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读小陈税务《聪明人不缴糊涂税》学习笔记_第1页
网友读小陈税务《聪明人不缴糊涂税》学习笔记_第2页
网友读小陈税务《聪明人不缴糊涂税》学习笔记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网友读小陈税务聪明人不缴糊涂税学习笔记- 小陈税务聪明人不缴糊涂税: 222 个纳税误区精解与操作指导学习笔记网友 :深圳 -小兵(金戈铁马)读完小陈老师的新书,我除了在头脑中根据会计惯性思维迅速计算每一个误区的价值 0.13 元(按 30/222 计算)外,还在想如果因为一个 0.13 元的误区造成日常财税工作多缴纳税款,那造成企业需要为此承担多少额外成本呢?思考了价值和成本后,我在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财税误区呢?财税误区本来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就是一个伤口,可是小陈老师却用“误区 222”在这个伤口上撒了一把盐(据之前小陈老师说到可能由于版面原因就只刊登这么多,后续还有很多误区未完待续)。顺着伤

2、口上这把盐散发的阵阵隐痛,我思绪万千,这些误区我自己是否也在日常工作中存在呢?我是否也错误的操作了日常工作呢?那我以后如何避免这些误区呢?除了买这本书之外,记下这些误区外,小陈老师下面的接下来的其他误区我也只能在买后将误区读一遍?带着这几个问题,我急切的想深度了解自己以后如何预防这些误区,不仅预防这 222 个误区,还有 2222 个甚至更多的财税误区。于是自己将书中的一些误区举例出来,然后对照自己日常财税工作,每一项去分析,去解析自己存在的问题,以及以后预防的办法(如下表) 。最后请各位大侠提供一些应对财税误区,预防财税误区的措施,以及财税学习思路。误区原因误区举例自己以后误区预防措施不学习

3、政策或学习政策不仔细1.营改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所从事的现代服务适用6%税率调整到3%2. 运输费用结算单据能计算抵扣进项税额3. 营改增跨期合同有形动产租赁继续缴纳营业税1.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及时学习新的财税政策。2. 及时登入国家税务总结,财政部,以及各地国税 /地税网站,及时关注财税新政。3. 适当可以关注财税专家发布的财税新政及解读,但也不要一切为专家马首是瞻。税局,专管,自己多方面分析不可丢失。4. 政策学习需要仔细精读,有的地方需要字斟句酌,切忌泛泛而读,懂了个大概意思。不更新或不及时最新财税知识1. 单位价值在 2000 以上的固定资产才是固定资产2. 采取核定征收的小型微利企

4、业不能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3. 一般纳税人购买的小轿车不能抵扣进项税额1. 及时更新财税知识,对于作废文件,或者失效文件要清楚。及时在大脑中删除“以前一直这么做”的思维2. 保持一个财税大脑系统时时日日更新的状态,和一些查询财税政策的工具,及时更新自己大脑的财税知识库。3. 对于以前学习或者记忆的知识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思想,不断删除,替换,刷新。错误解读税收政策扩大理解:对政策扩大理解1. 所有合同都要缴纳印花税2. 合同一式四份都要缴纳印花税3. 简易计税的项目不能开具专票1. 政策有总局或者地方税局解读一定需要查看。2. 不清楚的咨询当地税局,详细了解当地是否有其他规定。3. 财税权威人士的解

5、读可以对比不同人来学习4. 对于政策关键字的把握需要下功夫,切记看个大概或者凭自己以往的经验对付。5. 同一事项的政策最好对比以前的分析来找异同来学习。6. 切忌自己把政策和法规认为扩大或者缩小适用范围造成对政策的误解。缩小理解:对政策缩小理解1. 没有签订合同就无需缴纳印花税2. 所有罚款和罚金都不能在税前扣除3.未形成成果的研究开发费用不可以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日常思维运用到税法1. 免租期不要计征房产税2. 公益性捐赠都能在税前扣除3. 工资薪金就要缴纳个人所得税1.对于税法的学习需要摒弃日常生活思维,需要以税法,法规为准绳。2. 对一些政策的理解自己容易带入日常生活思维的需要提醒自己及

6、时纠正。片面理解政策1. 为中层以上部分员工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可以在税前扣除2.单位聘用的非全日制用工的残疾人不可以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1.全体员工缴纳的补充养老和补充医疗才可以,片面理解成部分员工也可以。2.文件规定聘用的非全日制用工的残疾人也可以享受优惠,片面理解成只用聘用全日制残疾人员工才可以享受。概念混淆1. 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一样处理2. 零税率和免税一样处理3. 采用简易征收,免税就是节税4. 对于概念比如正常损失和非正常损失把握不准,例如误认为自然属于非正常需要进项税额转出1. 对于一些语文上看上去相近的概念,更多的要从税法的角度去分析。2. 对于日常容易

7、混淆的概念及时区分异同。3. 对一些概念性的东西需要从实操的角度去理解。4.按照财税文件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需要扣字眼,重点掌握。逻辑不清晰1. 混淆增值税和所得税确认标准,比如认为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企业所得税也是要视同销售行为2. 以票控税思想误解, 比如开票才缴税, 不开票不缴税。1. 对于日常各类税种之间的确认应该不同的标准,如果想简单话统一化思维容易造成混淆。2. 勿让一些观念占据大脑,比如以票控税,然后延伸到一切范围。3. 梳理好各税种的关系,建立自我分析的逻辑思路。法律意识欠缺1 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发票没有法律责任1. 没有代扣代缴税款,没有税务风险和法律风险1 财务人员容易就财务论财务,更多的需要从财税,税法,法律多维度思考。1. 学习好日常核算业务之外强化对征管法的学习。不按规范操作1 发票加盖财务专用章就能税前扣除2 发票名称栏为简写,也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2. 开票有误后,手工改正并在改正处加盖发票专用章可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3. 没有增值税普票,向个人开具增值税专票1. 对于税法和会计上规范的操作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