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说课稿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 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中的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将光 合作用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活动中,但因学生接触的少,平时上课又是利用图 片一带而过,所以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学生不能理解,也就不能将知识进行很好的 迁移应用。而此部分内容又是我们初中的重要知识点,可以为高中这部分内容的 学习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二、教学目标1 .概括光合作用的实质。2 .探究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有哪些应用。3 .在实践和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生物学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爱护植被,珍 惜粮
2、食,尊敬农民。教学重难点: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光照、二氧化碳和温度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三、实验器材自制微型大棚、小白菜、金鱼藻、温度计、测量溶解氧数据传感器、自制光合作 用实验装置。四、创新要点/改进要点我将这部分知识转化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体验种植、培育、除草、浇水 和收获的过程,由此将光合作用具体进行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同时 也可以体会到培养农作物的不易,更能尊重农民,更能珍惜食物。除此之外,我 还设计了课堂上的探究实验,既可以检直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和步骤地掌握情况, 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本实验与学生共 同完成创新设计,具体包括教材的创
3、新、实验原理的创新、方法创新和装置创新 等,达到将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并掌握,起到迁移应用 知识的目的。1、教材内容的创新本部分内容教材上并没有设计实验,而是有合理密植的图片,学生只是根据 图片得出充分利用光照的原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而植物种密了,还是稀了到底 长成什么样?种植农作物为什么要除草、松土?这些都是学生没有体会过的,所 以我植物的种植搬进了实验室,让学生切身的进行体会。2、实验原理创新围绕实验结果的检测,将检测产物淀粉改为检测产物氧气,用数字化传感器 检测溶解氧浓度来代替直气泡数量,更准确、更直接。3 .实验装置创新光合作用的内容开始学习时已经进入12月份,已经
4、是北方的冬季,对植物 的生长的观察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我臼制“微型大棚”突破了这一难点。该装 置由纸壳、塑料薄膜等制成。在大棚内放置盛有土壤的托接近真实的蔬菜大 棚,可以培养植物来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例如蔬菜大棚的作用,植物为什么弯 向光源生长,植物种植稀点好还是密点好等等),特别适合城市中的学生。除此 之外,我还与学生共同制作了一个光合作用实验的装置,它是一个暗室,克服了 室内光照对实验的影响,保证了对光照变量的控制,增加了实验的准确性。同样 可以检测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时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完成一个条件的测定只 需要10分钟左右,简单高效。本装置还可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五、实验原理/设计
5、思路实验设计思路:1、在不同的托焉上种植不同密度的植物,每天定时浇水,适时除草和松土并观 察记录植株成长状况。放入微型大棚栽培农作物(小白菜生长周期短、易成活, 现象明显),从种子的萌发到长出叶片,都可以在实验室(或教室)进行,不受 时间和地点的限制。2、以金鱼藻为实验材料(金鱼藻的最适温度为13-16'C),放在锥形瓶中,控制 温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氧气浓度,来证明光合作用效率。本实验在任何学期都可完成,利用课间就可以种植、培养和观察,不会占用太多 的课上时间,然后利用光合作用实验装置在课上完成不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六、教学内容根据本实验创新设计,按照进度安排学生对植物
6、进行培养,每天观察记录植 物的生长状况。因为本部分属于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所以与学生明确光合作用 的实质,概括出光合作用反应式,并引导学生根据反应式思考哪些环节可以增加 农作物的产量,为学习化学打下一个基础。然后与学生共同分享利用微型蔬菜大 棚所获的知识,以及培养植物所获的的经验和教训。最后用光合作用实验装置进 行探究实验。实验方法具体如下:1 .取适量的水生植物金鱼菜放入锥形瓶(此处我没有用锥形瓶塞,而是用保鲜膜 进行密封,测量时还可以冏定数据采集器的位置)中;2 .利用不同强度的光照进行照射,利用溶解氧采集器采集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溶解 氧浓度。3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明确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
7、用的影响。用冰块和热水控制温度变量,用0.5%、1%的碳酸氢钠溶液和清水控制二氧 化碳变量,其他步辍相同。本实验操作简单,数据分析直观具体,学生接触到新 的科学设备,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难点。七、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二课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利用问题引已经知道光合作用的实发学生回忆质,那么如何用反应式表所学知识,同导入达出来呢?光合作用可积极思考解答问题时引出本节新课以制造有机物,我们可以所要学习的通过什么来增加有机物内容。承上启的量,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下。产量呢?同学生一起根据上节课认真思考合作总结学会利用所所学的知识认识到绿色学知识进行学习植物会利用二氧化碳,产总结新知
8、生氧气,总结光合作用反想出可以通过增加二培养学生利应式。氧化碳、光照等方式增用反应式进引导学生怎样根据所写加产量。行思考,为9反应式思考增加农作物种植过密植物长的又年学习化学的产量?(带领学生从正细又高,不能充分的利奠定一个基反应的角度思考)用光照,种的过稀浪费砒那我们在教室内培养植土壤和阳光,所以应该通过利用课物中我们应用了哪些方种的既不稀也不密。间完成种植法提高产量呢?植物的实践,可以培养学光照生动手操作那也就是说体现了对什能力,能够自么条件的应用呢?已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过渡:通过同学们的种植二氧化碳,温度通过过渡明体验我们知道了光照会确可能要探影响到植物的生长,下面究
9、问题的角让我们回到课堂来用实度,也就是引验来进行验证,除光照之导学生发现外我们还可以验证什么问题解决问呢?题。第19页/共18页为什么他们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二氧化碳是原料,原料我国古代的多了,产物自然就多读书人,从上了,制造的有机物和氧学之H起,就气应该是增加。H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宇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课时
10、,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一一分析问题一一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
11、,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积极思考明确反应原理。那温度呢?温度会影响认真倾听理解含义补充知识,完细胞内障的活性,从而影等体系。响光合作用。过渡:同学们刚才提到光合作用除了制造了有机物,同时还释放了氧气。我们通过学习知道可以思考,明确原理理解原理,为实验进行知识储备。通过检验淀粉来检测光其实,任何一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今门学科都离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检不开死记硬验氧气的释放量。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 向高层次进 军?尤其是语 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 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 析文章的写 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
12、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 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 名篇佳句、名 言警句,以及 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 等。这样,就 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H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讲解实验装置的使用方“师”之概念,大体是锻炼学生的法,和注意事项,指导学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动手操作能生进行分组实验。师傅、先生”而来。其力,解决发现的问题,突破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指导学生汇总实验数据,春秋时国君的老师。难点。实验进行分析说文解字中有注培养学生分验证H: “师教人以道者之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
13、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 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 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 博者。“老” “师”连 用最初见于史记, 有“荀卿最为老师”之 说法。慢慢“老师”之 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 制,老少皆可适用。只 是司马迁笔下的“老 师”当然不是今H意义 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 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 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 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 学以“道”,但其不一 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 天看来,“教师”的必 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 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认真参与,合作完成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 上学之H起,就H诵不 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 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
14、 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 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 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 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 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 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 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 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 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 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 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 学效果薨,中学语文毕 业生语文水平低, 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 9160课时,语文是2749 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 文,却是大多数不过 关,岂非咄咄怪事!”寻 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 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 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 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 的“三要素”是论点、论 据、论证,也通晓议论 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 题一
15、一分析问题一一 解决问题,但直正动起 笔来就犯难了。知道 “是这样”,就是讲不出 “为什么根本原因还 是无“米”下“锅”。于是 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 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 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 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 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 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 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 病。要解决这个问题, 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 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 须认识至死记硬背” 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 足够的“米”。分析数据和图形趋势 的原因,最后进行归纳 和总结。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解决哪些实际生活中所 遇到的问题?举出实例,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个季节不能在室外种植植物?同学们吃过赛苗,它是
16、怎么形成的呢?说出具体的措施因为天气寒冷,说明与稳定有关。迁移应用,巩 冏知识,学以 致用。不同颜色的光是否会影响光合作用呢?通过实践和实验我们有一一合理密植学生从不同什么样的收获?-.光照L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的角度来总结肯己的收总结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适当增加昼夜的温差爱护植被,珍惜粮食获。完成情感目标。八、效果评价回顾课题的确定到实验装置的制作,实验方法、步聚的设计,本节课的主要 特点如下:1、课间实践,解决学生缺乏生活经验问题。与学生沟通交流时,学生说老师这 道题我父母会做,我不明白就问他们,因为我没有看见植物生长时到底是什么样 的?这就是我设计这个环节的初裒,现在学生远离农村,没有切实的生活经验, 能否将他们报进课堂呢?答案是肯定的。2、实验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将信息技术融合到 H常教学中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本节课利用溶解氧数据采集器以及电脑对数据的 分析处理,高效、快捷、直观的完成实验,将定性实验转变成定量实验,突破难 点。通过和学生的共同研究,反复试验,设计了光合作用实验装置,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全科医学(068)(正高级)试卷及解答
- 敲代码题库及答案
- 中信集团协同管理办法
- 计划与绩效管理办法
- 茂名廉租房管理办法
- 计价规则变更管理办法
- 中国高速收费管理办法
- 诚信红黑榜管理办法
- 上海张江资金管理办法
- 行文流程及管理办法
-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考大单元一 第一章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
- 敢于提问班会课件
- 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QGDW10936-2018物料主数据分类与编码规范
- 煤气中毒急救方法与处理流程
- 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文2000字论文
-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 机器学习赋能空间环境:特征识别与深度分析的创新探索
- 2025-2030年中国压裂砂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新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与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