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红卫不离不弃守护瘫痪的丈夫二十六年_第1页
袁红卫不离不弃守护瘫痪的丈夫二十六年_第2页
袁红卫不离不弃守护瘫痪的丈夫二十六年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袁红卫不离不弃守护瘫痪的丈夫二十六年袁红卫不离不弃守护瘫痪的丈夫二十六年夜深沉、望星 空关注阅读设置分享阅读 (35) 回复 (0) 2017-05-07 19:35:53 赞快速回复袁红卫不离不弃守护瘫痪的丈夫二十六年 湖南民生在线讯(孙圣端)古人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 临头各自飞。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大有人在。然而,湘西凤 凰县沱江镇三王阁社区的袁红卫,当灾乱降临时,她不仅没 有远走高飞,还死心踏地的守侯着她那瘫痪的丈夫 20 多年 7560 多天。是块铁,也磨融了,可丝毫没有磨损她瘦弱的双 肩,她用瘦弱之躯支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 20 多年的不离 不弃、无怨无悔地照料瘫痪在床的丈夫,抚

2、养年幼的儿子, 孝顺年迈多病的公公婆婆,给丈夫一个恩爱的家,给儿子一 个温暖的家,给公公婆婆一个希望的家,给社会一个和谐的 家,谱写出一曲孝道女性的奉献之歌、 爱心之歌、 美德之歌。 幸福转瞬即逝大祸降临 袁红卫不是凤凰人,祖籍在邵东县火厂坪镇,八十年代末来 到凤凰县烟厂做临时工, 认识吴立志, 1991 年成亲落户凤凰。 第二年,生下了唯一的儿子。加上公公婆婆,一家五口开始 过着幸福安祥的平静生活。谁知好景不长,灾祸从天而降, 1992 年 6 月 26 日,她们的 儿子才五个月时,丈夫吴立志在帮人家修房子时不慎从脚手 架上摔下来,造成脊柱神经断裂,导致高位截瘫,生活不能 自理。那时,袁红卫

3、才 26 岁。 丈夫瘫痪后,有不少“好心人”劝她: “你现在才二十几岁, 年纪轻,何苦守着这个没有希望的家受活罪呢?” 。可袁红 卫心软,她父亲是个人民教师、共产党员,从小就教育她们 兄妹四人:“做人就要做一个正直、善良、勤劳、不怕困难, 有孝心,有爱心、遵守传统美德的人。 ”袁红卫想:如果自 己带着孩子另嫁他人,能得到幸福,但丈夫就得由年老多病 的公公婆婆照顾,丈夫健康时就身强力壮。虽然瘫痪在床, 体重并未减轻,公公婆婆自顾无暇,哪有能力来照顾他呢? 公公婆婆过世后丈夫又怎么办呢?说不定她一走,丈夫就对 生活失去信心 想到这里,她于心不忍,要坚持把这个家支撑起来。 为了一家老小饱偿人间辛酸

4、丈夫倒下后,家里断了经济来源,日子也过得异常艰难。每 天早上 6 点钟起床,为丈夫清洗身子,换洗衣服,两个小时 下来,已经累得腰酸腿痛。尽管如此,还得接着煮饭,让一 家人吃饱饭后,她才能出门。在这段日子里,除了米和水不 捡别人的, 其余能吃的东西她都捡过, 别人丢弃的老白菜叶、 烂萝卜等。可问题总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常常弄得她手 足无措。由于丈夫一个人长时间呆在家里,几乎与世隔绝, 心情异常烦闷,脸上失去笑容。为了消除丈夫心中的烦闷, 袁红卫向娘家的弟妹们求援, 买来了一把轮椅。 坐在轮椅上, 自己可以出来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看看电视,了解外 面的新鲜事,心情渐渐舒畅起来。但由于下肢不能

5、活动,引 起坐疮溃烂, 如不及时治疗, 后果不堪设想, 直至危及生命。 可昂贵的医疗费却让袁红卫无能为力。万般无奈之下,袁红 卫接来相距几百公里之外的继母,买来简单的医疗器械,在 继母(也是医生)的指导下,自己学着为丈夫打针、消炎甚 至开刀。在丈夫瘫痪后的前六年里,袁红卫抱着一线希望, 依靠一把轮椅带着他四处求医,先后辗转湖南、贵州两省的 多个地区,采用中医、西医多方治疗,在此期间,她学会了 敷药、打针、针灸、按摩。可惜的是,丈夫的伤没治疗好, 家里已经债台高筑、一贫如洗了。失望中,丈夫提出放弃外 出求医治疗,由袁红卫在家护理治疗。身陷困境时 “四自”点亮人生 孩子要抚养、要读书,一家人要吃饭

6、,日子还得过下去,再 苦、再累,她坚持不向政府伸手,或依赖亲戚朋友的救助。 她说:“与其拿着别人送的 10 元钱买肉,不如自己挣 2 毛钱 买白菜。”但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因为丈夫需要换洗 的时间太多太长, 常常因此影响工作。 在外面的时间呆长了, 又担心他在家里做傻事。她表哥为了帮助她渡难关,就让袁 红卫在他的餐馆当帮工。这一干就是好几年。期间,她每天 早、中、晚三个时间帮丈夫清洗身子,换洗衣服,无论严寒 酷暑,从不间断。但是,在附近打工,工钱低,却只能供一 家五口填饱肚子。为了争更多的挣钱还债,让儿子上好学读 好书,完成学业。她和丈夫商量,把丈夫和儿子托付给公公 婆婆照顾,自己去北京打

7、工。在北京,两年挣了三万元钱, 却忍受不了对丈夫的牵挂、儿子的担心和对老人的愧疚。于 是,又回到家乡了凤凰。 回到家里, 虽然一家老小可以照顾, 但工作又没有了着落, 生活又断了来源。 正在他心急发愁时, 丈夫提出了一个建议: “我们承包个果园吧?时间上可以自 由安排,还可以利用果园种些蔬菜,喂些鸡鸭猪等。一家人 能天天在一起,有个照应。 ”袁卫红觉得丈夫的主意不错, 就向弟妹借了几万元钱作启动资金,于 2005 年承包了 60 亩 柑桔园( 20年),当年喂了 40头猪, 100多只鸡。可没想到 的是,当年的猪价连续滑坡,养鸡遇到禽流感,辛辛苦苦干 了一年,不仅没盈利反而还亏了一万多元。嫁接

8、的新品种柑 桔树发芽了,她请人锯掉了老枝,留下的是新枝,可到盛夏 季节,叶落了、树死了。因为不懂技术,把果枝锯掉了,留 下的又不是果枝,营养跟不上,加之经济拮据,少施了一次 壮果肥,秋收时,桔子又小产量又低,最后血本无归,借来 的钱全部赔进去了。2007 年这一年,几经失败的她,通过几年的摸索,才开始收 获成功的喜悦。辛苦劳累一年,总算赚了 6000 元钱,还了 一部分债,支付了丈夫的医药费,虽然所剩无几,但“比起 过去的日子,有了很大的起色。袁红卫多年如一日的孝心奉献,引起了凤凰县委政府有关领 导的高度重视,时任县委书记叶红专亲自来到她家慰问,时 任县委组织部部长何杰在 2008 年的正月十

9、五也带领县开发 办、建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负责人上门慰问,给 她送去了慰问金,帮助她描画发家致富蓝图,适时解决生产 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县委组织部把她作为帮抚对象长期帮 抚,为她丈夫买新轮椅,给她的柑桔园提供肥料等,县工会 帮她购买鸡鸭猪家禽种苗等;县开发办为她提供柑桔品改苗 木,组织农业技术员实地指导柑桔培管技术,给予长期的技 术支持;县建委帮助她修建围墙,维修房屋;民政局把她一 家三口纳入社会救助,由沱江镇三王阁社区按每人每月发放 生活费 91 元;共青团将她的儿子纳入希望工程,每学期帮 助解决学杂费 1000 元;州妇联了解到袁红卫的情况后,向 州有线电视台看点栏目作了推荐, 4 名到她家里住了一 个星期,跟踪报道她的生产生活情况,与她丈夫亲切地聊家 常,为她们的将来出谋划策,以此唤醒全社会的良知; 2008 年3月 5日,凤凰县妇联结合灾后重建,带领县直数百名妇 女为她的柑桔园除草松土, 并组织大湾村女子嫁接队对 5000 多株柑桔进行灾后第一次修剪。在她的苦心经营下, 60 多亩面积的柑桔培管走向了正常化, 桔园里办的养猪场每年都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