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伤寒_第1页
传染病--伤寒_第2页
传染病--伤寒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伤寒】:是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夏秋季多发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三种抗原】:菌体0抗原一IgM;鞭毛H抗原一IgG;多糖毒力抗原(Vi抗原) 济【流行病学】:1 传染源:带菌者或者患者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传播,水、食物受污染,苍蝇与繚螂传递本病。3易感人群:未患过伤寒和未接种过伤寒菌苗的个体,均属易感。病后获得稳固的 免疫力,二次发病少见。伤寒和副伤寒之间无交义免疫。探【带菌者的分类】:1 潜伏期带菌者:潜伏期粪便排菌2暂时带菌者:恢复期排菌,3个月停止3慢性带菌者:恢复期排菌超过3个月济【发病机制】:1 潜伏期:伤寒沙门菌经口未被胃酸杀灭而入小肠,到达回肠下段,在小肠含胆汁碱 性环境下繁殖。伤

2、寒杆菌穿过肠粘膜屏障,经淋巴管侵入回肠集合淋巴结的单核呑 噬细胞内繁殖形成初发病灶;进一步侵犯肠系膜淋巴结,再经胸导管入血流引起第 一次菌血症临床无症状。此菌随血流入肝脾、胆囊、骨髓等组织器官内(单核- 巨噬系统细胞系统呑噬)大量繁姑再次入血引起第二次菌血症,释放内毒素产生临 床症状。2初期、极期(病程1-3周):伤寒杆菌向肝、胆、脾、骨髓、肾、皮肤等器官组织 播散,肠壁淋巴结出现髄样肿胀、增生、坏死。3缓解期(病程3-4周人胆道系统大量繁殖的伤寒杆菌随胆汁排到肠道,一部分 细菌经粪便排出体外,此时传染性最强。一部分细菌再次入肠壁淋巴结,使原己致 敬的肠道淋巴组织产生严重炎症反应,可以起溃疡形

3、成。4极期和缓解期:肠出血及肠穿孔。内毒素激活单核-呑噬细胞释放IL-l、TNF等 细胞因子,引起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休克、白细胞减少等表现。【病理特点】:第一周淋巴组织增生肿胀,二周淋巴结坏死,三周形成溃疡,四周溃疡愈合不留疤 痕。有伤寒细胞。【伤寒细胞】:增生的巨噬细胞胞体增大,核小,被挤于一侧,胞浆内呑噬伤寒杆 菌,山于乔噬功能增强,常可见被吞噬的伤寒杆菌、淋巴细胞、红细胞和细胞碎片。 【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注:极期是重中之重。潜伏期7-14天1 初期:(病程第1周)起病缓慢,最早岀现的症状是发热,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 体温呈阶梯形上升,37天达高峰;伴全身不适

4、、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和咳 嗽、腹痛、腹泻或便秘等;右下腹轻压痛;部分患者肝脾大。2极期:病程第2-3周,出现伤寒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持续发热:呈稽留热型,可持续2周以上; 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耳鸣、重听或听力下降; 相对缓脉; 玫瑰疹:在病程7-14天出现淡红色的小斑丘疹,直径2-4mm,压之褪色,多 在10个以下,分布在胸、腹及肩背部,一般在2-4天内便暗淡、消失,分批 出现; 消化系统症状:右下腹隐痛、深压痛;便秘、腹泻; 肝脾大。3缓解期:第4周,体温逐步下降,神经、消化系统症状减轻;病理改变仍处于溃疡期,可能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4恢复期:第5周,体温正

5、常,神经、消化系统症状消失,肝脾恢复正常。【临床类型】1 轻型T38度左右,毒血症状轻,1-2周恢复。2普通型如前临床过程。3迁延型如前所述症状,发热时间长达5周或数月,肝脾肿大显著,常有肝胆系等 消化系基础疾病。4消遥型 症状轻以肠出血肠穿孔为首发症状。3.暴发型 起病急,畏寒高热、休克、中毒性脑病及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DIC, 胃肠功能紊乱。【特殊类型伤寒】小儿伤寒老年伤寒【复发】: 退热后12周,临床症状再次出现,血培养再度阳性,称为复发。偶可复发2-3 原因:免疫能力低,潜伏在病灶中巨噬细胞内的伤寒杆菌繁殖活跃,再次侵入血 流而致。 多见于抗菌治疗不彻底的患者。【再燃L 部分病者

6、进入恢复期前,体温还没有下降至正常时,体温乂再上升,持续57d 后才回到正常,血培养在这段再发热期间可为阳性,此称为再燃。 可能与菌血症仍未被完全控制有关。 有效和足量的抗菌药物可减少或杜绝再燃。【实验室检査】: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查、血培养、骨髄培养、粪便培养、尿培养、 其它:十二指肠引流液、玫瑰疹刮取液、血清学检查(肥达反应)【外周血象】:WBC总数减低(35) X109/L;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判断 病情和疗效;PLT正常或稍低【血培养】:最常用的确诊伤寒的依据,病程第12周阳性率最高,可达8090%第2周 逐步下降,第3周末50%左右。【肥达反应】:是使用伤寒杆菌菌体抗

7、原、鞭毛抗原、副伤寒甲、乙、丙杆菌 鞭毛抗原共5种,采用凝集法测定患者血清中各种抗体的凝集效价。当0抗体效 价在1: 80以上,H抗体效价在1: 160以上;或者0抗体效价有4倍以上的升 高,才有辅助诊断意义。【伤寒的并发症举例】:大重点肠岀血、肠穿孔、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支气管炎和肺 炎等。【诊断依据】:1 流行病学资料:是否进行过预防接种,是否接触过伤寒病人等。2临床表现以及特殊体征:持续发热一周以上,伴全身中毒症状,岀现相对缓脉, 玫瑰疹和肝脾肿大等。3实验室检查:血或骨髄培养阳性有意义。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 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肥达反应阳性有助于诊断。济【伤寒的鉴别诊断】:粟粒性结核病、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细菌性痢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