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式生活态度-最新年精选文档_第1页
论庄子式生活态度-最新年精选文档_第2页
论庄子式生活态度-最新年精选文档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庄子式生活态度辜霞( 1989- ),女,汉族,四川人,现就读于西南大学文 院。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育。甄山川( 1991- ),女,汉族,四川人,现就读于西南大学 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育。庄子生活在公元前两三百年前, 那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远不 如现在,可谓天壤之别。虽然身处战国乱世,可庄子用理念构建 了一个他坚信的存在,这是一种庄子式的生活态度。庄子式的生活态度之一是逍遥。 这个逍遥不同于我们平常所 说的逍遥,它有两层含义。 一是无所待,二是与大自然泯为一体。 什么是无所待?无所待的意思即不凭借。 庄子无所待的理念传达 出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呢?我认为是独立自强。不依靠别人, 依靠

2、自己的力量去解决生活中纷繁复杂的问题矛盾冲突。 年幼时 我们需要父母的照顾,那么父母必定会对我们有不同程度的管 束,也就无所谓逍遥了。父母的照顾便是我们的凭借,我们的有 所待,父母对我们不同程度的管束是不逍遥的行为体现。 庄子给 了我们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启示呢?无所待的生活态度, 即独立 自强。你独立自强了,无所待了,不凭借其他的势力了,那么就 逍遥了。你就是自己行动的主人,不需再被凭借的势力所牵制。 所待的势力是非己的, 那么便不由自己决定, 它的时间和空间都 是不确定的,在这种患得患失之间,难得逍遥。什么是与大自然 泯为一体?在逍遥游有这样一段关于神人的描述:“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

3、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 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 而年谷熟。”【 1】这位神人就是与大自然泯为一体的典型。我 们当然没法做到和他一样, 但这种庄子式的与大自然泯然为一体 的行为对我们的生活态度的影响和启示是什么呢?这种庄子式 的与大自然泯为一体的行为对我们的影响之一是审美倾向。 比起 浓妆艳抹,我们更喜欢自然清新。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这句诗是对自然美的最好诠释。 这种庄子式的与大自然泯然为一 体的行为对我们的影响之二是亲近自然。中国有“风水”一说, 其实这就是一种找到人与自然最协调最合适的相处之道的学说。 中国的园林其实就是把大自然中

4、的美景浓缩到中国人的后院。 那 些小桥流水, 奇崛怪石在大自然中是再常见不过的了。 我们尽我 们所能地亲近自然,正是受庄子的影响而形成这种生活态度。庄子式生活态度之二是养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 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养生近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但人 们一般关注的养生指的更多的是怎么吃和怎么锻炼的方式方法, 比如养生膳食,养生运动。庄子式的养生包括这些,又不仅仅只 是这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2】这段话是庄子对知识的态度, 为了养生的目的应该对知识抱有怎样的态度的解说。 庄子认为我 们不应该去追求无止境的知识以求得养生。

5、 这种庄子式的对知识 的态度对我们的影响是选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知识进行学习。 既 然知识无涯, 穷尽我们一生都不能学尽, 那么就选择自己喜欢的 感兴趣的知识来学习。 尤其是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 庄子这种养 生的思想对我们就更有现实性的启迪作用。 知识发展到今天, 一 个人就算从他生下来那一刻就开始学习直到他死去才停止也是 没法学完的, 知识在现今已经是一种爆炸式增长。 这个不做知识 上的追求并不是成为愚钝,而是指不妄想穷尽知识。因此,我们 就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知识来学习, 这是庄子式养生给我们 的启示之一。庄子所说的养生是要打破生死关头的。养生主 中有这样一段: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6、弟子曰:“非夫 子之友邪?”曰: “然”。 “然则吊焉若此, 可乎?”曰: “然。 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 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彼其所以会之, 必有不蕲言而言, 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 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3】这就是庄子式的养生,不仅看到生, 更要看到死。 这种庄子式的养生给我们的启示是看破生死。 执著 于生便不能看到死,看不到死便不能谓之真正的养生。生,是顺 应天理而生,死亦是顺应天理而死,对死又有何悲伤呢,有何畏 惧呢?打破生死关头, 不仅是指对于生与

7、死的界限不应该过分看 重,而且还指我们应该坦然接受生与死的存在。 既不应该像醉生 梦死的人一样没有危机意识,看不到死,也不应该像尼采、叔本华等悲观主义者一样, 看不到死。 现今年纪大的人大多总是畏惧 死,这是没有打破生死关头的表现。生是一种自然存在,老是一 种自然存在,病是一种自然存在,死亦是一种自然存在。对生老 病死自然存在的坦然面对, 把其看作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而然的 事情,看破生死关头, 这是庄子式养生给我们的生活态度启示之 二。庄子式生活态度之三是无为。 “治理天下, 不可藏仁以要人, 应当体道而行,绝去物累。”【 4】不是人人都能当统治者去治 理天下, 但这种无为对我们的生活态度是有启示和影响的。 虽不 是每个人都能当统治者去行一行帝王之术, 但我们生活中会与无 数的人打交道, 在这种时候, “不可藏仁以要人, 应当体道而行, 绝去物累”就派上用场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应抱着利的目的 去交往,否则,所有的人都只是过客,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长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