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厂隧道式净化灭菌烘箱验证方案_第1页
制药厂隧道式净化灭菌烘箱验证方案_第2页
制药厂隧道式净化灭菌烘箱验证方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第一制药厂企业标准Q/SY J 1501302版本号:01xxxx隧道式净化灭菌烘箱验证方案XXXX-08 20 发布XXXX0901实施XX第一制药厂发布、八冃U言本标准系首次制定;本标准系根据Q/SYJ01022000 (版本号02)文件编制标准与 Q/SY0115-XXXX验证实施标准制定;本验证方案由验证领导提出;本验证方案由验证小组制定;本验证方案制定XXX ;本验证方案打印人:XXX ; 本验证方案由验证小组负责解释;本验证方案发布日期:XXXX.08.20 ;本验证方案下发技术管理水针车间。文件批准表制定人签名制定日期确认确认意见确认人签名确认日期设备安技处处长质量保证处处长

2、批准人批准意见批准人签名批准日期主管厂长XX第一制药厂企业标准隧道式净化灭菌烘箱验证方案Q/SY J 1501302-XXXX版本号 01页号:1/101目的:检查并确认隧道式净化灭菌烘箱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通过一系列验证提供足够的数据和文件依据,证明该隧道式净化灭菌烘箱的洗瓶标准、岗位操作法符合GMP标准要求。2引用标准及参考资料: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本)药品生产验证指南隧道式净化灭菌烘箱设备说明书3适用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水针车间隧道式净化灭菌烘箱。4验证认可标准:4. 1设备技术参数设备名称:隧道式净化火菌烘箱设备型号:GMSU-400型设备规格:4480X 1090

3、X 2050生产能力:最大生产能力为 20000支/小时数 量:1台材 质:304不锈钢存放位置:水针车间洗瓶岗位生产厂家:上海旭发制药机械有限公司5职责:5. 1验证小组组成:组长:XXX组员:5. 2验证小组职责: 5. 2. 1验证小组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并由组长审核后报厂验证领导小组批准负责验证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评价所有测试结果,并提出验证工作报告呈交验证领导小负责仪器仪表的校正工作6验证方法:验证小组根据验证的需要采取前验证方法进行验证。7方案实施概要:隧道式净化灭菌烘箱的验证将进行如下具体工作7. 1准备工作:如检验用仪器的校正;设备仪器自身的校正等。7. 2安装确认:由验

4、证小组负责。7. 3运行确认:由验证小组负责。7. 4性能确认:由验证小组负责。8安装确认:8. 1设备和安装:项目要求确认方法确认结果确认人复核人日期结论箱体内部不锈钢箱体外部不锈钢传动网带不锈钢8. 2设备的制造质量和要求名称规格确认方法确认结果确认人复核人日期结论内外表面平整、光 滑、无凹 凸、无划痕8. 3主要配套设备部件项目确认方法确认结果确认人复核人日期结论循环风机检杳排风机检杳高效过滤器检杳耐咼温咼效 过滤器检杳上部加热管检杳下部加热管检杳8. 4温度的测量、记录和控制确认项目确认方法确认结果确认人复核人日期结论温度的测量测量温度记录测量温度控制测量8. 5风压的测量、记录和调控

5、确认项目确认方法确认结果确认人复核人日期结论风压测量测量风压记录测量8. 6输送速度的测量、记录和调控确认项目确认方法确认结果确认人复核人日期结论电机检杳速度的记录检杳速度的控制检杳8. 7电源的连接确认项目确认方法确认结果确认人复核人日期结论电源检杳安装功率检杳频率检杳接地保护检杳9运行确认:9. 1灭菌程序的设定:根据规定为瓶子在350°C条件下通过的时间不能小于 3-5分钟9. 2空载机械运转率的确认:9. 2. 1合格标准:连续三次98%9. 2. 2测试方法:设定加热段(灭菌段)温度为 350C时,启动传送带,开始记时, 连续运转一小时,记录中间故障停车时间,用以下的计算公

6、式计算机械运转率Q;故障停车时间Q = 1-总运转时间9. 2. 3验证数据的记录:将测试所提的数据列入记录表中。9. 2. 4测试结果的初布判定:测试数据通过计算如达到合格标准,结论为合格,否则将分析原因,采取修改措施,重新测试连续三次方为合格。9. 2 5机械运转率测试时间同时进行;9. 2 6带速度不大于:1000 (灭菌段长度)=200毫米/分,并调整至这一速度5 (灭菌时间)9. 2 7录每次4小时测试的圈数。9. 2 8下公式计算得到网带的测试速度为(每圈长度x圈数)V = 200毫米/分,则瓶子通过网带的时间为 1000/V2409. 2. 9测得的数据记录在测试记录表中;9.

7、2 . 10数据合格即可,不合格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后重做。9. 3网带传送速度的精度验证9. 3 .1标准:网带速度误差v± 10毫米/分9. 3. 2 验证网带速度的数据通过计算列出传送速度的每次误差的精度。9. 3. 3算的结果列入测试操作记录的表中,并判断结果合格为止。9. 3. 4将测得的数据列入测试操作记录表中。9. 3. 5分析结果:如不合格,需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措施、重新验证、直至合格。9. 4过滤器出口风速和层流状况的验证进入区:0.54米/秒0.36冷却区:0.54米/秒0.36每一点的风速必需在 Vare20沱内9. 4. 2测试仪器:电子微风仪 EY3-2A9.

8、 4. 3测试方法:在车间空气净化正常情况下,启动隧道灭菌烘箱的进口风机用风速 仪按测试要求在预热、加热和冷却段中测得风速每隔一小时测一次共计三次。根据规 定,预热、灭菌和冷却段分别试测试点为两个。9. 4. 4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记录测试操作的记录表中,如不合格的找出原因、采取措 施、重新验证、直至合格。9. 5层流下工作区粒子验证9. 5. 1合格标准:各区域达到十万级层流 9. 5. 2测试仪器:CLJ-02A激光尘埃粒子计数仪9. 5. 3测试方法:在车间空气净化正常情况下,启动隧道灭菌烘箱的两个进口风机和 排气风机。待正常后,将 CLJ-02A激光尘埃粒子计数仪探头放入各段中测得数据,

9、规 定冷却、加热段分别测试二个点,连续三次,每次测试间隔期为一小时。9. 6各区域的压差的验证9. 6. 1合格标准:进入区一洗瓶间10-15Pa冷却区一灌装区0Pa9. 6. 2测试先用仪器:多用测量仪 TSI8386松下或Series2000微压计 9. 6. 3室内净化空气达标正常,启动隧道烘箱层流百级系统正常,分别观看入区、冷 却相反出入测得压差,连续三次,每次每隔时间为一小时。9. 4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验证操作记录表中,如不合格的,找出原因、采取措施、 重新验证、直至合格。9. 7空载生物指示剂挑战试验9. 7. 2验证目的:确认预定的灭菌程序能够在产品灭菌后,微生物存活率<1

10、0-6。9. 7. 3验证规程选择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芽抱杆菌,生物指示剂应符合下列要求:菌株稳定、热耐受性强、非致病菌、重现性好将生物指示剂放入烘干室内的不同位置。且灭菌室的冷点区也放置一个生物指示 剂,即每次试验用10只生物指示剂。烘干机按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灭菌完毕,取出生物指示剂,与一只对照生物指示剂(未灭菌的)一起放在56 r恒温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培养后,如灭菌管不变色(呈紫色)表示生物指示剂试验通过。如灭菌管变色(呈黄色),表示生物指示剂试验失败。同时培养的对照管应为阳性(呈黄色),否 则试验失效。上述试验应连续进行三次,确认灭菌过程的重现性。9. 8空载生产能力:9. 8. 1

11、合格标准:1ml-20000支/小时9. 8. 2测试仪器:校正过的记事秒表9. 8. 3测试方法:按烘箱的操作 SOF操作,连续送入瓶子0.5-1小时,记录通过的瓶 子数于表中,连续三次。9. 8. 4分析结果:如不合格,需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措施、重新验证、直至合格。10设备性能确认:在运行确认基本达到预计的要求,基本符合运行验证的合格标准,方能进行试验 确认。10. 1. 1验证目的:确认预定的灭菌程序能够在产品灭菌后,微生物存活率<10-6。10 1 . 2验证规程选择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芽抱杆菌,生物指示剂应符合下列要求:菌株稳定、热耐受性强、非致病菌、重现性好将生物指示剂放入烘干

12、室内的不同位置。且灭菌室的冷点区也放置一个生物指示 剂,即每次试验用10只生物指示剂。烘干机按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灭菌完毕,取出生物指示剂,与一只对照生物指示剂(未灭菌的)一起放在56 r恒温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培养后,如灭菌管不变色(呈紫色)表示生物指示剂试验通过。如灭菌管变色(呈黄色),表示生物指示剂试验失败。同时培养的对照管应为阳性(呈黄色),否 则试验失效。上述试验应连续进行三次,确认灭菌过程的重现性。10. 1. 3将所得的数据列入验证操作记录表中,如不合格,需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措 施,再行验证,直至合格。10. 2出瓶温度的验证10. 2. 1合格标准:出烘箱的瓶子温度w 40E10. 2. 2测试仪表:接触温度计(附校正报告)10. 2. 3测试方法:在烘箱出口,每次取瓶 10只,用温度计插入瓶中接触瓶底,测瓶 子温度,共测三次,每次测温的间隔时间为 5分钟。10. 2. 4将测得的数据列入验证操作记录表中,如不合格、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再 行验证、直至合格。11验证结论:报告提出人提出日期确认人确认意见确认人签名确认日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