制冷系数;(2)原动机的理论功率。27. 一空气制冷系统产生10冷吨的冷量,它由离心式压缩机、冷却器和空气涡轮机所组成,此涡轮与压缩机直接连接,其压缩和膨胀过程都遵循不可逆的 绝热过程pvn=C,压缩过程n=1.6,膨胀时n=1.3 ,压缩机进口压力p1=0.8276bar , 温度t1=21C ,涡轮进口压力pa=1.45bar、温度13=38C,为一稳定流动过程,忽 略动能的变化。试画出流体流动的过程图和T-S图,并求:(1)压缩终了的温度t2;(2)膨胀终了的温度t4;(3)空气的流量;(4)净功率;(5)制冷系 数。10. 4自测题一、是非题
23、1 .空气压缩式致冷循环中,循环压力比 p2/p1越大,则致冷系数就越大。( )2. 过冷温度越大,蒸气压缩致冷系数就越小。()3. 和朗肯循环相比,抽汽回热循环提高了循环的热效率,因而每kg蒸汽作出的功量也增大。()4采用热电循环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热力循环的热效率。()5在环境温度与冷库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在空气压缩制冷循环中,循环压力比P2/ Pi越小,则每kg工质的制冷量越大。()6蒸汽喷射致冷循环在实用上得不到低于 0C的冷量。()7吸收式致冷循环中,必须采用高温高压的蒸汽作为热源。()8.热循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蒸汽轮机尾部排气干度。()9蒸汽压缩致冷循环中,致冷剂液体的比热越小,那么
24、节流过程引起的损 失就越小。()10.蒸汽动力装置中凝汽排出的热量较多,因此其可用能损失也大。()二、选择题1如图,热泵循环,供热量为 ?(A) h1 _h5 ( B) h2 -h4(C) h2 - h3( D) h2 - hi7 2热泵的供热系数等于 5,则该热泵作为致冷 机用时,其致冷系数等于 (A) 6 (B) 5 (C) 4(D) 33采用热电循环的目的是(A) 提高热力循环的热效率(B)降低单位功率的燃料耗量(C)提高热能利用率(D) 提高排气干度4抽汽回热循环改善了朗肯循环,其根本原因在于 (A)单位质量水蒸汽作功能力增加了 (B)乏汽的热能得到充分利用(C)提高了平均吸热温度 D
25、 )提高平均吸热温度的同时降低了放热温度。5采用蒸汽再热循环的目的在于 (A) 降低乏汽干度,提高循环热效率(B) 提高平均吸热温度,提高循环热效率(C) 提高蒸汽温度,提高循环热效率(D) 提高蒸汽温度,提高功率6.抽汽式热电循环的结果是 (A) 提高循环热效率,提高热能利用率(B) 提高循环热效率,降低热能利用率(C) 降低循环热效率,提高热能利用率(D) 降低循环热效率,降低热能利用率7朗肯循环热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A)新蒸汽的温度不高(B)排气温度高于环境温度(C)凝汽器中被冷却水带走的热量较大(D)设备散热损失较大8 影响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制冷系数的主要因素是 (A)制冷剂的性质(B)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C)制冷剂的流量(D)制冷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三、填空题1 .理论空气压缩制冷循环有 、 、 ,四个过程组成。2 .理论蒸汽压缩制冷循环有 、 、 ,四个过程组成。3 .提高蒸汽压缩致冷循环工作系数,可以采用 和 等措施。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14-T 2394-2021 地理标志产品 怀仁陶瓷
- DB14∕T 1203-2016 丽豆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 2025网约车租赁合同(主班)
- 2025-2030中国液体化工物流智能化装备应用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2025购销合同的违约责任
- 2025-2030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筛选模型优化与技术升级分析报告
- 绍兴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液体化工物流与生产制造企业协同发展模式探索
- 2025-2030中国液体化工物流行业技术创新专利布局与竞争研究
- 2025年湖南省国有企业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书
- 船舶租赁(船员)合同模板
- 2023-2024学年北京西城区一六一中高三(上)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 红色旅游合同范本
- GB/T 20878-2024不锈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 高中生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件 第10章-地下建筑抗震设计
- 碎石临时停车场施工方案
- 静电消除作业指导书
- 华侨城集团领导岗位业绩考核管理规定
- 机械设备安全检查表88612
- 培智二年级体育课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