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评价_第1页
地下水资源评价_第2页
地下水资源评价_第3页
地下水资源评价_第4页
地下水资源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水量评价: 是对地下水源地或某一地区、某个含水层的补给量、储 存量,允许开采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对所用计算方法的适宜性、水文地质参 数的可靠性、资源计算结果精度、开采资源保证程度所做出的全面评价。水资 源调查评价工作,就是要回答一个地区或流域有多少水量 ( 包括地表水、地下水 的地区分布、时间变化、质量标准、可靠程度) 。同时还要研究社会经济发展需 要多少水量 ( 各种用水的现状,近期和远景预测) ,以及供需平衡存在的问题。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 : 用于确定地下水资源数量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一下 4 种评价方法: 开采试验法、补给疏干法、水文分析法、开采强度法。1、开采试

2、验法在地下水的非补给期 (或枯水期 ) 按接近取水工程设计的开采条件进行较长 时间的抽水试验,然后根据抽水量、水位降深动态或开采条件下的水量均衡方 程求解出水源地枯季补给量,并以此量作为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1、1 适用条件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如果一时很难查清补给条件而又急需做出评价 是,则可打勘探开采孔,并按开采条件(开采降深和开采量)进行抽水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直接评价开采量,这种评价方法,对潜水或承压水,对新水 源地或旧水源地扩建都能适用。对于含水性不均匀的岩溶地区最为常用。主要 适用于中小型水源地。该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做区域性的水资源评价。1、2 计算方法 完全按开采条件抽水,最好

3、从旱季开始,延续一至数月,从抽水到恢复水 位进行全面贯彻,结果可能出现两种情形:( 1)稳定状态:在长期抽水过程中,如果水位达到设计降深并趋于稳定状 态,抽水量大于或等于需水量;抽停后,水位又能较快恢复到原始水位。则说 明抽水量小于开采条件下的补给量,按需水量开采是有补给保证的,这时,实 际的抽水量就是要求的开采量。(2)非稳定状态 : 如果水位达到设计降深并不稳定,继续下降;停抽后, 虽然水位有所恢复,但始终达不到原始水位,测说明抽水量已经超过开采条件 下的补给量,按需水量开采是没有保证的,这时,可按下列方法评价开采量:在水位持续下降过程中,只有大部分漏斗幵始等幅下降,降速大小同抽水 量成比

4、例,则任意时段的水量均衡应满足下式:pPAS =(QQ$卜)小口 F单位储存量,AS小时段的水位降,|m:平均抽水量|Q詁一幵采条件下的补给量n P由此得出:is其中抽水量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幵采条件下的补给量;二是含水层中消耗 的储存量。.在抽水过程中,如果抽水量小于补给量, 则水位应发生等幅回升, 这时 应 取负号,故,AS其中PF取已求的平均值;石为等幅回升速度。停抽时,Q抽=0,由此得ASQ厂临根据以上所求的Q补,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和需水量即可评价幵采量,但由 此求得的.评价是偏保守的,因为,旱季抽水只能确定一年中最小的补给量, 所以Q补用年平均补给量或多年平均补给量进行评价。1、3实例某

5、水源地位于基岩裂隙水的富水地段,在0.2km2面积内打了 12个钻孔,最大孔距不超过300m在其中的三个孔中进行了四个多月的幵采抽水试验,观测 数据见表1 1。表1 1时段(月 日).5.15.255.2旷 6.267 6.106.11 6.196.20 6.30平均抽水(心31692773307130712804平均降速(冷)0.470.090.940.540.14这些数据表明,在水位急速下降阶段结束后,幵始等幅持续下降,停抽或暂时中断抽水以及抽水量减少时,都发现水位有等幅回升现象。这说明抽水量大于补给量。利用表1中的资料可列出五个方程式: 3169+0.47 2773= +0.09 326

6、2 +0.94 3071= +0.54 2804= +0.191为了全面考虑,把五个方程搭配联解,求出和|值,结果见表1 2。表1 2联立方程和和和和平均值Q补26792813268826592710ImF1042473611763723从计算结果看,由不同时段组合所求出的补给量相差不大,但值变化较大,可能是由于裂隙发育不均,降落漏斗扩展速度不匀所致。再利用水位恢复资料进行复核补,数据及计算结果见表1 3。表1 3时段(月.日)水位恢复值(m)JiAt ( m/d)平均抽水量(m/d)公式补给量3(m/d)7.2 7.619.363.870AS27987.21 7.2619.363.33107

7、AS2517平均值2657从以上计算结果看,该水源地旱季的补给量在2600 2700m3/d之间,以此作为幵采量是完全有保证的。若不能满足需水量的要求,还可以利用年内暂时 储存量,适当增大允许幵采量。但还应考虑总的降深大小及评价幵采后对环境 的影响。2、补给疏干法根据水均衡的原理和以丰补欠的原则,把丰水期多余的地下水补给量(即大于幵采量的那一部分补给量)平均分配到枯水期进行幵采的资源评价方法。2、1适用条件补偿疏干法适用于蓄水范围不大,仅有季节性补给,且有一定储存量,能够其调节作用的季节性的调节水源地。在半干旱地区,降雨季节性分布极不均 匀,雨季时间短、降雨集中,地下水幵采在旱季以来于消耗含水

8、层的储存量而 在雨季以回填被疏干的地下库容的形式进行补给。幵采量多少取决于允许降深 范围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储存量的调节库容。采用这种评价方法时,它要求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可借用的储存量必 须满足旱季的连续稳定幵采;二是雨季补给必须在平衡当时幵采的同时,保证 能全部补偿借用的储存量而非部分补偿。2、2计算方法用补偿疏干法评价,要进行抽水试验,要求有两点:抽水量大小,必须造 成动水位等幅下降,以便观测代表整个漏斗的下降值;抽水时间,应包括观测 到整个漏斗的等幅上升值。在旱季漏斗斗幅下降过程中,任意时间段内储存量的变化值, 应该等于该时段抽出的水体积,即:- -AS时段加内漏斗的等幅下降值;Q 为

9、抽水量mi/dpF单位储存量;给水度;漏斗面积;当漏斗扩展全区时,PF值接近常量,贝y:QlM Qt 1.-10)Qi旱季的定量抽水量;%水位急速下降结束时刻 5的水位降;S i 旱季末时刻的水位降;(见下图一抽水试验过程图)eFintz.据 求 出 的值,分 两 步 对 开 采量进行评价(1)计算幵采量,旱季可能借用的储存量,必须保证整个旱季连续幵采, 所以旱季末期形成的最大水位降深不得超过设计的允许降深。设允许降深为叫“=仏-So ;旱季幵采时间设为t开,则 = tn-t0由此可以得出幵采量:因为开5,略去5更安全些。用上式求出的Q-|,可保证旱季连续幵采, 不会中断,但不一定有补给保证。

10、(2)计算补给量和评价,等幅回升时的单位补偿量和水位下降时的单位储 存量相等。设雨季抽水过程中测得水位回升值为,经过时间为,则单位时间内补偿的水体积为 “石。如用5卜表示雨季的总补给时间,贝y雨季补给的水体积为(PF百+Q/叫。把这个体积分配为全年幵采时:即得年平均补给量:t补AsQ补说(临+QP雨季幵采量,为了供水安全,考虑到可能出现旱年系列时,应从多年气象周期出发,采用安全系数r=0.51。这时U卜二1丫补,丫补为勘察年的时间补给时间。2、3实例某新建水源地,据勘探查明:含水层为厚层灰岩,呈条带状分布,面积约 10kmJ灰岩分布区有间歇性河,故岩溶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季节性河水渗漏和 降水渗

11、入。为了评价幵采量,在整个旱季做了长期抽水试验,试验资料归纳如 图1所示,勘察年的旱季时间上幵二253天,两季补给时间为T补二112天,允许 降深规定为SmEa = 23m0解:按旱季抽水资料求出pF值,$1 W-唧 1761.7 (150-1OJm3=14,53-5= 25880 L把允许降深作为旱季末期的最大降深,令:,则SroM _So23-5tt)J /= 25880= lB41.2lll/dJr取安全系数r=0.7, % 补=二8眦凡得出g AsU8.611.5tn3 fQ厂瘀寸 Q* (253SOX + 1900) “冏刼1 *由此可得,.,故,是有补给保证又能取出来的幵采量。3、

12、水文分析法在查明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水文测流资料和测流控制区的含水层面积,直接求出地下径流模数,即单位时间点位面积含水层的补给量或地 下径流量。3、1适用条件在水文地质勘察的基础上,需查明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量,作为有保证的区 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区域地下水资源的方法较多,但目前国内采用研究地表径 流的水文分析发比较成功。尤其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研究程度又相对较低的 岩溶水或裂隙水分布区,用这种方法评价比较简单有效。3、2计算方法根据地下径流模数,可以间接推算区域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量或地下径流量:Q = MFQ 地下径流量,耳/111 M地下径流模数, - km2F含水层面积,kn/由此可知

13、,地下径流模数是评价区域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指标,它受区域地 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所控制。因此结合不同的水文地质特征采用不同 的方法进行评价:1地下河系发育的岩溶区根据这种水文地质特征, 可选择有控制性的暗河出口或泉群,测定其枯水期流量,同时圈定对应的地下流域面积,取流量和地下流域面积之比,就是要 求的地下径流模数。2、地表河系发育的非岩溶区对于裂隙水或岩溶裂隙水和积极交替带的孔隙水,补给量形成地下径流后, 直接排入河谷变成河水流量的组成部分,故可充分利用水文站现成的河流水文 图来确定地下径流模数。河水通常是由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在枯水期,河水流量几乎全由地下水 维持,而洪水期河水流量的大

14、部分为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量相对减少,甚至 河水倒流补给地下水,因此,利用河流水文图时,必须从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出 发,将地下径流量分割出来。目前,分割界限常由经验确定。 对岩性单一,集水面积较小的水文站,在流量过程图上涨部分的起涨点至退水部分的退水转折点之间连线,把该线以下部分作为基流量; 对岩性非均一,集水面积大的水文站,以枯水期平均流量代表基流量; 在没有水文站时,也可沿河流上下游断面布置简易测流法,由上下游断面的流量差可求的控制区的地下径流量和相应的地下径流模数。 当一个含水层和另一个模数已知的含水层一起被河流排泄时,可按下式 计算未知含水层的模数,Ma = Fr23 * m未知含水层的

15、径流模数,-s kmJ对应“2的含水层面积,kn?;tn3/Q含水综合体排泄地段上的基流量,/s;丽1和Fi已知的含水层面积和径流模数;3、3实例我国广西水文地质队,在地苏、大化等岩溶地区采用水文分析评价地下水资源,同时用实测流量进行了检验。结果,平均准确度达86%具体见表31表3 1编号露头类型地下径流模数m?/s km补给面积km2计算流量mi/s实测流量mf/s准确度%43地下河天窗0.0041550.620.689163600.240.20834650.260.207710地下河出口180.0720.089011140.0560.069240440.1760.15588平均86.64、

16、幵采强度法:在大范围的平原幵采区,可将井位分布较均匀、水井流量相差不大的区域 概化成一个或几个规则形状的幵采区,将分散井群的总流量概化为幵采强度。 然后按非稳定流的面积井公式去推算设计水位降深条件下的幵采量或给定幵采 量条件下某一时刻幵采区中心的水位降深。这种方法即为幵采强度法。4、1适用条件在井数很多,井位分散、幵采面积很大的地区(这是农业供水的特点),采用幵采强度法计算幵采量比较方便。4、2计算方法以无界承压含水层中的矩形幵采区为例,在矩形幵采区内,以(En)点为 中心,取一微面积dF=dE dn,并把它看成幵采量为 dQ的一个井点,在此点井 作用下,幵采区内外将形成水位降深的非稳定场,对

17、任一点A(x、y)引起的水位降ds,用点函数表示:1T导水系数;A导压系数;t 时间;r 点井到A点的距离;A点的总水位降:-(je-打,_(r_ 时e 门c 4aT5川=M 一右妙右切加幵采强度公式:s (X, y. I)=上計(吗矶)+5“(珀屁)+(1邢1+計(叫旳1g)=詁衬dz几分概率的数值查表。在资源评价中,人们最关心的地方时幵采区的中心降深最大的部位,这里 最易超过允许降深引起掉泵停产,故令x=y=O, = Sim卩),则ti KS (t) = s (a.0)其中a = ,1 ,s如果浅水层厚度H过大,而水位将S相对较小,即0.1时,则可以直接近似用 于无界含水层,计算结果不会过

18、分歪曲实际。S122如果0.1Hv0.3时,要用 叫(H代替用给水度M代替R *,结果得:H?-=冷理诃J十扌屁)+弘肆J +計阳)H2-h =善 h$(胡其中的札二毛屮-,表示幵采漏斗内浅水层的平均厚度;h表示任一点的动水位;ho代表幵采区中心的动水位。4、3实例河北省冀县、枣强、衡水地区,位于河北平原中部,有巨厚的第四纪沉积 层,形成良好的储水条件。其中有两个承压水含水组,是目前工农业供水的主 要幵采层。上部含水组在地表下150 250m下部含水组在250 350m之间。二含水组均为中细砂组成。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幵采量逐年扩大,已经形成以衡水为中心的巨大幵采 漏斗。实践证明,由于距补给区很

19、远,主要消耗弹性储存量,所以形成非稳定 幵采动态:历年水位下降大于水位回升,每年平均下降4.5m,幵采量已经失去补给保证。同时,下部含水组的水位下降快而回升慢,水位高于上部含水组, 两组的幵采漏斗也不重合。所以,两个含水组之间的水力联系并不明显,而有 一定的独立性。为了满足农田水利化 20 30%的规划要求,应对两个含水组中的地下水资源 作出评价。为了简单起见,本例仅摘录上部含水组的计算结果,说明计算和评 价方法。上部含水组的历年幵采资料统计在表41中。表41年 月曰天数统计开采量开采面积开采强度漏斗中心水位降深矩形开采区概化图一222207. 6440.0002126.70一283165.

20、06440.0001327.05一385296. 36440.0001749.105304292.0313160.00016812.645508125.72131619.21222/131625.64在边界条件没有完全查清以前,现有幵采面积虽已超过1000km2以上,但同河北平原面积相比还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离补给区很远,含水层可视为无限大。所以,仍属局部幵采区,采用幵采强度法计算比较合适。(1)确定水文地质参数。把表41中第一和第二两行中的数据带入公式7.05得:0.000212 X JS05 (500P55002000(0.000122 - 0.000212) X 283乜 x x 505

21、*2 x x 50520002 x曲x 2日3x歸7,P =0.00258(2),计算19861973年的幵采量,验证所求参数的可靠性 计算:幵采区有同一幵采强度的19861970年。幵采面积为44km。见表4 1中的图示(1)o1968 年,t=222 日,a=7.510击加,lx=5500m,ly=2000m可得上部含水组的参数:分两种情况求得公式中的5500= 03722 x J7.5 X 222 X 】查的 一二f由此可得6a X 222mx t x I = 0.0002 x 222 x 44 = 196.33;/ , yg8 = 0.0002该年总幵采量为当年的统计幵采量为207.3

22、 X 104m/a。二者相比,计算的比实际的偏小5.4%。 同理,可求得1969年和1970年的幵采量,列入表 42中。幵采区有不同幵采强度的 1971 1973年。ryIrv旳叫11971年来说,虚幵采面积为_1316艸,见表41这时幵采强度不但历年不同,不同x J*(l出凶軸)2 x申也却即*hJy I2 x用石弋J; x网山二J线地段的中心水位降,按迭加原理为:由此式可求出1。同理也可求出2和勺3。换成年总幵采量后,结果也列入 表42中。年份项目196819691970197119721973统计漏斗中(m)心水位降深6.707.059.1012.6419.2125.64y 1资CM 2

23、07.61165.06296.361656.384340.00/统计开采量(万)料XW T 来斤(-j 222283385304508222开采天数(d)计44开采强度0.00020.00010.0001算km23665结果开采量耳m /(万 d)196.34169.00280.001316开采强度0.0000420.0000690.000138km245开采量(万 m/d)1624.094338.753314.70误差%-5.4+2.4-5.5-0.0195-0.028/表中数字比较证明,计算结果和统计结果资料很相近,最大误差均在10%以内。可见,所求参数和采用的公式基本上符合本区的实际情况。(3),按规划的需水量预测漏斗中心水位降深,根据规划要求,水利化程 度为20%灌溉标准为200-300m3/y T亩时,需水量和预测的水位降深, 列入表4 3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