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JZZNB005-2008建筑消防电气检测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指导书规定了电气防火检测的一般技术和检测方法。本指导书适用于500V及以下建筑物内电气火灾的预防性检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导书的条款,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指导书。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52-19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
2、19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54-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13955-200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T11022-1999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3 检测类别3.1 监督检测应公安消防机构的要求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的检测。3.2 委托检测受建筑消防设施的业主单位、施工单位、使用单位等委托而进行的检测。3.3 仲裁检测为
3、仲裁机构解决建筑消防设施争议而进行的检测。4 技术要求4.1 低压配电装置4.1.1 低压配电和控制电器4.1.1.1 低压配电和控制电器的外部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GB50254-1996 2.0.4.22.0.4.32.0.4.4)1 接线应排列整齐,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2 电源线应接在进线端,即固定触头接线端。3 电器的接线应采用铜质或有电镀金属防锈层的螺栓和螺钉,应拧紧且应有防松装置。4 电器的外露导电部分、框架的接地,应牢固可靠,完好无损。4.1.1.2 配电柜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或接零可靠;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用裸编织铜线连接,且有标识。(GB503
4、03-2002 6.1.1)4.1.1.3 电器动静触头、接线端子、母线连接点的温度不应超过表1和表2规定的数值,同相(路)上下接线端子温差应少于10K。 (GB/T11022-1999 4.4)表1 交流低压母线各部位的允许温升值部 位周围空气温度为40的允许温升(K)母线上插接式触点铜母线60镀锡铝母线55母线相互连接处铜铜50铜搪锡-铜搪锡60铜镀银-铝搪锡80铝搪锡-铝搪锡55铝搪锡-铜搪锡55表2 低压电器与外部连接的接线端子的允许温升值接线端子材料周围空气温度为40的允许温升(K)裸铜60裸黄铜65铜(或黄铜)镀锡65铜(或黄铜)镀银镀锡704.1.1.4 电器不应有火花放电现象。
5、检测数量:抽查低压配电柜总数的30%,但不少于1个柜。检测方法:1)直观检查。2)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各连接点(含端子)、引线接头的温度。3)用红外热像仪拍摄热像图。4)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分别测量A相、B相、C相之间的绝缘电阻值。5)用超声波探测仪测量火花放电现象。注:此条所述的低压配电和控制电器主要是指安装在配电室低压配电柜内的电器设备,如低压隔离开关、刀开关、断路器等。4.1.2 配电箱和开关箱4.1.2.1 配电箱和开关箱不采用可燃材料制作。 (GB50303-2002 6.2.8.3)4.1.2.2 配电箱和开关箱不应直接安装在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上。(GB50222-1995 3.1.10
6、)4.1.2.3 配电箱和开关箱内配线整齐,无绞接现象。导线连接紧密,不伤芯线,不断股。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相同,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多于2根,防松垫圈等零件齐全。 (GB50303-2002 6.1.9.1)4.1.2.4 照明配电箱安装牢固,底边距地面为1.5m;配电板底边距地面不小于1.8m。(GB50303-2002 6.2.8.4)4.1.2.5 照明配电箱内,分别设置零线(N)和保护地线(PE)汇流排,零线和保护地线经汇流排配出。 (GB50303-2002 6.1.9.3)4.1.2.6 配电箱接线端子的温度不应超过表2中的数值,同相(路)上下接线端子温差应少于10K。4
7、.1.2.7 配电箱内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GB50303-2002 6.1.6)注:此条所述的配电箱主要是指安装在各楼层的配电箱。检测数量:抽查配电箱和开关箱总数的30%,但不少于1个箱。检测方法:1)直观检查。2)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各接线端子的温度。3)用红外热像仪拍摄热像图。4)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分别测量A相、B相、C相之间以及与地间的绝缘电阻值。4.1.3 插座和照明开关4.1.3.1 插座标识 (GB50303-2002 22.1.1)当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的插座安装在同一场所时,应有明显的区别;配套的插头应按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区别使用。4.1.3.2 插座
8、接线 (GB50303-2002 22.1.2)1 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与相线连接,左孔或下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2 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或接零线接在上孔。插座的接地端子不与零线端子连接。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接线的相序一致。3 接地或接零线在插座间不串联连接。4.1.3.3 特殊场合插座1 潮湿场所采用密封型并带保护地线触头的保护型插座,其安装高度不低于1.5m 。 (GB50303-2002 22.1.3.2)2 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插座,当不使用安全型插座时,其安装高度不小于1.8m。3 车间及试(实)验室的插
9、座安装高度距地面不小于0.3m;同一室内安装高度一致。4 地插座应具有牢固可靠的保护盖板,密封良好。(GB50303-2002 22.2.1)4.1.3.4 插座和开关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 (GB50016-2006 11.2.4)4.1.3.5 “”类家用电器用插座(JGJ/T16-92 10.8.8)使用“I”类家用电器(如空调、电冰箱、电热水器、洗衣机等)的场所,必须设置带有保护线触头的电源插座,并将该触头与保护地线(PE线)连成电气通路。保护接地线应选用与相线截面、绝缘等级相同的铜芯导线。4.1.3.6 照明开关: (GB50303-2002 22.1.4)1
10、 同一建筑物、构筑物的开关采用同一系列的产品,开关的通断位置一致,操作灵活,接触可靠。2 相线经开关控制,民用住宅无软线引至床边的床头开关。4.1.3.7 暗装插座与开关面板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GB50303-2002 22.2.2.3)4.1.3.8 插座、照明开关接线端子、触点的温度不应超过表2规定的数值。检测数量:按5%的自然间抽检,但不少于1间。检测方法:1)直观检查。2)用红外测温仪测量触头、接线端子的温度。3)用插座检测仪测量插座的接线是否正确。4)用超声波探测仪检测插头与插座连接处、开关接线处有无打火放电现象。4.1.4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4.1.4.1应采用分级
11、保护,并应以末端保护为基础。住宅和末端用电设备必须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GB13955-2005 4.4.1)4.1.4.2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安装时,必须严格区分N线、PE线。通过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N线不得作为PE线,不得重复接地或接设备外露可接近的导体。PE线不得接入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GB13955-2005 6.3.4)4.1.4.3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在不同的接地形式中应正确接线。(GB13955-2005 6.1.4)检测数量:按安装数量的30%抽检,但不少于5个。检测方法:1)直观检查。2)用插座检测仪试验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功能。4.2 低压配电线路4.2.1 线路选型4.2.1
12、.1 公共建筑、民用建筑的配电线路应采用铜芯电线电缆。(JGJ/T16-1992 9.1.4)4.2.1.2 保护导体截面面积 (GB50054-1995 2.2.92.2.10)按机械强度要求,PE线和PEN线,没有机械防护的单根铜线不应小于4mm2;有机械防护的单根铜线不应小于2.5mm2。当PE线或PEN线的材质与相线相同时,其截面应符合表3中的规定:表3 相线截面与PE线或PEN线最小截面对应关系相线芯线截面S(mm2)PE线最小截面(mm2)S16S16 S351635S400S/2S400S/44.2.1.3 以气体放电灯为主要负荷的N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采用可控硅调光装置或计
13、算机供电线路的N线或PEN线的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的2倍。(JGJ/T16-1992 8.4.11)4.2.1.4 当采用多相供电时,同一建筑物、构筑物的电线绝缘层颜色选择应一致,既保护地线(PE)必须用黄绿双色线,零线(N)用淡蓝色,相线用: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 (GB50303-2002 15.2.2)4.2.2 线路敷设4.2.2.1 配电线路敷设在有可燃物的闷顶时,应采取穿金属管等防火保护措施;敷设在有可燃物的吊顶时,宜采取穿金属管、采用封闭式金属线槽或难燃材料的塑料管等防火保护措施。 (GB50016-2006 11.2.3)4.2.2.2 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
14、具连接,柔性导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大于0.8m,在照明工程中不大于1.2m。 (GB50303-2002 14.2.10.1)4.2.5.3 各种明布线应水平和垂直敷设;水平敷设时,不小于2.5m,垂直敷设时不小于1.8m;导线垂直敷设至地面低于1.8m的部分,应穿管保护。(JGJ/T16-1992 9.3.4)4.2.2.4 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GB50303-2002 15.1.1)4.2.2.5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电线,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线应穿于同一金属导管内,且管内电线不应有接头。 (GB50303-2002 15.1
15、.2)4.2.2.6 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GB50016-2006 7.2.10)4.2.2.7 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GB50016-2006 7.2.10)4.2.2.8 电缆沟内应无杂物,无积水,盖板齐全;隧道内应无杂物,照明、通风、排水等设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GB50168-2006 8.0.1.6)4.2.2.9 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 (GB50168-2006 5.1.22)4.2.2.10
16、 爆炸危险环境照明线路的电线电缆和电缆额定电压不得低于750v,且电线必须穿于钢导管内。 (GB50303-2002 15.1.3)4.2.3 导线与电器设备的连接导线与电器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GB50303-2002 18.2.1)1 截面积在10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2 截面积在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拧紧搪锡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3 截面积大于2.5mm2的多股铜芯线,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或器具的端子连接;多股铜芯线与插接式端子连接前,端部拧紧搪锡。4 每个设备和器具的端子接线不多于2根电线。4.2.4 电线
17、电缆运行4.2.4.1 导线接头、导线与设备或器具的接线端子温度应符合表2的要求。4.2.4.2 导线芯线长期工作最高允许温度应符合表4中的规定:(JGJ/T16-1992 8.4.5.1)表4 导线芯线长期工作最高允许温度类型长期工作最高允许温度()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线90聚氯乙烯绝缘电线(PVC)70橡皮电线654.2.4.3 电力电缆表面允许温升应符合表5的规定。(DL/T664-1999 6.6.5)表5 电力电缆最高允许温度和表面允许温升值电缆类型缆芯长期允许温度()表面允许温升(K)带铠装不带铠装节油性浸渍绝缘电缆(10kv及以下)652025交联聚乙烯电缆809030402535橡
18、胶绝缘电缆6520254.2.4.4 低压电线和电缆,线间和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必须大于0.5M。(GB50303-2002 18.1.2)4.2.4.5 三相回路中,PE线内流过的正常泄露电流,不宜超过1A;当此电流不正常地过大时,应纠正PE线和N线有无接反,线路绝缘有无破损等。4.2.4.6 导线接头、导线与设备或器具的接线端子应无打火放电现象。检测数量:变配电室,技术层的动力工程,供电干线的竖井,10%的自然层。检测方法:1) 直观检查。2) 选择负荷最高或散流条件最差的线段,用红外测温仪测量接线端子的和电线电缆的温度。3) 用超声波探测仪测量接线端子的打火放电现象。4) 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
19、量绝缘电阻值。 5)在配电室低压配电柜处用真有效值钳形表测量PE线电流。4.3 低压用电设备4.3.1 照明装置4.3.1.1 防火要求1 照明器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保护措施。卤钨灯和超过100W的白灯泡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的引入线应采取保护措施。(GB50045-1995 9.3.1)2 白炽灯、卤钨灯、荧光高压汞灯、镇流器等不应直接设置在可燃装修材料或可燃构件上。可燃物品库房不应设置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GB50045-1995 9.3.2)4.3.1.2 照明灯具与可燃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1 普通灯具不应小于0.3m;2 高温灯具(聚光灯、碘钨灯等)不应小于
20、0.5m;3 影剧院、礼堂用的面光灯、耳光灯不应小于0.5m;4 容量为100-500W的灯具不应小于0.5m;5 容量为500-2000W的灯具不应小于0.7m;6 容量为2000W以上的灯具不应小于1.2m。当安全距离不够时,应采取隔热、散热措施。4.3.1.3 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m时,灯具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或接零可靠,并应有专用接地螺栓,且有标识。 (GB50303-2002 19.1.6)4.3.1.4 温升 (GB19510.9-2004 14.3)日光灯整流器线圈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给定tw值,如没有标注tw值时,其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95(内有衬纸)和85(内无衬
21、纸)。 4.3.1.5 成套灯具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M。 (GB50303-2002 3.2.10)4.3.1.6 照明灯具及其附近应无火花放电现象。检测数量:按5%的自然间抽检,但不少于5间。检测方法:1)直观检查。2)用红外测温仪测量日光灯镇流器线圈、电容器外壳和霓虹灯专用变压器外壳温度的温度。3)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灯具的绝缘电阻值。4)用超声波探测仪测量灯具的火花放电现象。4.3.2 电动机4.3.2.1 电动机的安装应牢固,螺栓及防松零件齐全,不松动。防水防潮电气设备的接线入口及接线盒等应做密封处理。 (GB50303-2002 7.2.1)4.3.2.2 电动机应装设短路保护和接地
22、故障保护,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装设过载保护、断相保护和低电压保护。 (GB50055-1993 2.4.1)4.3.2.3 电动机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GB50303-2002 7.1.1)4.3.2.4 电动机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80,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95。4.3.2.5 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不应超过额定值,三相电流应平衡,任意两相间的电流差值应小于额定电流的10%。检测数量:按电动机总数的10%抽检,但不少于1台。检测方法:1)直观检查。2)用红外测温仪测量电动机轴承的温度。3)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绝缘电阻值。4.3.3 电热器具 (GB5005
23、5-1993 8.0.3)4.3.3.1 超过3kW的固定式电热器具1 应采用单独回路供电,电源线应装设隔离电器和短路、过载及接地故障保护电器。导线和热元件的接线处应紧固,电烘箱引入线处应采用耐高温的绝缘材料予以保护;2 周围0.5m以内不应放置可燃物;3 电热器具的电源线,应装设刀开关和短路保护电器,其可触及的外露导电部分应接地。4.3.3.2 低于3kw的可移动式电热器具1 电热器具应放在不燃材料制作的工作台上,与周围可燃物应保持0.3m以上的距离。2 电热器具应采用专用插座和单独回路供电,其引出线应采用石棉、瓷管等耐高温绝缘套管保护。4.3.3.3 电源线芯线的最高温度,塑料线70,橡皮
24、线65。4.3.3.4 电源插座、开关电器触点的温升不应超过表2的数值。检测数量:按电热器具总数的10%抽检,但不少于1只。检测方法:1)直观检查。2)用红外测温仪测量电源线芯线、电源插座和开关电器触点的温度。4.3.4 空调器 (GB50055-1993 8.0.2)4.3.4.1 空调器应单独供电,空调电源线应设置短路、过载保护,其电源插座触头与配电线路TT或TN系统中的PE线连成通路。4.3.4.2 空调器不应安装在可燃结构上,其设备与周围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0.1m。4.3.4.3 分体式空调穿墙管路应有套管保护,出口周边修饰规矩,室内机体接线端子板处接线牢固、整齐、正确。4.3.4.
25、4 空调电源线插头和插座的温度不超过表2的数值。检测数量:按空调器总数的10%抽检,但不少于1只。检测方法:1)直观检查。2)用卷尺测量电气设备的安装尺寸。3)用红外测温仪测量电源插头和插座的温度。4.4 接地和等电位联结4.4.1 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 (GB50169-2006 3.1.1)1 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2 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3 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4 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5 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
26、和可触及的电缆金属护层和穿线的钢管。穿线的钢管之间或钢管和电器设备之间有金属软管过渡的,应保证金属软管段接地畅通。6 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7 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4.4.2 接地线敷设4.4.2.1 接地线应采取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的措施。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的部位应采取防腐措施。 (GB50169-2006 3.3.3)4.4.2.2 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相连接。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干线或接地网相连接。 (GB50169-2006 3.3.4)4.4.2.3 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汇流排或接地干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重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GB50169-2006 3.3.5)4.4.2.4 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 (GB50169-2006 3.3.11)4.4.2.5 接地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用螺栓连接时应设防松螺帽或防松垫片。(GB50169-2006 3.4.1)4.4.2.6 接地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GB5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昆明运输协管员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空乘岗位面试题库及答案
- 科研人员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评价制度课件
-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总结课件
- 家电数码市场发展方向
- 希望以上标题符合您的要求
- 社交媒体推广协议的条款
-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带动效应研究报告
- 安全教育培训能力不足课件
- 《鸿蒙应用开发项目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注册计量师考试计量器具管理与维护试卷
- 国内公司外汇管理办法
- 高中数学教师学情分析现状的调查研究
- 起重作业安全知识考核试题(含答案)
-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肿瘤化疗静脉护理
- 灯笼鱼介绍课件
- 就业创业政策解读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业市场发展调研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