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辅导1_第1页
化工原理辅导1_第2页
化工原理辅导1_第3页
化工原理辅导1_第4页
化工原理辅导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某转子流量计出厂时用在常压下用20的空气进行标定,其刻度范围为1050m3/h 。试计算用该流量计测定50空气的流量,其体积流量范围为多少?2、一敞口水槽向表压为49.1kPa高位密闭容器送水,泵吸入管及排除管均为81×3mm,管路总长(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从度)为85m,流体在管内流动的摩擦系数为0.02,容器液面高出水槽液面20m水的密度为1000kg/m3.已泵的特性方程为H=50-5.56×10-3qv2,(单位为m, qv单位为m3/h)求;泵的流量及有效功率;若此系统输送的是密度为1500kg/ m3某种液体,泵的流量及有效功率又为若干?3、用离心泵将贮

2、槽中的液体 输送到敞口高位槽,两槽液面保持恒定,高差12m,管路内径为38mm,管路总长为50m(包括管件、阀门、弯头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管路上安装一孔板流量计,孔板的孔径为20mm,流量系数CO为为0.63,U型管压差计读数为R为540mm,指示液为汞(密度取13600kg/m3).操作条件下液体密度1260 kg/m3。黏度为1×10-3 Pa.s 。求;单位质量流体经泵获得的能量 (kJ/kg)。摩擦系数可按下式计算:湍流 ,层流时4、用离心泵将输水,泵的特性曲线方程为(式中H的单位为m,qv 的单位为,下同),输水管路特性曲线方程为 水的密度取1000kg/m3.求:(1

3、)管路中流体流量及泵的有效功率;(12分)(2)若需要流量为16,应采取什么措施?采取措施后,两条特性曲线方程有什么变化(定量表示)?5、用离心泵向设备送水。已知泵特性方程为,管路特性方程为,两式中Q的单位均为m3/h,H的单位为m。试求:(1)泵的输送量;(2)若有两台相同的泵串联操作,则泵的输送量为多少?若并联操作,输送量又为多少?4、某生产过程每年须生产滤液3800 m3,年工作时间5000h,采用间歇式过滤机,在恒压下每一操作周期为2.5h,其中过滤时间为1.5h,将悬浮液在同样操作条件下测得过滤常数为K=4×10-6m2/s; qe=2.5×10-2m3/m2。滤

4、饼不洗涤,试求:(1) 所需过滤面积,(2) 今有过滤面积8m2的过滤机,需要几台?5、BMS50/810-25型板框压滤机,滤框尺寸为810×810×25mm,共36个框,现用来恒压过滤某悬浮液。操作条件下的过滤常数为K=2.72×10-5 m2/s;qe=3.45×10-3m3/m2。每滤出1 m3滤液的同时,生成0.148 m3的滤渣。求滤框充满滤渣所需时间。若洗涤时间为过滤时间的2倍,辅助时间15min,其生产能力为多少?2-3、采用过滤面积为0.2m2的过滤机,对某悬浮液进行过滤常数的测定。操作压强差为0.15MPa,温度为20,过滤进行到5分

5、钟时,共得滤液0.034m3;进行到10分钟时,共得滤液0.050 m3。试估算(1)过滤常数K和qe ;(2)按这种操作条件,过滤进行到1小时时的滤液总量。7、生产中要求在过滤时间20min内处理完4 m3例23中料浆,操作条件同例23,已知每m3滤液可形成0.0342 m3滤饼。现使用的一台板框压滤机,滤框尺寸为450×450×25mm,滤布同例23,试求:(1)完成操作所需滤框数;(2)若洗涤时压强差与过滤时相同,滤液性质与水相近,洗涤水量为滤液体积的1/6时的洗涤时间(s);(3)若每次辅助时间为15min,该压滤机生产能力(m3滤液/h)。8、拟在9.81

6、5;103Pa的恒定压强差下过滤某悬浮液。已知该悬浮液由直径为0.1mm的球形颗粒状物质悬浮于水中组成,过滤时形成不可压缩滤饼,其空隙率为60%,水的粘度为1.0×10Pa·s,过滤介质阻力可以忽略,若每获得1m3滤液所形成的滤饼体积为0.333m3。试求:1)每平方米过滤面积上获得1.5m3滤液所需的过滤时间;2)若将此过滤时间(或过滤面积、压差)延长一倍,可再得滤液多少?9、在一单壳程双管程列管式换热器中,用130°C的饱和水蒸汽将36000kg/h的乙醇水溶液从25°C加热到80°C。列管换热器由90根,长3m的钢管管束组成。乙醇水溶液走

7、管程,饱和水蒸汽走壳程。已知钢的导热系数为45W/m·K,乙醇水溶液在定性温度下的密度为880kg/m3,粘度为1.2×10-3Pa·s,比热为4.02KJ/kg·K,导热系数为0.42W/m·K,水蒸汽的冷凝对流传热系数为104W/m2·K,忽略垢层热阻及热损失。试问:(1)此换热器能否完成任务?(2)若乙醇水溶液流量增加20%,若溶液进口温度、饱和水蒸汽压力不变的条件下,仍用原换热器,乙醇水溶液的出口温度变为多少?(乙醇水溶液的物性可视为不变)(3)若由双管程改为四管程,其它条件不变,乙醇水溶液的出口温度为多少?(没细讲)10、有

8、一套管换热器,某流体走壳程,水走管程,逆流换热。工艺上要求将流量为870kg/h的此流体从120°C冷却到70°C,其比热容为3.36kJ/(kg·K),它对管壁的对流传热系数为2326W/(m2·K),并可视为不变。已知内管为f57×3.5mm钢管,水的初温为20°C,此换热器刚投入使用时很清洁,当流体出口温度为70°C时,测得水出口温度为50°C,管壁对水的对流传热系数为873W/(m2·K)。试问:(1)由于冷却水的水质问题,管内壁结垢,使用一年后致使水的出口温度降为45°C,求内壁的污垢

9、系数。(管壁热阻及外壁垢阻可忽略不计,管内外对流传热系数可视为不变)12在一塔径为0.8m的填料塔内,用清水逆流吸收空气中的氨,要求氨的吸收率为99.5%。已知空气和氨的混合气质量流量为1400kg/h,气体总压为101.3kPa,其中氨的分压为1.333 kPa。若实际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4倍,操作温度(293K)下的气液相平衡关系为Y*=0.75X,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0.088kmol/m3·s,试求(1)每小时用水量;(2)用平均推动力法求出所需填料层高度。解(1) 因混合气中氨含量很少,故由式(5-82)得实际吸收剂用量L=1.4Lmin=1.4×35.6=

10、49.8kmol/h(2) X1 = X2+V(Y1Y2)/L=0+=14.36×0.30=4.32m【例5-10】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体中的CO2,已知混合气体的流量为300标准m3/h,进塔气体中CO2含量为0.06(摩尔分率),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6倍,传质单元高度为0.8m。操作条件下物系的平衡关系为Y1200X。要求CO2吸收率为95,试求:(1)吸收液组成及吸收剂流量;(2)写出操作线方程;(3)填料层高度。解:(1)由已知可知惰性气体流量X2=0, 最小液气比 操作液气比 吸收剂流量L1824×12.5922964kmol/h吸收液组成(2) 操作线方

11、程 整理得 Y=1824X + 3.26×10-3(3) 脱吸因数 分凝器全凝器807、常压连续精馏塔分离二元理想溶液,塔顶上升蒸汽组成(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下同),在分凝器内冷凝蒸汽总量的1/2(摩尔量),作为回流,余下的蒸汽在全凝器内全部冷凝作为塔顶产品。操作条件下,系统的相对挥发度。若已知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2倍,当饱和蒸汽进料时,试求:(1) 塔顶产品及回流液的组成;(2)由塔顶第二层理论板上升的蒸汽组成;(3)进料饱和蒸汽组成。*答案* 解:(1)求塔顶产品组成和回流液组成 对全凝器有,。由出分凝器的汽液流量比求,即 离开分凝器的汽液组成与应满足相平衡关系,与应满足精

12、馏段操作线关系,所以: (1) (2)联立求解(1)和(2)得方程:解得:代入相平衡方程解得:(2)求塔顶第二层理论板上升的汽相组成。离开第一层理论板的液相组成为由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可得:(3) 进料饱和蒸汽组成 依题意 (3) (4)联立(3)和(4)可得:解得:,则 808、用板式精馏塔在常压下分离苯-甲苯溶液,塔顶为全凝器,塔釜间接蒸汽加热,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47。已知为饱和蒸汽进料,进料流量为,进料组成为0.4(摩尔分数),操作回流比为4,塔顶馏出液中苯的回收率为0.97,塔釜采出液中甲苯的回收率为0.95,试求:(1)塔顶馏出液及塔釜采出液的组成;(2)精馏段及提馏段操作线方程;(3

13、)回流比与最小回流比的比值;*答案*解:(1)有全塔物料衡算式可得: (1) 由塔顶轻组分回收率定义可得: (2)由塔底重组分回收率定义可得: (3) 将(2)和(3)代入(1)可得:即 ,解得: ,即 解得:(2) 求精馏段及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由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可得:由 得 化简得:(3) 求, 则 809某精馏塔流程如图所示。塔顶设置分凝器和全凝器。已知,(摩尔分率,下同),设全塔挥发度恒定,物系符合恒摩尔流假定。试求:(1)回流比;(2)离开塔顶第一块理论板的液体组成。1.解:(1)因为,所以 则 而 代入(1)式解得:(2)由于是理论板,则离开塔顶第一块理论板的汽、

14、液组成应满足相平衡方程,即已知离开再沸器的汽、液组成,由于再沸器相当于一块理论板,故也满足相平衡关系,可求得。当塔顶设分凝器时,不影响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则应满足操作线方程。分凝器相当于一块理论板,故满足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即则, 10在某干燥器中干燥砂糖晶体,处理量为100kg/h,要求将湿基含水量由40减至5。干燥介质为干球温度20,湿球温度16的空气,经预热器加热至80后送至干燥器内。,空气在干燥器内为等焓变化过程,空气离开干燥器时温度为30,总压为101.3kPa。试求:(1)水分汽化量;(2)干燥产品量;(3)湿空气的消耗量;(4)加热器向空气提供的热量。解:(1)水分汽化量或 (2)干燥产品量(3)预热后 出口空气:等焓过程即 得:而 湿空气用量(4)预热器中的加热量:11在常压干燥器中,将某物料从湿基含水量5干燥到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