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第3节-安全用电(提升版)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第3节-安全用电(提升版)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第3节-安全用电(提升版)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第3节-安全用电(提升版)教案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第3节-安全用电(提升版)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九章 第3节 安全用电 辅导科目物理年 级九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讲义类型提升版(适用于考试得分率在60%80%以内的学员)教学目的1运用欧姆定律解释电压越高越危险; 2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触电类型。3熟悉安全用电原则; 4注意防止雷电。重、难点重点:熟悉安全用电原则。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授课时长建议授课时长2小时教学内容【课程导入】安全用电口诀大地人体是导体,安全用电记心里。修理电器要断电,风筝远离高压线。湿布不能擦灯泡,电线不能晒衣服。金属外壳用电器,接地保护要做好。电线要是着了火,不能带电用水泼。如果有人触了电,切断电源末迟延。【新知讲解】知识点一:安全用电一、电压越

2、高越危险1 什么是触电?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并有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2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及持续时间有关.(1)人体对不同大小电流的反应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100-200微安对人体无害反而能治病1毫安左右引起麻的感觉感知电流不超过10毫安时人尚可摆脱电流摆脱电流超过30毫安时感到剧痛,神经麻痹 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安全电流达到50毫安时很短时间使人心跳停止致命电流由表中数据看出,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强,触电死亡越快.(2) 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的影响人体时间越长,电流所积累的能量越多,引

3、起心室颤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时间越长,电流的热效应和化学效应会使人体出汗、组织电解,从而使得人体的电阻逐渐减小,流过人体的电流逐渐增大。由此得到:时间越长,危害越大。3.电压越高越危险触电电流大小由人体电阻和加在人体两端的电压决定。你们知道人体电阻大约有多大吗?人体电阻约为104 105 ;在皮肤潮湿时,人体的电阻可降低到约103。人对100200微安的电流无反应;电流达到1毫安左右会引起麻的感觉;不超过10毫安时,人尚可摆脱电流;超过30毫安时,就会感到剧痛、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当达到50毫安时,很短时间使人心跳停止。根据欧姆定律,在人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

4、越危险.很低的电压,例如手直接接触1.5V的干电池,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师:平时我们习惯把1 kV以上的电压叫高压,1kV以下的叫低压,但这样的区分并不表明低压对人体没有危险!要想知道多大才是安全的电压,这就要了解人体对电流的反应特征了通常情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家庭电路的电压220 V; 如果家在人体两端的电压是220 V,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电流:I =U/R= 220V/104 = 2.2×10-2 A = 22 mA可见家庭电路的电压值远远超过安全电压。知识拓展人体是导体,在不同情况下的电阻不同,身体干燥时电阻较大,潮湿时电阻较小.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5、除了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还跟电流的频率、通过人体的部位以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师:电压越高越危险,人接触带电体和不接触带电体都会发生触电事故吗?二、常见的触电事故1.低压触电(1)双线触电:站在绝缘体上的人若同时触到两根电线时,电流将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另一根线(零线)而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2) 单线触电: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则电流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地,经地线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双线触电 单线触电总结:当人体接触火线时,人体成为导线、电网中回路的一部分,电流流过人体,会造成触电事故.家庭电路中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除了上述两种低压触电的形式,

6、还有没有其他的触电方式?2.高压触电师::人不接触导线会造成触电事故吗?生: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1)高压电弧触电: 高压输电线的电压高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高压带电体会在周围形成强大的电场,当人靠近时,容易产生电弧触电,称高压电弧触电。 高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2)跨步电压电击当带电体有接地故障时,有电流流人大地,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即为跨步电压。这时的电流从一条腿流入,另一条腿流出,同样会发生触电事故,称跨步电压触电。思考:人站在干燥的凳子上,用一只手接触火线会触电吗?学生针对此图进行讨论:此人不会触电.因为此人站在干燥的凳子上,

7、凳子是绝缘体,手虽然与火线接触,但是与零线和大地之间不能形成回路,人不能成为火线与地、火线与零线形成的回路的一部分,所以人不会触电.3.触电后的急救原则(1)切断电源(甲图所示)(2)迅速使触电人摆脱电源。在未切断电源或触电者未脱离电源时,切不可触摸触电者。(图乙所示)(3) 施行急救:若触电者呼吸及心跳均停止时,应在做人工呼吸的同时实施心肺复苏抢救,同时尽快通知医务人员进行施救。 想想议议:图中给出了工作和生活中几种容易引起触电的情况.想一想,除了图示的几种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可能引起触电?如果在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会有触电危险吗? 电线破损 潮湿的手操作开关 在电线上晾晒衣服 大家总结一下

8、,生活中还有哪些会有触电的可能?1.电饭锅、电熨斗插电状态下接水,用电吹风时开水龙头等.因为一旦电器有线路老化、漏电等情况,就极易引起触电事故;2.用湿拖把、吸尘器清理地面时也要小心,不要用其触碰电器的电线、插座等;3.洗澡、洗衣服,或手上有水时,不要触碰开关、电灯、吹风机等; 三、安全用电原则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触电事故伤害,平时用电时应该注意什么?能不能说一说安全用电的具体做法?1.生活中防止触电的具体做法:(1)注意检查绝缘部分有无老化、龟裂、破损。(2)保持绝缘部分干燥,不用湿手扳开关,不在电线上晾衣服。(3)为了安全用电,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家庭电路的电压远远高于人

9、的安全电压,为了防范触电事故,家中一般都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但这也并不是绝对可靠的,也有出现故障和失灵的时候.通过前面的分析,你能总结出一些安全用电的原则吗?学生结合前面常见的触电事故,说出一些安全用电的原则:2.安全用电原则(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2)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3)不弄湿电器,不损坏绝缘层.(4)经常维护家庭电路及用电器.师:日常生活中除了确保家庭用电安全外,还要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你知道建筑物如何防雷吗?四、注意防雷1雷电的形成过程当两朵带异种电荷的云层相互接近时,就发生了大规模的空中放电现象,产生强大的闪光和声音,这就是

10、雷电。如果放电发生在云层和大地之间,在云层和大地之间雷电的路径上有强大的电流通过,就会给人们带来危害。比如击毁房屋,造成人畜伤亡,还会引起森林火灾,破坏高压输电线等。云层和大地之间发生放电时,雷电的路径往往经过地面上突起的部分,如树木、高大建筑等。云层之间、云层与大地之间的电压可达几百万伏至几亿伏,放电时的电流可达几万安至几十万安。通过人体会致人死亡,通过建筑物会使其严重损坏。师:大家说说如何避免雷电对人的伤害.2避雷针如果在发生雷电时,让强大的电流经过一根导线通入大地,就可以防止电流通过建筑物而造成破坏,所以在高大建筑物的顶部应该安装避雷针来防雷电。避雷针避雷针实际上是引雷针,它把雷电引来入

11、地,从而保护其他物体。避雷针:高大建筑物的顶端都有针状的金属物,通过很粗的金属线与大地相连,可以防雷,叫做避雷针 现代建筑物上的避雷针 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有两条防雷导线3其他的一些措施雷电时,不要靠近金属栏杆,各种电器应暂停使用。雷电时迅速走进屋内,或汽车内。不要手持金属杆,金属饰物包括手表也要抛离。在高山上,应该找没有积水的凹坑处双脚并拢蹲下。生活中如遇雷雨天不要在树下躲雨;不要打伞在空旷地;打雷时不要用手机、听耳机等. 知识拓展为什么雷雨时躲在大树或者高耸物体旁边容易被雷击?最危险的是从云中传导到地面的闪电.如果闪电击中一棵树,它会寻找接地的最佳途径.如果树干或者树枝有潮湿的裂缝,它便会沿

12、此途径将树劈裂.它可能会钻入树皮,使树液蒸发,再像手榴弹一样将树皮破裂.有时也会跳到树旁,攻击任何旁边的东西,这就是旁侧闪络.由此可见,雷雨天气躲在大树或者高耸物体下面是不安全的.如果确实万不得已需要在树下停留,必须与树身和枝丫保持两米以上的距离,并尽可能下蹲,双脚并拢.这样既可以降低人的有效高度又可以预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危害.例题【例1】电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正确用电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会危及生命,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使用试电笔时用手指抵住笔尖金属体 B在高压线下钓鱼C在家庭电路中使用绝缘层老化破损的导线 D搬动电器前先断开电源开关【答案】D【解析】A.使用测电

13、笔时,手要与笔尾金属体接触,这样才能辨别零线和火线,但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B.高压线下钓鱼,鱼线很容易接触到高压线,会发生触电事故。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C.电线的绝缘皮破损老化、破损时应及时更换,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或短路(即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D.为避免触电,在搬运电器之前必须切断电源。故D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练习1、下列现象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BCD【答案】B【解析】A.湿衣服是导体,当把湿衣服晾在电线上时,一旦漏电,人接触衣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B.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接地线是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14、,故B符合安全用电原则;C.绝缘皮破损的导线使用,易发生触电事故,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D.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易造成电流过大,引发火灾,故D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2、家庭电路的电压值远远超过了安全值,为了防范触电事故,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B. 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C. 更换灯泡、挪动电器前,应先断开电源开关D. 有人发生触电事故时,可以直接用手去拉触电者进行施救【答案】D【解析】A靠近高压带电体容易发生电弧触电,所以不能靠近高压带电体,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弄湿用电器,损坏绝缘层会造成人体容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造成触电事故,故

15、B正确,不符合题意;C更换灯泡、搬动电器时,用了防止触电,保证安全,要先切断电源,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发现有人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施救,以防止救人的人触电,故D错误,符合题意。§知识小结 【课堂检测】1(2019 湖南衡阳)关于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因漏电而造成触电事故,微波炉的金属外壳应该与大地相连B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以免发生触电事故C为了防止触电,必须把用电器的开关接在零线上D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因为电路发生了短路2.(2019 山东泰安市).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电路中,开关一定要

16、接在灯泡和零线之间B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要按住笔尾的金属体C电冰箱必须使用三孔插座D家庭电路中漏电保护器跳闸,一定是电路中出现了短路3.(2019辽宁营口市)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水壶的金属外壳不需要接地 B. 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时躲在树下更安全C. 维修家用电器前要切断电源 D. 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4.(2019年湖北省天门市)关于生活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时,直接泼水灭火B只要安装了空气开关,用电器和人身安全就得到了保障C用试电笔辨别火线、零线时,手指不要接触试电笔上的任何金属体D某用电器漏电时,正常工作的漏电保护器会自动切断电路

17、5.(2019 广西百色市)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家庭电路中控制用电器的开关一定要接在火线上B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成两脚插头使用C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不用接地线 D用湿抹布擦拭带电的插座面板6.(2019 常德市)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发现电灯L不亮,且保险丝没有熔断。某同学用试电笔测试如图的A、B、C、D四处,发现A、C、D这三处都能使试电笔的氖管发光,而B处不发光。那么可以判定故障是( )A火线和零线短路 B电线AC段某处断路C电线BD段某处断路 D电灯L短路7.(2019 江苏徐州市)下列家庭用电的做法正确的是() A导线直接接入插座 B手拿测电笔金属杆 C湿手拔插头 D用电

18、器外壳接地8.(2019 黑龙江龙东地区)下列现象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BCD9.(2019 四川自贡市)用试电笔可辨别火线和零线,使氖管发光的是 。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灯不亮,用试电笔测试图中的a、b、c、d四点,只有a点不发光,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10.(2019 镇江市)图中,插座的一部分已正确接入家庭电路,请将其他部分也正确接入家庭电路。【答案】1A【解析】A由于微波炉有金属外壳,所以应使用三孔插痤,这样防止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A正确;B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尖金属体,但要接触笔尾金属体,故B错误;C家庭电路的开关,一定要接在火线上,这样断开开关时,用

19、电器才不会带电,更安全,故C错误;D空气开关跳闸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可能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故D错误。2.C【解析】A家庭电路中,为安全起见,灯泡的开关一定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故A错误;B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故B错误;C电冰箱必须使用三孔插座来使外壳接地,故C正确;D家庭电路漏电保护器跳闸,可能是发生的短路,也可能是有漏电的位置,还可能是总功率过大,故D错误。3.C【解析】A金属外壳的电器都必须接地,这样才不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B 雷雨天气不能躲在高大建筑物等物体下避雨,这样更容易触电,

20、故B错误C为保证人体安全,以免发生触电事故,所以维修家用电器前要切断电源,故C正确;D 使用试电笔时手指必须要接触金属笔尾,笔尖接触电线,可辨别火线与零线,故D错误。4.D【解析】A.家用电器或线路失火时,要先切断电源,再实行施救措施,故A错误;B.家庭电路中虽然安装了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等装置,但不是绝对安全可靠,仍会出触电事故,故B错误;C.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手一定要接触笔尾金属体,故C错误;D.某用电器漏电时,正常工作的漏电保护器会自动切断电路,故D正确。5.A【解析】A.在家庭电路中,应将控制用电器的开关接在火线上。故A符合安全用电原则;B.用电器带有金属外壳或者经常

21、有水,其金属外壳一定要通过三孔插座接地,以防用电器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将用电器三脚插头改成两脚插头使用的作法是错误的。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C.金属外壳的用电器要接地,防止金属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D.因为湿抹布是导体,用湿抹布擦拭带电的插座面板,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D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6.C【解析】A选项,在用试电笔测火线A时氖管能发光说明火线正常,故A选项错误。B选项,如果AC段某处有断路,则用试电笔测D点时氖管不会发光,故B选项错误。C选项,由以上分析可知,A至D处都没有问题,所以问题一定是在电线BD段;当用试电笔测B时不发光,说明B处没有与D处相连通,

22、所以有BD段某处断路,故C选项正确。D选项,如果灯泡被短路,则电路中电流过大会把保险丝烧断,而题目中保险丝没有问题,故D选项错误。7.D【解析】A导线直接接入插座,导线裸露在外面,容易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A错误;B手握测电笔金属杆判断插座中是否有电会造成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B错误;C直接用湿手去拔插头,因生活用水是导体,易引发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C错误;D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接地线是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D正确。故选:D。8.B【解析】A.湿衣服是导体,当把湿衣服晾在电线上时,一旦漏电,人接触衣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B.有金属外

23、壳的用电器接地线是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故B符合安全用电原则;C.绝缘皮破损的导线使用,易发生触电事故,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D.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易造成电流过大,引发火灾,故D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9.火线;ab之间断路。【解析】试电笔可以区分火线和零线,可以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用试电笔测试b、c、d三点,氖管都发光,这说明从火线到b点之间的电路都是完好的,没有断路;而试电笔测试a点时,氖管不发光,这说明b点到零线之间的导线出现断路,由此可以判断出是a、b之间某处断路。10.【解析】三孔插座接线时应遵循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上孔接地线的原则;开关应接在火线,同时火线应与灯泡

24、的底端金属触点相连,零线应与灯泡的侧面金属螺纹相连,如图:【课堂总结】 【家庭作业】一选择题(共25小题)1、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用手将人拉开B家庭电路中应安装空气开关或保险丝C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一般使用两脚插头D使用螺丝刀式的试电笔时手指不能接触上端的金属帽2、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发生了短路故障B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C开关必须要接在用电器和零线之间D家用电器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3、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家庭电路中控制用电器的开关一定要接在火线上B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成两

25、脚插头使用C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不用接地线D用湿抹布擦拭带电的插座面板4、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修理家庭电路时没有断开总开关B电灯的开关接在火线和电灯之间C保险丝熔断后可用铜丝代替D只有短路才会造成空气开关跳闸5、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控制电灯的开关要接在零线上B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C家用电器起火时,要立即用水扑灭D高压线下钓鱼6、家庭电路中,下列情形可能引起熔丝熔断的是()A插座的零线火线接反B两只白炽灯串联连接C电器金属外壳未接地D同时使用大功率电器7、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安全意识也要加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有人触电,用湿木棒去分离人与电线B安装漏电装置

26、,可用铜丝代替保险丝C有小孩的家里,电源插座应加保护盖D如图所示,高铁站台上候车可以在黄色安全线外侧站立8、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水壶的金属外壳不需要接地B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时躲在树下更安全C维修家用电器前要切断电源D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9、关于生活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时,直接泼水灭火B只要安装了空气开关,用电器和人身安全就得到了保障C用试电笔辨别火线、零线时,手指不要接触试电笔上的任何金属体D某用电器漏电时,正常工作的漏电保护器会自动切断电路10、家庭电路的电压值远远超过了安全值,为了防范触电事故,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不靠近高压带电体B

27、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C更换灯泡、挪动电器前,应先断开电源开关D有人发生触电事故时,可以直接用手去拉触电者进行施救11、以下说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一个接线板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B充电结束拔下手机后,充电器一直插在墙上的插座上C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使试电笔氖管发光,则不要去触碰D当电器刚刚起火时,迅速用水浇灭小火苗12、利用试电笔可以方便地判断出照明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如图所示的是使用试电笔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1)(2)B只有(2)(3)C只有(3)(4)D只有(1)(4)13、下列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用湿手按开关B在带有绝缘层的通电导线上晾晒衣物C在高压输电

28、线下钓鱼D使用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外壳要接地14、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会引起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其原因主要有两种,即发生短路现象和 。【答案】1B。【解析】A、发现有人触电,应当先断开电源,不能用手将人拉开,否则施救者也会触电,故A错误;B、为用电安全,家庭电路中应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故B正确;C、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防止金属外壳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故要使用三角插头,故C错误;D、螺丝刀式试电笔使用时,手指要接触上端的金属帽,千万不要接触笔尖金属体,故D错误。2、D。【解析】A、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可能是发生了短路,或用电器总功率过大,电路电流太大造成的。故A错误。B、使用测电笔时,应

29、让手与笔尾的金属体接触,才是正确的,当氖管发光时,说明接触的是火线。故B错误;C、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应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这样在开关断开时,用电器上没有电,不易发生触电事故。故C错误;D、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故D正确。3、A。【解析】A、在家庭电路中,应将控制用电器的开关接在火线上。故A符合安全用电原则;B、用电器带有金属外壳或者经常有水,其金属外壳一定要通过三孔插座接地,以防用电器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将用电器三脚插头改成两脚插头使用的作法是错误的。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C、金属外壳的用电器要接地,防止金属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30、;D、因为湿抹布是导体,用湿抹布擦拭带电的插座面板,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D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4、B。【解析】A、家电维修或检修电路时,需先切断电源,再维修。故A错误;B、为保证用电安全,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故B正确;C、保险丝熔断后,不能用铜丝来代替,因为铜丝的电阻率小、熔点高,用铜丝代替保险丝,不能在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故C错误;D、空气开关跳闸的原因是电路电流太大,而电流过大可能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故D错误。5、B。【解析】A、开关应接在火线与电灯之间,当开关断开时,电路中不但没有电流通过,而且电灯与火线断开连接,防止人发生触电事故,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原

31、则;B、为了防止因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所以冰箱的金属外壳要接地,故B符合安全用电原则;C、家用电器失火,应该先切断电源,并且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D、在高压电线下面钓鱼,甩鱼线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D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6、D。【解析】A、插座的零线火线接反,用电器仍然能工作,不会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不会引起熔丝熔断,故A错;B、两只白炽灯串联连接,电路中的电流比只接一个灯时的电流还小,不会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不会引起熔丝熔断,故B错;C、电器金属外壳接地,是为了防止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电器金属外壳未接地,电器还能工作,不会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不会引起熔丝熔断,故C错;D、同时使用大功率电器,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过大,会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熔丝熔断;故D正确。7、C。【解析】A、湿木棒是导体,若有人触电,用湿木棒去分离人与电线,会使救人的人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B、保险丝的材料是电阻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铜丝是电阻小熔点高的材料不适合做保险丝材料,不能起到保险的作用。故B错误。C、电源插座应加保护盖,防止小孩误接触其中的火线发生触电事故。故C正确。D、列车通过时,列车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