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_第1页
XX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_第2页
XX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_第3页
XX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_第4页
XX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我矿生产技术部于2014年6月16日17日对煤矿职业危害因素粉尘、噪声、毒物进行监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目的 1.1检测和评价工作场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是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1.2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3评价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2.评价依据及标准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 2.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4月30日 2.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2.4工业

2、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2.5卫生部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劳动卫生学分册) 2.6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第三版) 2.7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3.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按照卫生部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以及现场调查监测,确定我矿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见下表: 凹河煤矿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工段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 NOX H2S CO 煤尘 噪声 井下主井皮带机房抽风机房 4.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4.1 监测内容 4.1.1化学因素:一氧化碳、硫化氢、氮氧化物、粉尘浓度、粉尘游离SiO2含量 4.1.2物理因素: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性噪声 4.1.3气象

3、条件:气温、气压、气湿、气流 4.2测试方法 4.2.1测试条件:按正常生产状况 4.2.2测试频率:按照卫生部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劳动卫生学分册)规定执行。 4.3样品测定、分析检验方法 4.3.1化学因素: 硫化氢采用GB/T16033-1995对氨基二乙替苯胺比色测定方法; 氮氧化物采用GB/T16032-1995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测定方法; 一氧化碳采用AT INST型一氧化碳检测仪直接测定分析; 粉尘采用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的规定测定,粉尘浓度采用滤膜称量法分析,粉尘游离SiO2采用焦磷酸法分析,粉尘分散度采用滤膜溶解涂片法分析; 4.3.2物理因素: 生产性噪声

4、测定采用AWA5633A声级计按照WS/T69-1996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进行监测;气象条件测定按照有关规定的监测方法测定。 4.4监测点设置 按照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采样规范进行设置。 4.5 质量控制 现场采样按照劳动卫生工作规范实用手册质量控制要求进行,采样器经过产品检验合格,采样收集器安放在工人操作位呼吸带高度;噪声测定位置和高度以人耳为准;实验室分析严格按照各标准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严格质量控制。 5. 监测结果: 气象条件:井上室外温度为2123、湿度为5565%,;井下工温度2224、湿度80%90%。主巷道风速3.23.4m/s,工作面风速1m/s.依据GB104381989

5、煤矿井下采掘作业地点气象条件规定:当井下环境温度低于30时,对湿度不作规定。 表1 井下工作场所空气中NOX浓度监测结果主井皮带运输巷工作地点(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测定 测定结果 容许浓度 结果分析项目 (mg/m³) (mg/ m³) 评定NOX 0.31 10 合格11606皮带运输巷工作地点(时间加权容许浓度): 测定 测定结果 容许浓度 结果分析项目 (mg/m³) (mg/ m³) 评定NOX 0.11 5 合格 11606采煤工作面(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测定 测定结果 容许浓度 结果分析项目 (mg/m³) (mg/ m

6、9;) 评定NOX 0.089 10 合格 1092运输巷工作地点(时间加权容许浓度):测定 测定结果 容许浓度 结果分析项目 (mg/m³) (mg/ m³) 评定NOX 0.13 5 合格 本次检验NOx检出限:0.02mg/m³表 2 井下工作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监测结果 主井皮带运输巷工作地点(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测定 测定结果 容许浓度 结果分析项目 (mg/m³) (mg/ m³) 评定CO 1.06 30 合格 11606采煤工作面(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测定 测定结果 容许浓度 结果分析项目 (mg/m³) (

7、mg/ m³) 评定CO 1.25 30 合格 本次检验CO检出限:0.01mg/m³表3 井下工作场所空气中H2S浓度监测结果 副井皮带运输巷工作地点(最高容许浓度): 测定 测定结果 容许浓度 结果分析项目 (mg/m³) (mg/ m³) 评定 H2S 0.33 10 合格 11606采煤工作面(最高容许浓度): 测定 测定结果 容许浓度 结果分析项目 (mg/m³) (mg/ m³) 评定H2S 0.58 10 合格 本次检验H2S检出限:0.01mg/m³表4 井上工作场所噪声声级监测结果 编号 监 测 地 点监测

8、结果 工人接触 *国家标准 超标时间 dB(A) (h/8h) dB(A) dB(A)1 地面主井皮带口 2 空压机房 3 主皮带机房(皮带未运行) 4 滚筒筛5 绞车房6 洗衣房7 锯板房78.0 8 85 83.8 8 85 64.9 8 85 79.0 8 85 65.0 8 85 72.0 8 85 84.2 8 85 * 注:采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所规定的工作地点噪声声级卫生限值,“”表示未超过GBZ2-2002国家标准。 表5 工作场所空气中煤尘浓度(总尘)监测结果 11606运输巷头工作地点(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测定 测定结果 容许浓度 结果分析项目

9、(mg/m³) (mg/ m³) 评定煤尘 2.81 6 合格 11606运输巷尾工作地点(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测定 测定结果 容许浓度 结果分析项目 (mg/m³) (mg/ m³) 评定煤尘 2.63 6 合格 12801皮带行工作地点(时间加权容许浓度): 测定 测定结果 容许浓度 结果分析项目 (mg/m³) (mg/ m³) 评定煤尘 2.47 4 合格 11606采煤工作面(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测定 测定结果 容许浓度 结果分析项目 (mg/m³) (mg/ m³) 评定煤尘 5.13 6 合格

10、 11606采煤工作面(时间加权容许浓度): 测定 测定结果 容许浓度 结果分析项目 (mg/m³) (mg/ m³) 评定煤尘 3.89 4 合格 主井皮带转载点值班室(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测定 测定结果 容许浓度 结果分析项目 (mg/m³) (mg/ m³) 评定煤尘 1.83 6 合格 主井皮带转载点皮带头(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测定 测定结果 容许浓度 结果分析项目 (mg/m³) (mg/ m³) 评定煤尘 1.87 6 合格 主井皮带转载点(时间加权容许浓度): 测定 测定结果 容许浓度 结果分析项目 (mg/m&

11、#179;) (mg/ m³) 评定煤尘 1.61 4 合格 表6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游离SiO2含量检验结果 编号 采 样 地 点游离SiO2含量3 主井皮带转载点皮带头 4 11606工作面 8.6%8.2%6. 分析评价 作业环境空气中煤尘浓度(总尘)共监测5个点,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游离SiO2平均含量8.4%。 一氧化碳、硫化氢、氮氧化物、噪声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气温、气湿、风速等气象条件监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待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健康调查后再作结论;7.建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管

12、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提出以下建议: 1、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预防和消除职业安全隐患,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2、加强控制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从源头上抓起消灭、控制尘源和加强机械通风两个方面紧密相结合。 3、对各种除尘设施要定期检修,防止出现粉尘跑、冒、漏现象;从而达到净化风流,确保除尘效率,使其作业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4、对粉尘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佩戴防尘口罩;对噪声作业人员应配给护耳器(耳塞或耳罩)。在防尘综合措施中个体防护是重要的辅助措施,此外应提供必要条件,使工人能勤换工作服、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5、加强职业卫生教育,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并将有关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